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半天的時間,劉邦的56萬大軍就被項羽的3萬精兵打得落花流水,劉邦本人也被楚軍重重包圍。劉邦此時痛恨自己不該冷落韓信,但一切都已經晚了,眼見著楚軍將士就要殺來了。
就在此時,天氣突然刮起大風,吹得枯樹斷折,草屋揭頂,飛砂走石,天昏地暗。楚軍將士見狀,頓時不知所措。劉邦趁機帶著幾十個親隨逃出了重圍。
(三)
被項羽打敗後的劉邦在滕公夏侯嬰等人的護送下往沛縣方向逃去。在沛縣,劉邦會合了父親劉太公、妻子呂雉和一雙兒女,然後一起拚命西逃。項羽緊追不舍,衝散了劉邦的家人,俘虜了劉太公和呂雉。劉邦大驚,幾次將兒子劉盈和女兒魯元推下馬車,多虧夏侯嬰下車救護,才使其一雙兒女免遭厄運。
在短短的幾天裏,劉邦的56萬大軍幾乎損失殆盡。各路諸侯見劉邦兵敗逃亡而項羽實力大振,又紛紛轉投到項羽帳下。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也趁亂逃到彭城,親自向項羽謝罪。
此時的劉邦猶如喪家之犬一般,四處流竄。駐守在下邑(今安徽省碭山縣附近)的呂澤聞知劉邦慘遭失敗,慌忙領兵接應。呂澤是呂雉的長兄,被劉邦拜為將軍,驍勇善戰。在呂澤的接應下,劉邦總算暫時站穩了腳跟,收拾殘兵敗將,駐紮於碭。
驚魂甫定的劉邦想到了韓信,後悔不該冷落這位運籌帷幄的上將軍,以致遭到如此慘敗。想到這裏,他忙派人八百裏加急到關中向韓信求助。韓信聞知劉邦率領的56萬大軍被項羽的3萬精兵殺得落花流水,一點也不感到驚訝,似乎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他寫了一封信,讓使者帶給劉邦。
當使者返回軍中時,劉邦已率軍抵達虞(今河南省虞城縣)。劉邦從使者的手中接過韓信的信,急切地看了起來。看著看著,劉邦不禁大笑起來,忙傳謁者(君王的近侍,主要負責傳達訊息)隨何。
隨何來到大帳後,劉邦高興地拉著他的手,將韓信的信展給他看。隨何看畢,向劉邦鞠躬說道:
“臣定不辱使命。”
韓信的信中到底寫了什麼呢?原來,韓信早已料到劉邦不是項羽的對手,又聞知項羽與九江王英布產生了嫌隙,因此在信中讓劉邦去策反英布,以分項羽之兵。
領命之後,隨何星夜兼程,很快就到了九江王的都城六,然後向英布曉以利害,成功地策反了英布。項羽聞知英布在淮南反楚,大驚失色,立即命龍且為將,領兵鎮壓。
項羽分兵討伐英布,西追劉邦的軍事行動便慢了下來,劉邦趁機星夜兼程,抵達滎陽。韓信留下樊噲圍困廢丘,自領大軍前來滎陽救應劉邦。劉邦見到韓信,滿臉慚愧,立即恢複了他的兵權。
韓信將關中之兵與劉邦的敗兵合為一處,依據滎陽的地形重新部署了戰鬥隊形。項羽無法衝破韓信的防禦,被迫停止了追擊。至此,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劉邦喪失了所有的優勢,項羽控製了滎陽以東的廣大土地。原先在山東牽製項羽的田橫、陳餘等人也被迫同項羽講和,項羽因此得以全力對付漢軍。如果不是韓信在關鍵時刻穩定局勢,劉邦恐怕早已一命嗚呼了。
漢高祖二年六月,劉邦立劉盈為太子,令蕭何輔佐之,駐守櫟陽,管理內政。同月,樊噲按照韓信的部署,水淹廢丘,迫降了雍軍,章邯兵敗自殺。至此,關中皆平,韓信盡收關中之兵,在滎陽與項羽對峙。
晚些時候,楚軍大將龍且大敗英布。英布倉皇跟隨隨何前往滎陽,投靠了劉邦。劉邦厚遇英布,並將其手中之兵全部交給韓信指揮。韓信得到了英布的敗兵後,兵力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