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古元是當代著名的版畫家,在他出生時,父親為使他一生平安幸福,便虔誠地把他認寄給關帝廟的關聖大帝,並因此而將他起名為古帝源。古帝源長大並到延安以後,他覺得這個名字不合乎自己的理想誌向,於是就去掉名字的前一個字,同時又把後一個字改用同音的“元”,就這樣他的名字就由“古帝源”變為“古元”了。
又如聞一多先生,原名聞家驊,後由於覺得俗氣,便改為單名聞多。可不久他又發現叫起來不大順口,同學建議他在中間加個“一”字,好聽好記,他欣然接受,於是又改名為聞一多。
還有成蔭,原名成蔭五,著名導演,著名影片《南征北戰》的編導。由於他很喜歡綠樹成蔭這個成語,便將成蔭五中的“五”字去掉,改名成蔭。這樣,顧名思義,讓人立即有綠樹成蔭的聯想,使人欲親近的感覺油然而生。
像以上這種增減字的改名方法,具體的實例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增減字改名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增減字的偏旁部首,從而產生新的名字。而增減偏旁部首這種改名的方法,實質上也是累加起名法和拆字起名法(如白水泉,著名作家舒慶春,字舍予等)的一種形式,隻不過這種改名方式更巧妙。如王複羊,原名王複祥,著名漫畫家。後將名字中“祥”字的示字旁去掉,這樣其名就改成了王複羊。
又如高士其,原名高仕琪,是深受青少年喜愛的科普作家。由於他對舊社會的黑暗與政治的腐敗非常氣憤與不滿,憤然改名高士其。對此,他解釋說:“去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為錢。”說到做到,高老的這種高風亮節保持了一生,他也因此而更受到人們的讚揚和愛戴。
無論是增減字改名,還是增減字的偏旁部首改名,這種方法看似簡單,但若要真正能改出一個好的名字來,還需經過一番創新的思考和周全的推敲。
十一、以地名改名
以地名為名的習俗一般都有一段曆史,或是父母有太多的牽掛,或是名主自己難以割舍曾經經曆過的那段情懷。以出生之地、撫養之地的地點改名具有顯著的紀念效果。如文學家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出生於四川樂山地區,他在那裏度過了快樂的少年時代。後來他旅居全國各地,卻始終滿懷著對故鄉的眷戀之情。為了不忘生他養他的土地,他將四川樂山兩條河流的古名沫水(即大渡河)和若水(即雅礱江)合起來,改名“沫若”。再如左聯作家之一的柔石,原名趙平複,由於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城西方祠前,祠前有橋名“金水柔石”,他覺得不錯,加之敬仰明代方孝孺的品德(方祠即今人為紀念方孝孺而建),於是以橋名柔石作為筆名。
除了出生地和撫養地之外,還有極具其他意義的一些地名,也是可以用來改名的。如國畫大師齊白石,原名齊純芝。因古時從藝之人一般都有名號,在拜師學藝時,齊白石便請胡沁園先生給他改名。胡先生說:“離你家不到一裏的地方有個驛站叫白石鋪,白石鋪雖無名山大川,可田園風光倒也十分美好,我看你就叫白石山人吧!”齊白石欣然應允。但後來齊白石覺得四個字有些囉唆,便在題畫時,常常隻寫“白石”二字。於是,久而久之,他便以齊白石為名了。
以地名改名,特色鮮明,感情含蓄,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改名思路。
十二、以諧音改名
在改名時不容忽略的一點,就是避免名字與不雅觀的字諧音,否則便應該更換名字。同時,如果名字音好,字卻不雅,也同樣應該更換。這時,有些人就用同音或音近似而意義雅致的字眼代替。如用曉梅取代幺妹、用桂香取代貴祥、用小楠取代小囡等。
如電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兒的表演藝術家田華,原名為“劉天花”。因為其剛出生時,村子裏正鬧天花,其父為了使她不患天花,健康成長,便依照迷信習俗,為女兒起名天花。後來,天花參加了工作,成了一名小演員。她漸漸覺得這個名字不是很雅觀,最終她在劇團領導的幫助下,利用天花的諧音,改名為田華。
又如著名作家鐵凝,小時候家裏為其取乳名鐵妞。後來,她便用乳名鐵妞中的“妞”字取諧音“凝”字,起筆名為鐵凝。隨後,她以鐵凝為名發表了小說《啊,春雪》,並因此而成名,從此她就以鐵凝為名。
還有著名作家賈平凹,他的乳名為平娃,“娃”字音諧“凹”字,而且“平”與“凹”是矛盾對立的。綜合這兩種意思改名,真是妙不可言,“平凹”二字意味雋永、耐人回味。
諧音改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改換此名字,而間接取該名諧音字的字義。如1947年3月,解放軍決定撤離延安,前委要轉入地下,中共中央機關都用代號,中共中央的主要人員也予以配合而使用化名。毛澤東率先給自己起名,他說:“我叫李德勝。”取革命一定要勝利的意思。周恩來也想好了一個,他說“我叫胡必成,就是革命事業務必成功。”在江浙口音中“胡”與“務”諧音。
從以上例子看來,諧音改名好像特別隨意,沒有規則,人們難以采用這種思路去改名。其實不然,隻要真正用好這種方法,找到了相關的極富意義的諧音字詞,改出的名字還是相當成功的。
十三、以文章詩詞改名
古代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以文章、詩詞改名,是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國學基礎的表現。因此,這種改名方法深受人們的青睞。以文章詩詞改名,最常見的是利用古代的詩詞、文章來改。
如藝術大師劉海粟,原名劉季芳,因他極為欣賞蘇軾的《前赤壁賦》,便借其中的“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句,改名為“海粟”,一表白謙,二則表明藝海無涯,自己要畢生求索的誌向。再如“雨巷詩人”戴望舒,原名戴朝宗,因對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句深有感觸,於是改名為“戴望舒”。其中,“望舒”是指神話中驅月駕車的神,後來成為月的代稱。又如當代著名言情作家瓊瑤,其名出自《詩·衛風·木瓜》中“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句。
選取以文章、詩詞作為改名的依據,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隨著社會的發展,民族文化水準的逐漸提高,人們將會更加喜歡選擇詞章中的字意改名。
第二節改名軼聞
1.宋氏三姐妹改名之謎
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是中國現代的三位著名女性。宋氏家族也因出了這三位風雲人物而名聞中外。
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宋耀如,年輕時曾留學美國,十分崇拜為解放黑奴做出貢獻的美國總統林肯,認為是林肯拯救了美國,使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他非常希望中國也能出現這樣的偉大人物,來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麵貌。為此,他給三個女兒起了“愛琳”、“慶琳”、“美琳”的名字,“琳”和“林”同音。
後來,三個女兒又改名為“靄齡”、“慶齡”、“美齡”。那是1904年春天,宋愛琳陪父親去拜訪97歲的沈毓桂,這位老人曾任《萬國公報》主筆,是位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學者。交談中,他見愛琳風華正茂,氣質不凡,便問她的名字。得知她叫愛琳後,這位老學者便捋著胡須微笑著說道:“愛琳是洋人的名字,我們中國人嘛,應該有中國式的名字。”宋耀如聽後,感覺很有道理,便請沈毓桂給女兒另起一個名字。沈老想了一下說:“女性的名字應該文雅些,不如改‘愛’為‘靄’,改‘琳’為‘齡’。‘靄’和‘藹’兩字相通,司馬相如的《長門賦》曰:‘望中庭之藹藹兮’,蘇軾有詩曰:‘湖上蕭蕭疏雨過,山頭靄靄暮雲橫。宋耀如聽了沈老的一番解釋,覺得此名改得好。於是大女兒從此便改名為“宋靄齡”。大女兒名字一改,兩個妹妹也隨之相應改名為“宋慶齡”和“宋美齡”。
2.陳燮君為何改名為陳鐵軍
1928年農曆正月十五,年輕的共產黨員周文雍和陳鐵軍被敵人殘忍殺害了。他們是一對年輕的革命戀人。在與敵人的鬥爭中,他們始終戰鬥在一起,彼此相互配合和鼓勵,相互了解和敬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終成了戀人。在被敵人逮捕後,他們表現得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當得知敵人要殺害他們時,他們莊嚴地宣布正式結婚。臨刑前,他們在敵人的鐵窗前照了一張合影,作為他們的結婚照,敵人槍殺他們的槍聲,成了他們婚禮的禮炮。這一悲壯的場麵被人稱為“刑場上的婚禮”。
1924年,陳燮君考入廣東大學(後改為中山大學)文學院預科班學習。當時的廣州是大革命的根據地,民主革命風起雲湧,但形勢也很複雜,各種勢力都在活動較量,廣東大學表現得尤為突出。當時廣東大學的派別組織很多,有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敬仰馬克思主義的“新學生社”、“廣東婦女解放協會”,也有右派組織“孫文主義學會”、“醒獅”、“女權運動大同盟”等。
陳燮君入校後不久,右派組織的成員便紛紛向她圍攏,拉她加入。此時的陳燮君表現得很冷靜,她在觀察和了解學校各派別組織的情況,她的師友譚天度等人也幫她分析。當她辨清了各派別組織的政治態度和性質後,毅然決定加入“新學生社”和“廣東婦女解放協會”,並很快成為了這兩個組織的積極分子。
陳燮君總是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和辯論會。右派組織通常自恃後台有人,在學校裏表現得十分霸道,當他們在辯論中處於劣勢、理屈詞窮時,往往舉起手中的手杖(英語稱“士的”),毆打對方,攪亂會場。有一次學校學生會改選,結果“新學生社”得票最多。當公開宣布這一投票結果時,右派組織成員便高聲咒罵,要求宣布投票無效,並大打出手。陳燮君在這次衝突中被打傷臉部,眼眶下淤血成塊。
養傷的這段時間,陳燮君想到這次事件,想到右派組織“打垮共產黨”的叫囂,想到被打傷的同學們,感到無比憤怒,認為絕不能示弱和退縮。右派組織叫囂要“打垮共產黨”,而她則要鐵了心腸永遠跟共產黨走,與他們鬥爭到底,於是她決定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鐵軍”。有人得知她改名“鐵軍”後,曾勸她,說很多人都知道她陳燮君的名字,改了名,人們還認為是另一個人呢,對做群眾工作不利,但陳燮君堅持說她改名是向敵人表示絕不屈服,要同他們鬥爭到底,直到鬥出個新天地來。後來,她一直使用著這個響亮的名字。1926年4月,她入黨時,使用的也是“陳鐵軍”這個名字。她的妹妹陳燮元在她的影響下也改名為“陳鐵兒”。
3.李立三為革命多次改名
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李立三, 1899年出生於湖南醴陵一個書香門第。小時候,他有兩個小名,一個叫“風牛”,一個叫“狗妹仔”。起“鳳生”為小名,是因為他出生的時候,正遇家院中一株百齡鳳尾樹開花,家人認為是吉祥之兆,於是便為他起了這個小名;起“狗妹仔”為小名,是因為他上麵有個哥哥天亡,父親為了保佑他長命,便按照家鄉的風俗給他起了個賤名,以避邪躲禍。
李立三上學時,父親按家族的字輩給他取了個學名叫李隆郅。1922年,李隆郅受命去安源開展工人運動,臨行前,毛澤東對他說:“要多接觸工人群眾,你的名字難認又難寫,建議改一改。”根據毛澤東的建議,他將“隆郅”改為“能至”,既與“隆郅”諧音,又通俗好寫。在安源,他與劉少奇一起領導安源路礦工人開展革命運動,運動搞得轟轟烈烈,在工人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工人們稱他為“能人”,將他的名字解釋為“能人到來”。
“李立三”這個名字是鄧中夏幫他改的。1925年,他和鄧中夏一起去上海吳淞口工人俱樂部參加成立大會,黨派他去擔任主任職務。在路上時,鄧中夏說:“要選舉投票,你這‘李隆郅’三字筆劃太多,‘郅’字工人也難認,改個筆劃少的名吧。”改什麼好呢?鄧中夏抬頭看見路邊站著三個人,靈機一動,就說:“叫李三立吧!筆劃簡單,好寫也好認。”李隆郅笑著說:“李三立不好聽,我看叫李立三吧。”
隨著他在革命運動中的影響越來越大,李立三的名字也越來越有名氣。李立三曾犯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在黨內遭到過批判,這是他這個名字為人所熟知的一個原因,同時也與他傳奇的戰鬥經曆有關。他曾兩次被人們認為已經光榮犧牲,並為他舉行過兩個隆重的追悼會。
李立三還有一個俄國名字叫亞曆山大·拉賓。這是他犯了“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後,去前蘇聯學習時起的。他在那裏待了15年,用的中國名字是“李明”。
1946年,他回到東北,化名李敏然。有些單位請他去講黨史,在講到“立三路線”這部分內容時,他不回避責任,講得非常透徹,有人問他為何講得這麼好,他回答說:“我就是李立三。”回到北京之後,他又恢複了李立三的名字。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含冤去世。1980年,中共中央為他平了反。
4.何長工的名字是毛澤東給起的
何長工是我國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湖南華容縣人,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歸國後在紅軍中工作,是一位功勳卓著的將軍。建國後曾任工業部副部長、地質部副部長等職。
文化大革命期間,何長工也受到了衝擊,被專案組審查,一次他問專案組的成員:“你們審查我的曆史這麼長時間了,知不知道我為何叫何長工?”專案組成員回答不上來。原來,何長工本名叫何坤,改用何長工並非因為他出身雇農、當過長工,而是戰爭年代革命鬥爭的需要。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尤其是湖南“馬日事變”以後,白色恐怖籠罩著湖南大地,為了盡快了解中央今後的行動安排和鬥爭方針,當時任湖南洞庭湖西區農民自衛軍總指揮的何坤與指揮部的蔡協民、徐履仁、程學敬、歐陽健等同誌專程去武漢找毛澤東,毛澤東當時在武漢代管湖南省委工作。在接見他們時,毛澤東分析了當時的革命形勢,並明確指出,何坤、蔡協民、程學敬、歐陽健四人已經暴露了,不宜再回湖南洞庭湖西區。毛澤東說,你們四人要轉出去學習,將來革命需要力量,你們也需要鍛煉、深造,現在我們許多骨幹都在武漢警衛團裏培養訓練,你們幾個也要到那裏去,但有一條,你們要改名字,尤其是何坤,反動派對你已經了解,且被列為“大暴徒”之一。蔡協民聽後說:“我不改了,協民就是農民協會的意思,我舍不得丟棄它,何坤要改就往‘工’上改,我們來個工農聯盟嘛!”毛澤東笑了笑說:“那好,何坤1918年在長辛店做過工,就叫何長工吧!”並風趣地說:“長工這個名字不錯,要為革命打長工嘛!”何坤也認為這個名字起得好,從此,便開始使用起這個名字。
1928年,毛澤東還用這個名字做過指示。這年的1月初,毛澤東在江西遂川城對何長工說:“派你上山去做王佐的工作,怎麼樣?”何長工問:“去多少人?”毛澤東笑著說:“又不是去打仗,要許多人幹什麼,你先去做‘長工’,你的工作就是要他請我們的人上山,請得越多越好。”並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何長工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
何長工很喜歡毛澤東給他起的這個名字,在他以後長達60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用這個名字激勵自己,用打長工的精神從事革命工作,他生前常說:“幹革命就要有打長工精神,戰爭時期要不怕掉腦袋,和平時期要不計較個人得失。”
5.毛澤東為二喬斷名
抗戰時期,中國出了兩個叫“喬木”的名人,時稱“二喬”。當時他們兩人,一個在香港《時事晚報》任主筆,從事革命宣傳工作;另一個在延安任毛澤東的秘書,故又有“南喬”、“北喬”之稱。“南喬”本名喬冠華,“北喬”本名胡鼎新,取意於成語“革故鼎新”。“喬木”是他們參加革命後起的新名。有趣的是,這南北二喬,既同名,又同籍,都是江蘇鹽城人,還同庚,都是1912年生,又同是中共黨員,同是文壇幹才,人稱“五同”。
這兩位才子名人,抗戰時期各居南北,同名倒也無妨,可抗戰一結束,麻煩就來了。1945年,國共和談期間,二人在重慶相逢,自是高興,但外人都不知如何區別稱呼這兩位喬木。“喬木”典出《詩經·小雅·伐木》詩句:“出自幽穀,遷於喬木。”此名寓意深刻,典雅形象,二人都不願放棄這個美名。
新中國成立後,兩人同時進京,又都擔任領導職務,重名問題再度被提起。一天,毛澤東將兩人召集到一起,商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毛澤東風趣地說:“大喬小喬,南喬北喬,真喬假喬……你們誰站那一邊呀?”毛澤東問南喬,原來用什麼名字,南喬答,原名喬冠華。毛澤東說,“這個名字很好,以後你叫喬冠華,仍然姓喬。北喬本姓胡,可以改回胡姓,而保留喬木兩字,叫胡喬木好了。”就這樣,二喬重名問題由毛澤東斷名解決了。喬冠華對失去這一美名甚感惋惜,後來他曾對胡風夫人梅老開玩笑地說:“胡喬木把我早就起用的‘喬木’這個名字搶去了,真叫人氣憤。”
毛澤東對“二喬”留有深刻的印象,他曾作打油詩雲:“古有大小二喬,今有南北二喬。”1965年,他接見下鄉務農的知識青年董加耕時,得知他是江蘇鹽城人後,還問他:“你們鹽城有‘二喬’,你知道嗎?”董加耕回答說:“西門登瀛橋,北門朝陽橋。”毛澤東笑了,說:“我不是說橋,是說人,鹽城‘二喬’,就是胡喬木、喬冠華。”
毛澤東還曾戲稱喬冠華為“喬老爺”。這是源於20世紀50年代一部很受人們歡迎的古裝喜劇電影《喬老爺上轎》。1973年,喬冠華和章含之結婚,根據周恩來的安排,喬冠華要到史家胡同章含之家去住。毛澤東知道後,又戲對喬冠華說:“喬老爺,你可真的上轎啦!”
6.毛澤東為戰士改名
毛主席非常關心在他身邊工作的戰士,經常以聊天的形式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情況,有時也向他們打聽社會上的事情。聊天時,毛主席總是要問問戰士姓什麼、叫什麼,有時還幫戰士改個名。
長征途中,毛主席發現有一個小戰士叫何二娃,就問他為什麼叫這個名字。何二娃說小時家裏窮,沒起過大名。毛主席聽後,親切地對他說:“那好,我給你起個名字,怎麼樣?你決心參加紅軍,向往光明,盼望解放,共產黨像太陽,你就起名何太陽,行嗎?”何二娃聽了非常高興,從此便改叫何太陽了。何太陽在戰鬥中表現突出,成長很快,後來還當上了武漢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
毛主席在延安時,有個警衛員叫苟興祿,大家都叫他“小苟”,聽起來像“小狗”。一天,毛主席在棗園前麵的果樹下散步,聽見一個小戰士高聲地喊:“小狗、小狗!”喊時還“汪汪”叫了兩聲。毛主席一邊笑,一邊叫住了苟興祿,說:“來,咱們聊聊!”“你聽見麼,警衛班的同誌叫你小狗?”“主席,那是他們愛開玩笑!”“那你改個姓名不好嗎?”苟興祿說:“我識字不多,改什麼名呢?”毛主席說:“你不姓狗,姓豬不好嗎?”苟興祿說:“哪有姓豬的?”毛主席說:“我不就姓毛嗎?”“那好,我姓你的毛,不姓那個豬。”苟興祿認真地說。毛主席看著果園裏春光明媚的陽光說:“那就說定了,姓毛,叫毛春陽。”從那以後,苟興祿就叫毛春陽了,再也沒人叫他“小狗”了。
毛主席有一位名叫黃達的飼養員,他為人忠厚,謙虛謹慎,工作認真負責,馬喂得很好,從中央蘇區到延安,一直跟隨著毛主席。黃達身體不太好,大家都很關心他,毛主席也常詢問他的身體情況。黃達很感激,對毛主席說:“請主席放心,咱窮人的身體不會有病,我這輩子能當上紅軍,為主席喂馬,已經很滿足,該謝今謝古謝天謝地了!”毛主席聽後,風趣地說:“謝古謝今,謝天謝地,你真是個有情之人呐。”接著毛主席若有所思地說:“謝今古,這個名字不錯,你幹脆就叫謝今古吧!”從此,謝今古這個名字就被人叫開了。後來,謝今古在革命隊伍中得到鍛煉和考驗,進步很快,建國後曾擔任遼寧省副省長。
1951年9月2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參加國慶的安徽代表團,代表團裏有一位小姑娘,是參加渡江的小英雄。接見時,毛主席問這位小姑娘叫什麼名字,小姑娘說,她隻知道自己姓馬,在家裏排行老三,別人都叫她“三姐”,沒有大名。毛主席聽後,對身邊的陳毅說:“這麼偉大的小英雄,沒有名字怎麼行?”第二天,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了她,給她起了個名字叫“馬毛姐”。毛主席說:“馬是你家的姓,名字的第一個字就跟我的姓,好嗎?”小姑娘很激動,非常高興地接受了這個名字。馬毛姐後來被送到幹部學校培養,之後被選為省政協委員和省婦聯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