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議之後,王賁一邊令部隊將大梁團團圍住,一邊派人掘開大堤,引水淹灌魏軍。結果,王賁率部圍困大梁3個月,未損一兵一卒,便逼迫魏王假出城投降。魏國滅亡後,秦王政隨即派軍平定魏國其餘地區,視具體情況設置郡縣。
滅魏之後,秦王政又立即將矛頭對準了楚國,準備一雪前恥。李信的失敗讓秦王政冷靜下來,後悔當初沒有聽取老將王翦之言,低估了楚國的軍事實力,從而鑄成大錯。值得欣慰的是,秦王政在關係統一大業的戰略性問題上向來都是有錯即改的。
公元前224年的一天,秦王政召集幾名侍從,要他們馬上準備車駕,準備親自前往頻陽向王翦謝罪,請王翦出山。
秦王政一路風塵仆仆地來到頻陽。王翦聽說秦王政來請自己出山,急忙躺在床上裝病。秦王政來到將軍府,王翦裝作一身病痛的樣子,率家人出門迎接。秦王政上前扶起王翦,關切地說:
“老將軍大病初愈,不必拘於禮節,快快返回房中休息。”
眾人跟在秦王政的背後來到客廳,分列立於兩旁。秦王政讓王翦坐下,向他謝罪說:
“寡人從前沒有聽從將軍的建議,派李信征伐楚國,才使秦軍受辱。如今,楚軍在項燕的指揮下逐日西進,已經威脅到我大秦的國本。將軍雖有病在身,怎麼忍心背棄寡人呢?”
王翦急忙起身,向秦王政深施一禮,說道:
“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亂,希望大王另擇良將吧。”
秦王政忙上前扶起王翦,堅持說道:
“為了我大秦的江山,請老將軍就不要推辭了!”
王翦略一沉思,回答說:
“大王如果非要以老臣為將,老臣鬥膽提一個請求,就是必須給我60萬大軍。”
戰國時代,一次出動60萬大軍攻伐他國是史無前例之事。即使對秦國這樣的大國而言,60萬大軍也幾乎是傾國之兵了。王翦心裏有數,既然秦王政親自到頻陽來請自己,他就已經做好了將傾國之兵交給自己的打算。
果然不出王翦所料,秦王政略一沉思便答應了王翦的請求:
“好!寡人就將傾國之兵交付將軍,一切都按照將軍的計謀行事。”
隨後,秦王政便拉著王翦與自己登上馬車直奔鹹陽而去。一路上,君臣兩人商議著出兵攻打楚國之事,不知不覺就來到王宮前。秦王政立即下令調撥60萬人馬歸王翦調遣,擇日出征。
出征的那天,秦軍旌旗蔽天,士氣昂揚,秦王政親自送王翦至鹹陽城外的灞橋邊上。臨別時,秦王政問王翦:
“老將軍此去辛苦了,不知還有什麼事要囑托的呢?”
王翦回答說:
“為國效力,這是老臣份內的事。不過,臣希望回師後請大王能多賜給臣一些上好的田宅園池。”
秦王政聞聽王翦向他討要田宅園池,笑道:
“老將軍隻管前行就是了。待消滅楚國之後,將軍還用擔心自己貧困嗎?”
“為大王領兵作戰,有功終不能得到封侯,所以趁著大王以為老臣還有用的時候,臣不得不及時請示大王賜予田宅園池。臣已經年老了,不能不給子孫留下點產業啊!”
秦王政聞言,不禁開心大笑道:
“將軍隻管領兵前去攻打楚國吧,寡人答應你的請求。”
王翦拜別了秦王政,率領6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著楚國出發了。秦王政返回鹹陽,心中總有一種忐忑不安之感。王翦帶走了秦國的傾國之兵,一旦他在外謀反,整個天下就是他的了。秦王政素來多疑,即便是對王翦這樣的老臣,他也時刻防備著。然而,想要攻滅楚國,他又不得不按照王翦的計謀行事。
(三)
就在秦王政忐忑不安之時,王翦的使者前來王宮覲見。使者說:
“啟稟大王,將軍派臣前來是想請求大王,多多賜給將軍一些田宅園池。”
秦王政聽到使者這樣說,心裏的不安稍稍減輕了些。既然王翦要這麼多東西,就說明他絕無謀反之意。秦王政笑道:
“好。你速速回去稟報王將軍,就說寡人答應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