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酒後失態。醉酒的人由於小腦受到麻醉,行為不再聽使喚,站立不穩,東倒西歪,這些在明白人看來,都有失雅觀。有人喝酒過多,容易發生嘔吐,有害健康,不利於環境,有人醉後如一堆爛泥,伏地不起,還有人醉後想起痛心之事,嗚嗚大哭。這些在酒後難以自持的行為,很難會給人留下好印象。
忌酒後近色。眾多的人一起喝酒,很多的時候必有男有女。若酒後在男女關係上有所閃失,更是關係到今後名譽的大問題。喝酒易於近色,曆來“酒色”並稱,大概縱酒易於縱情,縱情必易於縱欲。若有人酒後失態,坐在一女子身旁狎昵,女方或許不便回絕,而其他人或許會知趣地躲開。對於此等風流韻事,一旦有人別有用心,那就為害不淺了。
領導者要注意和身旁常接觸的人搞好關係。在工作中與你多接觸的人,窺探你秘密的機會就多,就越容易介入你的私生活,不要與他們有一種敵對的關係,這將對你大大不利。如果你能與他們保持友好的朋友關係,你的一些小缺點他們也容易接受。他們會自覺維護你的個人形象,替你遮掩一下你的小缺陷。
領導者應特別注重搞好與私人秘書的關係。秘書較多地涉入你的個人生活,你的很多事情無法瞞過她(他)的眼睛。秘書能夠守口如瓶,對領導形象的維護是不可取代的。
領導同秘書在工作上、生活上建立一種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友好合作關係很重要。這不等於說,領導與秘書保持男女之間的曖昧關係。但人們對於領導者與女秘書的關係極為敏感。正因為這樣,領導者才更須做到光明磊落。
“兔子不吃窩邊草”,這是兔子自我隱蔽、自我保護的一個方法。同樣,與身邊人打好交道,也是領導者維護自身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麵。
跟身邊的人打好交道,不等於說與他們過於親密,你的一切個人的事情都放心地說與他們聽。而與員工保持適度距離,不但必要,而且重要。
每個人周圍都有一種無形的界限,你不可逾越。這是一種私人生活的界線,一種內部思想和感情的界線,他們不願向外麵的人透露,尤其是在工作中相互合作的人。作為領導,你不適合成為他們最信任和最親密的朋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將冒一種很大的風險。作為領導,你決不應該將自己與員工的關係延伸到一些過於親密的關係之中,你必須分清其中的界限,而不能跨越一步。
一個領導者與員工之間的情感依戀會帶來一種災難性的後果,這種關係應該完全避免。如果真的發生,這種關係也不應在工作場合與工作關係之中存在。如果讓員工在工作之中都感覺到這一點,勢必對周圍的每一個人都產生一種不良的影響。所以這種關係隻能正當而隱秘地存在。在日常工作中你往往容易受那些你喜歡的人的吸引,同樣地,那些喜歡你的人也容易受到你的吸引。我們在工作中喜歡與那些喜歡的人在一起時間要更多,相互之間了解得更多,這種相互了解也將我們帶離得更近。但如果你不經常提醒自己,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與下屬之間的界限已經消失,你們似乎都陷入一種情感的困擾之中。
學會認識到這種危險信號,學會收住自己的腳步,同時警告自己不要自欺欺人地以為自己花更多時間與某位員工在一起完全是出於工作的需要,絕不帶有個人偏見。當你靠近個人情感的界限時,應仔細考慮一下其中的後果,一旦逾越,事情可能變得無法控製,特別是控製自己。
當你去看醫生,你總是希望醫生對你的病情特別對待,但從職業來講,醫生不會對你表露出任何個人情感因素,他隻會把你當成病人。當你與員工相處時,也應保持這種職業習慣,在工作中保持客觀性。
因此,當你從自己喜歡的員工麵前走過時,提醒自己,時時詢問自己的動機,避免與這些人顯得過於親密,不要給這些人創造更多的機會。一旦事情陷入愛與恨的境地,我們就得一切重新規劃了,作為領導者,你絕不該卷入這種與員工的愛與恨之中。
總之,在職場中,常化妝的女人不要讓人看你卸妝,領導者要維護自身形象,也要切實保護自己的隱私。
〖BT3〗(三)以身正人〓以理服人
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總認為表揚是好事,批評則是壞事。其實批評確實是一件好事,而無壞處可言。因為,根據信息論的觀點,批評是人的思想行為的負反饋,社會中每個人隻有自覺地收集反饋信息,依據所反饋的信息及時調節自己的思想行為,才能不斷地進步。為了給批評正名,創造一種良好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環境和氣氛,領導者自己必須嚴於律己,以身正人。
第一,領導者自己有了缺點錯誤,要勇於自我批評,同時歡迎別人對自己提出批評。如果群眾給領導提一點意見就被查根源,找背景,提出批評就扣帽子,打棍子,穿小鞋,這個單位或部門就不可能形成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民主風氣。領導批評群眾時,群眾就不能心悅誠服。
第二,要勇於批評同自己親近的人的缺點錯誤,造成一視同仁的氛圍。在現實生活中,有時被批評者不能接受領導的批評意見,並不是因為領導說的話不對,也不是因為領導批評時的態度不好,言辭不當,而是因為被批評者有接受批評的心理障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不服氣”。他們往往認為領導批評和他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多於批評和他自己觀點相近的人。有時,同樣的過失,對青年人批評得多,而對年長的、職務高的人就批評得少。有時,錯誤的性質差不多,對過去發生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麵對眼前出現的卻抓住不放。有時甚至無原則地袒護自己的親友。諸如此類,如果沒有一視同仁的環境,就難以形成良好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風氣。
第三,批評別人時,先檢查自己應負的責任,群眾的缺點錯誤常常與領導有一定的關係,如,布置工作不十分明確、要求過高等。即使是完全應由當事人個人負責的問題,領導者也要負領導和教育不夠的責任。所以領導在批評別人時,應首先檢查自己應負的責任,再指出對方應吸取的教訓。通過對自己的嚴格解剖,使對方產生正視錯誤的勇氣,堅定改正錯誤的決心。這是一種很好的間接批評的方法。
《後漢書》裏有篇《樂羊子妻傳》記敘了樂羊子妻規勸婆婆的事。由於樂羊子外出求學,家中日子很苦,多日飯菜不見葷。有一天,犯了饞的婆婆,看見鄰居家的雞跑到自己家中,便抓起來宰了,樂羊子妻很不滿意,但麵對嚴厲的婆婆,她不能直言批評。待婆婆將雞端上飯桌,她便傷心落淚。婆婆問她為何傷心。她說:“我傷心家裏太窮了,沒有把婆婆侍奉好,使咱們家的飯桌上有了別人家的雞肉。”婆婆羞愧得無地自容,再也吞不下香噴噴的雞肉。樂羊子妻把自己和對方揉為一體,通過自我責備,使對方產生自責的心理,巧妙地達到了批評的目的。
批評之目的,在於促使人認識和改正錯誤並且發生轉變。領導者隻有認識到了批評的真正目的,才能從愛護人、提高人的願望出發,才能有真誠的友愛,如火的熱情,誠摯的精神;才會有誨人的誠意,容人的雅量,幫人的耐心。那麼,究竟該如何批評他人呢?
在實施批評中,對有錯不認錯的必須嚴肅嚴厲批評,對已認錯的要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特別是那種已經知錯且心理壓力較大的,不應再加批評,而應給予安慰。一兒童在家中洗碗碟,不慎打碎了碗,有的家長訓斥責罵,使孩子愈加驚恐害怕,而有的家長雖然也批評孩子事不經心,但主要是安慰孩子今後要小心,這兩種教育孩子的態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下屬出現失誤和錯誤,既要分清性質、程度及危害,不失時機地予以教育處理,又要與人為善,留點麵子,不傷其人格,避免因方法不當激化矛盾,以致產生頂牛對立的後果。當然,要防止以講究批評藝術為名,使批評變成媚化,即態度虛偽,含情脈脈,話語委婉,使批評本義蕩然無存,將積極的思想鬥爭,變成一種溫文爾雅、毫無原則的調和主義。
正確而有效的批評,是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尊重他們的長處,理解他們的難處,關心他們的苦處,在大道理和小道理的結合上,通過耐心說服教育和民主討論,和風細雨地疏通引導,實事求是地指出他們認識上的短處、方法上的錯處、工上的差處,使其能夠心悅誠服。不論怎樣批評,最好能動用一種使對方便於接受的方法,指出其行為如何錯誤以及應該采取何種行為,以取得對方的理解,讓人心服口服。
〖BT3〗(四)擲地有聲〓雷厲風行
1.萬曆九年冬的一天,明神宗朱翊鈞到慈寧宮去拜見太後,看到宮女王氏頗有幾分姿色,一時興起,便在宮中臨幸了王氏。王氏由此得了身孕。後宮規矩,宮女承寵,必有賞賜,文書房內侍記下年月時辰及所賜物品以備查驗。當時明神宗因為此事發生在慈寧宮,有些忌諱,事後並未賞賜,文書房內侍也不敢提什麼賞賜的事,隻是記下了年月時辰。
第二年四月,明神宗有一天陪同太後吃飯。太後提到王氏懷孕已五月了,明神宗不相信有此事。太後讓文書房內侍取來起居注給明神宗看,且好言好語勸道:“我已經老了,還沒有孫子,如果生下男孩,是宗社的福氣。母以子貴,母親的身份低有什麼關係,封為妃子不就可以了嗎?”明神宗無法,隻得封王氏為恭妃。八月,恭妃生下一男孩,取名朱常洛。因為正宮皇後沒有生兒子,所以朱常洛成為皇長子。
萬曆十四年正月,皇三子出生,明神宗因為寵愛其母鄭氏,便晉封鄭氏為貴妃。
二月,輔臣申時行等上疏請冊立東宮,疏章道:“早建太子,是尊宗廟重社稷。皇長子出生已有五年,應該早點定名分。祖宗朝立皇太子,英宗是二歲,孝宗是六歲,武宗是一歲。現在春月正是吉利日子,陛下建儲,以慰天下人之望。”明神宗道:“長子年紀還太小,等二三年後再說吧。”
戶科給侍中薑應麟、吏部員外沈(王景)上疏道:“鄭貴妃雖賢,所生為次子,而恭妃所生為長子,將來要繼承皇位的,恭妃卻沒有晉封為貴妃,望陛下收回成命,先封恭妃為貴妃。”
明神宗發怒,將薑應麟貶為廣昌典史,將沈璟調出京師。明神宗還地閣臣們說道:“我降級處分他們,不是為了冊封的事,而是因為他們疑心我要廢長立幼。我朝立儲,自有規矩,我怎麼會以私意而壞公論呢?”
刑部主事孫如法對明神宗說道:“恭妃生育長子,五年來未見冊封貴妃,而鄭妃一生下皇三子,就冊封為貴妃,這樣做,引起天下人疑慮也的確是事出有因。”
明神宗大怒,將孫如法貶為潮陽典史。禮部侍郎沈鯉出了個中庸主張,鄭氏、王氏並封為貴妃,明神宗還是不答應,說道:“恭妃冊封之事,等到皇長子立為太子時再說。”
過了四年,萬曆十八年正月,明神宗在毓德宮召見輔臣申時行、許國、王錫爵、王家屏等人,商議冊立東宮的事。明神宗說道:“我知道,我沒有嫡子,建儲長幼自有定序。鄭妃亦再三陳請,恐外間有疑。但長子還太弱,等他再壯大些再說,你們以為如何?”輔臣們複請道:“皇長子年已九歲,延師讀書是時候了。”明神宗不住地點頭。
申時行等人退出不久,明神宗忽命司禮監將眾人追回來。明神宗道:“已經派人去叫皇子了,與先生們見見麵。”
輔臣們回到宮門內,不一會兒,皇長子、皇三子一齊到來。他們走到禦榻前,皇長子在禦榻右邊,明神宗一手拉起他的手,讓他麵對眾輔臣。
輔臣等注視良久,對明神宗道:“皇長子龍資鳳表,岐嶷非凡,從他身上可以看到陛下的睿智和仁慈。”
明神宗高興地答道:“這是祖宗的德澤,聖母的恩庇,我哪裏敢當。”
輔臣們見明神宗高興,便乘機說:“皇長子長大了,可以讀書了。”還說:“皇上當年正位東宮時,才六歲就已讀書,皇長子已經比皇上晚了。”明神宗道:“我五歲即能讀書。”一邊說一邊指著皇三子說:“他也五歲了,尚不能離開乳母。”輔臣們叩頭奏道:“有此美玉,何不早加琢磨,使之成器?”明神宗說:“我知道!”申時行等人高興地退出毓德宮。
誰知,這以後便沒有消息。直到十月,吏部尚書朱、禮部尚書於慎行率群臣聯合上疏,請冊立東宮。明神宗見疏大怒,下令革去上疏群臣的三個月俸祿。輔臣申時行見狀,便以生病為由辭官回家養病,輔臣王家屏上書極言申時行不能離職。明神宗不願此事鬧大,便傳出話來說:“建儲之禮,當於明年舉行,廷臣不得再對此事上奏章了,若再有人上奏章,就要將冊立的事拖到皇長子十五歲以後再說。”
既然皇帝對建儲一事有了明確的答複,申時行便與群臣們相約,大家就等一年,而且還遍告所有的小吏,大家都不得在一年裏談這件事。
萬曆十九年冬十月,一年的期限到了。工部主事張有德上疏請示如何準備東宮的儀仗。當時申時行正因病休假,次輔許國對其他大臣道:“小臣尚請建儲,吾輩也應說說話。”於是倉促上疏,同時將申時行的名字列在首位。申時行聞之,趕緊另外上了一道密疏道:“同官疏列臣名,臣不知也。”明朝規矩,大臣密疏隻供皇帝一人看,不向外公布。而這一次卻與其他疏一同公布。於是禮科羅大銓、武英中書黃正賓上疏指責申時行,說他迎合皇上為了保位。明神宗大怒,杖黃正賓,削羅大銓官職,並以“群臣激聒”的理由,再次推遲冊立東宮。
萬曆二十一年春正月,輔臣王錫爵歸省還朝,上密疏請建東宮。明神宗答複道:“我雖有今年春天冊立的打算,不過昨日讀《皇明祖訓》,上麵說‘立嫡不立庶’。皇後年紀尚輕,倘若生子,不是有兩個太子了麼?今將三皇子並封為王,數年後皇後還是不生子,再行冊立。”
王錫爵又上一疏爭論道:“過去漢明帝取宮人賈氏子,命馬皇後養之;唐玄宗取楊良媛子,命王皇後養之;宋真宗劉皇後取李宸妃之子為子,都可為本朝借鑒。”明神宗不理。
王錫爵再上疏道:“陛下就是想推遲冊立太子,但讀書的時機卻不應該再推遲了。”明神宗仍舊不允。直到第二年二月,皇長子十三歲的時候才出閣讀書。
皇長子出閣讀書正值嚴寒,冷得發抖,中官們卻圍爐密室。講官郭正域看不過,大聲道:“天寒如此,殿下當珍重。”於是命侍從取火禦寒。明神宗知道此事,也不怪罪中官。
萬曆二十八年正月,皇長子朱常洛已滿十八歲。禮部尚書餘繼登上書請冊立太子然後舉行婚禮。明神宗不理。七月,明神宗特下一道諭旨道:“皇長子清弱,大禮稍俟之,百官毋沽名煩聒。”
第二年五月,戚臣鄭國泰請冊儲冠婚,被革去三月俸祿。禮科右給侍楊天民、王士昌等請立儲,都貶謫為貴州典史。
這年八月,大學士沈一貫對明神宗說道:“《詩經·既醉》篇裏臣子祝君曰:‘君子萬年,介爾景福。’又說:‘君子萬年,永錫祚胤。’意思是祝願子孫多。皇上孝奉聖母,朝夕起居,不如讓老人家含飴弄曾孫快活。”明神宗聽了心動,這才答應擇日冊立冠婚。
萬曆二十九年冬十月十二日,明神宗以典禮尚未完備的理由,欲改期冊立。沈一貫將聖諭封還給明神宗,力言不可再改期了。明神宗無法,隻得於十月十五日冊立皇長子為太子,同時冊封了其他幾個兒子為福王、瑞王、惠王、桂王。一場曠日持久的立儲之爭,終以明神宗最後也不能違反祖宗成法而讓步結束。萬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駕崩。太子朱常洛八月十三日即位,為明光宗,明光宗九月十二日駕崩,隻做了一個月的皇帝。
明神宗不顧大臣的反對,遲遲不立朱常洛為太子,雖然最終屈服於宗法,但能堅持幾十年,也表明其確有獨斷的勇氣。
2.優柔寡斷誤大事
時機猶如飛在空中的碟靶,當你猶豫不決未能及時瞄準它時,它很快就會從你的視線中消失。
戰場上風雲變幻莫測,作為軍事指揮員,如果不能擺脫猶豫不決的心理障礙,就會貽誤戰機,失去優勢,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麵,招致戰敗。職場也是如此,良機值千金,如果不能及時把握,失敗便順理成章。
袁紹長得一表人才,很有威儀。袁紹出身於四世三公,虎踞冀州,兵眾糧多,士多歸附;劉表是皇室宗親,占有用武之國,威鎮九州,是當時逐鹿中原的兩個很有勢力的軍事集團。
但後來,袁紹被弱於他的曹操打敗,而劉表也無所作為。陳壽為他倆在《三國誌》作的傳中指出,二人的弱點是“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由於他倆的好謀無決,屢次失去大好戰機,使曹操坐大,致被動挨打,所建立的割據政權終於敗亡。
袁紹身邊,開始確是人才濟濟,不少智謀之士向他提出圖天下的良策,但不被他所采納。沮授曾建議:西迎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將從其計,後聽郭圖等說:“漢室將亡,興之災難,今迎天子,反受其製,不是善計。”沮授說:“如不早定,必有智者先行。權不失機,功不厭速,要早圖之。”袁紹終不聽。後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收關中地,黃河以南皆歸附。這時袁紹後悔已遲了。曹操征劉備時,田豐勸說袁紹起兵襲許昌,紹卻因幼子有病,不願出征。田豐以杖擊地,歎氣說:“得此難遇的戰機,卻以嬰兒有病而失掉,太可惜了!”
袁紹當決而不決,不當決而自決,官渡之敗,實由此所致。袁紹恃有眾數十萬,驕心轉盛,意欲南征。田豐諫說:“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敵。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用奇兵乘敵虛出擊,以擾河南,敵救右而擊其左,救左而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敵已困,不過二年,可坐而勝。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如不得誌,悔之無及。”紹不聽,田豐懇切苦諫,袁紹大怒,將他關進監獄。於是,率大軍南征,曹操率軍於官渡相拒。沮授分析敵我形勢說:“我軍數眾而敵軍精銳,敵糧少而我糧多,故敵利急戰,我利緩戰,宜持久戰。”紹不從,便進軍逼近官渡與操會戰。操堅守。許攸建議派奇兵襲許昌,首尾相攻,操可擒。紹又不能用其計。因許攸家人犯法,攸恐累及便投操,使襲烏巢燒其軍糧。紹軍無糧大亂,操軍勇猛出擊,袁軍大潰,袁紹帶去十萬大軍隻剩下八百騎兵跟他逃回,紹軍既敗。有人對關在獄中的田豐說:“你有預見之明,必被重用。”田豐說:“如我軍勝,必能赦我;今軍敗,我必死。”紹回冀州,對左右說:“我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便把田豐殺了。袁紹外表寬雅,憂喜不形於色,而內多忌害,田豐之被殺,便是他內多忌害的表現。不久,袁紹病死後,冀州也被曹操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