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成人改名
第一節改名有講究一、改名是一種創造
俗話說:“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起名是認真、慎重的,用名也是嚴肅、穩定的。可是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人們常常會覺得原名已不恰當,對原名也越來越不滿意,直至最終改換原名。改換原名也是起名的一種形式,改名的方式大致為主動改名和被動改名兩種。
主動改名的原因,大多是為了強化自己的意誌、自身的思想身份發生了變化,或為紀念某事某物、某一靈感觸動和不滿原名字的音或形,等等。如聶耳,原名聶守信。由於音樂方麵的天賦,加上他的姓氏由個“耳”字組成,於是都叫他“耳朵”。而聶守信覺得也不錯,便改名為聶耳。
被動改名,一般是因為不滿幼年按長輩意願所起的名字,或在成長過程中遵循長輩意願、受到時代風潮的影響或受封建避諱製度的製約等因素影響而被迫改名。“文革”時,許多人紛紛起名衛紅、學青、學彪、愛武、愛兵、永革、繼革、衛東等。隨著林彪、江青等人政治生命的終結以及那個時代的結束,這些名字便顯得可笑滑稽了,改名亦在所難免。李四光原名李仲揆,他在赴日本留學時,不小心在護照姓名欄裏填上年齡 “十四”。護照不能塗改,於是他就將“十”字添筆改為“李”,“四”字無法改。而李四這名字又太不雅觀,他無意間抬頭看到光被四表的橫匾,就在四後邊加了一個“光”字。於是,李仲揆在純屬意外的情況下改名為“李四光”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改名是一種創造活動,像創作文學作品一樣,改名也需要借助機遇和靈感。有時人們冥思苦想,搜肚索腸,卻終一無所獲,而有時隨時靈動,卻能“妙手偶得”地得一新鮮而有趣的名字。
二、改名有原則
一旦作出改名的決定,就應力求改出比原名更好的名字。怎樣才能改出更有意義、更富魅力的名字呢?首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改名要誰用誰做主
在古代,一般是不容許改名的。名得之於父母,它就像“身體發膚,不敢毀傷”。即使父母親去世了,也不能改名。當今社會,人們都有合理合法的起名、改名的自由和權利。《民法通則》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幹涉、盜用、假冒。”
如果使用者尚無能力起名、改名,這時起名、改名一般由其父母做主,當使用者完全有能力自己改名時,通常應該讓名主自己決定更改什麼樣的名字。
2.改名要莊重嚴肅
人們在起名、改名時,一般都會斟酌用字,以使其名字更好地表現自己的思想和誌趣。尤其是改名,人們都把它當作一件十分莊重、嚴肅的事情。在大多數人看來,除因避諱改換姓名外,對於改換常用的行世之名,就意味著一個人舊身份的改變,新身份的誕生。一個人姓名的誕生,尤其是改名常常被看得比較嚴肅,那麼用名者自己就要努力維護好自己的姓名權,別人也應予以充分尊重。如《中國教育報》曾刊登過一則消息,大標題為《李公仆、聞一多殉難5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公仆”是李公樸之誤。 又如《工人日報》一則攝影報道,大標題是《國良奪魁》,“國良”是乒乓球冠軍劉國梁的名字之誤。李公樸、劉國梁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其實不管知名與否,嚴肅對待別人的姓名權都是不容置疑、理所當然的,這兩家報紙都分別受到了社會輿論的批評。
3.改名手續要辦齊全
為了保護公民的姓名權,防止他人幹涉、盜用和假冒,一般公民在起名的時候,都經過了戶口登記機關的登記。因此改名,尤其是成年人的改名,牽涉到的問題比較多,未經戶口登記機關批準,公民不得任意更改姓名。因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的規定,年滿16歲的中國公民,都應依照該條例領取居民身份證。如領取居民身份證後再更改名字,將給有關部門帶來許多麻煩,所以如果要改名,一般應在16周歲以前辦理好更改手續,16周歲後,沒有充分理由,不應再輕易變動自己的名字。
但即使有了規章條例的約束,改名的現象還是大量存在。如確實需要改名,那又該如何操作呢?在我國,受理公民改名登記的是各地公安局的戶籍部門。如確有正當理由需要變更名字時,應按照《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的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後再作變更。公民在16歲之前改名的,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規定辦理:未滿18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在18周歲以上需要改名的,可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需要提醒的是,公民在改名時必須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忽視這一點的後果往往是不堪設想的。曾有一位青年到外地去打工,使用的是化名,後來使用化名的存折被盜,他也沒有辦法報案查詢。還有人搞了一項發明專利,他用新的名字向專利局申請專利之後卻遇到了麻煩,主要是新名字和工作證、戶口簿上的名字不符。他不解地對戶口登記機關說:“我一直認為公民有使用和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我想用什麼名字是我的自由,我不願受別人的幹涉。沒想到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有些人是不能改名的,如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正在受刑事處分的人、正在勞動教養的人以及身份不明來曆不清的人,都不能變更姓名。
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的職工需要變更姓名時,必須持有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準予更改姓名的證明,方可辦理。
公民在改名時,申請改名的理由要合理,辦理改名的手續要合法。一定要提高對改名行為法規的認識,嚴格遵照規章製度行事。
三、言誌改名
時代的變化總是風起雲湧、迅猛無常,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點,為了表現其抱負和對理想的追求,使其名達到“名如人”和“名言誌”的效果,有人會毅然選擇改名。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中國著名畫家。他家境不好,沒有上過正規的學校,但從小就愛好畫畫。為了在社會上求得一席之地,常做苦工的他非常想進“洋學堂”讀書,可家裏沒有錢供他上學,別人也不肯借錢給他,他深感世態炎涼,前途渺茫,不禁悲從中來,猶如鴻雁哀鳴,於是他改名為“徐悲鴻”,立誌發憤求學,靠自己的才能立身於世。
言誌改名有兩種傾向,即個人傾向和國家民族傾向。徐悲鴻的改名就是以個人傾向為主。在這種傾向方麵,還有不少改名的例子。
晚唐號稱“三羅”之一的羅隱,原名羅橫,他能詩善文,頗負盛名,且恃才傲物。他曾嘲笑朝廷公卿權貴:“是何朝官?我腳來筆,亦可敵得數輩。”正因如此,他10次應試皆不第。而與羅橫完全不同的是,一個耍猴的因得到唐僖宗的喜歡而官居要職,這對羅隱自然是很大的刺激。於是他歸隱鄉林,並改名為“隱”。
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後改為洪秀全。因“秀全”二字是由“禾乃人王”四個字組成,而其中“禾”諧音為“我”。於是“秀全”便解為“我乃人王”。其意一目了然,這反映了他非凡的抱負和追求。
革命時期的愛國知識分子李公樸原名李永祥,其兄弟四人從大到小按“仁義康祥”的順序命名。後來他受到新思想的影響,不滿“仁義康祥”的封建意識,便改名為“公樸”。“公樸者,公仆也。”表示他願意做人民的公仆。
徐特立,原名徐懋恂,又名徐立華,著名教育家,延安時期的“五老”之一。在他年輕時,有一次在乘船途中看見多名乘客對船工態度蠻橫,他因對此極感不平,就自誡自己若能中舉及第,就隻當教員,不當欺壓百姓之官,並取“特立獨行,高潔白守。不隨流俗,不入汙泥”之意,改名為徐特立。
由於國家民族傾向而改名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如蕭楚女原名蕭秋,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的宣傳家。後在湖北時,因對屈原《離騷》中“勿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之句頗有感觸,便毅然改名為楚女。以“楚女”為名,表示自己要為國奮鬥一生,奉獻自己的無私胸懷。
周立波,原名周紹儀、周風翔,當代著名作家。20歲時投身於革命,之後參加魯迅領導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不久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後,他便立誌在現實主義文學領域有所作為。為了時刻鞭策自己,他以英語Liberate(解放)一詞的讀音“立波”作為名字,且終生使用。
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原名彭家睦,其父為他起此名是希望一家團結和睦。可長大後作為時代知識分子中的一員,他同樣有著強烈的獻身祖國建設的情懷。1956年,他自動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並要求從上海調到新疆工作,他下決心正式改名為“加木”。他說:“加木合起來就是‘架’字,我要在上海和新疆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跳出小家庭到新疆去,為新疆建設添材加木。”
鄒韜奮,原名思潤,我國現代著名的新聞記者、出版家,傑出的民主人士。他在上海主編《生活》周刊時,改名韜奮。“韜”是韜光養晦,“奮”是奮鬥不息,他用此名來激勵自己為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多做貢獻。
對於言誌改名來說,不管是個人傾向還是國家民族傾向,都能體現改名者的思想和誌趣,促使改名者在名字的激勵下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四、向往新生活改名
向往新生活改名的原因,常常是由於原名落後、鄙俗,不符合自己對新理想的追求,對新生活的向往之情而引起的。絕大多數人在出生之時,起名通常是由其父母長輩完成的,所起的名字,也是根據他們的性情愛好而來的。在長大後,有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和向往的生活,便常常會因不喜歡原名而改名。
人的思想不可能一成不變,一旦思想變了,追求的理想目標、向往的生活方式等就都會隨之改變。並且在這種新變化產生的同時,都會有表現這種新需求和願望的方式。改名,就是一種很好的表現方式。如近代革命家秋瑾,原名秋閏瑾,小名玉姑,後來為了表示女性不甘落後的革命抱負,去掉了名中溫婉的閏字改名“秋瑾”,又自稱競雄、鑒湖女俠。再如近代作家劉半農,改筆名為半農,表明了他告別纏綿悱惻的舊文學,開始新的文學生涯的決心。
需要注意的是,為向往新生活而改的名字應積極向上,避免使用那些有宣揚財利和名望等思想感情的名字。
五、依思想身份變化改名
人們常常會因思想和身份的變化而改名,在改名的過程中,他們也會因身份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改名態度。比如說老百姓改名比較隨便,知識分子改名很講究,誌士仁人改名充滿激情,帝王將相改名故作高深和神秘。
我國曆史上一些帝王將相的名字,開始是不很雅觀的。如漢高祖劉邦的小名劉三,魏武帝曹操的小名阿瞞等等。有的甚至比凡夫俗子還要俗三分,如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字寄奴,西晉石崇小字齊奴,謝安的弟弟謝石小字石奴等等。不過後來他們都因成就了自己的霸業,思想和身份發生了變化,於是也就都改成了現在史書上的名字。
在近現代,由於思想和身份發生變化而改名的現象更是司空見慣。如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複,原名體乾,後改名宗光,入仕途以後又改名複,晚年思想趨於保守,潛心著書立說,又取號愈野老人。其思想變化的軌跡在他的名字上得到了鮮明的體現。
再如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原名文浚,由於其信奉明代心學家王陽明的哲學觀點:“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便改名為“知行”。後來,他又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便又改名為“行知”,這些名字便反映了他思想的變化。
用這種方法改名需要注意的是,促使人更改姓名的思想變化和身份變化,一般都應該是深刻的,極有影響的,若為那些偶爾的、膚淺的變化改名則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六、以求賜改名
以求賜改名,在封建社會是指皇帝賜給臣民的名字。如北宋將領楊業,又名楊繼業。少時雄武豪爽,善騎射。青年時期為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部將,以驍勇著稱,戰功卓著。北漢主劉繼元甚為賞識,因而賜楊劉姓,改名為劉建業。直至太平興國四年,北漢降宋,宋太宗知其忠勇,撫慰甚厚,又複姓楊氏,複名業(繼業)。
在古代,能得到帝王的賜名,的確榮耀無比,也極為難得。其實,除了皇帝聖諭欽賜或金枝玉葉口諭傳詔外,能得到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如私塾先生、親朋長輩、傳藝恩師、雲遊僧侶、豪儒名士、刀劍行俠等的賜名,也同樣是十分難得的事情。如劉大田求名於思師而得“開渠”;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呂正操,其小學老師根據“操之必正”而賜字“必正”;李隆郅求名於鄧中複而得“立三”;張正權曾出家投佛而得名“大幹”;牛俊國求名先輩而獲“得草”等等。
在改名的過程中,由於文化水平低,對改名不內行,或求人“賜名”,圖個榮耀吉利,或以示感恩紀念,或求人指點迷津,以覺悟解惑,或為了立身行事的方便等多種不同的原因,人們都可能向別人求賜姓名。
在古代,求人賜名多是由於對權威、對古聖先賢的敬仰所致;在當今,以求賜改名的現象還是很多,其中甚至一些學富五車的有識之士也求賜姓名。
七、遵習俗改名
遵習俗改名主要發生在古代。當時由於受宗族觀念、男尊女卑、官貴民賤等思想的影響,人們一旦發生諸如改嫁、過繼等情況,都要嚴格遵照當時的風俗習慣改名。
這種遵習俗改名的傳統,主要有三種情況。
1.隨母改嫁改名
在古代社會裏,隨母改嫁的孩子叫“入子”,通常來說是要改名的。如五代後周的建立者郭威,其本姓為常。後來由於其家道貧寒,加上其父早衰,母親王氏便攜他改嫁郭家,於是他就從郭姓改名為郭威。又如範仲淹,宋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在他出生後不久,其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便帶著他改嫁到長山一個姓朱的人家,於是範仲淹從範姓改為朱姓,並隨朱姓兄弟就讀於白山醴泉寺。直至20年後,他考中進士,才把母親接回範家,自己也恢複了範姓,起名仲淹。
2.過繼做養子改名
過繼是指將自己的孩子過繼給兄弟或別人做養子。一般來說,過繼的孩子都是要隨養父姓而改名的,這種改名又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同姓過繼改名。同姓過繼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兄弟之間,因此一般是不用改名的,但是有一定教養和知識的人在名字上也做些變動。如唐初書壇四傑之一的虞世南,自幼過繼叔父虞寄為嗣子,所以長大後便改名字伯施,意思是兄長將兒子給予弟弟。
另一種是異姓過繼改名。無論是草野百姓還是官宦之家,隻要是異姓過繼,首先便要改姓而從養父姓。如魏武帝曹操之父曹嵩,本名為夏侯嵩,後過繼到曹家,成為曹騰的養子,他也就由此而改名曹嵩,從此曹與夏侯兩姓同族。
3.做家仆奴婢改名
古代社會裏,大戶人家的家仆奴婢,一般來說都具有賣身的性質,因此,這些家仆奴婢有時也根據主人的意願而從主姓改名。如明朝為人狂放不羈的風流才子唐伯虎,為了追求華太師家中的丫環秋香,不惜改名換姓為“康宣”,賣身到華府去當家童。後來,由於華太師見其精明能幹、武中有文,很賞識他,便主仆同姓,給他起了個名字叫“華安”。
這些雖都是舊時代的習俗,但隨母改嫁而改名、因過繼而改名的現象如今依然存在。不過在改名時,這些習俗的影響已顯得微乎其微。
八、因隱蔽身世改名
為隱蔽身份身世而改名,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在舊社會時,人們因躲避亂世而隱姓埋名。如漢初名相張良,本是韓國的公族,是姬姓。後因秦始皇滅韓,集家亡國破之恨於一身的張良,散家資千萬以報仇,終於有機會得以擊殺秦始皇,椎中副車,使秦始皇驚出一身冷汗。良為躲避追捕,乃改姓為張,改姓實則改名。又如明清之際的著名政治活動家、哲學家、自然科學家方以智,誌比天高,曾自稱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識烹於一爐,發明千古不失的方法。但由於其早年受奸相魏忠賢餘黨阮大铖的誣陷,不得不輾轉浙江、福建等地,兩棄家室,五變姓名。他先後名為吳石公、愚道人、方以智、大智等,又先後起別號弘智、藥地五老、浮山笑翁、浮廬愚者、天界戒子、黑立道人等,息交絕遊,過著由入世到出世的隱居生活。這些改名的例子還有很多,如秦末的陳餘、張耳、也鮒等都曾隱匿真名而浪跡浮蹤。
另一種是為從事某種特殊活動、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人們也常常隱蔽真實身份,改換自己的姓名。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雁冰,北伐戰爭失敗,曾引起他思想上的極大震動,他因此由原先的文藝批評工作轉而開始創作活動。為了說明當時內心的矛盾和痛苦,他發表小說《幻滅》時所署的筆名是“矛盾”,後來由於《小說月報》的編者葉聖陶認為“矛盾”顯然是個假名,怕引起反對派的注意,依然會惹麻煩,於是改“矛”為“茅”。
為隱蔽身份身世而改名,一般隻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用到。保持高度隱蔽是這種改名方式的唯一目的,因此,隻要改後的名字能達到這一目的,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名字。
九、因避諱改名
在古代,臣民如果與帝王同名,都是必須更改的,否則就是“犯諱”。因避諱而改名的方法有直接改名、改稱名為稱字或稱封號、將雙名中犯諱之字刪去等等。
1.直接改名法
這是最常見的因避諱而改名的方法。如漢初名士蒯通,本名蒯徹,後因與漢武帝劉徹同了“徹”字,所以將名字改為蒯通。再如宋代名將楊延昭,也就是楊六郎,本名為楊延朗,由於宋真宗趙恒冒認道教傳說中的天皇之一的趙玄朗為宗室,於是楊延朗就避“朗”字,改名為楊延昭。
具體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南齊的蕭道先,避高帝諱而改名蕭景先;唐代的韋純,避憲宗諱而改名韋貫之;後周的李洪威,避太祖諱而改名李洪義;宋代的陳旭,避神宗諱而改名陳升之等等。
2.改稱名為稱字或稱封號
如西漢元帝時宮女王薔,字剛君,為我國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到了晉朝時,為了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稱為明君或明妃。類似的還有南朝劉宋的王裕之,因避武帝劉裕諱,改稱字敬弘;北齊的趙隱,因避神武帝六世祖諱,改稱字彥深;隋代的李孝貞,因避高祖諱,改稱字元操;宋代的呂胤,因避太祖諱,改稱字餘慶等。
3.將雙名中犯諱之字刪去
如南朝蕭齊的薛道淵,因避高帝諱,改單名淵;五代後周的王易簡,因避太祖之父諱,改單名易。
古代人不但在世時要避現在及以前帝王的諱,而且在死後還要避後世帝王的諱,而其中唐曆史學家、《史通》的作者劉知幾可以說是很不幸,他因避諱而幾次改名,最後弄得不知其正名為何。他原名劉知幾,先是避唐玄宗李隆基諱(“基”和“幾”算是同音)而改為劉子玄,後又因避清代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諱,又改回劉知幾,而同時又由於劉子玄的名字流傳了近10年,不能銷聲匿跡,則又被改稱劉子元。這樣,劉知幾、劉子玄、劉子元三名一人,真不知九泉之下的史學大家知道後會有何感想!
所以,對於帝王來說,為了給臣民減少因避諱帶來的麻煩,比較聰明的方法便是縮小避諱的範圍,如唐太宗在即位時下令:“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二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
在古代社會裏,人們除了因避皇帝諱而必須改名外,有時候為了避權貴的忌諱,通常也要被迫改名。如封建時期有個叫楊村的人參加科舉考試,由於其名字與反叛首領的名字相同,為了順利金榜題名,避免誤會,此人便改名為楊非林。
在古代,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皇帝的名字也同樣神聖無比。不僅是凡夫俗子、王侯將相,就是神仙也要避諱。如神話傳說中月宮的仙女恒娥,因避漢文帝名“恒”字,也得更名為嫦娥。再如慈悲的化身、救苦救難之神觀世音,因其中的“世”與唐太宗李世民的“世”相同,唐以後一直避“世”字而簡稱“觀音”。
在今天,人們的起名、改名早已擺脫了皇權貴族的陰影,獲得了真正的起名和改名的自由。
十、增減字改名
增減字改名,主要是指在原名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一個字,從而賦予原名新的含義,成為一個新名。如成龍原名陳港生,在他8歲時,其父親將他送到香港著名武師、京劇武生於占元的中國戲劇學校學習,按照學校傳統慣例,學生們每人要起一個藝名,其中必須含有校長的名字中的一個字。因校長名為於占元,於是陳港生被改名為陳元龍。後來,羅維導演正式給陳元龍改藝名為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