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認識蔬菜(2 / 3)

古老的食療食養觀點已為現代醫學和營養學所證明。如在寒冷的冬季人體基礎代謝提高10%~15%,總熱量的需要提高,故冬季應多吃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如牛肉、狗肉、羊肉及魚類、乳類及豆製品等。冬季氣候幹燥,易發生口角炎、唇炎和皮膚幹燥,因此冬令進食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如豬肝、豆類、蛋類等大有需要。相反,入在高溫的夏季,經常出汗,使鈉、鉀大量丟失,產生無機鹽代謝紊亂和血清鉀濃度降低,水溶性維生素大量喪失,所以夏天宜多食大量含鉀的黃豆、黑豆、綠豆、黃瓜和土豆等,並常食酸梅湯、綠豆粥、西瓜等消暑生津的食物。總體來說,根據四季不同,可進行四季五補:春天萬物生發向上,可以升補;夏天炎熱酷暑,人愛涼快,宜用清補;秋天氣候清涼,則宜平補;冬天氣候寒冷,適宜滋補;而四季應一直通補。適宜四季進補的食品,春天可選食豬肝、雞蛋、豬肉、豆類和豆製品。新鮮蔬菜如春筍、韭黃、豌豆苗及新鮮鯽魚可清脾胃、補中益氣、利大腸,宜適量多吃;夏季可多選食荷葉粥、綠豆湯、涼拌豆芽、百合紅棗湯、糖拌西紅柿、西瓜荔枝;秋天應多食銀耳、蜂蜜、大棗、杏仁、核桃、桂圓、蓮子等;冬季可宜多用牛肉、羊肉、狗肉、魚、雞肉、核桃、紅糖等溫熱性食品。四季通補就是不管季節都可使用的滋補方法,宜平緩溫和。常用食物有赤小豆、黑豆、扁豆、豌豆、絲瓜、山藥、木耳、香菇、土豆、大棗、雞蛋、鯉魚等,四季都可以進食。

營養學有“因時擇食”的觀點,就是要求在平時進食中隨著時間的變化,根據個體的生、病理情況,針對性地挑選食物,如冬季經常采用熱性食物;夏季普遍采用涼性食物。

自然界的法則是春生、夏長與秋收、冬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根據人體和自然界的陰陽節律而定,也是順應天時的飲食規律,人類需要順四時而適寒暑,中醫認為,春季升補;夏季清補;秋季平補;冬季滋補;四季通補。而且在我國也有這樣的口訣: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成。

1春季升補

春季是萬物生長季節,也是一年之始,大地一片春意盎然。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裏,人體的生理功能和新陳代謝活動非常活躍,老年人的生活節奏也發生了變化,喜歡做些戶外活動。

四季的時令變化,和人體內髒係統密切相關。所以季節各異則食補之法也就有別,決不可隨心所欲地“亂補”,更不宜花錢浪費去“蠻補”,這樣不會有益反而有害。

春季,萬物生發向上,陽光明媚,處於複蘇過程。這時人的五髒屬肝,皮膚開始慢慢放鬆,冬季所藏營養逐步向外擴散。冬季血流緩慢,所以脈象好像“石”,脈沉在骨;而春天的血液循環又漸漸變強,所以脈象“強”、“浮”、如魚遊於水麵,因此應當“升補”。那麼怎樣調整飲食而做到“升補”呢?有這樣一句俗語可作回答:“春天裏來日漸暖,厚味飲食應轉淡,時鮮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

早春時節,氣溫乍暖還寒。寒冷刺激甲狀腺,可引起功能亢進,進而消耗熱量。使人體耐力和抵抗力減弱。另一方麵,人體為了禦寒也需要消耗足夠的熱量,來穩定基礎體溫。因此,早春期間應以高熱量食物為好。除穀類為主食品外,還可選用糯米製品、芝麻、黃豆、花生、核桃等,以便及時補充能量營養物質。

寒冷而且可以加速體內蛋白質的分解,導致抵抗力變得低而致病。所以,早春期間還需增加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蛋、魚類、蝦、牛肉、兔肉、雞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含豐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使人體耐寒的作用。

春天還是由寒轉暖的時節,氣溫變化較大,而且細菌,特別是病菌開始繁殖,活力加強,容易侵襲人體而產生疾病。所以,春天還要攝取足夠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功能,因此要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小白菜、柿子椒、雪裏蕻、番茄等蔬菜,以及柑橘、檸檬等水果。還應多挑選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原因是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組織的功能,從而能抵抗各種致病機製的侵襲。還要攝取富含維生素E的花菜、青色卷心菜等,因為維生素E具有提升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力的作用。還可添加食用菌如黑木耳、蘑菇、銀耳、香菇等,原因為黑木耳富含礦物質鈣,而鈣對人體肌肉、心、腦等細胞的功能起到一定的主導作用。銀耳富含銀耳多糖,能提增強人體衛士——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蘑菇含有蘑菇多糖,能夠抵抗綠膿杆菌的侵襲。所以,食用菌是春天的天然保健營養品。

特別應指出的是下麵幾種人更需要在春天滋補調養:中老年人有早衰現象者;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而體質孱瘦者;臉色萎黃、腰酸眩暈、精神萎靡者;春天有時偏冷,受冷後容易反複感冒者;過去在春天有哮喘發作病史而現在尚未發作者;到黃梅天氣容易病夏,或到夏天有夏季低熱者。可利用春季的良好時機,依據體質虛弱情況,適當用食物進補,會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春天養生應重視食補,但必需根據春天人體陽氣逐漸生發的特點,選擇平補、清補的飲食。如果選擇服用溫熱食物進補,往往會出現助陽升火的副作用。

平補的飲食,適合於正常人和病人。如薏米仁、蕎麥等穀類;豆漿、赤豆等豆類;金橘、橘子、蘋果等水果,還有芝麻、核桃等。長期食用,一般沒有不好影響,就是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人也能夠選用。清補的飲食,是指用食性涼的水果或蔬菜烹煮的飲食,如梨、蓮藕、薺菜、百合、甲魚、螺螄等。陰虛內熱者進補這些食品可以消火,改良怕熱的感覺,幫助改善體質。

病中和病後恢複者在春天如何進補呢?一般以味鮮可口、清涼素淨、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幫助胃氣平衡。可選用薏米仁粥、大米粥、赤豆粥、青菜泥、蓮心粥、海蜇、腐乳、肉鬆等。切忌過甜過膩,盡量少吃油炸多脂、糯米、生冷粗糙食品等,不能會壅塞胃腸,損傷胃腸功能。

有些疾病,尤其是宿疾,每逢季節更替時發作,大都是因自然界變化所發生的作用。祖國醫學早已記載:“春氣者諸病在頭。”事實上,到了春天,凡屬於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眩暈。而現代醫學也認為,春天的氣候變化,容易使血壓不穩變化而升高,出現頭痛、頭昏、失眠等症狀,應及時進行食物防治。方法一:每日每餐吃3隻香蕉或橘子。也可用香蕉皮100克,煎水為茶頻頻飲之。因為香蕉含有可提取較多的能降低血壓的鉀離子,所以,春天經常選食含鉀高的如梨、檸檬、綠豆等對防治高血壓也是有好處的。如選用香蕉皮適量,加水煎服,也可防止春季腦溢血。方法二:取鮮芹菜500克洗淨,在沸水中燙約2分鍾,切細、搗爛,用紗布絞汁服用,每次服用一小杯,每日服2次。

春寒還會引發胃、十二指腸潰瘍,為此可以選擇食用蜂蜜預防。方法:取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熟後,空腹於飯前一次服下,每日3次。也可用新鮮綠卷心菜洗淨、搗爛,用消毒紗布製汁。服時稍加溫,每次飲用200~300毫升,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由於春天溫度變化大,容易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發作。防治方法:突然發作時可選擇蓬蒿菜90克,水煎去渣,加入冰糖適量,分2次服。急性期之後仍有咳嗽者可選擇百合30克,蜂蜜1匙與梨一同蒸煮,將百合、梨與汁同服。預防慢性支氣管炎複發,可每晚睡覺時把1~3個生胡桃肉(連胡桃的紫衣),與1~3片生曬參片一同細嚼,嚼爛後咽下,連續服用3個月。

值得關注的是在春季患有某些慢性病者應減少攝取某些食物,否則會導致疾病複發或惡化。如肝病患者應減免含醚油類食物,如扁豆、洋蔥、蒜頭、菠菜等,以防止對肝髒和膽汁產生不良的刺激。

消化性潰瘍者在春天避免食用含肌酸、嘌呤鹼等物質豐富的肉湯、元魚湯、雞湯。因為上述物質有突出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菠菜、豆類和動物內髒也含有以上物質,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形成氣體而腹部脹痛,增加胃的負擔。

尿路結石患者要避免攝取含高鈣食物,如莧菜、菠菜、春筍柿。柿子椒等,而且要忌飲紅茶、可可茶、果仁等,因為它們可導致草酸鈣和磷酸鈣結石。尤其還要忌食肝、腦、腎等動物內髒,魚肉、巧克力等也要少食用,不然易形成尿酸結石。

中醫記載,春季人體肝氣充足,因此需要注意常用酸味食物,如橙、柚等食物;避免食辛味食物,如蔥、薑、蒜等食物;多食甘味食物來養脾氣,如黃瓜、綠豆、蘋果等食物。概括地說,在陽氣升發的季節裏,飲食宜清爽味淡,可以多采用甘涼食物,而不要多食用油膩性食物,防止體內積熱。

營養學認為,老年人的春季飲食應該適應自然界的變暖氣候,在保證平衡膳食的基礎上,還需要多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B族豐富的食物,如深色蔬菜、粗雜糧、豆類、蛋類、動物肝髒、乳類、堅果類等食物;因為春季常常處於食物的供應不足,尤其是蔬菜水果類的數量和種類均不足,這樣就容易導致維生素C的攝入不足,因此,老年朋友應該盡量多選擇一些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此外,由於老年人的牙齒和胃腸道功能不好,更容易造成體內的營養素不足,這就需要安排好日常飲食方法,使食物多樣化,以滿足體內的需要。

春季也是疾病滋生的季節,尤其老年人的體質較弱,免疫力較低,因此應該注意在日常飲食中減少食用生冷、刺激性等食物,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一些有利於健康的食物,對於胃寒者應該早晚喝些生薑湯;患有哮喘病者可以常常服用些蜂蜜、薑汁水等。

2夏季清補

酷暑盛夏,在地為炎,在天為熱,炎熱的氣候容易使人出現食欲不振、頭暈眼化、惡心乏力、口渴心煩、同時由於大量出汗還會形成中暑。因此,夏季宜多吃瓜果蔬菜每年炎夏,各種瓜類蔬菜大量上市。瓜的種類很多,主要的有冬瓜、黃瓜、絲瓜、苦瓜、木瓜、南瓜等10多種。夏天多吃瓜類能養身防病。

黃瓜是瓜類蔬菜中最常見的品種,涼拌、生吃、熟吃均可。它不僅含有多種糖類及氨基酸等營養素,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鉀鹽,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5倍。黃瓜的細纖維素,對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泄和減少膽固醇有一定的作用。鮮黃瓜還含有丙醇二酸,可抑製體內糖類物質轉積為脂肪。因此,肥胖人多食用黃瓜(特別是生吃、做涼拌菜)有減肥作用。

冬瓜,雖為極常見的瓜菜,但卻受到人們的青睞。鹹肉冬瓜湯、火腿,便是一般百姓度夏的時令菜。火腿冬瓜湯,配以番茄、海帶,既好看,又好吃,而且富營養,是夏天家庭中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

冬瓜又被叫做白瓜或枕瓜,屬葫蘆科植物,它主要供人們日常食用之外,皮、肉、仁、藤均可入藥,堪稱“渾身是寶”。冬瓜性甘淡、微寒,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炎之作用。可治療水腫、腳氣、淋病、痔漏諸症、暑熱煩悶。還可以解魚蝦毒、醒酒和減肥。冬瓜皮燒湯可以治療輕度水腫。用冬瓜和蓮葉、木棉花、薏米燒湯喝,以清濕熱,是炎夏的清涼食品。

苦瓜含有獨特的苦瓜甙、苦味素,故有獨特的苦味。雖然它有苦味,但暑天食後可祛暑清心、除煩熱,對胃熱病、嘔吐腹瀉、濕熱痢疾及尿血等症有較好的功效。同其他瓜類比較,苦瓜除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的含量較多外,而它的抗壞血酸每100克可食部分中達82毫克,居瓜類之冠。醫學家目前已發現,用苦瓜治療糖尿病,療效很顯著。

民間常用生木瓜煮魚尾湯,湯色奶白,滋補催乳、消暑健胃的作用很好。常食木瓜還有助於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古代中醫強調,“春夏養陽”也就是春生夏長,所以夏三月保養陽氣。夏季心髒功能旺盛,心火過旺容易影響肺氣,由此夏季不可多食用補心食品,應該增加辛味食品以養肺氣。尤其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就更需要注意飲食保養,例如老年慢性氣管炎患者在夏季的飲食保養可以減少冬季發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飲食安排可以使其安全度過夏季等。營養學認為,由於體內為了適應氣候環境,從而出現一係列的生理反應,如體內各種營養素的消耗增加;出汗引起的體內水分和礦物質的流失;代謝加快引起的維生素大量消耗;由於體內電解質紊亂和循環係統的改變,致使得消化酶和消化液分泌減少,從而消化係統功能減慢等。因此,為了保證身體的健康減少疾病的發作,合理的飲食結構要十分注意,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衰老的體內則更加需要調配好飲食結構。

(1)出汗可以引起身體失水。當失水量超過體重的2%時,人體便出現口渴、疲倦等症狀,當失水量多於體重的10%時,身體便出現循環係統的症狀。不過老年人口渴感減退,僅為青年人的1/2~1/3,因此很容易由於補水不足而導致脫水。夏季不僅需要及時注意補水,同時還需要定時補水,不要感覺到口渴的時候才補水,此時體內已是脫水狀態。

(2)大量出汗不僅失水,還使各種礦物質也隨之丟失。尤其鈉鹽的丟失容易引起“低滲性脫水”,臨床認為,一日出汗小於31補充食鹽15g/d;如果出汗3~51補充食鹽15~20g/d;一般掌握在三餐中稍鹹些。

大量出汗將會導致體內缺鉀,從而產生精力和體力下降、倦怠無力,嚴重甚至可以引起體內酸堿不平衡,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因此,要多食用些豆類、蔬菜和水果等含鉀元素多的食物。

大量出汗可以使氯離子隨汗流出,而氯離子和氯離子合成鹽酸,鹽酸又為胃消化液的主要化學成分,所以鹽酸的減少使胃酸濃度降低,會導致胃的屏障功能削弱而容易感染疾病,因此應該多食用些含氯明顯的食物,一般動植物食物都含氯。

(3)夏季的高溫使體內的代謝變強,從而加速蛋白質的分解。另外,在汗液成分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1/3為必需氨基酸,因此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適量食用些蛋類、瘦肉類、乳類、豆類等。

(4)夏季由於代謝增高,各種維生素也明顯地消耗,因此要多食用些新鮮蔬菜水果,同時還可以提高抗熱能力。盛夏的水果種類香甜可口種類繁多,可使人們度過一個充滿果香的夏季。酸酸甜甜、水分又多的食物吸引人,任何人都忍不住多吃幾口。

(5)中醫認為夏季需要清補。減少脂肪性食物的食用。另外,胃是喜暖而去寒,寒必傷脾胃,老年人脾胃較弱,因此切記不要貪食涼性食物,那些冰凍食品、涼拌食品、清涼飲料等要控製食用。據了解,一位冠心病患者在一天伏天的中午,由於熱的難受,就一口氣吃了500g的從冰箱裏剛取出的西瓜,10分鍾後突發急性心肌梗塞,幾乎危及生命。有些兒童在夏季多發咳喘、咳嗽、厭食等症,其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過量進食冷食而造成。

(6)夏季由於基礎代謝率加強而增加能量的消耗。因此需要增加10%上下的熱量,主要是增加些主食量,並且要粗細糧混合食用。

(7)夏天,吃東西成了一件講究事,胃口變差,多麼可口的食物擺在眼前,都不一定引人食欲,高溫又讓食物容易腐爛變質,不小心就會拉肚子。因此夏季應該關注食品衛生,防止胃腸道疾病,包括細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胃腸炎、痢疾等症。

夏季的防暑降溫食物可以參看以下:綠豆湯解熱毒止煩渴;西瓜性寒消暑除煩止渴生津利尿;綠茶清暑熱;冬瓜性寒清熱養胃生津解毒;黃瓜清熱利尿;苦瓜除熱去暑;茄子清熱除濕;大蒜可以殺菌除毒。

3秋季平補

秋季到了,萬物成熟秋高氣爽,此時的氣候幹燥,中午煩熱早晚涼爽,人們如果不注意飲食調理,容易引起體人體代謝紊亂,繼而出現疾病,如“秋燥症”,其症狀為皮膚幹燥、體液缺乏、口幹鼻燥、咽喉幹痛、大便秘結,還常出現幹咳少痰、久咳不愈等。

中國古代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不但知道食物具有五種不同的味道,並且認識到五味都有不同的作用,與五髒有著很大的關係,有五味歸五髒之說。

《內經》載:“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這是按照食物對人體生理上、病理上所發生的作用而作出的歸納。可見利用五味之偏,以調正髒腑之間的偏性,是有科學道理的。

四季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變化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因症、因人、因地、因時施膳是保證科學飲食的根本。

秋天,氣候涼爽,這時五髒屬於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消散肺氣之鬱,應當“平補”。可食茭白、蓮子、南瓜、黑芝麻、桂圓、紅棗、核桃等。茭白能夠降血脂、解熱毒、利二便;南瓜能潤肺益氣、止痛安胎;蓮子益脾養心、開胃安神、固精止瀉;桂圓能夠治貧血、神經衰弱、產後血虛;黑芝麻補肺助脾、益肌膚、潤腸通便;紅棗養脾平胃、補血益陰、安中益氣:核桃補腎養血、潤肺潤肌,防治神經衰弱和腰腿痛病發作。

秋季氣候幹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適當食白木耳,芝麻、蜂蜜、梨、冰糖等食品,以滋陰潤燥。

老年人脾胃虛弱,宜食熟軟溫熱的食物。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應該進行食療,沒有病的健康人也可以進行食補,但應該用作用和緩、氣平味淡的食物,從中獲得營養,輸布全身,保持旺盛活力,推遲衰老,減少疾病。一般可常用豆蔻饅頭、山楂肉幹、玉蘭油雞、牛肉湯、蝦仁等。

醫認為,秋季為肺氣旺盛之時,肺髒喜清潤,而秋燥傷肺。所以秋季需要滋陽潤肺,在日常飲食中應該注意少吃辛辣味食品,多酸味食品,因為辛屬肺、酸屬肝,用來平肺氣助肝氣。

從我國古代醫學就提倡,秋季適宜多溫少寒,就是多食用溫性食物,如藕、綠豆芽、水蘿卜、腐竹、山藥、蠶豆、鮮蘑菇、銀耳、幹紅棗、柿子、核桃、花生、瘦豬肉、鯽魚等;少食用寒性食物,如冬瓜等。尤其在初秋時分,氣候仍然偏熱,有些人仍然喜歡食用冷食,這樣容易傷害脾胃,尤其老年人的脾胃虛弱,因此更應該節而有製食用冷食。

現代營養學認為,秋季需要多喝白開水、清茶和一些湯水,以提供充足的體內的水分,同時還需要多食用些柔軟滋潤食物,如芝麻、乳類、蜂蜜、糯米、菠菜、番茄等,盡量少食用些蔥、薑、蒜、辣椒、韭菜等刺激性食物。

秋季各種瓜果都已上市,老年人尤其需要根據因人而異、因地製宜地選擇各類水果,避免無選擇、無節律地進食水果而損傷身體,更需要注意的是務必要選擇新鮮水果,萬萬不可以食用腐壞變質水果。

金秋季節,暑氣逐漸消退,人們需要補充夏季的流失,使日常飲食中的各種營養素含量達到均衡。

下麵介紹幾種清火潤燥、滋陰養肺的食療方案,以供參考。

(1)取鴨梨、冰糖水煎服。

(2)芝麻15g、甜杏仁10g,搗爛開水衝服,或加冰糖15g,用水煎服。

(3)取百合、花生米、冰糖各30g,水煎服。

(4)取豬肺1個、白蘿卜1個、杏仁10g燉爛,服用。

(5)取木耳10g水發,與鴨蛋1個、冰糖少許,蒸或燉服用。

(6)甘蔗汁30g、生荸薺汁10g、生梨汁15g、生藕汁10g,用水煎服。

4冬季滋補

一提起冬季滋補用品,人們不免想起人參、阿膠、鹿茸、龜膠、蜂乳等貴重食品。其實,冬令進補,不一定非花大錢不可,下列食品是物美價廉的適宜補品:核桃有補腎益肺、潤腸通便、澤顏烏發之功用,且進食方便,既可生吃,亦可用鹽炒吃,也可拌糖吃。

紅棗可養血健脾、潤心肺、平胃氣、補五髒、止咳嗽。

常吃紅棗,對身體虛弱、脾胃不和、神經衰弱、高血壓、消化不良、勞傷咳嗽的病人或老人是大有裨益的。

赤豆有助於利水消腫。貧血、麵目浮腫、妊娠水腫、慢性腎炎水腫等病人,買點赤豆與紅棗、黨參、黃芪合煎,即可消腫利尿,又利於營養滋補。

芝麻在我國《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芝麻“補五髒、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久服輕身不老。”芝麻,既可以與大米煮粥,又可炒熟研成粉末作調料,還可做糕點餡。

桂圓能養心神、補脾胃,可治神經衰弱、心煩出汗、失眠健忘等症。產婦吃桂圓湯可補血養氣。

板栗按照《本草再新》載:栗能“入心、肺二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治反胃和腰腿酸痛”的作用。老人食之,有益於延年益壽,強身壯筋。

此外,早飯的時間應該在早晨的七點左右,而午餐應該設在十二點左右,晚餐的時間適宜在晚上五點到六點之間,這就是所說的“定時”。

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要依據一天的營養需要,而不隻根據個人對食品的喜好程度,符合自己的口味就多吃,不喜歡就少吃,這就違背了飲食規律中“定量”的說法。合理的做法是早餐的能量攝取量應該占一天能量供應需求總量的30%,午餐占一天能量攝入量的40%,晚餐一般占一天能量攝取量的30%。

有關健康飲食的一句俗語:“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就是對定時定量的飲食規律的恰當概述。

冬季來臨,不僅許多老年人,就是青少年和兒童,也都應經常注意著進補,市場上也不斷地出現各種各樣地補品。不過不知這些人是否想到,盲目地進補不僅對身體無益,反而有害。那麼,該如何掌握冬季進補呢?讓我們用傳統的食療學和現代營養學的研究成果探討一下吧。

食療學認為,冬令節季氣溫由涼轉寒,萬物從收到藏,這些均屬陰,人與自然界密切相關,人體的生理活動同樣也有所改變,尤其老年人此時陽氣虛衰,因此冬天需要養陰,也就是養收藏之氣。實際生活中又該如何養陰呢?首先飲食貪寒涼,同時可以食用一些溫熱食品,如雞肉、牛奶、羊肉、大棗等食品。由於人們體質不一樣,因此應該根據個體情況而辯證地進補,如氣虛者可補人參等;血虛者可以進補阿膠等;陰虛者可補銀耳等;陽虛者可以進補鹿茸等,體虛而有內熱小可食大熱食品;陰性體質不宜食寒性食品;陽性體質不宜食熱性食品。

另外,還應該注意兩點:一是適當進補,進補的數量不超過身體需要,同時以緩補為好,如鯽魚、海參、鰱魚、山藥、蓮子、大棗、芝麻、桂圓、雞蛋、牛奶、栗子、鬆子等食品,逐漸進大補之品,如枸杞、人參、狗肉、髒器等,尤其腎髒為宜,能夠補腎。二是以平進補,也就是以身體平衡為出發點,補陰不忘溫陽;壯陽最好不忘滋陰;補氣不忘養血;養血不忘益氣。

營養學認為,冬季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降低,特別老年人生理耐寒能力較差,則更需要在飲食上加強自我保健思想,才能夠促進神經一體液調節,提高自衛能力,保持體內自穩狀態,方可安全地渡過寒冷的冬季。

在環境溫度降低時,體內為了讓各髒器的正常運轉,同時也為了適應驅熱的增加和服裝增加而加大了活動量,從而增加了熱能消耗,因此在飲食上應該提高熱量,如糧食類和食用油,人們在冬季往往喜歡吃葷食,可能就是這個緣故。

冬季體內代謝增加,由此糖素被利用而減少,血糖變高,因此需要補充外源性糖,主要是糧食類。

各種氨基酸在體內為適宜寒冷卒氣時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增添蛋類、奶類、瘦肉類、魚類、豆類等含蛋白質含量充足食品。

在冬季往往蔬菜供應困難,種類少數量低,從而容易形成維生素和礦物質在體內的缺乏,隨著經濟發展,目前百姓不僅保持傳統的窖藏等保存蔬菜方法,同時也發展了溫室、速凍等方法,由此不僅保證了人們在冬季也吃上四季蔬菜,同時還保證了一些營養素不被破壞。

老年人經常在冬季尿頻,由此造成身體內失水較多,從而需要注意水分的補充。人們在冬季的戶外活動大大變少而缺乏日照,再加上口常飲食中缺少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因此產生的骨質病增多,所以在適量戶外活動的同時,還需要補增添一些產品、蛋類、奶類、芝麻醬等含鈣、維生素D豐富的食品。

老年人在冬季容易舊病複發,據一些資料統計,老年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冬季比其他三季的總和高4倍多。我國科學家曾對128例腦溢血患者進行鑽研,發現其中受冷空氣影響的有116例,占91%。人體受冷空氣侵襲後,交感神經興奮,毛細血管緊縮,血液循環阻力增加,導致血壓上升,心血管壓力增加,血小板和紅細胞增多,硬化脆弱的血管經受不起衝擊,尤其老年人因腦血管和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因此容易發生中風或冠心病發作。另外,研究發現,77%的心肌梗塞和54%的冠心病病人,對氣候變化感受性有增強;寒冷的空氣降低呼吸道抵抗力,破壞其抵抗能力,由此細菌、病毒容易入侵而患氣管炎發病;關節炎對氣候變化更敏感,溫度降低可以加重病情。

總之,為了使老年體內適宜冬季的寒冷空氣,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根據自身的生病理情況因時擇食,一般原則如下。滋補要適量。冬季人體的外表血管收縮,而胃腸道供血液量增加,消化液分泌旺盛,故食欲較好,同時冬季應該增加熱量,然而這些並不意味滋養過量,人體在寒冷空氣中甲狀腺功用增強,去甲腎上腺素與腎上腺素分泌變多,從而作為熱源的糖、蛋白質、脂肪的分解加速,促使組織之間生物氧化而產熱,所以如果不顧人體自身耐寒功能而熱量攝入過多。

5總結四季飲食的調理要點

一年四季,各個季節都有其相異的氣候變化特點,其飲食調理也有側重。

(1)春天容易引起春困、紫外線過敏等症,而老年人在春天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在春天的飲食當然要符合這些春天的需要。

春天應該多吃一些富有維生素的食物。像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的食物。維生素A能有效的防止紫外線過敏,維持皮膚的日常功能;而且維生素A還有預防呼吸道疾病的功能,所以在春季要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A的食品,像魚、蛋、胡蘿卜、家禽、韭菜、空心菜、紫菜、南瓜等。

而維生素B1能提高神經係統的調節功能,增強腦組織的興奮生,維生素C是一種很強的還原劑,能夠加速新陳代謝,維持大腦的清醒狀態,所以富有維生素B1與維生素C的食物都可以很好地預防春天裏昏昏欲睡的狀況。含有維生素B1的食品有:蛋、瘦肉、豆製品、粗糧。富含有維生素C的食品有:胡蘿卜、蔥頭、綠豆芽、橘子、紅棗。

(2)夏天容易患胃腸道疾病和皮膚感染,而且經常的會有精神倦怠,頭發脫落的現象發生,夏天還是食物中毒的高發時令。

夏天高溫潮濕,身體會時常的出汗,這樣大量的水分、鉀、鈣、鈉、磷等無機鹽以及水溶性維生素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再加上天氣總是炎熱,人們的食欲會受到影響,抵抗力不弱的人群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因而患上各種胃腸道疾病:比如氣溫較高時容易長痱子,引起皮膚感染;人們在夏天所吃的東西偏於清淡,所以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足,加上夏天的紫外線較強,而且紫外線照射較多,就會易引起脫發等症;由於細菌在夏天生長繁殖得相當快,飯菜容易變質,所以食物中毒現象經常會發生。

在夏天的時候容易患營養不良,實際上許多的疾病都與營養不良有關,很多的無機鹽與水溶性維生素隨著汗液排出體外,不但會導致精神倦怠還會引發一些腸道疾病發生,所以在夏季要多吃一些含有鈉、鉀、鈣、磷的蔬菜和水果。富含鈉的蔬菜:白菜、菠菜、油菜、菜花、芹菜、根大菜、茼蒿、茴香菜、豆苗、胡蘿卜、豌豆、山藥;而且富含鈣的蔬菜:白菜、油菜、菠菜、香菜、蕨菜、毛豆、莧菜、蛇豆、雪裏蕻、蔥頭;富含磷的蔬菜:油菜、白菜、菠菜、香菜、蕨菜、金針菜、蠶豆、毛豆、豌豆、大蒜、香椿;富含鉀的蔬菜:香菜、油菜、胡蘿卜、竹筍、百合、毛豆、馬鈴薯、豌豆、甜椒、尖辣椒等。

夏天的食物很容易發生黴變,如果食物黴變後會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中毒,還會可能產生致癌物質,所以最好不要吃剩菜、剩飯、剩湯;夏季常吃的一些海產品和醃製食品也更容易導致食物中毒,這是由於食物中所包含的嗜鹽菌引起的,發生此類中毒時將常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症狀,為了防止食物中毒,夏天食用海產品和醃製食品時務必要洗淨煮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