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獨立宣言》與長島之戰(3 / 3)

對此,華盛頓及其下屬認為這是英方對他們的侮辱。尤其是華盛頓,自從英法衝突中進入軍界時,就總是遇到這個讓他憤然的問題。現在,他作為一個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的總司令,自然更重視這一關係到國家權力和尊嚴的問題了。

因此,華盛頓正告英國使者:作為一個弗吉尼亞種植園主和美國公民,他無權接見英國王室的使者;函件如係致大陸軍的將領,他則拒絕接收沒寫明正式官銜的公文和信函,因為這關係美利堅國格和民族尊嚴的問題。堅持獲得對方的尊敬,是他對國家及其職務應盡的責任。

見信件無法遞上,布朗上尉隻要口頭轉達了豪上將信件中的內容,稱隻要大陸軍放下武器,與英國政府和解,便能得到英王的寬恕。對此,華盛頓針鋒相對地指出:

“沒有過失的人無需獲得別人的寬恕,美國人的情況就是這樣。他們今天的行為,僅僅是在捍衛自己毋庸置疑的權利而已。”

華盛頓這位大陸軍總司令在與英方打交道時的不卑不亢、自尊自愛的態度,獲得了大陸會議和全體軍官的一致讚賞,同時也讓英軍認識到:以華盛頓為代表的美軍將領是不可侮辱的。

招降失敗,英軍便原形畢露,立即準備進攻紐約城。華盛頓很清楚,以自己1.2萬的新兵抗擊3萬多名精銳的英軍,顯然是不可能勝利的。但大陸會議已決議死守紐約,華盛頓沒有選擇的餘地,隻能勇敢地肩負起保衛紐約的重任。

為了保衛紐約城,華盛頓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加強美軍的防禦工作,同時下令:立即遣散隨軍家屬,將有通敵嫌疑的親英分子立即遷移到遠離紐約的地方,將軍中所有的機密文件集中轉交大陸會議保存,等等。

在對各方麵的情報進行分析後,華盛頓判斷,敵人很可能會派軍隊在長島登陸,進攻布魯克林高地。因為布魯克林是一座橫貫長島的孤立山脈,與紐約城正麵相對。如果英軍占領那裏,就會令紐約城完全暴露在英軍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內。故而華盛頓馬上派格林將軍率領主力在布魯克林高地駐守,然後自己率領一部分兵力鎮守紐約市區。

然而,事後證明這一部署是錯誤的,因為部隊主力集中在布魯克林高地,一旦被優勢的敵人包圍,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偏偏在此時,精明幹練的格林將軍又因勞累過度病倒了,華盛頓隻好調遣普特南將軍接替格林將軍的職務。這樣一來,普特南將軍所轄的部隊指揮不靈,一些偏僻卻很重要的道路都沒有派兵據守。

8月22日清晨,長島上空傳來了炮聲和射擊聲,英軍已開始在長島進行登陸了,這與華盛頓的判斷相符。然而英軍在進攻遇到美軍的零星抵抗後,便停止了前進。這說明,他們還在進一步調整戰略。

8月26日夜間,在夜色的掩護下,英軍再次出動了。英軍的右翼部隊在亨利·克林頓將軍的率領下,越過原野,直奔貝德福德山嶺隘口。當他們打算發起進攻時,卻意外地發現這裏根本沒有美軍把守,於是順利地占領了這裏,控製了美軍的左翼。英軍的左翼部隊在格蘭特將軍的率領下,向美軍右翼推進;由德海斯特中將率領的黑森雇傭軍則從中間推薦。這樣,英軍就對布魯克林的美軍形成了合圍之勢。

27日天剛剛亮,英軍就對布魯克林發起了總攻,打得美軍措手不及。雖然美軍作戰勇猛,但在三麵受敵的情況下,終因人數、裝備等方麵大大遜於英軍而遭受到重大損失,死傷200多人,被俘近千人。

戰鬥打響後,華盛頓正好從紐約趕到長島。他親眼目睹了這場慘劇,但卻無力製止,不禁仰天長歎:

“上帝啊,你讓我失去了多少勇敢的弟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