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結構的“新均衡”的形成仰賴中美兩個大國如何取信於周邊和區 域內的國家,並同時以一種既利己又能顧他的方式擴大自己的地緣政治影響。 中美兩國的合作、協調和製衡是全球治理“新均衡”中最為核心的部分,“新 均衡”的形成和穩定運行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中美兩國是否能夠穩定和改善 目前正在建立的雙邊“合作夥伴”關係,並將之提升到全球治理層麵的高度來 看待。
全球治理結構的“新均衡”也包括世界經濟霸權易手的過程。曆史上這 一過程不乏範例,隻是每個時代賦予了不同的易手範式。比如,西班牙曾是16 世紀的超級大國,後來力量向法國轉移,隨之是幾代人的戰爭。接著英國經過 多年戰爭取代法國。20世紀初,德國為挑戰英國霸權、日本為在東亞及太平洋 建立帝國,這樣的過渡導致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時候看來,曆史注定要不 停地重蹈覆轍。但曆史又是複雜多變的,突出權力轉變的暴力、淡化和平的做 法,其實是對曆史的戲弄和係統性歪曲,事實上,不是每一次權力大轉移都是 這樣的。
19世紀末美國經濟超過英國,但兩國成為親密盟友卻是後麵的事。整個19 世紀,美國都將英國視為最危險的敵人,兩國最後一次戰爭是在1812年至丨814 年。英國在加拿大駐軍一直到1870年,後來主動撤走了軍隊。這次撤軍不是因 為英國信任美國,而是考慮到美國太強大,英國已無力在北美完勝美國。英國 還認為,大量皇家海軍駐守北美海域,可能迫使英美展開海軍武器競賽,而長 此以往下去,英國必輸,於是英國縮減了駐西大西洋的軍艦數量。這是正確的
戰略。嗣後,美國再未人侵加拿大,也沒危及英國的關鍵利益,世界霸主的王 冠和平地從英國傳到美國,而且兩國後來成為堅強的盟友直到今天。現在輪到 美國搞清楚如何與遠在太平洋彼端的新興大國——中國打交道了。美國可效仿 當年的英國,不要總是試圖圍堵和遏製中國。美國需要用世世代代的戰略眼光 看待中美關係,這是因為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正在或將以全球經濟主要領導者姿 態出現的國家,要保持一種戰略眼光。美國在亞洲雖然有重要利益,卻沒有值 得與中國不惜一戰來保護的利益。在成為世界霸主前,美國就從來都沒有遭受 過任何外來攻擊,未來美國可能失去這一頭銜,那僅僅是曆史的必然規律,而 肯定不是來自中國的威脅。
但高度重視中美關係,又絕不能以美國的政策為參考坐標,不能因中美 關係而犧牲與其他國家的關係甚至違背我外交原則。對美國,中國要敢於旗 幟鮮明地捍衛國際關係準則,特別是反對動用軍事力量幹涉其他國家內政的 原則,在這方麵,中國要敢於“舉旗",不害怕“光榮的孤立”。要強化國 家利益意識,特別是強化國家核心利益意識,要有“不怕關係倒退的決心與 勇氣”,才能震懾住企圖冒犯中國利益的美國。要在聯合國安理會審議重大 涉及中國利益的決議時,敢於投否決票,堅定地維護中國的利益。最後, 對美國,和對世界所有國家的關係一樣,我們的外交指導思想要從“不惹 事”“別出事”到“做事謀勢”進行轉變,同時,賦予“韜光養晦”“有所作 為”以新的內涵。
特別是對美國的戰略訛詐,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但中國人民素來不怕 鬼、不信邪,無論是當年的抗美援朝,還是抗美援越,曆史已經用雄辯的事實 作出了有力回答。今天,我們隻要做好自己的事,美國的企圖就一定不可能得逞。
中國夢的願景
中共“十八大”和美國大選並列“2012年世界最重要事件”;印度媒體則 呼籲該國調整視線,關注中國“十八大”……
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中國力量。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中國在世界的 角色發生重大變化。2010年開始,中國穩居世界經濟第二位置。全球經濟低迷 之時,中國對世界的積極作用更加凸顯。經濟力量之外,中國的政治力量、文 化力量,乃至中國的道義力量,同樣在深遠地影響世界。
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中國聲音。中共每次代表大會,都會有新的聲音、 理念傳出,如“科學發展觀” “創新社會管理”“又好又快”等。在歸納過 去、求解困境上,“十八大”將發出哪些聲音?中共黨章將如何修改?對於 類似釣魚島問題、黃岩島問題,會否給出指導性思想?針對美國的“重返亞 太”,中國將有哪些反介入戰略,所有這些無不為外媒關注。
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中國道路。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 展模式和道路,中國的探索印證和強化了這一點。中國在走一條古人沒走過、 外國也沒走過的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今,中國模式和道路已成 一種“顯學”。按計劃,2020年中國將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未來10年“尤為關 鍵”。如何實現目標?中國道路如何繼續走? “十八大”將給出答案。
關注“十八大”,更重要的是關注中國的未來國運。2012年11月29日, 第十八屆中央新一屆常委在集體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新一屆總書記習近 平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 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曆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 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我們現在比曆史 的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個目標,我們現在比曆史上任何時 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回首過去,我們全黨的同誌要牢記,落 後就會挨打,發展才能自強,我們審視現在,全黨同誌都要牢記,道路決定命 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是多麼的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那麼 我們展望未來呢,全黨的同誌也必須牢記,把藍圖變成現實,我們還將走很長 的路,我們必須為之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27
習近平對“中國夢”的闡釋,觸動並點燃了每個中國人內心深處的“中 國夢”。有夢想才會有希望;有希望才會有激情;有激情才會有事業;有事業 才會有未來。建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的一個個夢想成為現實, 圓了民族獨立夢,圓了百年奧運夢,圓了航天航海夢。“中國夢”裏,有“強 國”也有“富民”。“中國夢”裏,有期盼也有實幹。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 同體,隻有民族、國家全麵科學發展,個人才能實現夢想。同樣,隻有每個人 都充滿激情和夢想,“中國夢”才夠美麗,才夠堅實。
中國夢既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那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什 麼內涵,它的具體目標是什麼?這首先需要明確。盡管有關部門還沒有規劃藍 圖,但有兩個重要參照係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個美好願景。
1.兩個百年的發展戰略。即當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 會,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後者筆者的理解就是:到第二個百年發展戰略,趕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 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此後的奮鬥目標是什麼?聯係到毛澤東在1962年講的 “要趕上和超過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沒有100多年時間我看是不行 的”設想,聯係到鄧小平在製定三步發展戰略時講的到21世紀中葉接近世界發 達國家水平的構想,不難得出結論,在21世紀中葉趕上中等發達國家之後,應 當是接近、趕上和超過世界最發達的國家。顯然,這是一個更長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