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1 / 1)

在西伯利亞礦坑的深處,

望你們堅持著高傲的忍耐[1]的榜樣,

你們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誌向,

決不會就那樣徒然消亡。

災難的忠實的姊妹——希望,

正在陰暗的地底潛藏,

她會喚起你們的勇氣和歡樂,

大家期望的時辰不久將會光降:

愛情和友誼會穿過陰暗的牢門

來到你們的身旁,

正像我的自由的歌聲

會傳進你們苦役的洞窟一樣。

沉重的枷鎖會掉下,

黑暗的牢獄會覆亡,——

自由會在門口歡欣地迎接你們,

弟兄們會把利劍送到你們手上。

——一八二七年

【注】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在彼得堡爆發了貴族革命家——十二月黨人的起義,反對沙皇暴政。這次起義不幸為沙皇當局鎮壓,包括詩人雷列耶夫在內的五個主要的領袖被判處絞刑,其他一百多個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去,在赤塔一帶的礦坑裏做苦役。十二月黨人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對俄國的革命運動卻發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正如列寧所說的:“貴族時期最出色的活動家是十二月黨人”,“他們的事業沒有落空”,“貴族中的優秀的人物,卻促進了人民的覺醒”。

當十二月黨人起義時,普希金正被囚禁在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他雖然沒有參加十二月黨人的組織,但他同十二月黨人有親密的交往,而且非常同情十二月黨人。他在一八二六年底到一八二七年初寫成了這首詩,在一八二七年正月初托十二月黨人穆拉維約夫的妻子帶到西伯利亞去。十二月黨詩人奧多耶夫斯基曾和了普希金一首詩,其中有這樣的詩句:“我們的悲痛的工作決不會就那樣徒然消亡,從星星之火會燃燒成熊熊的火光。”列寧一九〇〇年在國外創辦革命報刊時,即采用了《火星》作為報名,並在報頭旁邊引用了奧多耶夫斯基寫的後一句詩作為題詞。

【注釋】

[1]在被流放的十二月黨人中,如普希欽就是普希金在皇村學校的同學,“堅持著高傲的忍耐”這句詩,引自詩人傑利維格寫的《皇村學校畢業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