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將軍黔驢技窮,不知這仗下一步該怎麼打。無奈之下,隻好於7月1日撤出了東新澤西城。
(二)
就在華盛頓絞盡腦汁分析敵人的動向時,北部戰爭傳來消息,稱柏高英部已由英屬加拿大南下,占領了提康德羅加,目前正準備向奧爾巴尼挺進。按計劃,柏高英將南下與豪將軍會師。
提康德羅加的守將聖克萊爾是一位蘇格蘭職業軍人,軍事經驗相當豐富,作戰也很勇敢。當時,雖然他手下的守軍不足4000人,裝備也很差,但整個部隊的士氣非常高昂。在得到英軍進犯的消息後,聖克萊爾馬上命令加強修築防禦工事,決心守住該城。他在給華盛頓的信中一再表示:提康德羅加的防線“固若金湯”,英軍來犯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然而,聖克萊爾在部署兵力時卻出現了兩個致命的漏洞,結果被英軍四麵包圍,切斷補給線,製高點也很快落入敵人手中。聖克萊爾思索再三,最終放棄守城,選擇突圍轉移,以保存部隊的實力。
部隊在開始撤退時,行動迅速,有條不紊,眼看就能突出包圍了。就在這關鍵時刻,一些蓄意幫助英軍的王黨分子在獨立山上突然燃起大火,火光引起了英軍注意,並立即對正在移動的美軍發起攻擊。結果聖克萊爾將軍組織的這場有組織有計劃的轉移立刻就變成了一場大潰退,重武器和軍用物質丟失殆盡,人員傷亡難以數計。這支殘部經過七天七夜的艱難跋涉,7月12日才終於回到愛德華堡。
華盛頓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美軍在北線的失利,不僅導致人員和物資大量損失,更重要的丟失了一個軍事據點,在全國民眾當中引起了一片恐慌。
提康德羅加失守後,北部戰區的形勢日益惡化,但經過兩年的戰爭鍛煉,美軍廣大將士們的軍事素質和革命意誌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並沒有因為這次戰役的失利而氣餒。華盛頓命令他們積極行動起來,尋找戰機,給敵人以狠狠的打擊。因此,在1777年的7-8月間,美軍小規模活動非常頻繁,對英軍進行了多次有力的出擊,其中有兩次出擊行動格外出彩。
一次是發生在7月下旬,由巴頓中校率領40名民兵,夜晚悄悄乘小船駛入羅德島西岸,混過敵軍的重重封鎖線,一直潛入羅德島最高軍事指揮部,將睡夢中的指揮官普雷斯科特將軍活捉,而後神不知鬼不覺地順利返回。普雷斯科特是英軍駐羅德島的總指揮官,以凶悍殘暴而出名,對美國人民犯下了許多罪行。因此他的被俘在全美引起巨大反響,人們紛紛奔走相告。大陸會議為此還專門作出決定:授予巴頓將軍上校軍銜,並贈予他一把軍刀。
另一次突擊行動是發生在8月下新,駐新澤西漢諾佛的一支美軍部隊在沙利文將軍的率領下,長途奔斯塔滕島上的英軍。這次行動高度保密,速度奇快,可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1000名英軍幾乎來不及抵抗就紛紛繳械投降。但由於英軍大部隊迅速前來支援,美軍船隻不足,部隊在撤退時遭受較大損失。
這些襲擊雖然暫時穩住了北部地區的形勢,但華盛頓最擔心的還是豪將軍的動向。自從7月初離開新澤西後,他就率部隨艦隊在沿海遊弋,不時地出沒在各個不同的地方,像是故意與美軍捉迷藏。
8月22日,正當華盛頓準備率軍北上進軍紐約之時,突然收到新情報:英國艦隊已經駛入切薩皮克灣。華盛頓由此得出結論:豪將軍進到切薩皮克灣內這麼靠北的地方,一定是想走這條路直取費城。既然英軍的意圖已經明朗,華盛頓決定立即前往迎敵。
8月25日,豪將軍開始率領英軍在切薩皮克灣登陸。這裏距離費城隻有70公裏,華盛頓馬上派出幾支小部隊前去進行騷擾性襲擊,以滯緩英軍前進。
9月初,英軍主力登陸,隨即便兵分兩路,氣勢洶洶地向費城方向撲來。9月5日這天,華盛頓向美軍發出動員令。他認為,敵人曾從新澤西方向兩次圖謀費城,但都沒得逞,這次他們一定會孤注一擲。如果他們這一次也失敗了,戰爭便可能就此結束。因此,成敗在此一舉。華盛頓充滿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