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一點通:
許多孩子都羨慕別人有一個有錢的爸爸,或有權的媽媽,這樣的爸媽能為孩子提供各種庇護,使孩子不愁吃、不愁玩,要啥有啥,過著無憂無鬱的童年。其實,過分依賴父母和他人,並不是一個好事情,因為它會妨礙自己的自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容易成為懶漢和寄生蟲;一旦失去了他人的庇護,就會淪為一文不名的可憐蟲。所以,我們要學習小蝸牛,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的力量成長。
黃金寶藏
有一年,一位叫杜勒斯的牧師決定為籌建一所大學募捐。那時,建一所大學大概要花600萬美元。
杜勒斯開始四處奔走,在各地巡回演講,懇求人們為出身貧窮但有誌於學的年輕人捐錢。然而,他演講了五年,籌募到的錢還不足1萬美元。
對此,杜勒斯非常憂慮,情緒也非常低落。當他走向教堂準備下個禮拜的演說詞時,低頭沉思的他發現教室周圍的草枯黃得東倒西歪。他便問園丁:“為什麼這裏的草長得不如別的教堂周圍的草呢?”
園丁抬起頭來,望著牧師回答說:“先生,我想你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你將這些草和別的草相比較。其實,我們常常是看到別人美麗的草地,希望別人的草地就是我們自己的,卻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
園丁的一席話使杜勒斯恍然大悟。他跑進教堂開始撰寫演講稿。他在演講稿中指出:我們大家往往是讓時間在等待觀望中白白流逝,卻沒有努力工作,使事情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杜勒斯還引用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地主擁有一塊土地,生活過得很不錯。但是,當他聽說要是有塊土地的底下埋著黃金的話,他想,隻要有一塊黃金就可以富得難以想象。於是,他把自己的地賣了,離家出走,四處尋找可以發現黃金的地方。地主走向遙遠的異國他鄉,然而卻從未能發現黃金。最後,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處海灘自殺身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個買下地主土地的人在散步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異樣的鐵埠,他拾起來一看,發現竟是一塊黃金。這樣,就在地主賣掉的這塊土地上,新主人發現了從未被人發現的最大的黃金寶藏。
接著,杜勒斯繼續寫道:財富不是憑奔走四方可以發現的,它隻屬於自己去挖掘的人,隻屬於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隻屬於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杜勒斯作了七年這個“黃金寶藏”的演講。七年之後,他賺得1000萬美元,這筆錢大大超出了他想建一所學校的需要。
生存一點通:
成功的機會是無限的。在每一個行業中,都有無數的機會足以去創造奇跡。但是,每個機會都是稍縱即逝的,除非有人抓住它,並且善加利用。每當麵對難題時,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這個難題之下,可能藏有什麼機會嗎?”有頭腦的人能夠從瑣碎的小事中找到機會,而粗心大意的人卻輕易地讓機會從眼前飛走了。一個聰明的人,隻要把握住這些“未知的機遇”,就能夠贏得人生。
保持青春的秘方
安娜擁有一家公司,生意蒸蒸日上,是一位成功的女性。她年過40,即使不化妝、衣著簡單也看上去好像非常年輕。隻要不談公事,她就像一個剛走入社會的大學生,因為她總是開開心心的。做生意時,客戶都覺得和她合作很愉快。同齡的女客戶好奇地問她:“你是怎樣保持青春的?”
安娜回答:“我也說不清,大概是因為我從不發愁吧!但年輕的時候,我常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愁得不行,連男朋友說我多長了一顆青春痘,我都會愁得睡不著覺,心想:他講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他不愛我了?直到我父親去世,我才改變了這種耿耿於懷的心理。
“我父親也是一位企業家,像我現在這樣大時就已經是一個大老板了。他去世前幾天,正為公司少了一筆10萬元的賬煩心,我父親一向不愛看賬本,那個月他忽然把會計賬本拿出來瞧,管會計的人是他的合夥人,因為這一筆賬去路不明,他開始懷疑兩個人多年來的合作是否都有被吃賬的問題。我母親說,他開始睡不著覺,睡不著就開始喝酒,喝酒後就變得煩躁,越煩躁越喝酒,有天晚上應酬後開車回家,不幸發生了車禍……父親走了之後,我母親處理他的後事時發現,他的合夥人隻不過把這個公司的10萬元挪到那個公司用,不久又挪回來了。沒想到我父親為了這筆錢,竟苦悶了那麼久,以致……”
“我從父親身上我得到了這一教訓,決心不再製造煩惱,也不再自找麻煩,而以最單純的生活態度去應付任何事情。我想,這也許就是我沒長皺紋的原因吧!”
生存一點通:
阿爾斯泰說過:“讓人疲憊的不是日常的勞動和創造,而是揮之不去的苦惱。而在更多的情況下,人們所苦惱的事,往往是不可能發生的,這正是人生的尷尬所在。”從安娜的父親到安娜,兩代人的正反經曆可以讓人感悟到:如果我們充當“煩惱製造機”的角色,總在為不可能發生的事、不足掛齒的小事、不能靠煩心解決的事,以及事不關己的事而煩心,日積月累,那樣留給自己的恐怕隻有臉上的皺紋和頭上的白發了。
適應生活
莉莉是一位都市白領,忙碌的工作、枯躁的生活,常常使她感到低落。一個秋天的周末,莉莉決定到郊外散心。正是傍晚,她發現秋天的足跡在鄉村所烙下的景象遠比城市美好。
鄉間正是豐收的季節,田壟上堆著已收割的穀子,農民提著鐮刀正將歸去,他們鬆鬆頭上的草帽,用頸上的毛巾擦著汗,然後歡歡笑笑地回家,炊煙正從許多房頂上嫋嫋升起。
幾個被太陽曬得黑黝黝的兒童,用竹竿打著石榴樹上的果實,坐在溪水邊,剝掉皮,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莉莉在溪邊的一棵樹底坐下,皮鞋上沾滿泥巴。一個鬢發已白的老農走過來和他搭訕。老者的態度淳樸而友善,使人不必存有絲毫顧忌。聽了他的談話,莉莉更加羨慕鄉村的生活了。
老農說:“我們農民感覺快樂,是因為我們能夠適應田間的工作,而且喜歡它。”
莉莉不禁自問:“如果我到鄉下長久生活,也能適應嗎?我能忍受風吹日嗎?能放棄城市裏一些現代的享受吧?能吃得消使手磨出繭的工作嗎?”
老農又說:“我有信心,我對生活從不曾抱怨過,我吃自己種的蔬菜和水果,覺得那是世上最好的食物。”
莉莉似有所悟地點點頭。
生存一點通:
生活中之所以存在諸多的煩惱,是因為生活總是難免有些磕磕碰碰的事,這些事情雖然不是很嚴重的,卻時常困撓著人的內心,讓人心緒不寧,煩惱叢生。其實,生活本身就是這個樣子的,生活所給我們的一切,已足夠讓我們心存感激。重要的是,我們要用感激的心情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積極地適應生活,也不要抱怨生活,而要用熱情去麵對生活的每一個挑戰。
忙碌不停的人
南丁是我的朋友,有一次,我要在客廳裏釘一幅畫,畫已經在牆上扶好,正準備砸釘子,南丁來了,他見狀,大聲說:“這樣釘畫不太好,最好釘兩個木塊,把畫掛上麵。”我遵從他的意見,讓他幫著去找鋸子,找來鋸子,還沒有鋸兩三下,他說:“不行,這鋸子,得磨一磨。”
於是,南丁丟下鋸子去拿銼刀。銼刀拿來了,他又發現在使用銼刀之前,必須得給銼刀安個把柄。為此他拿起斧頭去校園邊上的一個灌木叢裏去尋找小樹。就在要砍樹時,他又發現我那把生滿老鏽的斧頭實在是不能用,必須得磨一下……
最後,那幅畫我還是一個釘子把它釘在牆上了。下午再見到南丁的時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幫木匠從五金商店裏往外抬一台笨重的電鋸……
生活一點通: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做事找不到中心,把握不住重點,總是在無關輕重的小事上下工夫,卻把該辦的事丟在了一邊。他們看似總在忙碌,卻沒有忙在點子上,結果連自己也不知道在忙什麼,自然一事無成。
留意路邊的風景
在一個娛樂電視節目裏,一名早已成名成家的歌演雙棲明星說了以下感慨的話——
我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好動分子,最愛爬山。有時,我急急忙忙地爬到山頂上,就像參加賽跑的馬,帶著眼罩拚命往前跑,除了終點的白線之外,什麼都看不見。我的父親看見我這樣忙,對我說:‘孩子,別走得太快,否則你會錯覺過路上的好風景。’我根本不聽他的話,心想:一個人,既然知道要怎麼走,為什麼還要停下來浪費時間呢?我繼續往前跑,一年年過去了,我有了地位,也有了名譽和財富,及一個我深愛的家庭。可是,我並不像別人那樣快樂,我不明白我做錯了什麼!
有一年,一個表演團在城外演出,我是主角,當表演完了,觀眾的掌聲久久不停。這一次的表演很成功,我們都很高興。可是這時候,有人遞給我一份電報,是我妻子拍來的,因為我們的第三個孩子出生了。突然,我覺得很難過,每一個孩子的出生,我都不在家,我的妻子,獨自承擔養育孩子的辛苦。我從來沒有看過孩子們走第一步的樣子,他們天真的哭、笑,我都沒聽過,隻有從母親那裏,得到間接的描述。我想起父親對我說的話……
現在,我和我的朋友也疏遠了,我好久沒去摸書本,或者看看花園裏的樹木。我曾經答應和妻子一起去度假,總因為忙碌而取消了。
生存一點通:
別走得太快,停一停,欣賞一下路邊的風景。人不是為了工作而活著,也不是為了名利而活著,人歸根到底是為了快樂和幸福而活著,其餘皆是身外之物。雖然工作、事業是需要的,努力、打拚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隻顧走路,而忘了觀賞路邊的風景,人生還有什麼是值得回憶和留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