〖BT2〗〖ML〗三、與上司和諧相處(2 / 3)

《占今譚概》曾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齊宣王斬殺了謀叛之臣齊國大夫邾石父,並準備滅其九族,斬盡殺絕,邾石父的族人就跑來求救於艾子。於是,艾子來到齊宣王麵前,問道:“謀叛的隻是邾石父一人,他的宗族有什麼罪,要被殺呢?”

齊宣王說:“這是先王的法度,不敢廢掉,法典上明明白白地寫著‘與叛同宗者殺無赦’。”

艾子說:“我也知道大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我聽說以前公子巫在邯鄲投降了秦國,公子巫不是大王的舅舅嗎?那麼大王也是叛臣的族人,按照法典大王馬上自盡吧,不要因為愛惜自身而破壞了先王的法度。”說罷,便從懷中掏出一根繩子來,鄭重其事地獻給齊宣王。

齊宣王哭笑不得,隻好說:“先生,算了吧,我赦免他們就是了!”

在這個故事裏,我們看到,艾子的進諫藝術實為巧妙。通觀全篇,並無半句請求赦免邾石父族人之言,卻最終使齊王心領神會,不得不做出妥協。究其奧妙,全在於艾子緊緊抓住了齊王的話,把“與叛同宗者殺無赦”的話作為判斷的標準和原則,並引申到齊王本人身上,從而得出了“齊王當自盡”的荒唐結論。自然,齊王是不會也不能自殺的,那麼,他隻能對自己的那段論據作靈活處置了。就這樣,艾子達到了勸諫齊王、救人生命的目的。

其中的一段最為精彩:齊王“哭笑不得”,既要接受下屬的建議,卻又不能發火動怒,因為齊王不能否定自己的言論,也不想自己找自己的不是。結果,他最好的選擇便是,聽從勸告,體麵收場。

2.以其行為據證其偽

一些時候,老板在言行上存在著某些的不一致,而這一點,老板自身可能還未能領悟到。此時,下屬不妨以他的上級的某些行為作為依據,來指陳其觀點中的某些不當之處,促成其頓然的覺醒。

深諳此道的曆史人物有很多,北宋名臣趙普就是其中之一。

北宋開國之初,趙普總結前朝衰亡的經驗教訓,力主“強枝弱幹”、“削奪重臣大將的兵權”,為此,他曾多次勸諫宋太祖,以太祖背叛主人的“陳橋兵變”為例進諫,使太祖接受了趙普的建議。

嗣後,宋太祖在那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一幕中,就曾向手下的大將們表露了自己的憂慮,他說,如果有朝一日,你手下的士兵也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們能推辭嗎?在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趙普的話的確是觸動了他的內心。

在這裏,故事向我們展示,趙普做到了使宋太祖反觀自身,從而使他真正領會了其中的利害,感受到了潛在的權力危機。

3.指陳其先言明其心

在一般情況下,老板在看待和處理問題時,出於種種原因,有時也會有不明之舉,容易導致工作的失誤或者因小失大危及全局。此時,正是下屬表忠心、獻良謀、取得老板信任的最佳時機,下屬萬萬不可錯過。寥寥數語,就可能使老板迷途知返,並將你視為忠臣、知己,在內心的功勞簿上為你記上一筆。

一位在某局做秘書的小王就有過這樣的一次經曆。

有一次,局裏召集各科室的負責人開會,準備安排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在會議開始的彙報工作中,有一位科長工作責任心不強,把幾項交辦的工作沒做好,還捅了婁子,結果引得局長很情緒化,發了不少的脾氣,使會議氣氛十分緊張。秘書小王目睹此景,便建議休會,先休息十分鍾。在休息的間歇,秘書小王遞了一個紙條給局長,上麵寫道:“劉局長,會前你曾說過,這個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布置工作,剛才的會議氣氛有點兒緊張,不利於這次會議的順利進行。有些問題似應專門開會或會後再解決。”

複會後,小王發現劉局長已恢複了正常,並把會議引導到了正常的議程上,最後,會議比較圓滿地結束了。當隻剩下兩個人的時候,劉局長笑著拍了拍小王的肩膀說:“小王啊,多謝你的‘清涼劑’呀”。

從此以後,小王與劉局長結成了非常好的工作友誼,小王也越來越受局長的賞識了。

“自相矛盾”的勸說術有很強的說服力,但它也是“雙刃劍”,用不好也會自傷其身,因此,下屬一定要注意。

第五,提建議在上司高興之時。

當我們很想提建議時,如果在娛樂中趁老板心情好時提建議,更容易為老板所接受。此時,你可采取潛移默化傳輸思想的方式,也可以運用借題發揮巧妙引申的方法,但要注意,一定不要使老板感到掃興。

研究現代心理學的專家認為:人在情緒不佳、心情憂懼等低落狀態下較之平常,更容易悲觀失望,思維遲鈍且惰於思考,情感波動大並易產生過激行為。這說明,人是一種有著複雜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動物;其思維特征要受到某種心理狀態的影響。因此,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我們也要注意對方的情感變化;趨利避害,從而占據某種心理方麵的優勢和主動,防止使自己受到不必要的消極傷害。

我們應該看到,老板也是普通人,也無法擺脫上述思維規律的影響,這就提醒我們,一定不要在老板情緒不佳時進言;同時,也啟示我們,在老板心緒高漲、比較興奮時提出建議則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經常有這樣一些機會,下屬與上司同場娛樂,這時,上司和下級之間的級別之分變得模糊了,老板心情比較高興,情緒較為放鬆,更容易接受下屬的一些建議。但是如果不能細察當時的情形,不能選擇有利的進言時機,有時反而會弄巧成拙,招致老板的不快。

在這樣的場合下,畢竟老板是來娛樂的,可能對於許多老板來說,這是難得的放鬆,他們並不想有人在這時候打攪他難能可貴的片刻興致,更不想去談什麼工作。如果下屬懂審時度勢、察言觀色,在老板玩興正濃時去請示工作或提出建議,無疑會使他感到不快,在這種情形下,又怎麼能夠說服老板呢?

與在娛樂的場合下向老板提建議相反,有的場合就不適合跟老板提建議,比如,一位老板正在與別人下棋,想著走哪一步,如何才能置對方於死地,此時你插上幾句工作上的事,老板一說話,一走神,結果忘走了一步棋或者沒看清對方的動向,丟了子,他怎麼會高興呢?即使是剛才處於優勢,心情正好,此時也會大為掃興,心生不快,很可能他就會視你的建議為出氣筒,大加撻伐,或者根本就對你和你的建議不願理睬。

此時你最好的選擇便是人到老板的娛樂活動中去,為老板助興或幫助老板盡快取勝,使他的興致得到滿足。而且,在這一過程中,由於你和老板共同創造並分享了快樂,也容易使他接受你,為談話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我對你的勸告是,在娛樂中,要為老板助興而一定不要讓老板掃興,而其關鍵又在於掌握好合適的時機。當老板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卻又餘興未消時,你就不妨從娛樂說起,開始你們的對話,並逐漸引申到你所要談到的正題,提出你的建議來。有理由相信,有前麵良好的心緒作基礎,老板一定會認真考慮你的意見的。

〖BT3〗(二)恃才傲上不可取

有才華的人讓人羨慕的,才華是你的終身財富,但把這才華用作傲人的資本就不能說是一件好事了,當你誌得意滿,目空一切的時候,別人也把你當成了槍靶子、眼中釘。恃才傲物如同炫耀一般終究遭人厭惡。

春秋時期,鄭莊公準備伐許。戰前,他先在國都組織比賽,挑選先行官。眾將一聽露臉立功的機會來了,都躍躍欲試,準備一顯身手。眾將首先進行擊劍格鬥,都使出了渾身本領,爭先恐後。經過輪番比試,選出了6個人來,參加下一輪射箭比賽。在比箭項目上,取勝的6名將領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為勝。有的射中靶邊,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來射箭的是公孫子都。他武藝高強,年輕氣盛,向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裏。隻見他搭弓上箭,3箭連中靶心。他昂著頭,瞟了最後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最後那位射手是個老人,胡子有點花白,他叫穎考叔,曾勸莊公與母親和解,立有大功。穎考叔上前,3箭射去,連中靶心,與公孫子都打了個平手。隻剩下兩個人了,莊公派人拉出一輛戰車來,說:“你們二人站在百步開外,同時來搶這部戰車。誰搶到手,誰就是先行官。”公孫子都輕蔑地看了對手一眼,哪知跑了一半時,公孫子都卻腳下一滑,跌了個跟頭。等爬起來時,穎考叔已搶車在手。公孫子都哪裏服氣,提了長戟就來奪車。穎考叔一看,拉起來飛步跑去,莊公忙派人阻止,宣布穎考叔為先行官。公孫子都因此懷恨在心。穎考叔果然不負在莊公之望,在進攻許國都城時,手舉大旗率先從雲梯上衝上許都城頭。眼見穎考叔大功告成,公孫子都嫉妒得心裏發疼,竟抽出箭來,搭弓瞄準城頭上的穎考叔射去,一下子把沒有防備後麵的穎考叔射死了。

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要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做人切忌恃才自傲,容易樹敵。你不露鋒芒,可能永遠得不到重任;你鋒芒太露卻又易招人陷害,所以才華顯露要適可而止。

自表其功,自矜其能,凡是這種人,十有九個要遭到猜忌而沒有好下場。當年劉邦曾經問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陛下帶兵最多也不能超過十萬。”劉邦又問:“那麼你呢?”韓信說:“我是多多益善。”這樣的回答,劉邦耿耿於懷。自以為有功便得意忘形,總是討人嫌的,特別容易招惹上司嫉恨。把自己的功勞自己表白雖說合理,但卻不合人情的捧場之需,而且是很危險的事情。

三國末期,西晉名將王浚於公元280年巧用火燒鐵索之計,滅掉了東吳。三國分裂的局麵至此方告結束,國家又重新歸於統一,王浚的曆史功勳是不可埋沒的。豈料王浚克敵判勝之日,竟是受讒遭誣之時,安東將軍王渾以不服從指揮為由,要求將他交司法部門論罪,又誣告王浚攻入建康之後,大量搶劫吳宮的珍寶。這不能不令功勳卓著的王浚感到畏懼。當年,消滅蜀國,收降後主劉禪的大功臣鄧艾,就是在獲勝之日被讒言構陷而死,他害怕重蹈鄧艾的覆轍,便一再上書,陳述戰場的實際狀況,辯白自己的無辜,晉武帝司馬炎倒是沒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眾議,對他論功行賞。

可王浚每當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強大臣所壓製,一再被彈劾,便憤憤不平,每次晉見皇帝,都一再陳述自己伐吳之戰中的種種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憤,有時感情激動,也不向皇帝辭別,便憤憤離開朝廷。他的一個親戚範通對他說:“足下的功勞可謂大了,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盡善盡美!”

王浚問:“這話什麼意思?”

範通說:“當足下凱旋歸來之日,應當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吳之事,如果有人問起來,你就說:‘是皇上的聖明,諸位將帥的努力,我有什麼功勞可誇的!’這樣,王渾能不慚愧嗎?”王浚按照他的話去做了,讒言果然不止自息。

作為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不僅要說服、戰勝盲目驕傲自大的病態心理,凡事不要太張狂、太咄咄逼人,更要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饒人。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

由於被老板猜疑、嫉恨,往往就會進一步惡化事態,使老板從此對你充滿敵意。所以,下級一定要注意不要使自己成為老板仇恨的對象。而衝撞老板,最能導致老板的恨,使他對你充滿怨恨和怒火。

許多老板喜歡號令於自己的下屬這不但是上下級組織關係的必然要求,也是老板履行職責、達到預定目標的前提保障。老板一般都會認為,自己有權要求下屬去做某些事情的。這些人還認為自己比下級要優秀,因此才能夠做老板,在潛意識中,有著很強的優越感,對自己充滿信心。那麼,優秀的人發出的指令,下級就應服從,而不是各有主張、各行其是,破壞自己的計劃。

有著很強的尊嚴感的老板,在行使權力、發布命令,往往使事情向著自己所預想的目標發展,他帶來這種感覺可以使他感到一種尊嚴,而尊嚴是一個人最敏銳、最脆弱的感覺。因為它總是同一個人最本質的某些東西相聯係的,侵犯尊嚴便等於是對人的汙辱和蔑視。這在自認為理所當然地享有受人尊重的權力的老板的眼裏,是絕對不能被容忍,更不能被諒解的。

下級衝撞老板,一般都會使用比較過激的言辭,特別是一些很傷感情的過頭的話,這些話會像一把把尖刀直衝向老板的內心,這勢必會惹得他怒火中燒,大發雷霆,視你為敵。在這種情形下,你可能是出於某種忠心才說的,但如言辭不當,反而會使老板認為你是一直心懷不滿。他會想:“這家夥隱藏得好深,竟騙過了我!原來他一直對我有成見,一直是三心二意,今天終於暴露出來了!”一種算總賬的仇恨就會像火焰一樣地燒起來,以至於失去冷靜的分析。

在一般情況下,下級的衝撞會使老板下不了台,麵子難堪。如果老板的命令確有不足,采用對抗的方式去對待老板,這無疑會使他感到尊嚴受損,以敵意來對抗敵意。特別是在一些公開場合,老板是十分重視自己的權威的,或許他會表示,可以考慮你的某些提議,但他決不會允許你對他的權威提出挑戰。

激烈的對抗常常產生劇烈的碰撞,這種碰撞會使老板失去理智。一旦尊嚴受損,便覺得權威受到挑戰。在麵子感到相當狼狽難堪時,會使他把事態看得十分嚴重,一時也不會考慮什麼是非曲直,隻有一味地宣泄。在此種情形下,老板一般都會十分激動,甚至是頭腦發昏,惱羞成怒。失去冷靜的判斷,你就成了他的第一號敵人,過激行動常常會因此而發生。即使是當時比較克製,事後也會是越想越氣惱,找機會報複你。

曆史上有很多下級頂撞上級而導致下級產生人生悲劇。

當年,在三國時三足鼎立還沒有確立之時,諸葛亮初展才華,火燒博望坡,殺得曹軍大敗。曹將夏侯諄對曹操說:“劉備如此猖狂,真是心腹之患,不可不先下手為強,除掉它。”而曹操也認為,劉備、孫權乃自己統一天下之大障礙,所以決定發兵討伐,掃平江南。

曹操的麾下有一官員,叫孔融,據說是孔聖人的子孫,他的文化層次很高,但卻是迂腐得很。他以劉備是漢室宗親,孫權虎踞龍盤為名,稱曹操是“興無義之師,恐失天下之望。”因此,惹得曹操大怒。孔融退出,仰天長歎:“以最不仁義去討伐最仁義者,怎麼能不敗呢!”結果被人聽去,報告了曹操,曹操於是大怒,誅殺了他的全家。

在此之前,早就有人對孔融說過:“你這人剛直得有些過分了,這是你自取禍患的根本。”

不謂才不高的孔融,絲毫未領會主人的意圖和決心,出言不遜,特別是以“最不仁”來形容曹操,這怎麼能不使曹操心懷懊惱,必欲殺之而後快呢!

曆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下屬在與上級說話時,切勿激動,而是要時刻提醒自己,即使自己是對的,也要注意態度、方式方法和時機問題,不要衝撞對方,引起上級的怒火,使他怨恨於你。雞蛋碰石頭的結果,下屬一定要牢記於心。

在處理工作或者與上司的矛盾時,下屬首先應在態度上保持對上司的尊重,切不可流露出對對方的意見不屑一顧的神色。一定要把談論工作同個人的能力或尊嚴區別開來,時刻留意,不能把對工作的看法上升為對人的看法;或不能讓對方誤解,認為自己對老板本人有看法。隻有讓上級感到,你仍然是承認他的權威的,你的意見是針對工作而非是借工作之名行人身攻擊之實,他們多半是會冷靜下來,考慮你的想法。隻要你超脫個人利害,處處替老板著想,老板不是沒有體會的,他會為你的忠誠所感動。

作為下屬,在談論問題時,還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以一種對方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說明自己的想法。一般來說,語氣要溫和,言辭要避免極端,最重要的是有分析、有判斷,條理清晰,能夠說服人。下級一定要記住,老板是權威,擁有最終的決策權,而你隻不過是建議而已。對老板說明看法,不要選用那些過於肯定的方式,而是要用商討的語氣委婉地加以表達。

還有,在準備與上級談某一個問題時,下屬還應選好時機和場合。在公開場合說就不如私下裏談好,事已確定就不如事情尚處醞釀中說好;老板正發脾氣時說就不如等他心平氣和時說好。老板心緒低落時說就不如老板正比較得意時說好。總之,下屬應根據老板的脾性、作風、情緒等,相機而動,選擇一個最能使他接受別人意見的時機與他交談。

老板是握著你的切身利益的人物,作為下屬不能衝撞老板,這是一個一般性的規律,但並不等於說在特殊情況下,不能利用之來深刻說理,達到說服老板的目的。

在我國曆史上,北宋名臣趙普就是一個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婉轉向君王陳述的人。趙普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心腹,曾為他出過許多決定全局的妙計,深得宋太祖的信任。平定天下後,趙普建議宋太祖實行“弱枝強幹”的政策,剝奪大將兵權。宋太祖卻猶豫不決,認為自己待之不薄,手下人是不會叛亂的。趙普苦勸無效,便衝撞他說,那你怎麼就能背叛你的主人呢?太祖恍然醒悟,立刻便下了決心。

作為下屬,要真正做到不頂撞上司,就要注意不可恃才傲物。

不少恃才傲上者,不尊重上司,不認真對待工作,不會善待自己的才能,往往與上司的關係十分緊張。下級應以史為鑒,從多方麵人手來改善自己同上司的關係。

根據經驗,越是才華出眾的下級,越是應該慎重地處理同上司的關係。就好比越是長得高大的樹木,越是應該埋下頭來,才不至於被風吹折。

某些不那麼深明事理的人,自恃有才而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往往與上司的關係搞得很緊張,這不但會給自己帶來諸多不利,有時甚至招來殺身大禍。

同樣是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就有這樣一個因恃才傲物而招來禍患的人,在處理同上司關係方麵,他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者。

楊修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在《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中,作者稱讚楊修:“博學能言,智識過人”但由於他“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結果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斷送了卿卿性命”。

當時,曹操曾授意建一座花園,建成後,曹操前去觀看,卻不置褒貶,隻是提筆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而去。大家都不解其意。楊修便說,“門”內添個“活”字就是“闊”,這是丞相嫌門太大了。於是,馬上進行改造,然後再請曹操來看,曹操十分高興,便問是誰能知道我的心意。有人說是楊修,當時,“操雖稱美,心甚忌之”。

又有一次,有人給曹操送來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寫了三個字:“一盒酥”,便放在桌子上,楊修看見了,竟把一盒酥與眾人一起分吃了。曹操問他緣故,楊修說:“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這時,“曹雖嬉笑,而心惡之”。

建安23年,劉備兵出定軍山,老將黃忠殺死曹將夏侯淵,曹操領兵來到漢中,與劉備兩軍相峙,欲要進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正在猶豫不決。曹操一天夜裏正在喝雞湯,見碗中有雞肋,感懷不已。此時夏侯淳入帳詢問夜間口號,曹操便隨口說:“雞肋,雞肋”,楊修聽到“雞肋”二字,便命令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夏侯淳得知,驚問其故,楊修回答道:“以今晚的號令便知魏王就要退兵了。雞肋,吃起來沒肉,扔了又覺可惜。現在我們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早回去。來日魏王定會班師回朝。所以先收拾行李,以免臨行慌亂。”夏侯淳聽了,深為信服,亦收拾行裝去了。於是寨中諸將,無不準備回師。晚上曹操出來散步,看此情景,不禁大驚。幾番詢問,有人便把楊修的話告訴了曹操。曹操大怒,以擾亂軍心之名,將楊修斬於轅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