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完顏部落

這幾年,南朝大宋正是祥和之年,而遼邦卻陷入多事之秋。原因是女真族完顏部落的不斷崛起,已經像一把鋒利的尖刀,刺向遼國的要害。

女真族有三大部落,而完顏部落的阿骨打雄心勃勃,早就夢想圖謀天下。

世界上有兩種人才難得,一種是有大智的人,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種是有大勇的人,同樣如三國時期的張飛。但是,有一種人更加難得,那就是同時擁有大智和大勇的人。

阿骨打便是這樣一個人。

阿骨打遊曆過宋、遼和西夏,甚至更遠到過大理、大越、高麗等國,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和發展,他有了足夠的了解。同時,阿骨打清醒地看到本部落勢力的弱小,因此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以穩定的步伐,謀求著發展和壯大。阿骨打穩住了遼國,使其意識不到自己的威脅,逐漸控製住女真族其他部落成員,形成民族的統一大計,同時修築城堡,囤積糧食,以做長久打算。

崇寧元年(1112年)春,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到春江巡遊,決定在同江舉行“頭魚宴”,並命各女真部落酋長前來拜見。宴會初,耶律延禧與眾部落酋長及下屬在附近遊獵,忽遇一群梅花鹿遭受一隻老虎的侵襲。耶律延禧等人掩在土丘後屏聲細觀,隻見老虎漸漸靠近鹿群,鹿尚且不知。猛然間,那虎從叢間奔出。群鹿見猛虎撲出,紛紛而逃,其中有一幼鹿,驚慌失措,全無逃跑經驗,被老虎追趕的四處亂鑽。耶律延禧笑問眾人:“朕似此虎乎?”眾酋長皆稱是。耶律延禧又道:“朕卻想放其鹿也。”

這時,一人道:“萬歲如有此心,屬下可以做到。”耶律延禧轉頭看去,乃隨阿骨打而來的下屬。阿骨打曾向他介紹過那人,隻是耶律延禧沒有記住。阿骨打道:“他是我的弟弟吳乞買。”耶律延禧道:“將軍可否一試?”吳乞買將手放在唇上,突然發出一種細細的聲音,再見那隻幼鹿果然順聲跑來。鹿的跳躍能力略高於老虎,因此,當幼鹿有了明確的方向後,就逐漸脫離了老虎。老虎突然看到土坡上有不少人趴著,便停止追擊,回頭看其他鹿早已無蹤,在原地轉著圈子,想是它餓了半天,不肯離去。

耶律延禧道:“此虎可憐,不像朕也,誰能除去?”

吳乞買道:“屬下願往。”說著,吳乞買縱身飛下,單身朝老虎奔去。老虎見山坡上隻下來一人,並不逃跑,反而張著大嘴,做好了撲的準備。果然,等吳乞買來至近前,老虎長嘯一聲,猛地撲了過去。再見一嘯之下,周圍樹葉不停地晃動,飛沙走石。虎威如斯,坡上人無不為吳乞買擔心。“畜生大膽。”吳乞買卻毫不膽怯,雙腳踏地,看準老虎的來勢,雙手各持住一隻虎爪。老虎見雙爪被對方抓住,大口一張,咬向對方的脖子。吳乞買頭一低,頂在老虎的胸前。於是,人和虎支起了“黃瓜架”。老虎幹嘯,無法咬到吳乞買,吳乞買腳下一掃,頓時將老虎摔了個揚麵朝天。老虎滾起來,再次撲上,這一次,吳乞買已經拔出腰間的牛耳尖刀,身子不退反衝,從老虎身側躥了過去,順勢一抬手,尖刀劃開了老虎的肚膛,老虎慘叫一聲,伏倒不起。

耶律延禧一見大喜,稱讚吳乞買英勇,回到宴席上,親自為其倒了一杯酒。

接下來,耶律延禧讓各酋長歌舞助興,輪至阿骨打時,阿骨打拒絕不跳。耶律延禧心中不高興,俯耳對蕭奉先說:“這小子太狂妄了,竟然連朕的話也不聽,記得蕭兀納曾寫奏折提醒過,應該派兵滅了他的部落。”蕭奉先素與蕭兀納不和,何況他原本就沒什麼戰略遠見,於是說:“完顏阿骨打是粗人一個,不知禮數,陛下不必和他一般見識,何況人家也沒什麼大過,派兵怕是對遼國影響不好,即使他想鬧騰,一個小小的部落,又能成什麼氣候?”耶律延禧本來還提防著阿骨打,聽蕭奉先這麼一說,心中一寬,也就算了。

而阿骨打既然敢頂撞耶律延禧,是不想繼續裝孫子了,他籌劃著要公開挑起戰火,向遼國進軍。

自魚頭宴後,阿骨打就開始實行軍力擴張戰略,準備挑釁遼國。當然,戰火需要導火索。而這根導火索,阿骨打是從自己的族人身上找到的。當時,女真族阿疏部落還沒有統一過來,而且阿疏素來對完顏部落不滿。於是,阿骨打就命大將撻懶掛帥,將阿疏部落打敗。阿疏走投無路,投靠了遼邦。阿骨打修書一封,由使者帶給耶律延禧,讓遼人把阿疏交出來。遼人怎麼會答應阿骨打的要求呢。於是,阿骨打就名正言順地扯起了進攻遼國的旗幟。

在攻打遼國之前,阿骨打派人潛入遼國,以重金回落了簫奉先。阿骨打這批禮物有玉馬一匹,牛眼珍珠三顆,金質飲器一套。

當時,簫奉先撫摸著這些珍貴的禮品,問阿骨打的使者:“貴部落給本相送這些東西,有什麼需求嗎?”

使者道:“簫大人,主人說了,沒什麼要求,就是希望大人能在天祚帝麵前美言幾句,減輕我們的軍事壓力,貴國兵強馬壯,而我們隻是一個小小的部落,貴國的強大讓敝國的牧民們望而生威,每天都在一種緊張的空氣中生活,因此,敝國希望能放鬆一些。”

“這個……隻要你們不惹我們遼國,你放心,我們不會以大欺小的。”

“不敢,我們哪敢啊,大人,主人說了,希望能和簫大人永結睦好關係,像今天這樣的玩賞之物,敝部落也會經常奉上,隻是,我們主人也說了,就怕一旦哪天貴國對我們用起兵來,我們就沒精力去購買這些珍貴物品來孝敬您了。”

“回去後告訴你們部落的首領,就說簫奉先會竭力製止遼國對女真族的用兵,讓他放心好了。”

使者完成了任務,高高興興地回來了。

政和四年(1114年),阿骨打親率2500名女真人駐紮在來流河西岸,然後誓師盟血,宣讀討伐遼人的理由。戰爭中,阿骨打身先士卒,一箭射死了遼大將耶律謝十,使女真人士氣大增,一鼓作氣,攻下了寧江州。當時,寧江州隻有800兵力。

寧江州軍事首領就是蕭兀納。蕭兀納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老將。他早就看出女真人有圖騰之心,因為接連上奏的折子不起作用,隻好自己率領眾兵士加固城防,每天挽著袖子與兵士挖壕溝,修城牆。

因此,蕭兀納雖然隻有800人,還是利用地勢,暫時將女真人擋在了城外。蕭兀納一邊防禦,一邊修書一封,派人騎著快馬向耶律延禧求援。當時,耶律延禧正在城外狩獵呢,接到奏折後,便問簫奉先:“女真人會鬧事嗎?”簫奉先擔心遼國對女真族出兵,斷了自己的財路,忙道:“萬歲,這是不可能吧,女真乃一彈丸之地,一群牧民,無強兵,無良將,無輜重,無糧草,如何進攻我們?看來蕭兀納是老糊塗了。”耶律延禧非常認同簫奉先的觀點,於是對蕭兀納的奏表不予理會。

寧江州外,阿骨打派人搬運土塊,填平壕溝,開始吹響了進攻的號角。蕭兀納身先士卒,奮起反抗,怎奈兵力懸殊,隻好棄城而走。

蕭兀納逃回上京後,耶律延禧這才痛心不已,當時,耶律延禧的寵臣蕭義已經病死,朝廷重權掌握在宰相蕭奉先手裏。耶律延禧便命簫奉先掛帥,蕭奉先的弟弟蕭嗣先為東北路都統,蕭兀納為副都統,帶領十萬精兵駐紮在出河店。

當時,女真人先後投入的兵力不到萬人。不過,阿骨打在誓師會上慷慨激昂,說道:“女真人都是英雄,英雄是可以以一當十的,遼人十萬,不過草芥。”

阿骨打知道,士氣是戰爭的關鍵。當然,他更知道謀略是勝利的根本。寧江州之戰,是謀略的結果,而出河店之戰不同於寧江州,遼人兵力十倍於自己,而且都統蕭嗣先和副都統蕭兀納都是叱吒戰場的虎將,不可輕敵。阿骨打在察看了遼人兵力安排及河店的地形後,決定從側路潛江而過,回旋打擊,集中優勢兵力,將遼人切割成一塊一塊的,分而食之。

而遼兵呢,按照簫兀納的意思,就集中兵力,長驅直入,憑著優勢兵力,用馬踏也能把女真人踏死。但是,簫奉先曾授意簫嗣先,對女真人不要太絕,把他們趕回去就可以了。因此,簫嗣先主張將十萬兵力投入在河店沿岸線上,而且分為十部,每一部與另一部之間相隔幾十裏。

這樣的用兵給女真人創造了機會。阿骨打決定把遼兵按部切割,切割後每一區域的兵力不多萬人。這樣一來,阿骨打再發揮奇兵的功效,短短五天,就將遼兵吞吃的隻剩下三萬兵力左右。

又一場勝利後,女真人士氣更加大漲,這時,即便剩下的七千左右兵力和遼人三萬人馬正麵交鋒,也不懼怕了。果然,當阿骨打發出衝鋒的號角令後,女真人個個如出水的蛟龍,喊殺聲震天。遼軍全線潰敗,被砍死的,淹死的,自己互相踐踏而死的,難以計數。

戰後,蕭嗣先和蕭兀納逃回了上京。

蕭嗣先和蕭兀納吃了敗仗,但是,一向視蕭兀納為政敵的蕭奉先趁機誣陷,說戰爭的失利全因蕭兀納而起,若非是他,他的弟弟肯定不會吃敗仗。蕭兀納雖然在戰爭指揮權上,沒有發揮多大的力量,但是,他覺得自己對不起國家,有失職責,從而悶悶不樂,並沒有反駁和辯解。耶律延禧便要免了蕭兀納的一切職務。

然而,朝中官員除了蕭奉先等寥寥幾人外,無不對蕭兀納抱以同情之心,如果這樣一個忠臣也得不到好的結果,豈不讓人寒心?於是,這些大臣紛紛力保蕭兀納。耶律延禧隻好任命蕭兀納為上京留守。

處理完蕭兀納的事,耶律延禧似乎覺得工作已經做完了。但是,朝中大臣們都直盯著他,把天祚帝看愣了。耶律延禧道:“你們有話就說,沒話就散,朕還要去打獵呢。”

眾臣道:“萬歲,您處置了主將,為什麼不處置主帥呢?河店的失利全由主帥無能造成的。

耶律延禧看著蕭奉先有些為難。蕭奉先乃蕭皇後的兄弟,也就是耶律延禧的舅子,耶律延禧怕自己處置了蕭奉先,皇後那裏不好通過,但是,如果不處置,又難以說服重臣。思來想去,耶律延禧隻好免了蕭奉先的樞密使職務,剝奪了他的軍事指揮權,改由漢族人張琳接任。為了安慰蕭奉先,退了朝,耶律延禧叫上蕭奉先去狩獵了。一路上,耶律延禧沒少開導簫奉先,道:“別急別急,找個機會,我再把軍事指揮權交給你。”

女真人打了兩場漂亮仗,信心更加十足,頭也昂了起來,既然與遼人公開對決了,阿骨打也就不再藏著掖著。

政和五年(1115)元月,阿骨打建立了金國。同年七月,他將女真各部落聯盟下的都孛堇、國相、議事會,改組為同參朝政、共議國事的最高權力機構——勃極烈製度。這種製度的建立,與女真古老的部落聯盟議事製度有關,為了部落的高度統一,齊心協力共成大業,阿骨打非常民主地延承了這一製度,雖然尊自己為皇帝,但凡事還是要由勃極烈共同拍板。

阿骨打為都勃極烈,屬於最高領導人,弟弟完顏晟(即完顏吳乞買)為諳班勃極烈,二把手,又相當於太子爵,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堂兄撒改為國論勃極烈,相當於國相。堂叔辭不失為阿買勃極烈,弟弟完顏斜也為國論吳勃極烈,兩人輔佐撒改,相當於副相。

遼軍於寧江州、出河店兩戰皆敗後,耶律延禧急命都統耶律斡裏朵、左副都統蕭乙薛、右副都統耶律章奴等率騎兵20萬、步卒7萬在達魯古城集結。正月初五,阿骨打率軍攻打黃龍府,兵至益州時,益州遼國守軍棄城逃往黃龍府。阿骨打聽說遼國重兵在達魯古城,居然毫不畏懼,轉而發令,命完顏宗翰為中路軍,完顏宗雄為右路軍,長子完顏宗幹為左路軍,率騎直奔達魯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