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A股市值的內部結構也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服務業的比重已經從2005年12月的15.3%上升到2006年12月的40.8%,所占比重增長了近167%!服務業公司已經占據了A股的主導地位,使得A股的結構從周期性特征明顯向服務業特征轉變。當前A股服務業利潤占比已達到33.80%,較2005年增加了18.83個百分點,上升了一倍多!A股的走勢將更能反映中國經濟快速、持續增長所帶來的收益,投資中國股市將成為分享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所帶來的收益的重要渠道。

根據測算,中國A股2006年的盈利增速將達到30.1%,2007年稍有下降,但也將高達23.1%。A股在2006~2008年的盈利增速不但領跑“金磚四國”,還將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傲視群雄!

某國際著名投行在最新一期的策略報告中已經將中國A股在新興市場中的超額配置權重提升到了第一位,美國最大的退休基金也已經宣布將在2007年對中國A股進行投資。

以上圖表對盈利的預測是非常保守的,而且未考慮以下因素:股權分置改革之後製度變革的力量;兩稅合並和新會計準則的引入;股權激勵與市值考核;市場與主體態度的變化——資產注入、資產重組、整體上市等。可見,A股的盈利增速極有可能超出預期。

東方證券對此得出的結論是:堅信對“黃金十年”的判斷,中國證券市場經過2006年曆史性的轉折之後,已經在整個國民經濟體係中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一極,開始扮演前所未有的角色,並已經步入了長期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盯住中國的偉大企業

既然是“黃金十年”,且中國股市的長期繁榮才剛剛走完了黃金十年的開頭,如何精選未來十年翻十倍的大牛股,就成為市場投資者重中之重的話題,因為今天的精選個股的不同,將會導致投資人未來十年盈利的巨大差異。

要買到一隻能夠上漲10倍的股票,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以香港市場來說,為數不少的股票在香港的牛市中做到了這一點,甚至還有漲幅達到50~100倍的。這些股票長期的複合增長率在17%左右。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業績能夠實現這樣可預見的持續增長,那麼股價上漲10倍並不是一個夢想。我們可以這樣算一下,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率每年能夠達到15%,那麼在市盈率不變的情況下,該公司股票價格在17年後就可以達到原來的10倍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盈利率的增長每年能夠達到20%,那麼,該公司股票價格隻需要13年就可以達到原來的10倍。愛因斯坦說的“複利的威力大於原子彈”就非常形象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那麼,如何選擇一家優秀公司?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一隻股票每年的增長率在15%左右,通常這就是我們要選擇的第一要求。而要達到這個要求其實並不困難。中國的GDP每年的增長率每年可以達到9%~10%,而國內很多行業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這一水平,例如奶製品行業每年可以增長30%,商業零售可以增長超過20%。

2.除了看上市公司的曆史業績,優秀公司還應具備:

——良好的管理層。管理層涉及到公司的治理結構、管理能力以及管理團隊。

——足夠長的成長或景氣周期。這也是我們判斷一家公司成長空間有多大的重要因素。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優勢體現在幾個方麵:一是技術,二是管理,三是品牌,四是營銷,五是成本控製,還有其他一些因素。

——所處的行業需求應穩定增長,而不是大起大落。

——有良好的業績和分紅記錄。

——估值水平非常便宜。估值水平的判斷在很大程度上要參考公司成長性是否突出、是否持續,成長預期是否合理。成長性一般被過度低估的也屬考慮範圍;但如果成長性已被過度挖掘,那應另當別論。

3.在中國市場的特殊背景下,具有價值投資空間的公司主要有以下這些:首先,與中國的宏觀經濟發展相呼應,在一個中短期內它應受益於“十一五”規劃;其次,受益於人民幣升值,其資本、人力、產品價值都會因此得到提升的;第三,重大題材帶來的投資機會;第四,實質性資產重組。

4.從這幾個方麵去綜合地評估一家公司。在一個合理價位進行投資,並把同類型、同行業的公司加以仔細分析,做到貨比三家。

石華(夏基金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華夏回報二號基金經理)認為:

“我們覺得,如果作為長遠投資,投資安全級別就必須高。隻有尋找持續、穩定增長的偉大企業,才能帶來長期豐厚的回報。偉大企業有幾個標準:第一,它必須是大行業的龍頭而不是小行業的龍頭;第二,它必須要有盈利模式,僅吸引眼球是不夠的。盈利模式還要比較成熟,因為我們並不從事風險投資;第三,要有清晰的發展戰略,比如,它是通過新產業的開發戰略來實現自己企業的發展;第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支優秀的管理團隊,我們需要很認真地考慮它的發展戰略;第五,就是企業的自信。我們需要研究一下這個公司過往的業績和是否有比較成熟的業績作為支撐?這也是成就一個偉大持續增長企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支撐點。”

我們把偉大企業分為兩類:一類就是可口可樂型企業,就是它有技術壁壘,有專有的技術或者品牌,使別的企業無法與其相競爭,也就是不可複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沒有競爭對手,可口可樂型的企業往往是依靠一個秘方,然後保證自己的盈利,比如,過去的微軟,中國的雲南白藥、鹽湖鉀肥等。另一類就是麥當勞型的企業,通過擴張戰略使自己達到一個無疆域的增長,這類企業的特點就是可複製。過去的沃爾瑪就是可複製型的企業,這種企業由於擴張,進入一個新領域後,會實現持續的銷售利潤的增長,並保持著強大競爭力。中國也有這樣的企業,比如蘇寧電器,隨著開店數目的增長,最後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毛利潤也會逐漸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