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有人在評價華盛頓時寫道:
“他是克倫威爾,但沒有野心;他是蘇拉,但沒有惡行。在他以自己的努力使祖國進入獨立國家之列後,他自願交出了感恩戴德的民眾授予他的權利,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二)
在將繁重的國事重擔交付給新總統約翰·亞當斯後,1797年3月9日清晨,華盛頓愉快地與家人一起乘馬車向家鄉弗農山莊進發。華盛頓思鄉心切,早已無心欣賞沿途的風景,一路快馬加鞭,夜宿曉行。
3月15日,一行風塵仆仆的旅人終於回到了弗農山莊。望著眼前熟悉的一切,華盛頓充滿深情地對妻子瑪莎說:
“我們終於回到了自己平靜的港灣了。”
返回家鄉的第二天,華盛頓起了個大早,在仆人的陪伴下,他騎著馬興致勃勃地巡視了整個山莊。他準備重整旗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將弗農山莊建設成為美國第一流的農場。
然而通過幾天的觀察,華盛頓有些心灰意冷了。由於常年在外,疏於對莊園的管理,此時的弗農山莊已經變得荒蕪不堪,房屋因年久失修而腐朽頹敗,到處都是肮髒的垃圾和倒塌的籬笆圍牆,農田已經耗盡地理,水土迅速流失,牲畜因飼養不善而羸弱不堪……簡直就是一片殘破的景象。
盡管如此,這位65歲的老人還是不肯認輸,他決定進行一次新的創業,勵精圖治,讓山莊恢複往日的氣度。為此,他回家沒多久就幾乎恢複了當年在山莊時的作息時間和生活方式,黎明即起床,用過簡單的早餐後,便在侄子的陪同下前往各個工作點檢查。
他常常幾個小時騎在馬背上四處奔波,巡視農作、飼養和各個作坊的生產,及時監督和指導各項工作,常常從一個工作點馬不停蹄地轉到另一個工作點,一直忙碌到下午2點左右才回家用餐。
為了重振家業,華盛頓在認真論證的基礎上,親自擬定了一份莊園管理規劃。這份文件洋洋灑灑,長達30多頁,並附有各種表格,詳細地說明了他所要做的每件事。其中一些計劃是短期內根本無法實施的,華盛頓也知道自己可能無法看到事情的結局,但他的最大願望是“把一切該辦的事情辦好,以便在去見上帝時不致在心靈上受到譴責”。
正當華盛頓在弗農山莊忙碌地實施他的重建規劃時,突變的政治風雲再次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
傑伊條約雖然緩和了美英之間的關係,但卻令美法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起來。法國政府視這一條約為美國與英國結盟的證據,拒絕接受華盛頓於1796年夏天派往駐法的大使查爾斯·平克尼。
1797年3月,亞當斯就任美國總統,美法關係進一步緊張。為了避免與法國發生衝突,1797年5月,亞當斯任命平克尼等三人組成委員會,與法國方麵談判有關商務及友好條約問題。
1797年10月,3位使節抵達法國巴黎,卻遭到了法國外交部長塔列朗非禮節性的接待,並且還私下向3位代理人索要1000萬美元的巨額貸款,結果遭到美國特使的拒絕。就這樣,3位代表又返回美國。
1798年4月,具有強烈聯邦黨人意識的亞當斯總統為了爭取輿論,向國會公布了對法交涉的經過,並用“X、Y、Z”代替塔列朗派來索賄的3名代理人。這就是美國外交史上所謂的“X、Y、Z”事件。
亞當斯的這一招果然有效,美國國內立即掀起反法情緒,聯邦黨人也趁機利用這種狂熱製造戰爭氣氛。美國似乎麵臨一場新的為獨立而戰的鬥爭。
然而,亞當斯本人卻不熟悉軍事,這突如而來的軍事重任令這位總統一籌莫展。這時,他想起了正在弗農山莊的那位老將軍華盛頓。
(三)
1798年6月22日,亞當斯親自給華盛頓寫信,信中寫道:
“……我不能不時常征求您的意見,我們不能不借重您的威名,隻要您允許我們這樣做。您的威名勝過千軍萬馬。”
與此同時,陸軍部長麥克亨利也給華盛頓寫信,表示希望他能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