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好漢武鬆
金兀術在等候答複時,閑來沒事,每天在汴梁城內遊逛。這一日,金兀術在五帝酒樓上飲酒。自司馬公去後,這五帝酒樓的顧客就漸漸少了。老板為了招徠生意,請了金線巷鎮安坊的姑娘們來這裏唱曲。鎮安坊有五朵花,分別是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賽嫦娥、李師師。其中,李師師又被譽為京師第一妓。若在以前,鎮安坊的生意還算興隆,有錢的達官貴人閑來就去那裏找點樂子,但是,自從徽宗看上李師師後,這幾年,就很少有人敢去那裏了。
徐婆惜等四美見日子過得清苦,甚至連脂粉錢也混不出來了,隻好出來找點事幹,湊巧,五帝酒樓誠招歌女,四美便應了這份差事。
四美雖然姿色不如李師師,但也不是一般的庸脂俗粉,加上擅長吹拉彈唱,一時,酒樓的生意再度好了起來。有些富人,看上了哪一位,也常會將其帶回家中,但在酒樓之上,是不許有特色服務的。
金兀術早就聽說中原美女如雲,江山似畫。當時的汴梁更是人間仙境,把個金兀術看得瀏覽忘返,有些樂不思蜀,心中暗道:早晚有一天,我女真民族要打進關內來。
徐婆惜等四美是輪值的,即兩人一天。四人中,徐婆惜和孫三四善彈,封宜奴和賽嫦娥善唱,於是,徐婆惜和封宜奴一組,孫三四和賽嫦娥一組,這樣,兩人中便有一人彈奏,一人唱歌。
金兀術來到五帝酒樓上時,是徐婆惜和封宜奴兩人值班。琴聲優美,歌聲悅耳。金兀術不由得聽癡了,忍不住站了起來,向徐婆惜和封宜奴走去,雙手各攬著一個,說道:“很好,很好,本王喜歡你們。”
徐婆惜並非大家閨秀,所以,毫無羞澀和矜持之感,她坐在金兀術腿上,伸出小指刮著他的臉道:“你是哪家的王子啊?”
金兀術道:“本王乃大金國四皇子完顏宗弼,不過朋友們都喜歡叫我金兀術。”
“哦,原來你是金國的皇子。”說著,徐婆惜朝金兀術的胸前推了一把,嬌笑著溜了出來。封宜奴也掙開金兀術的懷抱,撇著嘴巴坐到了一邊。
“怎麼?我大金國的皇子就這麼不入你們的法眼嗎?”
“什麼大金國,你那不是一彈丸之地,皇子有什麼了不起,實話告訴你,汴梁的王公將相,我們姐妹也見得多了。”
金兀術勃然大怒:“你們看不起大金國,好,好,本王偏要將你們帶回去。”說著,伸手向徐婆惜抓去。
徐婆惜驚叫一聲,閃在一旁。金兀術抬腳踢倒了桌子,瞪著眼睛道:“看你們躲到哪裏去。”
正說著,突然有一人冷冷地說:“住手,這裏是大宋,不是你們金狗撒野的地方。”
金兀術抬頭一看,見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出現在眼前。那漢子濃眉虎目,鼻直口方,古銅色的皮膚,裸露在外麵的肌肉一塊塊隆起。
“你是什麼人?”金兀術也是個健壯的年輕人,所以見了此人後,不忍透出幾分喜愛。他這次進中原,不但要向宋國示好,還想趁機物色一些能人為金國效力。
漢子道:“在下武鬆,清河人氏。”
金兀術問:“兄台現在何處謀職啊?”
“在下乃杭州府衙的都頭,這與你何幹?”
“本王見你有一副英雄氣概,想與你結交,如果你肯到我們大金國去,本王保你為副都統,怎麼樣?”
“呸,在下乃大宋的人,豈會為你們金人賣力,即使你讓爺做大金的皇帝,爺也不屑去做。”
金兀術見武鬆根本沒把金國看在眼裏,不禁大怒,道:“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那本王就要看看你有多大的斤兩。”說著,金兀術,突然一拳搗向武鬆的胸口。
這一拳類似於中原武林中的“黑虎掏心”。武鬆哪將他的拳頭看在眼裏,胸口一吸,再向外一吐,頓時將金兀術彈退了一步。金兀術大驚,頓時知道遇到了高人。而武鬆也是吃驚不小,他原以為剛才一震,最起碼也要使對方手腕脫臼,沒想到,隻是將他震退了一步。
“你也吃爺一拳。”武鬆大喝一聲,呼地一拳擊出。這一拳虎虎生風,暗潮湧動,金兀術隻覺一股大力向胸前撞來,忍不住後退幾步,頓時撞到了後麵的桌子上,哢嚓,桌子腿斷了兩根。金兀術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他順手抄起兩根桌子腿,左手虛晃,右手擊向武鬆的麵門。
金兀術的老子阿骨打本是武林高手,但金兀術從小並沒有得到老子的武學真傳。阿骨打早有算計,他認為這些高來高去的武林功夫,隻可用來防身,真正要用在兩軍陣前,千軍萬馬中,還要練習弓箭刀馬之術,所以,幾個兒子從小就跟他習練起馬射箭,槍械和臂力,而疏於內功修煉。
剛才武鬆運用的是內力反彈,這一點金兀術雖然未練過,但是卻聽老子說過。這時桌子腿無疑成了兩條短棍。短輥在手,金兀術一沾既走,決不給武鬆內力反彈的機會。這樣一來,武鬆左右閃躲,由於酒樓上空間狹小,步伐有些紛亂,有幾次肩頭挨棍,幸虧他皮肉結實,金兀術又不敢吃上力氣,所以,並不礙事。不過,落在外人眼裏,還因為武鬆吃了虧呢。
兩人你來我往,鬥了幾十招,武鬆一招一式,雖然出得慢,但每出一拳,金兀術都被逼得後退一步。而他的雙棍也會趁機在武鬆腰間、肩上、臂間擊上一下。武鬆見久鬥不勝,動了真氣,猛地暴喝一聲,雙手擎起一張桌子,向金兀術砸去。桌子雖然笨拙,但武鬆持在手中,卻相當靈活。由於桌麵範圍大,所以金兀術一時被逼到了牆角,他靈機一動,叫道:“武鬆,你打不過本王,就想把人家的酒樓砸了嗎?別忘了這可是你們大宋自己的酒樓。”
老板一時沒去想金兀術話中的意思,忙道:“是啊,是啊,兩位客官,你們到外麵鬥去吧,千萬別砸了我的買賣。”武鬆一聽,將桌子放了下來,跳到酒樓外的大街上,叫道:“金兀術,你滾出來。”金兀術仍舊拎著兩根桌子腿走了出來,在武鬆對麵幾步外一站,說道:“武鬆,你除了大吼大叫,砸人家老板的桌子外,還有什麼本事。”武鬆大怒,喝道:“廢話少說,拳頭上見真章。”
金兀術見武鬆動了真怒,心中暗笑,因為他曾聽阿骨打說過,練武的人,切忌動怒,怒火一升,氣息不暢,容易露出破綻。
誰知,金兀術的如意算盤剛打好,隻聽有人道:“氣沉丹田,氣隨意走,心態平和,真氣從之。”武鬆和金兀術都是大愣,齊向說話之人忘去,隻見那人乃一鶴發童顏的灰衣老者。武鬆抱抱拳道:“多謝老丈提醒。”說話間,武鬆真的深呼吸三次,平息了自己的怒氣,將拳腳使開,百密不疏,毫無破綻。金兀術持棍在圈外遊走,根本就貼近不了武鬆,轉了半天,滿身的大汗,仍未出一棍。到後來,金兀術隻好撒手脫棍,歎息道:“罷了,本王認輸就是。”
金兀術扔了棍子,灰頭土臉地去了。
武鬆趕緊走向那鶴發童顏的老者,抱拳道:“多謝指點,請問老丈大名。”那老者捋著胡子道:“老夫周侗。”武鬆一聽,此人竟是武林第一高人江湖人稱“鐵臂膀”周侗,慌忙拜倒。周侗將武鬆攙扶了起來。兩人重新回到酒樓上落坐,邊喝邊聊,一個是滿懷崇敬之心,一個是心有愛惜之意。
周侗問及武鬆為何而來,武鬆道:“杭州高權高知府準備了一批花石綱,命在下押送進京,送交童太尉府。”
“又是花石綱。”周侗歎息一聲。
武鬆道:“在下也知各地為逢迎當今萬歲,搜集花石綱一事實在不該。”周侗道:“近日老朽到處遊走,所到之處,百姓多有怨言,尤以蘇杭兩地為甚,兩地官府為了討好皇上,將民間的花石樹木,奇珍異寶裝在船上,每十船為一綱,浩浩蕩蕩地運進京來,供皇上欣賞,可是,百姓家裏卻被搶劫一空,聽說有不少百姓拒不交寶,被活埋的,被打死的,慘不堪言。”武鬆歎息道:“是啊,在下深受高知府知遇之恩,不得不答應這趟差事,再說,即使在下不來,也自有人會來。”周侗道:“小友有這份心便好。”武鬆正色道:“在下回到杭州後,會向高知府申明百姓疾苦,希望他從此斷了為皇上搜集花石綱一事。”周侗點點頭:“如果真能做到,的確是百姓之福,隻怕那姓高的不會聽你的勸告。”武鬆眉頭一挑,道:“如果他不肯放棄,繼續搜刮百姓財物,那在下隻好為民除害了。”“好。”周侗擊掌稱快。
酒後,周侗帶武鬆來到自己任職的禦拳館,並將弟子林衝與武鬆介紹了。兩位少年英雄一見麵聊得很是暢快,夜間同宿一床,卻無睡意。於是到花園裏切磋武藝。武鬆雖然力大無窮,但拳腳上略顯粗疏,不如出於名師的林衝武藝精湛,根基紮實。武鬆見林衝所學博雜,於是向其請教,林衝笑道:“在下這點微末之技,怎好指點兄弟,你若真想習練,不妨去請教家師。”武鬆心中一動,第二天果然誠懇向周侗請教。
周侗也很喜歡有正義感的武鬆,於是給他講了武學之道,並針對武鬆力大拳重的特點,指點了他一路短刀法。並指出,武鬆的特長是氣力和拳頭,而忽略了下盤工夫。經過三天的琢磨,周侗創出了一套鴛鴦腿,教給了武鬆。一個多月後,武鬆武功大進,已堪堪和林衝相比了。周侗道:“武鬆,老朽知道你進京已久,歸期已近,所以,也不再挽留,何況,你走後,老朽也要四處遊曆去了。”武鬆慌忙跪倒,口稱師父。周侗道:“你我隻有兩個來月的緣分,便以朋友相論吧,這個師父我是不敢當的。”武鬆走後,周侗果然上書,將禁軍教頭的職位傳給了林衝,自己退職四處遊曆去了。
周侗一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京,至1119年病逝,享年80歲。周侗一生中收有三個半徒弟。一個是盧俊義,一個是林衝。武鬆屬於那半個,而另一個,便是嶽飛。
嶽飛,即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當然,那是南宋建立之後的事了。而周侗乍遇到嶽飛時,嶽飛隻有十五六歲。
嶽飛是相州湯陰人,自幼便喜愛武術,天生神力,腰部可開弩八石。宋時,一石約現今的110斤,宋軍選拔武官,甚至皇宮侍衛,通常會考挽弓之能,一般弓開三石以上就算高手了。亂世出英雄。嶽飛成長在北宋末期,素有大誌,不但通讀《百家姓》、《千字文》、《雜字》,還熟讀《孫子兵法》。
那年,周侗將禁軍教頭的擔子交給林衝後,遊曆湯陰縣,正巧看到嶽飛和一群少年在廟前玩耍。嶽飛和夥伴們玩的並非一般孩子玩的那種泥巴遊戲,而是排兵布陣之術。隻見嶽飛手拿樹枝,在沙地上畫出了一個個機關埋伏,然後將夥伴們按號碼排好,分別就位,自己口令指揮,居然煞有其事。
周侗見嶽飛卓爾不群,與眾不同,是個很好的人才,有意留下來,傳授他武藝,好報效國家,於是喊了聲:“好?”
嶽飛早就看到一個身背弓箭的灰衣老人佇立旁邊,此時,他揮手和其他小夥伴告別,自己走向老人。
周侗問道:“小友叫什麼名字?”
嶽飛見他鶴發童顏,雙目溫和,麵帶微笑,忙抱拳道:“在下姓嶽名飛字鵬舉。”
“小友好氣魄的名字。”周侗見其謙恭有禮,且英氣逼人,更覺喜愛,便拉著他的手席地而坐,兩人促膝交談。
“老先生是從京城來的吧?”
“是的,老朽從京城遊曆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