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漢王東征敗彭城(2 / 3)

張耳在被陳餘擊潰後四處逃竄,始終找不到立足之地。他見劉邦有東向爭奪天下之心,便來投靠。劉邦大喜,待之以上賓之禮。

陳平在項羽的帳下久久不得重用,又因殷王司馬卬背楚降漢之事而被項羽責罵,心中憤憤不平。更加令他無法忍受的是,項羽再也不肯采納他所提出的計策了。陳平覺得自己成了受氣包,說不定哪天就會被項羽殺掉,不如另投明主。他在鴻門宴上見過劉邦一麵,當時還故意放走了劉邦,再加上他有一些朋友在劉邦手下任職,遂果斷投靠了劉邦。

張良歸來,張耳和陳平來投,令劉邦如虎添翼。在這種情況下,狡黠的劉邦開始有意限製韓信的權力了。在還定三秦過程中,韓信表現出來的卓越軍事才華讓劉邦晝夜不安。他時刻都在擔心,萬一韓信擁兵自重,要取代自己,他簡直毫無還手之力。因此,劉邦不動聲色解除了韓信的兵權,以除後患。

劉邦令韓信和蕭何留在關中,一人管理軍事,一人管理政務,自己則親率五路諸侯的56萬大軍東進伐楚。韓信被解除兵權後,空頂著一個上將軍的頭銜,隻能老老實實地按照劉邦的旨意領兵去攻打雍兵的殘餘勢力。

漢高祖二年正月,韓信在隴西之役中俘虜了章平,隨後又領兵圍困廢丘。

三月,劉邦親率大軍從臨晉(今山西省臨猗縣臨晉鎮)渡過黃河,西魏王豹領兵跟隨。隨後,劉邦等人又一路向東,俘虜了在楚漢之間搖擺不定的殷王司馬卬,在殷王之地置河內郡。三月末,劉邦一行從平陰津(黃河古渡口,在今河南省孟津縣境內)南渡黃河,抵達洛陽。

德高望重的新城三老董公攔道痛哭,向劉邦訴說委屈:

“大王可知道,義帝已經被項羽這個暴君擊殺在江中了!”

三老是秦漢時期掌管鄉間教化的非正式官吏,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相當於後來的族長。此時,距義帝在江中被殺已有7個多月,劉邦可能早已知道此事了。但他見董公傷心欲絕的樣子,又見張良、陳平等人頻頻向他使眼色,頓時捶胸頓足地大哭起來,連衣襟都扯開了。

洛陽百姓和漢軍士卒見劉邦痛哭流涕的樣子,以為他真的是在為義帝哭喪,無不傷心落淚。劉邦見狀,立即決定為義帝發喪,以收攏人心,於是下令:全軍穿孝,為義帝守孝三日。

第三天,劉邦又號召天下諸侯:

“天下共立義帝,北麵而事之。但項羽卻將義帝流放江南,又暗中在長江上將其殺害,多麼大逆不道啊!如今,寡人親自為義帝發喪,願領天下諸侯之兵討伐項羽,為義帝報仇!”

如此一來,劉邦就找到了一個出兵攻打項羽的理由,而且冠冕堂皇。此時,田橫已擁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齊王田廣對項羽恨之入骨,立即發兵響應劉邦,在城陽一帶對項羽死纏爛打,死死拖住項羽的軍隊。與此同時,趙王歇與代王陳餘也領兵攻打楚軍,配合劉邦的軍事行動。

四月,劉邦率56萬諸侯聯軍趁項羽在城陽與齊軍大戰之時,攻占了楚國都城彭城。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劉邦忘乎所以,迫不及待地跑到項羽的宮中花天酒地去了。

項羽聞訊大怒,留下主力部隊與齊軍周旋,自己率領3萬精銳來敵劉邦的56萬大軍。項羽星夜兼程,隻用了一個晚上就趕到蕭(今安徽省蕭縣),並迅速擊潰了漢軍左翼。中午時分,怒發衝冠的項羽領兵殺進彭城,劉邦被打得措手不及,慌忙向南逃去。項羽又率部緊追不舍,先後在穀水、泗水之濱大敗漢軍,斬殺10餘萬漢軍。

劉邦大驚失色,急忙向南麵山區逃去,結果又在靈璧(今安徽省靈璧縣)東睢水(今濉河)被項羽追上。劉邦指揮大軍拚命抵抗,但漢軍士卒根本不敢與怒發衝冠的項羽交戰,結果漢軍被殺者、落水而死者又達10餘萬人。漢軍的屍體堵住了河道,以致“睢水為之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