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垓下之戰誅項羽(2 / 3)

從理論上說,以70萬精兵對10萬筋疲力盡的敗卒,孰勝孰負,一看便知。但韓信並沒有掉以輕心,要知道,項羽之勇可敵萬人,楚軍士卒也大多可以以一敵十。當年的彭城之戰,劉邦的56萬諸侯聯軍就曾被項羽的3萬精兵殺得落荒而逃。

韓信將諸侯聯軍分為三路:一路在左,由孔將軍統領;一路在右,由費將軍統領;一路在中,由韓信親自統領。由於史書記載不詳,現已無法獲悉孔將軍和費將軍究竟為何人了。有曆史學家稱,曆史上可能並沒有這兩個人,他們不過是韓信虛構出來的兩個人物,其用意是迷惑包圍圈中的項羽。

項羽被圍困在垓下的第一天,韓信便自領中軍前來挑戰。項羽見韓信前來挑戰,心情十分複雜。想當年,韓信不過是他帳下的一個郎中,而今卻成了自己最強大的對手。想到這些,項羽不能感慨萬千。

韓信沒和項羽說什麼廢話,而是直接領兵衝了過去。項羽一馬當先,衝進了諸侯聯軍的陣中。他左衝右突,所到之處無人能擋。韓信雖然知道項羽神勇,也曾親眼見過他入陣殺敵,但看到他今天的樣子依然不免心驚。兩軍混戰一陣,諸侯聯軍漸漸不支。韓信見狀,立即下令收兵,往後退去。

項羽縱馬前來,緊追不舍,突然,孔將軍從左麵殺出,費將軍從右麵殺出。毫無防備的楚軍猝不及防,頓時大亂。就在此時,韓信又領兵殺回,與孔將軍、費將軍合兵一處,共同攻擊項羽。兩軍從上午一直殺到黃昏,士卒死傷無數,血流成河。

天色暗下來後,項羽見楚軍漸漸不支,慌忙撤軍。等退入軍營時,他的10萬大軍隻剩下了數千殘兵敗將了,其餘大多已被諸侯聯軍斬殺。

項羽脫離了戰鬥,韓信也不追擊,而是令士卒將楚營三麵圍住,隻留南麵讓項羽突圍。劉邦見韓信所布之陣,心中頗為不滿,以為他有意要放走項羽。韓信也不辯解,隻是說:

“大王請放心,臣明天自會將項王之頭呈到帳中。”

劉邦瞥了韓信一眼,說道:

“寡人知道齊王用兵如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項羽不同一般的敵人,不可掉以輕心。”

“臣謹記大王的教誨。”

說完,韓信便將自己的計劃向劉邦說了一遍。劉邦聽完,微微一笑,這才高興地說:

“此計最妙!”

(三)

夜漸漸深了,諸侯聯軍的士卒們按照韓信的安排,突然唱起了楚地的民謠。楚軍士卒聽到熟悉的歌聲,無不思念遠方的家人。聽著聽著,他們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不一會兒,就有人跟著外麵的歌聲和唱起來。一個,兩個……越來越多的楚軍士卒加入到這場絕望的大合唱中。唱著唱著,楚軍士卒紛紛丟下手中的武器,高舉雙手,循著諸侯聯軍的歌聲走去。

項羽聽到外麵唱起楚地的民謠,大吃一驚,淒然說道:

“難道劉邦已經盡占楚國之地了嗎?怎麼他的士卒都會唱楚地民謠呢?”

項羽起身,令侍衛送來一壺酒和數樣小菜,獨自喝起酒來。他的愛妾虞姬見狀,在一旁淒然落淚。她走到項羽麵前,溫柔地說:

“大王獨飲無趣,就讓賤妾給大王起舞助興吧!”

項羽點了點頭。

虞姬也唱起了楚地之歌,然後舞動起自己曼妙的身姿。項羽一邊喝酒,一邊看虞姬跳舞,不覺悲從中來,低聲吟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聽罷,更加心如刀絞,不由低聲啜泣起來。她一邊舞動水袖,一邊和道: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項羽起身向前,想要扶住虞姬,虞姬見項羽走過來,忽然伸手將他腰間的寶劍拔了出來,自刎而死。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四麵楚歌”和“霸王別姬”的故事,不少文學家都曾以此為題,創作出了膾炙人口的愛情之作。

虞姬死後,項羽便令左右收攏殘兵,準備突圍。此時,大多楚軍士卒已經向諸侯聯軍投降了,願意跟隨項羽的隻有800餘名騎兵。項羽想起當年和叔父在江東起兵時的情景,又看看眼前的800餘名弟兄,心中不禁感慨萬千,黯然落淚。

隨後,項羽領著這800餘名騎兵向南突圍而去。韓信早已料到項羽會從南麵突圍,但他並沒有立即派兵追擊。

韓信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或許他是念及舊情,有意要放項羽一馬。如果真是這樣,劉邦對他產生不滿也是情有可原的。不過,這更能表現韓信的大丈夫本色。

天亮之後,有人向韓信報告說:

“項王已經從南麵突圍了。”

韓信佯裝大吃一驚,立即命灌嬰率5000名騎兵追擊。項羽領著殘兵一路狂奔,人困馬乏,等到渡過淮河之時,身邊隻剩下百餘人了。但渡過淮河後,項羽已經基本安全了。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項羽在逃到陰陵(今安徽省定遠縣西北)時突然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