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港、澳、台的禮儀習俗

團結、友愛、和平、親近是大陸與港、澳、台同胞相處的重要原則,大家同處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大家庭裏,要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還需了解港、澳、台同胞的一些生活禮儀。

香港

香港位於廣東省珠江口外東側,地處世界航道要衝,被視為我國華南的門戶。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國從1997年7月1日開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並於當日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是以握手為禮。親朋好友相見時,也有用擁抱禮和貼麵頰式的親吻禮的。他們向客人表達謝意時,往往用叩指禮。香港人在接受別人斟酒或倒茶時,總喜歡用幾個指頭在桌上輕叩。香港人十分注重禮節,與人見麵前先電話預約,去人家家裏做客可以準備一些水果餅食作為禮物,千萬不要空手去。對一般的男士稱“先生”,女士稱“小姐”,如果是對年紀大的男子可稱“阿叔”或“阿伯”,年長的女子稱“阿嬸”;對男侍應生和售貨員可稱“夥計”,對女侍者仍稱“小姐”。

香港人忌諱別人打聽自己的家庭地址。因為他們不歡迎別人去他家裏做客,一般都樂於到茶樓或公共場所。他們忌諱詢問個人的工資收入、年齡狀況等情況,認為個人的私事不需要他人過問。他們對“節日快樂”之語很不願意接受。因為“快樂”與“快落”諧音,是很不吉利的。他們忌諱“4”字。因為“4”與“死”諧音,故一般不說不吉利的“4”。送禮等也避開“4”這個數,非說不可的情況下,常用“兩雙”或“兩個二”來代替。在香港,酒家的夥計最忌諱首名顧客用餐選“炒飯”,因為“炒”在香港話中是“解雇”的意思。開爐聞“炒”聲,被認為不吉利。

澳門

澳門毗鄰廣東省珠海市,居澳的廣東人占絕大多數。因此,廣東人的生活習慣和風土習俗在澳門的影響最為深遠。

澳門是自由港,除毒品等違法物品外,其他物品均可自由出入,因此出入澳門除例行檢查外,一般無需填寫海關申報單。澳門的經濟結構主要由出口製造業、旅遊博彩業、金融業和地產建築業等構成。

台灣

台灣是我國最大的海島,位於祖國大陸架的東南海麵上,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近之處僅70海裏;東北臨近日本琉球群島,東瀕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對。

台灣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麵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在親朋好友相見時,也慣以擁抱為禮,或吻麵頰的親吻禮。台灣的高山族雅美人在迎客時,一般慣施吻鼻禮,以示最崇高的敬意。台灣信奉佛教的人的社交禮節為雙手合十禮。與熟人或親密朋友見麵時,習慣上握一下手。初次見麵時隻須點頭打招呼。微微彎腰鞠躬是表示敬意。

台灣送禮禁忌

按台灣民俗,喪事辦完,送手帕給吊唁者留念,意為讓吊唁者與死者斷絕來往,所以台灣俗語有“送巾斷根”或“送巾離根”之說。刀剪是傷人的利器,含有“一刀兩斷”之意。以刀剪贈人,會讓受贈者覺得有威脅之感。因此,台灣人基本上不會用剪刀送人。另外,他們一般不會用甜果送人,因為民間逢年過節,常以甜果為祭祖神之物,如果以甜果贈人,會使對方有不祥之感。鏡子也是不能當禮物送的,因為鏡子容易打破,破鏡難圓,還好像有嫌人醜陋,讓你照鏡子看看自己的意思。相互間送禮,也不能送鍾,因為送鍾會引起“送終”的意思。

部分亞洲國家的社交禮儀

新加坡的社交禮儀

新加坡的全稱是新加坡共和國,在世界上有“花園之國”的美稱。新加坡的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除此之外,信徒較多的宗教還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在新加坡,馬來語被定為國語,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四種語言同為官方語言,英語則為行政用語。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所行的見麵禮節多為握手禮。在商務活動時一般穿白襯衫,著長褲,打領帶即可。訪問政府辦公廳仍應著西裝、穿外套。新加坡人非常討厭男子留長發,對蓄胡子者也不喜歡。在一些公共場所,常常豎有一個標語牌:“長發男子不受歡迎”。由於新加坡居民中華僑多,人們對色彩想象力很強,一般紅、綠、藍色很受歡迎,視紫色、黑色為不吉利,黑、白、黃為禁忌色。在商業上反對使用如來佛的形態和側麵像。在標誌上,禁止使用宗教詞句和象征性標誌。喜歡紅雙喜、大象、蝙蝠圖案。數字禁忌4、7、8、13、37和69。

朝鮮的社交禮儀

朝鮮的全稱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國的民族是單一的朝鮮族,朝鮮的國語是朝鮮語,它是朝鮮人民的單一民族語言。

朝鮮人在公共場合非常注重禮儀。按照民族傳統,朝鮮人與外人相見時所行的見麵禮節是鞠躬禮。在行鞠躬禮時,同時問候對方。在行禮時,通常不準戴帽子。在一般情況下,主人要先向客人施禮,晚輩、下屬要先向長輩、上級施禮。對方也必須鞠躬還禮。

目前朝鮮人在社交場合大多以鞠躬禮、握手禮並用。在行禮時,他們一般是先鞠躬,後握手。在握手時,可用雙手,也可以單用右手。在一般情況下,朝鮮婦女不與男子握手,而是以鞠躬為禮。朝鮮男子與外國婦女握手,則是許可的。在日常交往中,稱呼朝鮮人時最好采用尊稱或其職務、職稱,盡量不要直呼其名。

日本的社交禮儀

日本,正式名稱為日本國,是位於亞洲東部的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臨日本海,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東麵是太平洋。

日本人見麵多以鞠躬為禮。鞠躬彎腰的深淺不同,表示的含義也不同,彎腰最低是最有禮貌的鞠躬。男性鞠躬時,兩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褲兩側,若對對方表示恭敬時,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禮,特別是女性。在國際交往中,日本人也習慣握手禮。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當廣泛,名片交換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輕的一方先給對方。遞交名片時,要將名片正對著對方。在與日本人交談時,不要邊說邊指手畫腳,別人講話時切忌插話打斷。三人以上交談時,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談中,不要打聽日本人的年齡、婚姻狀況、工資收入等私事。對年事高的男子和婦女不要用“年邁”、“老人”等字眼。除非事先約好,否則不要貿然到家裏拜訪日本人。在日本飲酒是重要的禮儀,客人在主人為其斟酒後,要馬上接過酒瓶給主人斟酒,表示出主客之間的平等與友誼。

韓國的社交禮儀

韓國的全稱是大韓民國。韓國的官方語言是韓語,也即朝鮮語。韓國素有“禮儀之國”的稱號,韓國人十分重視禮儀道德的培養,尊敬長者是韓國民族恪守的傳統禮儀。

韓國人見麵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麵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隻限於點一次頭。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裏或在餐館裏都是如此。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看。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同他人相見或告別時,若對方是有地位、身份的人,韓國人往往要多次行禮。行禮三五次,也不算其多。在一般情況下,韓國人在稱呼他人時愛用尊稱和敬語,但很少會直接叫出對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