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2〗〖ML〗八、認清社會形勢
一個人,無論供職何處,都有一個把握“大氣候”,改善“小環境”的問題。
什麼是“大氣候”?就是一些普遍存在的習慣勢力,就是公司的背景、現狀及前途。
什麼是“小環境”?就是同事間相處的分寸。
我們如何在“大氣候”下與同事友好相處,改善“小環境”,為自己的將來開辟坦途,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BT3〗(一)以誠待人〓處世根本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同樣人物也是各種各樣的。在這樣一個複雜多變的社會裏應該適應、學會處理與許多人之間的關係,但人要以誠為本,做個地地道道的好人,還是能夠贏得大家的推崇的。
在我們的意識裏,“好人”是人性叢林裏的“珍稀動物”,因此大家都喜歡“好人”,也歡迎“好人”。因為“好人”不具侵略性,不會傷害到別人,甚至有時還會為了別人而讓自己吃虧!這種“好人”豈止是“好”,簡直是“偉大”了。
究竟做“好人”好還是不好呢?
其實,做“好人”或做“壞人”,是由性格決定,而不是由意誌決定;換句話說,有人“性本善”,有人“性本惡”,而受教及後天生長環境的影響,“性本善”的人有時也會逞現“惡”的一麵,而“性本惡”的人有時也不會那麼“惡”!性格形成的障礙和弱點,並不是想“改變”就可以“改變”的,因此做“好人”好或不好的這個問題,隻能這樣回答:想做“好人”是性格決定的,想不做都不行,而做“好人”也有其人際關係上的價值,因此,做好人是價值肯定的,但不能做“爛好人”。
人們說的“爛好人”就是沒有主見、不能堅持原則的“好人”,這種人不知是性格因素,還是有意以“好”去討別人的歡喜,反正是有求必應,也不管該不該,有時也想堅持,可是別人聲音一大,馬上就軟化下來;因為缺乏原則與堅持,導致是非難分,當事不能解決的時候,便“犧牲”自己來“成全”大家;有時也想“壞”一點,可是離“壞”還有一大段距離,自己就開始自責,檢討自己這樣做是不是不應該……
“爛好人”得到的效應和“好人”是不同的,“好人”也是有原則的,所以他人在頌讚這“好人”的“好”時,還帶著幾分尊敬甚至“畏懼”。但是“爛好人”則不然,他在人際關係上的效應是“不能擔大任”的風評,而且別人因為深知他的弱點,甚至會算計他、陷害他,得寸進尺,予取予求,反正他不會反抗,不會拒絕。於是所有人都得到了好處,惟獨這個“爛好人”一點好處都沒有。
因此,在人性叢林裏,做“爛好人”實在不宜,那麼,有“爛好人”性格的人該怎麼辦?
因為人的行為是性格決定的,因此“爛好人”也隻能做以下的心理建設:
了解做“爛好人”的苦果。了解“拒絕”和“堅持”並不一定會得罪別人,而且還能保護自己。學習“拒絕”和“堅持”。
如果自己逃脫不了性格的限製,可請旁人不時暗示你鼓勵你,以強化你不做“爛好人”的動機和決心。那麼,“爛好人”隻能在家裏做。但好人還是要做的。“誠以待人”才是處世的根本。
〖BT3〗(二)辦公室內處世有方
在我們工作的單位裏,辦公室裏的是是非非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你可能是個很有正義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匡扶正義”;也可能你是個外向型的人,眼裏看不過的事嘴上就要說出來。
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奉勸一句,是非不要輕招惹,是非背後麻煩多。甲乙兩位平日頗為要好的同事,最近竟然分別在你跟前數落對方的不是,然而兩人表麵上依然友好。所以,你生怕兩麵皆講好話,會被認為是兩頭蛇。其實,除了這點,你更該小心,因為另一個可能性是,甲乙是否在對你試探點什麼?
在這裏,我們先講前一種可能。有些人心胸狹窄,十分小氣,又善妒,所以因為某些問題,令兩人發生心病,是不足為奇的,但表麵上又不願翻臉,故向較親近者傾訴心中情,是自然不過之事。
此時,你這個夾心人並不難作,同樣冷淡對待兩人是妙法,對方發現沒有人同情,必然滿不是味兒,定會另找“有愛心之人”,那麼你就自動“甩身”了。
假如你發現兩人是另有用心,旨在試探你對他倆的喜惡程度,你就該步步為營了。
既然對方的動機不良,你亦不必過分慈悲,不妨還以顏色。分別跟他們說:“對不起,我不願聽你說朋友的壞話,因為我根本不想批評你倆!其實,我的看法對你們並不重要呀!”這一招,他們必然無功而退。
如果有人請你做公事上的“和事佬”,此時你就要留意。部門主管們之間,有太多的微妙關係存在,大部分是亦敵亦友的,無論私交如何要好,在老板麵前,既然是在競爭之下,他們卻是有數不完的鬥爭。今天,某甲跟某乙像最佳拍檔,在辦公室成了“鐵哥們”,但很有可能幾天後,兩人卻反目變成仇人了。
所以,某些人可能為了某些目標,希望化幹戈為玉帛,以方便日後做事,但親自出麵又太唐突,於是便找來“和事佬”。本來使人家化敵為友,是一件好事。但做好事之餘,請做些保護自己的工作,亦即是給自己的行動定個界線。
如上所說,真的有人請你做“和事佬”,你不妨隻做飯約的陪客,或作為某些聚會的發起人,但不宜將責任全往頭上冠,反客為主。你最好是對雙方的對與錯,均不予置證明,更不宜為某人去作解釋,告訴他倆,“解鈴還需係鈴人”,你的義務到此為止。
在你的單位裏,對上司不滿、對公司不滿,永遠大有人在,遇上有同事來訴苦,大指某人有意刁難他,或公司某方麵對他不公平,你應該做到既關心同事的利益,又置身事外。此時,你或許會很有耐性地聽他吐苦水,聽他細說端詳,但奉勸你聽聽,不問。尤其是切莫查問事件的前因後果,因為你一旦成了知情者,就被認定是當然的“判官”了,這就大為不妙。
你隻須平心靜氣開導他:“我看某人的心地還不差,凡事往好處想,做起事來你會更開心地。”
若那個人對公司不滿,你的立場就比較複雜,站在公司立場是你應該的,但站到同事那邊,又有害無益。可是,人家來找你,保持緘默實在不禮貌。不妨這樣告訴他:“公司的製度不斷改進,這次你覺得不公平,或許是新政策的過渡期,你不妨跟上司開心見誠談一下,但犯不著堅持己見。”輕輕帶過才是上策。
世界上的人的性情各異,有些人生性耿直,遇到不快之事會大發脾氣,開心之際又會雀躍不已;相反,某些人卻深藏不露,喜怒全理在心底。
也許你十分不幸,這兩位拍檔正分別是這兩種典型性格的人,偏巧最近因公事鬧得甚不愉快,而你是他倆的親密戰友,自然分別向你訴苦。老天,你可是無端地站在風口上了,有苦自己知,在些特殊情況下,你會很容易惹來更大的麻煩,例如被指為“兩頭蛇”或被某一方視為敵人。
你要絕對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了,惟有采取緩和之法,那就是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加插任何意見。其中一人或許向你訴冤屈,最後還要你認同;“他這樣做,簡直是壞心腸,想害我,你說是不是?”
在這種場合,無論他是如何的情辭懇切,平日又是如何的客觀,此刻多少摻了些自私見解,又何況這隻是他片麵之詞,難以定斷呀!你最好以退為進:“大家合作貴在愉快,我看你跟他不妨冷靜地坐下來討論一番,否則我是幫不上忙的。”
大家皆知道,甲與乙這兩位部門主管是勢不兩立的。在公事上,你跟兩人皆沒有直接接觸,所以尚可以置身事外,隔岸觀火。反而是其他同事,不論日夜拿兩人糾紛為談資。私交上,你跟兩人都頗為投機,有很多共同話題,然而不愉快事件發生後,你感到十分困擾,經常有左右做人難之感慨。
例如,原本逢周末,你會與甲去打球,周三下班後,會跟乙去娛樂。
可是,如今一切約會依舊,你會在周末被迫聽乙的壞話,周三要聽甲的不是,平日消遣變為“受罪”。
你既不想成為兩人的拉攏對象,又怕推拒約會會帶來後遺症,煩得不可開交。但突然中斷約會會招來敏感謠言,最好找一些漂亮的借口,例如:“對不起,我最近開始一個進修課程,每逢三、六上課,恐怕有一段時間不能應你的約了。”
兩麵都保持距離,少了聽是非的機會,也等於減低卷入漩渦的機會。
在你所服務的部門,經常是公事繁忙,因此,許多不妙情況是無可避免的。例如在一些商務午餐或晚宴上,許多時候就有以下情況發生:甲與乙有心病,見了麵會互不理睬,但兩人與你皆有一定的交情,必然會上前跟你交談,互道近況的。
假如在同一時間,兩人分別朝你走過來,怎樣好呢?
應該采取的比較理想的做法是,裝作看不到兩人,低下頭去撿杯飲晶,或整理衣衫,看誰先走到麵前,就跟誰說“你好”。既然兩個不和,乙若見到甲正跟你招呼,自然會卻步不前,那就能夠避免二人與你一起的情形出現了。
當你與甲寒暄完畢,說過“拜拜”之後,請盡速主動去找乙,忘記剛才跟甲有關的一切,隻與乙盡情閑聊。
也許有更糟的情況,你發現給你安排的座位,剛好是夾在甲與乙中間。遇到這種情形,你怎樣做?你最好先發製人,去找主辦者,隨便說一個理由,請他替你調一個座位。總之,兩方麵俱不得罪,或者置身事外為最妙。
於是,你發現自己處於十分尷尬的局麵:兩個拍檔因私事交惡,互不理睬,而你就成了“兩邊人”,成為兩人爭著拉攏的對象。
你本來深明公私分明之理,問題卻是兩位拍檔弄得混淆不清,令你有點不知如何是好。
中華民族是主張中庸的,所以,讓一切保持常態,就當做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吧。讓我們更清楚一點說,進行任務時,心裏切莫以“這兩人不會合拍,由我去做吧”為此,硬要自己做些不在行的事,令事倍而功半,事情本來應由誰去負責,就讓誰去執行吧,以免吃力不討好,甚至白白惹禍上身。
假如有人不願意,請提醒他:“這任務一向是你的工作範圍,仍由你去處理,效果一定更理想。”
假如對方索性請你代勞,怎麼辦?不妨表明立場:“我的職責不在此,恐怕對你有害無益,幫幫忙我是願意的,但重要決策還是由你決定吧!”
在我們的交往活動中,左右做人難是個常見的問題。
想要應付這問題有兩個辦法。第一是盡可能避免陷入需要左右做人的環境。第二個辦法是設法避免要“左右做人”是應當怎樣應付。
想要避免“左右做人”,第一戒是切要避開介入任何衝突的可能性。
甲和乙都是你的朋友,看到他們爭辯得快要吵起來了,你大可立刻避開,不要想當和事佬左右做人難。
第二戒是要避免采取立場。比方說,張經理和李經理各有一套生意計劃,請你說句公道話。這“公道話”大可說張經理的計劃勝在夠創新,但李經理的計劃則勝在更穩健。話說了等於沒說,不采任何立場,於是也沒有左右做人難。
第三戒是切忌選擇可能陷入衝突的鬥爭的地位。
假如讓你選擇工作崗位,如果條件一樣,就選辦公室“政治”較少的一份工作。
第四戒是切忌做任何事的公證人。隻有最笨的人才會請纓做公證人。公證何謂“公”?往往這已屬主觀的事。做公證人即是自甘陷入“左右做人”的困難局麵,最為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