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費城淪陷前後(1 / 3)

向所有國家奉行真誠和正義,跟所有人一道促進和平與和諧。

——華盛頓

(一)

華盛頓之所以將部隊帶到莫裏斯城,是因為那裏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進可攻,退可守,尤其對打襲擊戰非常有利。起初,華盛頓並沒有打算在莫裏斯長期駐守,隻想讓部隊在這裏暫時休整一下,再作抉擇。但很快他就發現了莫裏斯的優點,因此選定這裏安營紮寨,準備較長期地在這裏整頓部隊,提高部隊的作戰素質,訓練出一支新型的正規軍。

在莫裏斯城,大陸軍的第一期任務是全麵休息,恢複體力;第二期任務是訓練新軍。根據大陸會議的決議,計劃征募16個步兵團,3個炮兵團,一個工兵團和3000名輕騎兵。

為了招募人才,華盛頓既從部隊原有的軍官和士兵中選拔培養軍官,又不拘一格地從外麵廣泛招攬人才。不分出身門第,不分宗教信仰,不問屬於哪個州,甚至不排除選拔外國人士,隻要具備真才實學,效忠或同情美國獨立事業,就會被委以重任。

這是一種極其開明並極具氣魄的用人政策,體現了華盛頓高超的人格魅力和任人唯賢的恢弘氣度,因此也吸引了大批有膽識、有才學的熱血青年紛紛前來從軍,為大陸軍增添了勃勃生機。

華盛頓還對軍事編製進行了重新調整,將手下官兵劃分為5個師,分別由5位少將指揮,下轄10個旅,由10位準將指揮,總兵力為43個團,約7300人,1777年5月底,經過休整和擴軍,大陸軍的麵貌煥然一新,全軍上下士氣高漲。隨後,大陸軍轉移到距英軍據點紐布倫瑞克不到10英裏的米德爾布魯克安營紮寨。

到此時為止,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了。一向為英軍所蔑視的美軍不僅沒有被打垮,反而由弱變強,愈戰愈勇,這讓英王及其內閣極為惱怒。他們大罵英軍將領是無能之輩,並一再催促他們盡快結束戰爭,殲滅美軍。

基於這種思想,英軍內閣在1777年製定了一個大膽的冒險進攻計劃:兵分三路攻取奧爾巴尼,切斷美國革命的中心地區——新英格蘭與外地的聯係,然後對美軍主力進行重兵圍剿,各個殲滅。這三路兵的第一路由柏高英將軍率領一萬英軍從加拿大南下至哈德遜河畔,進攻奧爾巴尼;豪將軍則率部北上,與柏高英將軍在奧爾巴尼會合;第二路由聖納傑爾中校率領,從安大略湖進攻奧爾巴尼,與柏高英和豪將軍會合;第三路由克林頓將軍率領,從紐約出發,沿哈德遜河口北上,與其他兩路軍隊對美軍形成夾擊之勢。

英軍的戰略計劃是在倫敦製定的,前線將領須接受大洋彼岸的遙控指揮。然而英國政府主管此事的殖民大臣熱爾曼因忙於度假,竟然忘記了將該計劃通知豪將軍。結果,一向自以為是的豪將軍便自行其是了。因此,豪將軍沒有北上與柏高英將軍會合,而是於6月初獨自率領8000名英軍從紐約開往紐布倫瑞克。這次豪將軍的主要目的表麵看是向費城進軍,但其實是想誘使美軍出來交戰,將其殲滅。華盛頓看出豪將軍的意圖是引蛇出洞,因此命令所部不予理睬。

6月中旬,豪將軍率部由紐布倫瑞克出發,經由華盛頓的駐地近郊大搖大擺地走過,假意進攻費城,引華盛頓出來交戰,但華盛頓依然沒有理睬。

6月19日,豪將軍所部突然退兵,按原路返回紐布倫瑞克,以為這樣華盛頓就會出來追殺。哪知華盛頓隻派了一個小分隊尾隨英軍進行騷擾,主力依然不出來。

豪將軍見華盛頓不“上鉤”,又施展一招更狠的激將法:命令士兵一路燒殺搶掠,任意橫行,沿途百姓遭到了英軍的野蠻蹂躪。將士們都怒不可遏,紛紛請求出擊,華盛頓也義憤填膺。思忖再三,他決定派遣一支精兵部隊,對英軍的後衛部隊進行襲擊,並命令打完後馬上撤回。

隨即,一支部隊出發了,豪將軍以為華盛頓這次上當了,命令部隊馬上直攻米德爾布魯克的美軍營地。哪知美軍的主力並未出動,還在牢牢地控製著陣地,倒是那支精英小部隊消滅了不少英軍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