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7

44.如何急救外傷

(1)急救骨折

——止血:可采用指壓、包紮、止血帶等辦法止血。

——包紮:對開放性骨折用消毒紗布加壓包紮,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固定:以舊衣服等軟物襯墊著夾上夾板,無夾板時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傷肢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

——治療:如有條件,可在清創、止痛後再送醫院治療。

(2)急救頭部外傷

頭皮外傷,無傷口但有皮下血腫,可用包紮壓迫止血。而頭部局部凹陷,表明有顱骨骨折,隻可用紗布輕覆,切不可加壓包紮,以防腦組織受損。

(3)急救動脈出血

——小動脈出血,傷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傷口上,加壓包紮,一般就能止血。

——出血不止時,可將傷肢抬高,減慢血流的速度,協助止血。

——四肢出血嚴重時,可將止血帶紮在傷口的上端,紮前應先墊上毛巾或布片,然後每隔半小時必須放鬆1次,綁紮時間總共不得超過2小時,以免肢體缺血壞死。

——作初步處理後,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4)急救急性腰扭

腰突然扭傷後,如傷勢較輕,可讓患者仰臥在墊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墊1個枕頭。先冷敷傷處,2~3天後改用熱敷。如症狀不減輕或傷重者,應急送醫院治療。

(5)急救脊柱骨損傷

脊柱骨損傷的病人如果頭腦清醒,可讓其動一下四肢,單純雙下肢活動障礙,提示胸或腰椎已嚴重損傷;上肢也活動障礙,則頸椎也受損傷。先讓患者平臥地上,兩上肢伸直並攏。將門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動者蹲在患者一側,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頭顱,並隨時保持與軀幹在同一軸線上,4人同時用力,把患者慢慢移上門板,使其仰臥,腰部和頸後各放一小枕,頭部兩側放軟枕,用布條將頭固定,然後急送就近醫院。

(6)急救脫臼

——肘關節脫臼:可把肘部彎成直角,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托起,掛在頸上。

——肩關節脫臼:可用三角巾托起前臂,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帶纏過胸部,在對側胸前打結,把脫臼關節上部固定住。

——髖關節脫臼:應用擔架將患者送往醫院。

(7)急救抽筋

——高熱引起的抽筋:應在頭部敷冷毛巾,針刺合穀穴,或用指甲掐入中穴,並給服退熱片,然後送醫院治療。

——癲癇引起的抽筋:應將筷子纏上紗布或布片,塞入患者上下牙齒中,以防咬碎舌頭,同時針刺人中穴,並注射鎮靜藥物。

——癔病引起的抽筋:應使患者安靜躺臥,做暗示療法。

(8)快速止流鼻血

鼻子經常流血,每次流血如一時很難止住,可請別人對著自己耳朵吹氣(越使勁,止血越快),左鼻流血吹右耳,右鼻流血則吹左耳。此法很有效果。

(9)急救割脈

割脈會引起大量出血,使肢體循環血量驟減,若延誤搶救時間,則會出現休克而死亡。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可采取下列措施:

——迅速將無菌棉墊或消毒紗布折成多層壓迫止血,或加壓包紮傷口。

——加壓包紮後血仍不止者,應在心髒近端按規定方法用止血帶止血,或在血管搏動明顯處采用血管鉗止血。

——傷者取頭低足高位,以保證腦部和重要髒器的血液供應。

——送醫院急救。

(10)急救眼球刺傷

尖銳物體意外刺入眼內,或玻璃等小碎塊高速彈入眼內發生眼球穿通傷,傷者會自覺視力減退或失明、疼痛、畏光、流淚。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可采取下列措施:

眼部用消毒紗布或用幹淨手帕敷蓋,不要加壓,麵部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以助止血,然後送醫院急救。途中要避免顛簸,以防加重傷勢。

(11)不同血管的止血辦法

——毛細血管出血。遇到血慢慢滲出皮膚的情況,可用幹淨的手絹或毛巾包住,還可用創可貼,很快就會止血。

——小靜脈出血。表現為暗紅色的血不斷從傷口流出,可用幹淨的厚紗布或毛巾包紮,傷口就可止血。

——小動脈出血。出血速度快,血量大。這種出血應及時止住,否則會發生休克。遇到這種情況,應用止血帶在傷口上方結紮,才能止住血。如果一時找不到止血帶,可用毛巾、布條代替。要注意的是,每過1小時,要放鬆止血帶,以免肢體損傷。

(12)外傷的消炎止血

——髒傷口,先用冷開水或消毒生理鹽水洗淨,塗上紅藥水,撒上消炎粉,再包紮。

——深傷口,出血多,立即用消毒紗布、棉花加壓包紮,送醫院。切忌在塗過紅藥水後再塗碘酒,兩者化學反應會生成有毒的碘化汞。

(13)外傷消腫止痛各種竅門

——將醋與茶葉末調和敷於傷處,每日3次,每次15分鍾,可消炎、殺菌、止痛。

——在勞動時,不慎碰破了皮,可將生薑搗爛敷在傷口上,能起滅菌、消腫及加快傷口愈合的作用。

——外傷流血,可將適量蔥白、紅糖一起搗成爛泥狀敷在傷口,即可止血。

——皮膚碰撞後,局部腫脹、淤血,抹點牙膏能減輕症狀。

——手指腫痛,將適量醬油和蜂蜜調勻加溫,把手指浸入,可消腫止痛。

——跌打青紫淤腫者,用熱醋塗患處,每日3次,可治愈。

——把2隻大洋蔥搗成糊狀,放在碗中,把發炎的傷口放在洋蔥氣味中熏10多分鍾,即可止痛,並使傷口加快愈合。

——取醬油和蜂蜜加溫後,將腫痛的手指浸入其中,即可止痛消腫。

——將500克黑豆洗淨入鍋,加入5升清水,煮沸後,再加白酒5升。用文火煎煮至3升時,趁溫服用,每日服1次,3次服完,可治浮腫。

45.外傷早日愈合各種驗方

(1)巧用白糖愈合傷口

白糖可降低傷口局部水分,在傷口上撒些白糖,能抑製細菌繁殖、防止感染,有助於傷口愈合。

(2)焙茶葉渣巧治外傷

遇到小外傷傷口出血,取適量幹茶葉渣放在火上焙至微焦,研成細末,撒敷傷口上,就能將傷處的輕微出血止住。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防止傷口化膿。同時,能使肌肉細胞收縮,有利於傷口早日愈合。

(3)大蒜巧治化膿性傷口

大蒜汁1份,加冷開水3~4份,衝洗傷口,待化膿得到控製後,用10%的大蒜汁衝洗,可促使傷口愈合。

(4)瓜葉粉能治刀傷

——將西瓜葉曬幹研末,撒於患處,可治刀傷出血。

——將適量南瓜葉曬幹,研成粉末,當發生刀傷時,先消毒傷口,然後敷上南瓜葉粉末,療效明顯。

——將絲瓜鮮葉曬幹後研成細末,敷於患處,可治外傷出血。

——在野外作業或旅途中,不慎被刀割破了皮膚,可以從香煙中取出煙絲,敷在傷口處,能立即止血消痛。

(5)巧挑肉中刺

——傷濕止痛膏巧取肉中刺

皮膚被帶刺植物如仙人掌、仙人球刺傷後,可用傷濕止痛膏貼在被刺的部分,然後在電燈泡上加熱,使它與皮膚充分黏合,10分鍾後揭開傷濕止痛膏,即可拔出細刺,未拔出者可重複1次。

——風油精巧挑肉中刺

竹絲、木刺刺入皮膚後,可在患處滴1滴風油精,然後用針尖輕輕挑出,可防痛、防出血。

46.急救食物中毒

(1)急救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可用下述方法解救:

——催吐解毒:以1湯匙食鹽衝湯服下,用筷子刺激咽喉部,反複催吐。

——吸附解毒:中毒腹瀉時,可食用適量烤焦的饅頭。

——中和解毒:口服蛋清、牛奶。對堿性毒物,可口服食醋、橘子汁。對金屬或植物堿類毒物,可立即服濃茶。

——特效解毒:橄欖解酒毒,橄欖汁解河豚毒,生茄子解細菌性食物中毒,胡椒解魚、蟹、蕈等引起的中毒。

(2)變質肉食類食物中毒急救驗方

誤食變質肉食類食物而發生急性中毒,可對症采用下列中藥解毒方法:

——若不慎食用驢、馬肉而發生急性中毒,可迅速取淡豆豉40克,杏仁15克,用清水煎煮後溫服;

——若是食用狗肉而發生中毒,可取空心萊(又名通心萊、蕹菜)5千克切碎,水8碗用清水煎煮,當汁液至3~4碗時溫服(盡量多飲);

——若是鳥肉中毒,可取生扁豆10克,曬幹研成粉末,用涼開水衝服,可解除一切鳥肉急性中毒。

(3)變質果蔬類食物中毒急救驗方

誤食果蔬類食物發生中毒後,可采取下列排毒解毒方法:

——若因土豆中毒,可取土豆秧(苗)250克,水煎後濾汁飲服,每日2次,直到痊愈。

——若因木薯中毒,可取鮮蘿卜、白菜各1500克,用涼水衝洗幹淨,切碎搗爛後榨壓,取得濾汁後加紅糖適量,分數次服用。

——若因食用菱角而致腸胃積滯,可取生薑6~10克,用清水煎煮,待冷卻後分多次飲服,可起到健胃消積導滯的功效。

——若將桐油誤作食用油食用而發生中毒,取幹柿餅200克,嚼吃,可治桐油中毒後而誘發的嘔吐、腹脹。

——若因白果(銀杏果)中毒,可用麻油50克灌服,並用雞毛掃喉嚨催吐排毒。

——若因苦杏仁中毒,可將生綠豆搗碎,加水一大碗,煮沸後過濾取汁,加入砂糖50克,待溫後飲服。

——食物中毒較嚴重者在對症采取上述中藥解救措施後,還應及時送往醫院就診治療。

(4)急救夏季食物中毒

夏季食物極易腐爛變質,尤其要注意防止食物中毒。人吃了含有大量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物發生的中毒現象,稱為細菌性食物中毒,其主要表現是急性胃腸炎。嚴重者,可因劇烈腹瀉、腹痛、脫水、休克、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催吐法。一旦家中有人食物中毒,首先要了解一下吃了什麼東西,如果吃下時間不長,可以用催吐方法。一般可喝較濃的鹽開水,比例為20克鹽,對水200毫升,如果喝一次不吐,可多喝幾次,促使嘔吐,盡快排出毒物;也可取鮮生薑60克搗汁加溫開水衝服,有護胃解毒作用。若是吃了變質的葷腥類食物,則可服用十滴水催吐。有的還可用筷子或鵝毛探喉促吐。

——下瀉法。患者若是中毒食物吃下去時間較長,精神較好,則可以服用瀉藥,以利泄毒。藥可用生大黃30克一次煎後服用,或番瀉葉10克泡茶飲服,均有通下解毒作用。若為老年人可用元明粉20克,開水衝服以緩瀉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