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獨立宣言》與長島之戰(2 / 3)

《常識》的出版,回答了北美殖民地人民該何去何從的問題,使方向不甚明確的北美領導者們豁然開朗,從此有了新的革命方向和革命精神。同時,對獨立和自由的向往也讓北美人民決心與那個不公正、不道德的國家一刀兩斷。

1776年6月10日,大陸會議在一片要求獨立的呼聲中召開了。會議選舉產生了一個五人委員會,負責起草關於宣布獨立的文件。

7月4日,大陸會議經過兩天的秘密討論,終於通過了由托馬斯·傑斐遜主筆起草的《獨立宣言》。頃刻,弗吉尼亞議會大廈上響起了悠揚而莊嚴的鍾聲,它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一個偉大的國家從此獨立了!

《獨立宣言》以犀利的筆調曆數了英國政府對北美殖民地人民犯下的種種罪行,同時鄭重宣告:北美各殖民地根據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學說,解除對英國國王的一切隸屬關係,成立獨立自由的美利堅合眾國。這一天也成為美國舉國同慶的獨立日。

在大陸會議討論宣布獨立這一大事的日子裏,坐鎮紐約的華盛頓密切地關注著會議的進展。他十分焦急,認為會議進行得過於緩慢,希望能盡早發表有關獨立的文件。他甚至認為:如果半年前就宣布獨立的話,北美人民不僅能控製住加拿大,還可以與許多其他國家結成同盟,一起反對英國,而且還能防止許多身居高位者因英方的欺騙和恐嚇而倒向效忠英方的一邊。

7月8日,在陣陣的禮炮聲中,《獨立宣言》正式在費城向人民宣讀。7月9日,《獨立宣言》的正式文件被送到華盛頓手中,華盛頓異常激動,下令當晚就向全軍轉達。

當晚6點整,美軍以旅為單位,在各自的練兵場上靜靜地傾聽著宣讀《獨立宣言》。宣讀完畢後,華盛頓以一種預言家的口吻告訴將士們:

“《獨立宣言》將進一步推動每一位軍官和士兵以忠誠和勇敢來行動,領悟到現在在上帝的統轄下,他們的國家的平安與安全將完全取決於他們手中武器的勝利。”

當天,激動萬分的紐約民眾和士兵們都無法控製自己那種狂瀉不止的喜悅之情,紛紛走上街頭舉行慶祝活動。最後,他們同大陸軍士兵們一起將城堡前木球草地上安放的一座喬治三世的鉛製雕像推倒砸碎,並將它熔鑄成子彈,以表明自己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和捍衛獨立的決心。

(三)

就在北美人民為《獨立宣言》的發表而歡欣鼓舞之時,紐約的形勢日益緊張起來。早在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時,就對英美敵對雙方的勢力進行了比較和研究。現在,北美雖然打了幾次勝仗,趕跑了威廉·豪將軍,收複了波士頓,但並沒有從根本上給予英國以打擊,力量依然比英國薄弱,甚至可以說差距十分懸殊。現在,美國又發表了《獨立宣言》,英國當局對這個新生的美國政權及其大陸軍隊更是恨之入骨了,因此遲早會再次對北美發起攻擊。

果不其然,1776年6月,從波士頓撤走的英軍總司令威廉·豪將軍在經過一番休整後,又重整旗鼓卷土重來了。這一次,他率領的軍隊除了英國正規軍外,還包括德國黑森雇傭軍,總計有3萬多人。如今,豪將軍兵強馬壯,海陸並舉,準備南下一舉攻占紐約和哈德遜河,徹底粉碎北美的獨立政權。

7月12日,豪將軍的兄弟、海軍上將理查德·豪統帥的艦隊耀武揚威地駛進了哈德遜灣,兵臨紐約城下。

根據英國政府的指令,此次豪上將前來,采取的是先禮後兵的策略。他被授權宣布,隻要北美人民停止叛亂並恢複一切秩序,英國國王便可以寬恕他們。不久,豪上將就派布朗海軍上尉為信使,前往紐約城內拜見華盛頓,並在招降書的封套上含糊地寫著“華盛頓先生收”。這其實就說明:英方並不承認美國是個主權國家,因此也不承認他們的軍銜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