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股市成交不斷放出天量,部分券商的交易“堵車”現象也開始嚴重起來。營業部裏即使在非交易時段,計算機終端前也圍滿了人,一到交易時間,更是人滿為患,為了爭搶一次下單的機會,股民要拿出擠公交車的勁來。一些計算機鍵盤因為過度頻繁的敲擊而失靈。廣州廣發證券營業部的李經理說,“堵單”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交易量太大了。

2007年4月23日,上證綜指成功站上3700點,成交量創1844億元人民幣新高。可這一天,家住廣州金沙洲的葉先生卻感受不到絲毫喜悅,因為他所在的廣發證券網上交易係統出現大塞車,從早上9時30分開市到11時30分收市,他無論怎樣都無法通過網上交易來買賣股票。

“白白浪費了好多機會!”多位網上股民稱,廣發證券網上交易係統癱瘓,他們都無法進行交易。

“急死我了!”葉先生說,原本打算早上一開市就乘高位拋出自己所持有的000608陽光股份,“可是沒想到交易係統卻來搗亂,從早上9時30分開市到11時30分收市,每次我登錄上去,都無法下單,也不能交易。”

無獨有偶,家住廣州天可區的陳女士也在上午遇到了類似情況。

“早上起床,我按往常一樣,8時就坐到了計算機前,準備先查查資料,等一開市就進行買賣。”陳女士介紹,她打開計算機卻發現無法登錄服務器,“我本來看準000682的東方電子,準備在它跌入7.70元之下後買入,可是一上午網絡都不通,最後收市的時候,這隻股票果然漲到了8.08元,就這樣一耽誤就錯失了幾千元,真可惜啊!”陳女士無奈地說。

火爆的行情伴隨天量成交不期而至,讓很多證券營業部的交易係統突然麵臨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的考驗,很多投資者都遭遇了“堵單”的煩惱:營業部、銀證通、電話委托,全堵!

所有這些鏡頭不禁讓人想起了1997年和2001年股市見頂時的情景。當又一次全民炒股時代來臨,股市的風險是否也已來臨?當初1000點時沒人進,還被人痛批其製度不合理,現在都過4000點了,反而人們打破了頭爭相進入。

“我們不敢說自己聰明,現在隻能算做是趨勢投資。”4月25日下午,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說。當天,上證指數收報3743點,再次創出收盤新高。

隨著大盤不管碎步逼空,繼續向上攀升,沒有人敢輕易言頂。前期也曾有公募基金在3000點左右率先減倉,但無奈市場的強勁,後於更高點位空翻多。除了流動性過剩,也似乎沒有更多、更好的理由用來解釋這個市場。一家銀行係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甚至說,“2500點以上,估值已無法支撐;3000點上,單單從資金麵也難以解釋。”

然而大盤指數還在一個勁地前衝。

“現在已進入博傻時代。”他說,“隻不過最後一個傻子還沒有來。”

4月19日是繼2月27日之後,又一個值得中國股民記住的日子。這一天上綜指上演了多空大戰,最終暴跌163點、以空方取勝而結束。

接下來的4月23日、24日和25日,中國股市開始演繹天量振蕩行情。

登記公司為此提供了注腳。4月24日,滬深兩市投資者新增開戶總數為36.44萬戶。截至4月24日,滬深兩市賬戶總數達到9187.06萬戶,也就在4月24日,上綜指及深圳成指合共創出3178億元人民幣的成交天量。

上述銀行係的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說,中國股市已經進入博傻時代。“這個時代,你不應該要求基金經理再延續他的過往理念,賺錢是硬道理,無論他是價值型還是成長型,都不重要。”

該投資總監還表示,針對當前的市場,他開始允許基金經理參與短線投資。

上海另一家剛剛完成新發基金的基金公司副總經理、投資總監則戲謔地稱,“我們這些老同誌確實看不懂市場,但也不能落於人後”。

他說,新發的基金在頭三天就幾乎完成了五成以上倉位的建倉。“那天大跌,曾一度跌破麵值;但如果不建倉,又擔心跟不上,很難操作”。

多位受訪的基金投資總監都表示,流動性過剩成為最主要的理由。何時成拐點,誰都無法說清。

這就是中國股市的灰色地帶,隱藏了極度的金融風險性。

在流動性泛濫的漩渦中心

私募多以估值論英雄,這些追求絕對收益的基金經理們大多無心戀戰;而公募中也百花齊放,比如上述銀行係基金的投資總監說,“哪一天開戶數突然降下來了,就說明傻子越來越少了,說不定哪天就是最後一個傻子來了”。

私募基金經理何若靈認為,忘記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忘記了風險使得投資變得不那麼理性,一旦風險來臨,遭遇到的損失將不可收拾。

中國股市的暢旺顯然和流動性過剩有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教授在出席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研討會上稱,中國境內目前的流動性過剩已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中國目前外彙儲備超過1萬億美元,約合8萬億元人民幣,而央行隻發行了2萬億元央行票據衝銷,還有6萬億元資金留在了市場,在乘數效應下,等於起碼有30萬億元人民幣的熱錢在市場中興風作浪,這導致了2005年之前的房地產熱和2006年至今的股市狂潮。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流動性過剩造成的結果是全球的金融大爆炸,全球的資本市場膨脹,包括黃金、石油、期貨都呈現出曆史最高價格,包括外彙交易量,衍生產品交易量都呈現出曆史最高水平的增長速度。美國的共同基金,2006年已經管理的基金達到10萬億元以上,但還有迅速向全球擴大的趨勢。

這些境外資本還是在賭人民幣升值。隻要這個因素不解決,境外資本還將源源不斷地進來。在越來越明確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境外資本開始大量湧入中國,希望能分食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潤。目前,中國阻止熱錢流入所采取的方式是在彙率上增如更大的靈活性,使人民幣緩慢升值。但是這樣做不但阻止不了國際熱錢,反而會讓國際熱錢更加放心大膽地湧入中國。

“假如外資的預期是人民幣最終會升值百分之三四十,如果你每年升值5%,對外資來說,這種做法等於是固定了它的投資風險,確保它在六七年之內都沒有收益風險。因為你每年都要增長5%,它至少可以有這5%的收益保底。有這等好事為什麼不進來呢?”左小蕾說。

境外資本入境後,中國並沒有那麼多的好項目可以投資,房地產業又正在經曆宏觀調控。剛剛經曆過股改,正在向上發展的中國股市自然就成了國際熱錢眼中的香餑餑。他們希望能借助自己的資金和經驗優勢,在賭人民幣升值的同時,再在中國股市上狠撈一把。

“而眼下,中國管理層與境外資本的對決還遠沒有開始,管理層對境外資本進入中國目前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上海證券交易所一位副總分析,2007年是中國股市真正的大擴容年,如果沒有境外資金大膽地拉升股市,就沒有辦法吸引國內那麼多資金進入股市,保證大擴容在2007年的延續。而國內機構也希望境外資金能繼續拉升股市,直到股指期貨推出後再做策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