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皇子被虜
耶律適祿劫持了皇子,宮中頓時亂了套,不少太監宮女紛紛喊道:“皇子被遼賊劫持了,趕緊拿下。”喊得人多,圍得人也不少,能阻擋住耶律適祿的人卻沒有一個。
皇城內雖然不乏會武功的太監,內城外還駐紮著禁軍營地。但是,耶律適祿的武功實在太高了,一掌出去,倒下一片,真是所向披靡。太監總管李憲懊惱異常,直恨自己中毒在身,不能阻止耶律適祿行凶。耶律適祿殺得過了癮,狂笑一聲,踏著屋頂閃電般而去,誰又能追得上?
耶律適祿遁走後,徽宗才從擁著嬌豔從床上坐起來。原來,劉貴妃在李彥、高俅的帶領下,闖進到了別院裏。
這劉貴妃雖然出身貧寒,但由於長相俊美,聲若銀鈴,自選入宮中以來,倍受徽宗的寵愛。不到兩年的時間,便從才子升為貴妃。徽宗對其偏袒,甚至超過了王皇後和鄭、王兩位貴妃。
耶律適祿在一路飛奔獅吼時,徽宗剛和嬌豔鑽進被窩。嬌豔聽到喊聲,忙說:“萬歲,京城來了刺客,你快起來吧。”徽宗已經攬住嬌豔赤裸的身子,哪裏還放得下,將頭埋在她那對酥胸間,說道:“管他呢,朕有這麼多侍衛,對付一兩個毛賊還是綽綽有餘的。”嬌豔不便再勸,隻好配合著徽宗,讓其盡了興致。
徽宗剛係好龍袍,太監李彥便跑進來了,喊道:“萬歲,不……不好了,耶律適祿搶走了皇子。”
徽宗一聽皇子趙桓給搶了去,頓時大驚。慌忙奔了出來,喝道:“李憲呢,快傳李憲。”旁邊有人撲通跪倒,說道:“萬歲,奴才在這裏,奴才沒有保護好皇子,請萬歲爺處罰。”
跪倒的人正是李憲。
李憲是由李彥和高俅抬著來的。宮裏出了這麼大的事,身為太監總管,沒有保護好皇子,他知道自己罪不可恕。
徽宗這才看到一副病態的李憲,想起他為了自己長生不老,而舍身試丹,此情可諒,於是說:“你先下去休養吧。”
李憲趕緊千恩萬謝。
有太監扶著李憲剛走,王皇後便哭哭啼啼地來了,說什麼皇兒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她也不想活了。自從生下趙桓後,王皇後基本就失了寵。那徽宗本是個風流皇帝,身邊美女輪換的勤,王皇後幾個月難得被寵幸一次。這幾年,她和趙桓相依為命,打發著日子,才算沒感到深宮寂寞。如果趙桓被耶律適祿害死,那還不等於剜去了她的心。
王皇後一見嬌豔,頓時大怒,道:“都是你這個狐狸精,李彥,給我殺了她。”李彥過去掐住嬌豔的脖子,卻看著徽宗,一時沒有動手。王皇後哭道:“李彥,你還不動手,是皇兒的命重要,還是她一個官妓的命重要?”嬌豔跪倒徽宗麵前,哭道:“萬歲,這事與奴婢無關啊。”王皇後道:“呸,若不是你纏著萬歲,那遼賊能得手嗎?李彥,掐死他,掐死他。”
徽宗聽說皇兒被遼人擄去,一時腦子裏一片空白。李彥一咬牙,將嬌豔的脖子掐斷了。
徽宗突然回過神來,看到嬌豔的樣子,好生惋惜,但是,事已至此,也隻好把王皇後勸了回去,自己去了崇政殿,緊急召見蔡京等一幹重臣。
不多時,蔡京、蔡卞、趙挺之、劉逵、李孝壽、鄭居中等人相繼趕到。
其時,蔡京仍是首相。蔡卞任樞密院事,負責邊防、軍備等機要事務。趙挺之由吏部尚書拜右丞,進左丞、中書門下侍郎,又進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官職僅次於蔡京。劉逵任樞密院同知,拜中書侍郎,兼兵部尚書。李孝壽任開封府尹。鄭居中因得勢於其妹鄭貴妃,現任翰林學士,負責給徽宗起草一些文件。
徽宗說:“皇子被遼人劫持,各位身為朝廷命官,有疏懈之過,當然了,朕召你們來,並非要追究誰的過失,而是要聽聽你們的意見,該如何處理這件事。”蔡京道:“萬歲,遼人強大,萬不可隨意發難,此事應由禮部的人前去周旋。”劉逵卻說:“臣以為不妥,此事屬於兩國邦交,應由兵部派人交涉。”趙挺之道:“無論是禮部還是兵部,此事有失國體,應給以遼邦嚴正譴責。”李孝壽道:“趙大人的話萬萬使不得,遼國軍力雄厚,我大宋江山經不住其鐵騎的踐踏,為免百姓塗炭,江山被侵,應從其他渠道考慮。”
四人分為兩個陣營,趙挺之和劉逵認為遼邦是挑戰大宋的國威,不可軟弱,主戰,蔡京、李孝壽卻認為應派使者前往討要,擔心因此生發戰爭。
徽宗又問鄭居中和蔡卞。鄭居中保持中立,認為如果戰,可能惹怒遼邦,皇子有性命危險。如果不戰,則遼邦以為我大宋軟弱可欺,以後還不知再發生什麼事端。
蔡卞雖然與蔡京是親兄弟,但是,兩人一向觀點不和,這一次也不例外,蔡卞毫不給蔡京麵子,當場說:“萬歲,臣以為凡主忍讓的,都是誤國,想我大宋坐鎮中原,本是天朝大國,這些年來卻屢屢受異邦小國欺淩,為國體著想,應調集兵力,給遼國邊境施加壓力,逼迫其送回皇子。”蔡京淡淡地說:“如果因此惹惱了遼人,皇子有個三長兩短怎麼辦?要知道遼人蠻橫無禮,多無教化。”蔡卞道:“既然遼人蠻橫無禮,多無教化,那我們還跟他講什麼道理,打吧。”兩人爭執了起來。
徽宗擺擺手,道:“各位不必爭論了,朕以為此事軟不得,當然,也不可盲目出兵,既然遼人能派武林高手來劫持人,我們為什麼不能派武林高手去把人搶回來?”
徽宗一句話提醒了眾人。蔡京道:“萬歲之言極是,臣以為可派周侗周教頭前往,那周侗武藝尚在李憲之上,何況李憲此時中毒頗深,無法實施行動。”
徽宗點點頭,說:“去召周侗來。”
很快,周侗便進來了。周侗雖然仍是禁軍教頭,其實現在基本是盧俊義在替他管理。不過,宮中出了這麼大的事,周侗還是吃了一驚,親自來到各禁軍崗位上查看。等徽宗一召見,周侗便快速奔來。
徽宗道:“周侗,你身為禁軍教頭,雖然職責不過傳授禁軍武藝,不負責皇城護衛,但是,這次皇子被劫持,你或多或少也應有負一些責任吧。”周侗抱抱拳,道:“請萬歲責罰。”徽宗擺擺手:“朕責罰你有什麼用?當前最主要的是想法將皇子安全地救回來,朕想派你前去遼邦,你看怎麼樣?”周侗一聽,原來徽宗是想讓自己去遼邦走一遭。他想了想,道:“好吧,臣這就動身。”徽宗道:“沿路之上,各州府會配合你,如果需要兵馬,盡管與劉大人聯係。”
周侗走後。徽宗命蔡卞調集兵力,嚴守雁門關,以防遼人,又派人送信給童貫,派重兵埋伏在湟州等地,牽製住西夏。童貫近幾年巡視各地邊防,威信越來越高,邊境之事,隻需一封信即可。
這一日,童貫寫了一封信,命義子帶著去西夏邊境找劉延慶、王淵等將,加強邊境防禦,自己則在杭州造作局裏督促工匠為徽宗製作六和塔的木雕版。
六和塔位於錢塘江北岸,西湖南側的月輪山上。該塔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970年),此地舊有六和寺,“六和”指東、西、南、北、天、地六方,也有說出自佛經“身和同住、口和無爭、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之“六和”本意。
六和塔共有九級,高五十丈開外,磚木結構。每級中心有室,室外為廊道,呈螺旋形盤旋而上。須彌座上飾有磚雕神人、飛天、花卉、鳥獸、魚蟲等圖案。飛簷上各掛有一隻大鐵鈴,風吹處錚然有聲。
童貫經常去逛六和塔,突然萌發一個念頭。童貫出兵西夏時,經過一處原始森林,曾伐有幾棵綠檀,他想,如果將這些檀木雕一座六和塔獻給徽宗,徽宗肯定開心。於是,童貫命木工按照百比一的比例,開始做作。六和塔快雕成時,童大童二來報:“師父,徒兒在一處宅院裏看到一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