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放手玩耍:孩子快樂的就是正確的(2 / 3)

在孩子的眼裏,世界到處都是新奇、好玩的。街上的廣告,廚房中的鍋碗,天空中的小鳥。就連工地上的推土機都能成為他們的最愛。這樣簡單的活動在孩子腦中不知會產生多少疑問,多少離奇的想法。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隻要他有興趣,就可以學到東西。家長完全可以利用孩子對外界事物的好奇來就地取材教育孩子。例如,孩子喜歡看汽車,就多帶他們去看,同時讓他們邊看邊數從眼前經過的汽車有幾輛;坐在公共汽車裏,孩子想看窗外的景物,就趁機教他認大幅標語上的字詞;帶他們到公園散步,還可以教他辨認花的顏色和種類。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則可以啟發他們綜合運用各種材料,通過撕、剪、拚擺、塑造、組合、粘貼等方式,展開想象,巧妙構思,各種材料相互搭配,創造出生動有趣的畫麵或圖案。

▲在玩中學習數學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售票員或者售貨員遊戲,不僅是在學習怎樣與人相處,怎樣發揮想象力,體驗不同社會角色的感受和情緒,這還是他學習數學的最好機會。比如,你買了2元錢的車票,可以告訴他這樣你能到更遠的地方,或者你可以坐上有空調的公共汽車。你也可以給家裏的所有東西標價,做售貨員和顧客的遊戲,這樣孩子不僅了解了數字的多和少,也能了解到更大的數字或許可以代表物品更有價值。找零錢還可以讓孩子學會簡單的加減法。這樣,這些枯燥的數學知識在玩中就愉快地學會了。也可以在和孩子一起跳繩、上台階時數數或者去認識車牌號,孩子們通過這種途徑更加了解數字和生活的關係。

▲在玩中學習語言

有時候語言能力比行動更重要。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為了能說服小朋友或者家長站在自己的一方,為了能恰當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造,努力學習著表達。在遊戲的時候,多創造一些情境,和孩子一起討論怎麼玩、該說什麼話更合適,他也慢慢學會溝通和表達。你也可以經常在遊戲中讓孩子聽到一些新的詞彙,往往這個時候能夠促使孩子們更多地思考,啟發孩子們觀察周圍的世界。慢慢地,他們會更加注意到生活中的細節。學會用更恰當的語言來表達。

▲在玩中培養藝術想象力

孩子們喜歡亂寫亂畫,有時候他們的塗鴉讓你很費解,但這並表代表他沒有自己的想法,在孩子的眼裏,那些線條都是有意義的。四五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會運用顏色表達他們曾經看見或者想像出來的東西,也許是某個人,也許是他們到過的某個地方。所以這些來自內心世界的活動,通過他們的不斷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通過他們的筆有了一種真實的表達。同時,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為創造的素材,他們可以沙子、土、毛巾等不同的材料創造藝術作品。

▲重視並回答孩子的問題

在遊戲的過程中鼓勵孩子的學習興趣。小孩的好奇心是極強的,他們的心中總是充滿了疑問。也許同一個問題他們會問好幾次,大人應該不厭其煩的重複答案,以鞏固他們的記憶。但需要注意的是,答案要簡短,以激發他們接著問下去。他能夠提出問題,說明他在動腦筋。問題越多,思考得也越多。如果孩子再大點,就無需每問必答,大人可以適當的給他們指導,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或者換換位,大人問問題,孩子來回答。

▲在玩中傳授知識

家長在孩子玩時要不失時機地進行教育,使他們的玩和學相結合,孩子玩到高興時,也正是向他們傳授知識的最佳時機,這個時機一定要抓住,因為這時孩子的大腦反應最靈敏,注意力最集中,對知識最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時安排適當的學習內容,對他們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都是有明顯作用的。

還給孩子玩的時間

5歲的小玟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爸爸、媽媽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在這樣的家庭裏,她不僅學速算、背古詩,而且還學習多門外語。每天她都在媽媽的精心安排下,心算半小時,背一首詩,然後再學習外語。不僅如此,她還生活在一個多語言的環境裏,從小在帶有外地口音的爺爺奶奶的看護下,發音不像普通話那樣標準。因此,不論是他說普通話還是講外語,家長都會在旁不停地糾正。於是細心的媽媽發現,聰明、活潑的小玟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家長隻好請教專家。專家向家長解釋說,兒童在3歲以前最好在母語的環境下成長,過早的語言開發可能會造成孩子對語言信號的模糊。而這名兒童接觸的語言比較雜,很容易混淆出錯。結果,孩子一說話,家長就在旁糾正錯誤的發音,使孩子越來越缺乏自信,生怕出現錯誤,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給你提提醒兒

小玟的例子說明,家長過於注意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讓孩子做那些隻有有毅力的成年人才能堅持每天做的事情,沒有順應兒童心理發育特點,違背孩子愛玩的天性,未必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孩子一生下來,就通過玩耍來了解世界。玩,不僅能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毅力和互助精神,增強他們的交際能力,以及理解他人、約束自己的能力。不讓孩子玩,就等於抹殺孩子的天性,也讓孩子失去了創造力,一切發明創造也無從談起。

其實,在玩的過程中,家長還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天賦,如果有計劃地引導和培養這種天賦,就可以幫助孩子在某些方麵有所突破,做出突出的貢獻。

英國偉大的數學家麥克斯,他在數學方麵的天賦就是他的父親發現和培養的。有一次,麥克斯的父親發現他畫的畫很獨特,這幅畫是一個插菊花的花瓶,但是,所有的菊花和圖形都是由幾何圖形組成的,它們的開頭搭配得非常巧妙。父親非常驚訝於兒子對幾何圖形的控製能力,繼而不斷地啟發引導,使他很快對數學入迷,最終成為一代傑出的數學家。

玩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態度,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啟發孩子的興趣愛好、從中發現問題、培養主動性,學齡孩子還可以緩解在集中精力學習時帶來的疲勞。許多有特長的孩子,就是在課餘時間玩自己想玩的東西,從而有了小發明、小創造的。

因此,對於家長來說,為了孩子更有效的學習,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為了孩子的全麵發展,必須給他們以玩的時間,而不應剝奪這個時間。

為你支支招兒

▲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

隻要沒有危險,就不應幹涉孩子玩的權力。著名演員李寶存在談到教子時就說過,在孩子學習之後,在假期,他就鼓勵孩子去玩,有時間還陪他一塊玩;如果孩子“忘”了去玩,他還要督促。他認為這樣才不失孩子的天性。孩子畢竟是孩子,不應該用嚴格的條條框框去限製他們,而就順其自然,為他們營造一個屬於他們的小天地。

不要對孩子管得太嚴太細,也要避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有的家長以安全為由,限製孩子外出玩耍,把孩子死死守在家裏,一舉一動都要支配。其結果,孩子就變得膽小懦弱,沒有勇氣。

父母適當主動參與,不僅能使孩子體驗到來自父母的愛和尊重,而且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家庭中的親子遊戲對孩子日後與人的交往、對孩子的社會化有重大影響。

在孩子全神貫注做遊戲的時候,不要對其橫加幹涉。因為任何幹擾,都可能斷送孩子的創造天賦。為孩子營造遊戲的氛圍是父母最應該做的。每天為孩子提供一段時間和一定的空間讓他自由地玩耍,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體驗生活,認識世界。

▲給孩子玩的空間

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不需要自己的空間,也不要擔心他們會弄得亂七八糟。實際上,孩子很需要自己的遊戲空間,一個好的遊戲空間,能吸引孩子想玩的動力。為此,家長不要吝嗇,要按孩子的年齡特點為孩子準備玩的工具和器材,孩子會通過玩遊戲的過程產生想象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發展記憶力,在大自然中鍛煉孩子的觀察力,這遠比知識的灌輸要重要得多。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長時間的集中精力學習,就會加劇他們的緊張心理。家長對孩子的過度的教育還會阻礙他們應有的發育規律,影響孩子身心發展。所以,要適度地放鬆孩子,還孩子玩的時間。要知道,除了掌握知識外,培養孩子成功的性格特征,如獨立精神、自信心、自尊心、自製力、理解力等;防止他們產生消極性格,如膽小、依賴性、自卑、驕傲、任性、自私等,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孩子學會玩耍

蕊蕊是5歲的小姑娘,自從開始學彈鋼琴以後,她就再也沒有時間和小朋友好好玩了,天天都是練不完的琴。院子裏其他小朋友會玩的扔沙包、跳房子、老鷹捉小雞等等,她一樣也不會。

9歲的小強雖不用學鋼琴,可他還是不會和小朋友玩。他家住在22樓,媽媽下了班就忙著做飯,爸爸忙著寫材料,誰都沒空陪他玩。就這樣,小強隻和電腦、電視機玩,不會和其他同樓的孩子玩;在學校也沒有朋友,因為他稍不如意就發脾氣,動不動就哭。

給你提提醒兒

仔細觀察現在的孩子,就會發現一些孩子並不會玩,除了玩電腦遊戲、動漫等項目以外,真正會想到去玩其他有趣的活動的並不多。學習的壓力、升學的壓力、父母的壓力和學校的壓力已經讓孩子們精疲力竭,所有玩的念頭都很快會被老師和家長扼殺在起念之中,到頭來有些孩子變得連玩的興趣都沒有了。

由於城市孩子多是獨生子女,沒有“玩伴”,父母希望孩子玩那些所謂開發智商的遊戲,加之城市居住環境封閉,家長怕孩子在外玩耍不安全,減少了孩子們一起玩耍的機會。最終,造成一些孩子不會玩,不想玩。

對這些孩子來說,雙休日和寒暑假最難熬,除了看電視和打遊戲就“沒事幹”了。父母一對電腦和電視實行“封鎖”,他們就“隻能看著樓下發呆”。一些老師把這種情況稱為“玩無力”,主要症狀就是對玩沒有興趣,因為不會玩,也玩不動,更重要的是沒有玩伴。

孩子不會玩,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首先是缺少了動手和思考的能力。跟別的小朋友玩,可以開發孩子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這是一個人自己對著玩具所學不到的。現在的玩具都太人性化、智能化了,並沒有給孩子多少動手和動腦的機會,孩子玩膩了也就扔掉了,也沒有從中學到什麼。孩子如果不能多和夥伴們玩些動手、動腦,如玩沙、畫畫、手工製作等傳統遊戲,總是在家裏待著的話,容易養成膽怯、內向、自卑等不良的性格,如果小時候就這樣的話,對孩子的將來發展是很不利的。

為你支支招兒

▲為孩子創設良好的遊戲環境

特定的環境引起創設良好的遊戲環境是幼兒“玩”的前提。首先從物質條件來說,應該有孩子想玩的東西,好奇的玩具或者其他有助於孩子參與遊戲的材料;同時還應有孩子“玩”的場地,如房間、戶外草地、兒童遊戲場等,再者從心理需求上來說,輕鬆自由的氣氛,成人對孩子的關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就能夠激發孩子遊戲的興趣。但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弄亂了房間,而責備限製孩子的遊戲,幹預孩子的玩法,改變孩子的遊戲規則。如果這樣,就會改變遊戲本身自由、愉快、自然及探索的特性。應該讓孩子在良好的物質和心理環境中成為遊戲的主人,充分表現自我,真正讓孩子享受到遊戲的樂趣。

對於低齡孩子,父母可在房間的某個地方專門為孩子擺一張小椅子和一張小桌子,在桌子上擺放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如各種積木、玩具娃娃、卡片以及瓶子盒子等,大人在忙家務或其他事情時就可讓孩子單獨玩一會玩具。開始時應事先告訴孩子:“媽媽要洗寶寶的衣服,你一個人坐在這兒玩玩具”。然後幹自己的活,但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以免發生危險,必要時和他說幾句象鼓勵和表揚之類的話。也可放放音樂,以鼓勵孩子獨自玩耍。一般孩子很喜歡有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他會自己搭積木、看卡片,同娃娃說話,喂他吃飯,哄他睡覺,或者打開蓋上瓶蓋,往瓶子裏裝東西等。漸漸地大人可以暫時離開孩子的視線,但要讓孩子聽到大人做事的聲音或者讓孩子知道大人就在附近,讓孩子有一種安全感,但要注意大人離開孩子的時間要慢慢延長。如果孩子自己玩的時間長了要提醒他上廁所,一般孩子自己玩的時間可由5分鍾漸漸延長到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