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學畢業後在父親好友開設的鄧肯商行謀到一份職業。在一次采購途中,摩根碰到了第一次發財的機會。當時,輪船停泊在新奧爾良,他信步走過充滿巴黎浪漫氣息的法國街,來到了嘈雜的碼頭。碼頭上,晌午的太陽烤得正熱。遠處兩艘從密西西比河下來的輪船停泊著,黑人正在忙碌著上貨、卸貨。
突然間,一位陌生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小夥子,想買咖啡嗎?”那人搶先進行自我介紹,他是往來美國和巴西的貨船船長,受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裏運來一船咖啡。想不到美國的買主已經破產,隻好自己推銷。自己又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因此希望賠本出賣,如果誰給現金,就可以以半價出售。
摩根的大腦飛速旋轉,覺得有利可圖,就打定主意買下這些咖啡。他帶著咖啡樣品到新奧爾良所有與鄧肯商行有聯係的客戶那兒推銷。很多經驗豐富的職員都勸他謹慎行事,理由是:價錢雖然讓人心動,但是艙內的咖啡是否同樣品一樣,誰也說不準,何況以前還發生過船員欺騙買主的事。
此時摩根已下了決心,也不去進一步調查,就以鄧肯商行名義買下全船咖啡,並發電報給紐約的鄧肯商行說,自己已買到一船廉價咖啡。很快鄧肯商行回電嚴加指責,不許擅自用公司名義做生意,立即取消這筆交易!氣憤的摩根沒有撤回交易,他決定自己幹。摩根電告父親,用借來的錢償還了挪用鄧肯商行的錢。
也該敢於冒險的摩根發財,這批貨剛到手,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大減產,咖啡價格一下子漲了2~3倍。摩根及時拋售咖啡,結果賺了一大筆錢。摩根因“咖啡事件”雖然丟失了鄧肯商行的一個重要職位,但這件事卻證明了他的經商才幹,同時又換來了他自己的商行——摩根商行。
從咖啡生意中,摩根認識到隻有大膽作出決策才能達到賺錢的目的。自此以後,摩根無論參與什麼生意,從不去考慮風險有多大。他堅信,風險越大,賺的錢也越多。於是,他作出決策的膽量也就越來越大。
普法戰爭以法國的慘敗而告終,法國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法國政府要支付給德國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還要尋找資金來修補已千瘡百孔的國民經濟。要刺激經濟的複蘇和發展,就必須要發行25億法郎的國債。可問題是,國債的確可以發,可有誰敢買呢?誰會相信法國政府能在這一片廢墟之上有所作為呢?
巴黎,一個豪華的別墅中,摩根與為發行國債而來的法國密使的談判正在進行中。“關於這5000萬美元、25億法郎債券推銷的事,你有沒有征求過羅斯查爾男爵和哈利男爵(這二位分別是英、法兩國銀行業的巨頭)的意見呢?”密使苦笑著搖頭道:“他們都沒有答應。”
這一切都正在摩根的預料之中。這麼大一批國債的發行,又是在法國戰敗、巴黎革命發生的背景下,誰有如此大的膽量來冒這個風險呢?但直覺敏銳的摩根感到:在當前這個時代,政治經濟的動蕩是會時時發生的,各國政府要想不垮台,就必須大量的發行國債。所以,以後這項業務必然會成為投資銀行證券交易的重頭戲,隻要能掌管這項業務,就必定會成為未來金融界的領頭羊。
“一切就從現在開始!”摩根做出了又一個決定他命運的抉擇:以一己之力承擔這5000萬美元的國債。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這畢竟是5000萬實實在在的美元啊!怎樣才能消化這批國債呢?摩根又作出一個挑戰傳統規則的大膽計劃:他要打破華爾街的傳統,把各行其事的所有大銀行聯合起來,形成一個規模空前、資財雄厚的國際承購組織——辛迪加,而他則理所當然地成為這個帝國的領導者。
這個驚人的計劃立即遭到他的商業夥伴克理姆的反對:“我的摩根,你瘋了嗎?你敢去買那5000萬的法國公債已經夠膽大了,如今,你竟還要去挑戰華爾街多年以來的遊戲規則和傳統,你知道這將帶來什麼嗎?你一定會被這風雲變幻的金融巨鱷給吞掉的,而且還會是屍骨無存啊!希望你再仔細考慮你的決定。”
克理姆說的一點也不錯,華爾街的傳統是,誰有機會誰獨吞,就算自己吞不下去,誰也別想再去染指。見錢眼開的投資商們總是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相互之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置信譽於腦後,結果鬧得整個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膽。
摩根這個近乎“與虎謀皮”的計劃無異於是試圖駕一艘船板鬆裂、不堪重負的巨舟駛向汪洋大海。然而摩根憑著過人的膽略和遠見,看到了暴風雨雖然是不可避免的,但風雨之後一定會有彩虹,隻要有希望,就大膽去做,去拚搏!
曆史的發展證明了摩根的大膽抉擇是正確的,他的成功不僅使他自己成為了華爾街的中樞,他的經營理念和冒險精神也為整個摩根家族帶來了數不清的財富,尤其是他那些大膽投機的行動,更是剌激了無數投資者向華爾街蜂擁而來。
風險越大,競爭越小,利潤就越大,成功的機遇就越大。許多成功的商人甚至把冒險當作致富的必要條件。生意人沒有足夠的冒險精神,看不到大利益,害怕吃小虧是不行的。一旦你覺得某個目標值得一試,那就果斷地開始著手,優柔寡斷會放不開手腳,想到了就要做,分析出商機就出手。
3冒險必須能夠控製風險
西方心理學家對冒險家們進行了半個世紀的研究,最初的看法是比較負麵的。後來,美國的奧柯爾維等心理學家通過科學研究,完全顛覆了以往的觀點。
奧柯爾維對293名冒險運動者進行了詳細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冒險家”不僅沒有心理障礙,而且大多心理素質極高。比如,他們在定向方麵有極高的能力,有著強烈的外傾性格特征,抽象思維能力高於平均指數,思維縝密,智商較高……他們都熱愛生活,珍惜生命,在從事冒險運動時,並不是漫不經心或輕率、魯莽,而是完全了解自己的身體素質和所使用的設施,並且將天氣以及其他可能發生的變化、應采取的應變措施等一一考慮周到,力爭在冒險運動中萬無一失。
敢於冒險和善於冒險是成功商人的本色,但冒險並不是孤注一擲,如果兩者混為一談,冒險就會成為魯莽。莽撞之人敢於輕率地冒險,不是因為他勇敢,而是因為他看不到危險,結果失去了所有的東西,包括東山再起的資本和信心。
美國商人崇尚利在險中求,但並不讚成失去理性地冒險,更注重化險為夷、穩中製勝。冒險而又不失謹慎,失敗就會少一些。
利普蘇斯在大學讀建築學研究生時,由於對股票期權產生了興趣就同時選修了工商管理的碩士學位。畢業後他沒有從事建築工作,而是加盟了著名的所羅門兄弟公司。
1982年,費城交易所開辦了外彙期權交易業務,做過期權的利普蘇斯業績突出,在27歲時就被提拔為所羅門公司外彙部主管。在朋友的協助下,利普蘇斯建立了一個廣闊的關係網,這為他後來在華爾街外彙市場叱吒風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利普蘇斯認為做外彙靠的就是消息靈通,被銀行同業接受才能賺大錢。1982年9月,利普蘇斯用個人做期權賺到的25萬美元進軍股市,並利用股市下跌又大賺了一筆。但到了9月23日,股市跌到底線後大幅反彈,由於他進單量過大,3天後資金全部賠光,這次教訓使他認識到了風險控製的重要性,決心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司中,開始闖出一片新天地。
1988年秋,外彙市場在風平浪靜之後突起波瀾,原因是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聯合國大會上的大談裁軍問題,市場理解為美國也將要裁減軍備,削減財政赤字對美元有利,受其影響,美元在紐約盤開始上升,很快就漲1%。當時所羅門公司手中有30億美元的賣單,漲幅1%就意味著損失3000萬美元。
情況危急,又恰逢是星期五,市場交易量很小,想砍單出場很困難。利普蘇斯決定先拋出3億美元,試圖壓住美元的漲勢,想等到星期一紐約盤開市後再平單出場。但美元漲勢洶洶,很快上漲了3%,此時所羅門公司的虧損達到了9000萬美元。利普蘇斯急忙向總裁彙報,一直管理有道任人唯賢的總裁鼓勵他沉著冷靜,放手去做。
在是否拋出的決斷中,利普蘇斯分析了市場,毅然選擇繼續持有,等待時機。周一紐約盤開市,美元果然開始下跌,他耐心等到了歐洲盤平單出場才拋出美元,終於死裏逃生,隻損失了1800萬美元。事後利普蘇斯分析認為,對紐約市場的流動性的錯誤估計,造成了局勢失控,而自己冷靜分析,不盲從,處理得當,才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借助於天才和勤奮,以及所羅門公司在華爾街的聲譽和實力,利普蘇斯成為華爾街的“外彙蘇丹王”。在主持所羅門公司外彙部的10年裏,為公司賺取了五六億美元的巨額利潤。目前他進單數目之大令人瞠目結舌,一次進幾億美元,甚至幾十億美元都是常事。由於利普蘇斯的卓越表現和所羅門公司豐厚的財力,他所主持的外彙部在全世界上百家銀行共有800億美元的信用額度,每年從外彙市場賺取的利潤數以億計。
在投資中,風險的大小通常起著決定性作用,在投資中成為巨富是每個人的夢想,但也要對風險有一定的判斷和預備應對措施,在複雜多變的金融市場更重要的是學會控製風險。翻開索羅斯征戰金融界的記錄,一般人都會被他出手的霸氣嚇到,也可以說豪氣。很多人誤以為隻是命運之神特別眷戀索羅斯,認為隻是賭贏罷了,賭輸了還不是窮光蛋一個。其實索羅斯有自己的原則:冒險而不忽略風險,豪賭而不傾囊下注。他在從事冒險之前,是評估過風險,下過研究功夫的。他的冒險並不是不顧安全考慮,賭資雖大但不是他的全部家當。他雖然時常豪賭,但也會先以資金小試一下市場,絕不會財大氣粗到處拿巨資作戰。
商界冒險家的成功,除了極少的幸運因素之外,大多是他們謀算出了風險的係數有多大,做好了應對風險的準備,從而增加了勝算的幾率。正所謂大膽行動的背後必有深謀遠慮,必有細心的籌劃與安排。
投資不同於賭博,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不但要知道什麼時候是最佳的投資時機,更要對危險有超前的預見力與決斷力。在商業投資方麵,絕沒有十全十美、穩賺不賠的正確方案,有的隻是成功的信心和冒險的準備。六、精明談判策略靈活〖〗
談判是一個通過不斷調整各自需求,最終使各談判方的需求相互得以調和,互相接近從而達成一致意見的過程。在美國人的觀念中,談判是一種不必借助武器的戰爭,三言兩語可以造成極大的殺傷力,也可輕而易舉地征服人心,因而他們善於在談判桌上與對方鬥智鬥勇,用謀略贏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