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軍之中,除了丞相,韓信還能相信誰呢?好吧,我這就隨你回去。至於能不能登壇拜將,那就聽天由命吧!”
蕭何聞言大喜,急忙縱身上馬,撥轉馬頭,領著韓信往南鄭而去。如今,米倉山的孤雲嶺上依然有一處地名叫截賢嶺,據說就是當年蕭何追上韓信的地方。
(四)
蕭何和韓信並馬而行,一路上討論著東向爭奪天下的大事。韓信侃侃而談,蕭何則頻頻點頭,連聲稱讚。兩人邊走邊談,十分投機,一時竟然忘記了時間,速度也漸漸慢下來,直到第三天上午才回到南鄭。
守門的軍官見蕭何和韓信來到城門前,急忙去向劉邦彙報。此時的劉邦正在傷心落淚,蕭何的離去讓他六神無主、坐臥不安。現在一聽說蕭何回來了,他顧不得整理衣服,急忙跑出內室,來到前廳。
蕭何剛剛步入前廳,劉邦就躍上前拉住蕭何,又喜又氣地怒罵道:
“你這個家夥!我們一起在沛縣起兵反秦,如今我當上了漢中王,你當丞相,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你為什麼要棄我而去?”
看著氣急敗壞的劉邦,蕭何有些莫名其妙。忽然明白,原來劉邦以為他逃走了。他忙笑著安慰劉邦:
“我怎麼會棄大王而去呢?我沒有逃跑,而是去為大王追逃跑的人啊!”
劉邦半信半疑:
“追逃跑的人?哪個人值得寡人的丞相親自去追?”
“韓信。”蕭何平靜地回答。
劉邦一聽又是這個韓信,不禁罵道:
“韓信?就是那個在項羽帳下當了兩年多郎中的韓信?就是那個剛剛被提拔為治粟都尉的韓信?就是你要寡人拜他為將的韓信?我才不信呢!韓信有什麼才能,也值得你花幾天的時間親自去追?如今寡人的將軍都逃走十幾個了,你不去追,偏偏去追一個沒什麼本事的韓信?依寡人看,這其中一定有詐!你快實話實說,不要讓寡人生氣!”
蕭何見狀,誠懇地說:
“前麵逃走的那些將領都算不得什麼,不過是一些平庸之輩罷了!天下像那樣的將軍隨處可見,逃了也無所謂。但像韓信這樣擁有奇才大略的人才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遇到的啊!無論如何,我也要替大王把他追回來。”
劉邦無奈地搖搖頭,說道:
“不說這些了。隻要你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蕭何見劉邦不願繼續討論韓信,忙拉住劉邦的衣袖,低聲說道:
“大王是想長期在漢中稱王,還是想以漢中為基地,東向爭奪天下?”
劉邦見蕭何說出這樣沒頭沒腦的話,氣憤地說:
“丞相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蕭何接過話茬,說道:“如果大王隻打算做一個漢中王,那就不必重用韓信了;如果大王想要東向爭奪天下,成就帝王偉業,就必須重用韓信。是否重用韓信,完全取決於大王的長遠打算是什麼。”
劉邦長歎一聲,緩緩說道:
“寡人當然是想東向爭奪天下了,無論如何,我也不能這樣窩窩囊囊地呆在這裏!”
蕭何立即回答說:
“大王既然要東向爭天下,就得重用韓信。如果大王能重用韓信,他必會會留下來為您效力;如果不能重用他,他就會逃到其他諸侯那裏,為別人效力去了!像這樣的千古奇才,他輔佐誰,誰就能成就千古霸業!”
劉邦被蕭何的一席話說得啞口無言。過了好一會兒,劉邦才不情願地說:
“好吧,看在丞相的麵子上,我就拜韓信為將吧!”
蕭何見劉邦終於鬆口了,又忙說道:
“大王萬萬不可隻拜韓信為將。如果隻給他一個將軍的職位,他依然不會留下來。”
劉邦擔心不滿足蕭何的願望,蕭何又會離開,就把心一橫,說道:
“那麼,就拜他為上將,這下總可以了吧?”
蕭何這才心滿意足地說:
“這樣最好。”
既然要拜韓信為上將,就得先找他談一談。從韓信投靠漢軍以來,劉邦還從未與他深談過呢。於是,劉邦就對蕭何說:
“麻煩丞相去把韓信叫來,寡人倒要看看他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
蕭何見狀,忙說道:
“大王素來不拘禮節,平時也就罷了。但如今要拜上將,怎麼也不能像招呼一個孩子那麼隨便。就是因為大王不尊重人才,韓信才逃走的啊!如果大王真心要拜韓信為上將,就應該選擇一個黃道吉日,齋戒沐浴,再專門搭建一座高壇,按照古時登壇拜將的正式禮節而行才可以。”
劉邦無奈地點點頭,答應了蕭何的要求,然後立即命人在南鄭郊外築起一座高壇,準備拜韓信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