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免雙手沾滿血腥,周侗提氣傳音,喝道:“遼國天祚帝聽了,老朽乃大宋子民,因貴國耶律適祿劫持了大宋皇子,因此前來搭救,請將皇子放出來吧。”

聲音如龍吟,直衝九霄,遠遠地散落了下來,整座皇城內的人都覺得聲在耳邊,聽得清清楚楚。

皇城大門慢慢地打開,兵士向兩邊分開,隻見裏麵魚貫似衝出兩隊羽林護衛,足有上千人。接著,後麵又是一排護衛,中間有一座天羅傘,傘下有一人坐在龍椅之上,被幾個護衛抬著,來到皇城門外放下。

周侗瞧那陣勢,知道是天祚帝耶律延禧出來了。他目光一瞥,看到耶律延禧手邊有一員虎將,濃眉重目,威風凜凜,渾身上下透著一股殺氣,顯然非同一般的武林高手。

周侗道:“你就是天祚帝了?而你身邊這位大將,便是耶律適祿吧?”

那虎將確實便是耶律適祿。耶律適祿挾持了宋國小皇子,一時遼國上下無不在傳誦他的事跡,有人甚至將他的故事一傳再傳,越傳越神奇。那耶律適祿幾乎成了遼國的神人。天祚帝也非常高興,因為耶律適祿此舉給遼國掙足了麵子,於是,他將耶律適祿從中京轄區調回,安排在自己身邊。

耶律延禧看看身邊的耶律適祿道:“不錯,你是何人?”

“老朽周侗。”

“周侗?”耶律延禧腦子了將熟知的大宋人物過濾了一遍,沒記得有這樣一號人物。他看看耶律適祿。耶律適祿搖搖頭,道:“臣沒聽說中原武林有此號人物。”

天祚帝道:“閣下自認武功比李憲如何?”

周侗雙手背負,道:“李公公乃皇宮第一高手,幻影指和幻影身法獨步天下,老朽不敢相比。”

“哦。”耶律延禧道:“但是你的膽子似乎比李憲大了許多。”

周侗笑笑,道:“不,老朽不是膽子大,而是任務大,貴國有人劫持了本國的皇子,老朽逢命前來,把皇子接回去。”

“好任務,夠膽量,隻是……”耶律延禧問:“不知宋朝皇帝給了你一個什麼職務?”

“老朽隻是皇宮裏的一個教頭,官職低微。”

“唔,可惜了你這身才華,周教頭,就憑你這份膽量,如果你願意效力於大遼,朕可以封你為上將軍,如何?”

在武職中,上將軍是僅次於大將軍的官銜,普通的武士,一生未必有此榮耀。然而,周侗搖了搖頭,微笑道:“即使你封的官職在大,老朽乃大宋臣民,也不會為你們遼邦效力。”

“大膽,真是不識抬舉。”耶律適祿說著,向耶律延禧道:“萬歲,讓臣去教訓教訓他。”

耶律延禧也想看看周侗的真本事,於是點點頭。耶律適祿想故意露一手,也不見他怎麼作勢,突然拔地五六丈高,身子在空中一連幾個盤旋,飛落在周侗身邊。這一手輕功的確可以驚世駭俗,看得那些遼兵、羽林兵及護衛、將軍們瞪大了眼睛,然後紛紛喊好。龍虎軍、神武軍中一些本還對耶律適祿不服氣的禁軍,這時都心服了。耶律適祿的輕功本來並非長項,但這兩年他在修煉擒龍伏虎功時,靜心揣摩輕功,居然將身法練到了一流境界。耶律適祿知道,李憲不但內功深厚,指法玄奧,輕功更是天下無匹。耶律適祿生平最佩服的人就是李憲,他勤練武功,目的就是想打敗李憲,成為天下第一,因此,他自然要把自己的輕功提升一個檔次。

周侗見遼邦還有這樣的武學高手,心中也不由得吃驚,連說幾聲:“可惜。”耶律適祿道:“你可惜什麼?是不是害怕了,後悔不該來我們大遼了。”周侗心性恬淡,不想與他做口舌之爭,於是道:“耶律適祿,你最拿手的武功是什麼?”耶律適祿正想說:“本將軍隨便一手功夫就可以將你打死。”說到這裏,耶律適祿突然看到周侗鎮定自若,渾身上下似有無法形容的一股懾人之威,心中一凜,道:“本將軍練了一套降龍伏虎掌,你想不想見識一下?”

周侗聽他說的輕鬆,估計這套“降龍伏虎掌”是他的看家本領,便道:“那好吧,你這套武功共有幾招?”

“共有七招。”

“七招,好,老朽就接你這七招。耶律適祿,我可以給你一個便宜。”說著,周侗伸腳在地上劃了一個方圓半丈左右的圈,接著說:“老朽就在這個圈內接你的七招降龍伏虎掌,如果七招內,你將老朽擊斃,或者將老朽逼出圈子,都算老朽輸了,反之,就算你輸如何?”

“好。”耶律適祿本來還擔心周侗身懷絕技,是自己的勁敵,這樣一來頓時信心百倍,他對自己的降龍伏虎掌還是有把握的,那每一掌都是剛猛異常的威力,別說他不出這個圈子,即便是硬擋,不想受傷都難。

周侗望向耶律延禧,道:“天祚帝,如果老朽僥幸勝了,可否讓老朽帶走皇子?”天祚帝說:“當然可以。不過……你出的這個點子看起來對耶律將軍有利,其實,本就是公平的比法。”“怎麼說?”周侗問。天祚帝道:“你想啊,如果你們本勢均力敵,無論怎麼拚掌,大不了身子晃上幾晃,想保持身形不退是並不難的,若沒有剛才的條件,七掌下去大不了你們落個平手,而現在,你放了這個條件,看上去好象吃了很大的虧,實際上,是為自己壓了一個取勝的籌碼。”周侗哦了一聲:“想不到天祚帝顧慮這麼多,也好,那老朽就再讓一步,你可以讓人將老朽這雙手綁起來,耶律適祿這七掌,老朽掌掌用胸脯硬接,怎麼樣?”

周侗這句話說來,聽得遼邦君臣無不呆愣,心想,世上還有這樣的人嗎?難道他是大羅神仙,或者已經修煉到金剛不壞之軀?

耶律適祿道:“姓周的,你休要小視本將軍,不用綁了手掌,咱們這就比過。”周侗搖搖頭,道:“如果不這樣比,你是不會心服口服的,是不是?”耶律適祿還想說什麼,耶律延禧已說:“既然周教頭有自信,那就這樣約定了。”說著,耶律延禧一擺手,有人過去,將周侗的手臂反綁了起來。周侗走進圈子,衝著耶律適祿一笑,說:“你可以出手了。”

耶律適祿退後幾步,突然一掌拍出,用了三成內力。這一掌,呼呼帶風,著實地拍在周侗的胸前。再見周侗,麵帶微笑,果然並未受傷。

耶律適祿將內力提到五成,又是一掌拍出,這一掌呼嘯而出,場地上暗勁湧動,周圍離得近的禁軍,被勁風逼得連連倒退,外圍的圈子更大了。這一掌,同樣著實地落在了周侗的胸前。耶律適祿自認這一掌可以開碑碎石,但是,抬頭一看周侗,依然是麵帶微笑。

這一下,耶律適祿大驚。兩掌無功,他大遼第一勇士的顏麵何在?想到這,耶律適祿催動內力已至七成,呼呼呼連拍三掌,一掌比一掌緊,絲毫不給周侗喘息地機會。三掌落後,耶律適祿向後跳出,定睛去看周侗。隻見周侗依然是麵色輕鬆。

“已經五掌了,耶律朋友,還有兩掌,你可要全力以赴啊。”

周圍的遼兵、護衛見周侗在五掌之下依然毫無受傷的樣子,驚為神人,紛紛議論。

耶律適祿麵色陰沉起來,他緩緩地將手掌提起,將功力提到了十成,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旋渦。突然之間,耶律適祿雙掌齊出,勁氣如排山倒海,刹那間,天地昏暗,風雲湧動。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周侗必將喪命在這一雷霆之擊下。但是,耶律適祿卻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勁力似泥牛入海,雙掌擊在耶律適祿的胸上,如同擊在棉花上一般,一點都不著力。

不過,周侗還是身子一震。

周侗藝出少林。少林七十二絕技藝冠天下,其中又以易筋經和洗髓功為兩大神功。從古至今,還沒有一人能夠將七十二般絕技融會貫通,更沒有人能身兼易筋和洗髓兩大神功之長。周侗早些年與少林大師譚正芳習武,除了練習刀槍棍棒之術外,也學了一些少林內功。不過,少林初中級階段的內功多屬於剛猛路數的,隻有上乘內功才注重內外兼修。而易筋和洗髓兩功更是少林絕學中的絕學。周侗前些年曾修煉過,但沒能窺破門徑,近幾年由於對武學的領悟越來越多,隱然已是一派宗師,所以,諸多慧覺層次湧出,漸漸地將易筋和洗髓兩大神功修煉完畢。

此時的周侗的確已近金剛不壞之軀,儼然大海中的礁石,任風浪再大,也難撼動分毫。周侗之所以要硬接耶律適祿七掌,就是要挫一下這些遼人的銳氣,同時,也是要印證一下自己的武學修為已到了什麼地步。因此,他暗運護體神功,將耶律適祿的每一掌化於無形。然而耶律適祿的第六掌是集十成功力而出,威力驚人,已將周侗的護體神功震散,丹田氣息凝滯不通。倘若這時候耶律適祿連續出掌,恐怕一代武學宗師不死也要重傷了。

但是,耶律適祿突然間心灰意懶,慨然長歎道:“當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說著,耶律適祿對周侗深施一禮,道:“周先生藝冠天下,第七掌不必打了,區區認輸就是。”說著,又像耶律延禧深施一禮道:“萬歲,是微臣學藝不精,給大遼丟臉了,微臣請辭隱世。”耶律延禧說:“耶律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你也不必為此掛懷。”耶律適祿搖搖頭,苦笑道:“此戰之後,微臣已無臉再麵見族人,告退了。”說著,耶律適祿身子騰空而起,踏著宮殿脊瓦而去。

從此,耶律適祿攜手蘭兒,夫妻恩愛,隱藏在龍門山中,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一直活到九十歲,史書中另有記載,耶律適祿夜間為盜賊所殺。小說不是考古,看官不必較真。

卻道那周侗大展神威,藝震上京城,令遼人喪膽。但是,耶律延禧出爾反爾,並沒有將皇子交給周侗,而是號令所有護衛,一湧而上,要將周侗砍於亂刀之下。

耶律延禧以為,周侗既然不肯為大遼所用,這樣的人物是萬不能留在世上的,因此趁他綁著了胳膊,招呼數千兵士、護衛,群而攻之。此時,周侗已經暗調內息,疏通了經絡,見狀勃然大怒,長嘯一聲,雙臂一振,便震斷了繩索。遼人聞風喪膽,紛紛逃逸。周侗幾個跨步,便來到耶律延禧麵前,伸手握住了他的手腕,沉聲道:“快讓人放出皇子,否則我震斷你的心脈。”

天祚帝雖然不是膽小怕死之輩,但犯不上為宋徽宗的兒子送了性命,因此道:“周先生別急,朕這就派人去。”說著,天祚帝又朝身邊的護衛道:“快把宋國的皇子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