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金人南侵

宣和五年(1123年)夏,雄心勃勃的金國皇帝阿骨打病死了。在臨終之前,他抓著接任皇位的弟弟吳乞買說:“打到中原去……”

吳乞買繼位後,開始了對後方的穩固和周邊疆域的整頓。他一方麵命令完顏宗幹、完顏宗望和完顏宗弼(金兀術)操練精兵,一方麵命完顏宗翰(粘罕)和完顏婁室繼續掃除遼境內其他未攻克的城池,一方麵命陳小虎繼續廣墾土地,囤積糧食。

金人蠢蠢欲動,刀槍磨亮,戰馬養肥,如果宋人有幾分警惕心,一定會看出金人的意圖。本來,宋、金是盟國,遼國既滅,金人本該休整、養息才對,為什麼仍在摩拳擦掌?他下一步的矛頭要對向誰?

當然是宋國。

從金人答應交易燕京等幾州,而在符家口立界的行為看,他們就已經在圖謀宋國了。而宋國自上而下,多的是憧憬太平的人。遼國滅亡,如脊背上的刺拔掉,燕雲半歸,如彎了多年的腰慢慢地直了起來。此時,宋境上下一片歡慶,有幾人枕安思危呢?

作為全軍最高統帥的太師童貫自然沉浸在榮譽之中,他接受了徽宗的封賞之後,在朝中走動了一下,接受了一些大臣的接風和吹捧,然後回了太原。在太原,童貫有一座豪華壯觀的官邸,其規模並不壓於蔡京的西園。兩位一品大員也是暗中較勁,這就叫,你有的我也要有。你想在人前高一頭,我決不會在人前低一頭。從古至今,修建居是人生中最大的經濟消耗之一,一般的老百姓,隻求瓦房幾間,能三代同堂就可。不過,像蔡京童貫這類的官員,是不缺銀子花的。何況童貫在太原建的是官邸,那可是朝廷撥款的。其實古代官邸也有建設規格標準,不過,花多少銀子,超多少標準,像童貫這樣的官,誰敢多報?

童貫進太原城時,知太原府張孝純帶著滿城百姓在城門外列隊歡迎,真是一派鑼鼓喧天,歌舞升平的景象。童貫身披徽宗親自為他披上的十字紅綢,坐在高頭大馬上頻頻向歡迎的人揮手致意。

如此,童貫在太原接受宴請足足三天,每天都喝得忘了東西南北。

這一天,馬擴由燕京歸來,向童貫彙報軍情。

馬擴與辛興宗是童貫的使者,負責與金國交涉軍政大事。那天,馬、辛來到粘罕的大營,宗翰大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等候馬擴與辛興宗施大禮參拜。辛興宗大怒,馬擴低語道:“此乃金人無禮,我等可忍耐。”辛興宗低聲道:“看他的樣子,比金國皇帝還尊貴。”馬擴微微一笑,道:“北人無知,我等何苦學他?”

行了禮,粘罕道:“貴我兩國在盟約中各立誓書,自會永遠謹守,你們回去告訴貴國皇帝,放心地吃喝玩樂吧。”

馬擴看其眼光流動,似有狡詐之意,心知其言未必為真。

馬擴道;“但願兩朝從此休好,本使來,希望交出蔚、應、飛狐、靈丘等地。”粘罕道:“你們所討要僅此兩州、兩縣乎?那好,等本將回稟新主再說,你們可回去靜侯。”

離開金營,馬擴對辛興宗道:“辛將軍,請留守邊境,本使急速回去稟報童公公。”於是,馬擴就馬不停蹄地趕了回來。

童貫見了他,倒不急著問訊邊境之事,隻說:“馬將軍,你一路鞍馬勞累,可先去休息。”馬擴道:“童公公,屬下不累,倒是軍情緊急。”

“哦,什麼軍情?”

“童公公,屬下觀察,金人正在檀州附近集結軍隊,屬下擔心他們會揮戈南下。”

收回燕京後,童貫雖因功被徽宗封為廣陽郡王,但是他的部下仍喜歡稱公公,而童貫對自己的太監出身也並不為忤。

事實上,馬擴走後,金人便攻取了檀州,接著,又拿下薊州,此時,軍情未到,馬擴當然不知。

“馬將軍,你的情報可靠嗎?”童貫問。

“絕對可靠,屬下的人化裝成金人,混入北國,親眼目睹了金人的行動。”

“以本公看,這是不可能的,休說宋、金本為盟國,金人出師無名,即便想戰,他們剛剛經曆了多年的遼、金戰爭,也已疲憊不堪,本公實在難以置信。”

“可是……童公公,金人野蠻,胃口極大,說不定他們真的會打過來。”

“好了,好了,你剛剛從邊境來,晚上本公安排張孝純大人為你接風,就不要說這些不開心的話題了。”

“是。”

馬擴不敢再語。

晚上,童貫果然知會了知太原府張孝純。張孝純安排了一桌豐盛的酒菜,席麵之上,童貫大加讚賞馬擴的膽識,張孝純知道童貫手下有不少能征貫戰的大將,對馬擴卻相當的陌生。

童貫介紹道:“張大人,我這位部下雖然不如種師道、劉延慶父子、王淵、韓世忠等將名聲大,功勞多,但是其作用也不可小視,在出兵燕京的戰爭中,馬將軍策應、回援,頗為辛苦,功不可沒,何況,在收複燕京等州府的使命上也完成的很好。”張孝純一聽,忙抱拳起立,道:“本府孤陋寡聞,望乞恕罪。”馬擴忙抱拳回禮道:“張大人,在燕京之戰中,小將隻充當了綠葉,即使說有功,那也是童公公指揮有方。”童貫哈哈大笑,眾人舉杯痛飲。

馬擴趁機想提醒童貫注意防禦金人進犯。“童公公,小將以為,邊境將士還不應刀入鞘,箭歸囊,卸甲休養,應時刻提高警惕,注意金人動向,最起碼,部隊要輪防,萬一金人……”童貫擺擺手:“馬將軍,今天咱們不談這些掃興的話。”張孝純也道:“是啊,馬將軍,金人與咱們是盟軍,怎麼會進犯中原呢,你想的太多了。”馬擴暗歎一聲。

再說天祚帝耶律延禧,自逃進夾山後,便派親信蕭乞薛和坡裏括喬裝出山,分別向西夏李乾順和謨葛失部落求助。謨葛失部落久居陰山,一直遙受遼國的管製。

蕭乞薛輾轉來到西夏,見了李乾順,將耶律延禧目前的景況做了細述。其實,不用他說,李乾順也早知道了。別看李乾順坐鎮邊域,但是在中原及遼、金等地都安排了眼線,所以宋、遼、金幾國的變化都掌握在他的手中。李乾順分析當前的形勢,知道遼國大勢一去,為免得罪金人,李乾順拒絕出兵。

當時,金國也派大使完顏可索前往西夏,目的是穩住西部,同時監視西夏人的軍事動向。李乾順在拒絕了蕭乞薛的請求後,對金人大使完顏可索道:“大使先生,您瞧我們西夏可算大義滅親?”完顏可索很滿意,道:“夏國誠心與金國結盟,本使定將您的心思稟告我主。”

耶律南仙聽說有耶律延禧的親信使者到了,便走出後宮,出來麵聖。蕭乞薛趕緊向她訴說了耶律延禧的情況。南仙一聽心急若焚,涕道:“萬歲,遼夏乃是邦交,現今遼國蒙難,夏國何以不肯伸出援助之手?”李乾順見南仙哭哭啼啼,隻好將她拉到一邊,低聲道:“朕還不是不想得罪金人嗎?”

南仙冷冷一笑,大聲問完顏可索:“請問金國大使,我夏國若願與貴國聯盟,不知能得到什麼好處?”完顏可索道:“敝國主公說過,隻要夏國肯與金國聯盟,滅遼之後,當有領地分割。”南仙道:“那怎麼樣才算聯盟呢?”完顏可索道:“其一,經濟和物資援助金國,其二,直接出兵,其三,若耶律延禧逃到夏國境內後不可收留,且應解送金國處置。”南仙冷笑道:“貴國打得好算盤啊。”完顏可索也笑:“單願金、夏合作愉快。”

李乾順擔心南仙得罪了金使,忙派人將完顏可索帶到使館休息。

南仙道:“萬歲,你真的不肯出援兵嗎?”李乾順怕南仙鬧將起來,後果不可收拾,隻好命大將李元成帶五千人馬前去接應。

蕭乞薛回到夾山,向耶律延禧彙報。耶律延禧日日期盼著援兵的到來。而李元成行至中途,便遇到了完顏婁室的人馬,雙方假意打鬥,李元成佯裝敗退。這一切都是李乾順暗中囑托並與金使商議好的,所以,雙方未有大的傷亡。

六月,謨葛失部援兵至,也被完顏婁室擊敗。七月,遼將耶律大石帶著一批人馬與謨葛失部人馬合在一處,共投耶律延禧。耶律延禧見人馬壯大了起來,企圖出夾山,重建大權。耶律大石卻知道金人不可抵擋,勸耶律延禧還是以躲避為主。耶律延禧過夠了躲躲藏藏的日子,他是個喜歡到處遊獵的人,哪裏還悶得住,於是誰勸也不聽,開始與兩位親信蕭乞薛和坡裏括商議出山的計劃。

耶律大石見耶律延禧這棵樹已經失去了依附的意義,於是砍了蕭乞薛和坡裏括,帶著部下趕奔可敦城,自立為王,並設置南院北院,厲兵秣馬,期待複興遼邦。

而耶律延禧一意孤行,帶人出山東進,與粘罕的人馬戰於奄遏夏水,不敵後又回逃。宣和七年(1125年)二月,耶律延禧逃至應州附近,被完顏婁室擒獲。耶律南仙在西夏聽聞遼耶律延禧延熹被俘後,恨李乾順無情,憂國憂民,悲傷過度,絕食身亡。而當年八月,耶律延禧便被完顏婁室解送金國上京。

耶律延禧被俘,金人的目光開始越過燕雲十六州,投向了更遠的目標——宋國。通過對檀州、薊州兩地的試探後,吳乞買決定進軍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