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輯堅持自己的信念1(1 / 3)

第八輯堅持自己的信念1

當找牛時碰見鹿

主人的兩頭牛不見了,他吩咐仆人出去找。等了半天也不見仆人回來,主人隻得自己出去找,看個究竟。在野地裏,主人看到他的仆人正在那裏來回瞎跑,就問他:“你到底在幹什麼?”仆人回答:“剛才我發現兩頭鹿,您知道,鹿茸非常值錢,所以不必找什麼牛了。”主人說:“那麼你捉到鹿了嗎?”仆人說:“我去追朝東跑的那頭鹿,誰知它跑得比我快。不過請放心,我記得朝西的那頭鹿腳有點瘸,所以轉過來再追它,相信我會捉到的。”專注投入地做好一件事,目標太多會讓你花了眼到頭來一事無成。

五指張開不如一拳緊握,意思是說:五指張開的力量不如把五指緊握成一個拳頭的力量大,即集中會產生更大的效果。在我們工作和學習中也是一樣,與其把時間和精力處處平均使用,不如在某些關鍵事情上集中精力去獲取成功。

生活中,我們之所以半途而廢,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難度較大,而是沒有投入自己百分之百的心思和精力,如果在某段時間內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有可能造成時間和精力的分散,做事的成效反而不會很高。

再堅持一下

1950年,弗洛倫絲·查德威克因成為第一個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女性而聞名於世。兩年後,她夢想再創一項前無古人的紀錄:從卡德林那島出發遊向加利福尼亞海灘。

那天,海麵濃霧彌漫,海水冰冷刺骨。在遊了漫長的16個小時之後,她的嘴唇已凍得發紫,全身筋疲力盡,而且一陣陣戰栗。她抬頭眺望遠方,隻見眼前霧靄茫茫,仿佛陸地離她還十分遙遠。“現在還看不到海岸,看來這次無法遊完全程了。”她這樣想著,身體立刻就癱軟下來,甚至連再劃一下的力氣都沒有了。

“把我拖上去吧!”她對陪伴著她的小艇上的人說。

“再堅持一下,隻剩一英裏遠了。”艇上的人鼓勵她。

“別騙我。如果隻剩一英裏,我就應該能看到海岸。把我拖上去,快,把我拖上去!”

於是,渾身瑟瑟發抖的查德威克被拖上了小艇。

小艇開足馬力向前駛去。就在她裹緊毛毯喝了一杯熱湯的工夫,褐色的海岸線就從濃霧中顯現出來了,她甚至都能隱隱約約地看到海灘上歡呼等待她的人群。到此時她才知道,艇上的人並沒有騙她,她距成功確確實實隻有一英裏!她仰天長歎,懊悔自己沒能咬咬牙再堅持一下。“不經一翻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生命本身就是一種挑戰,既使有時自己信心不足。隻要不認輸,肯努力去證明自己的本領和特長,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不屈不撓的意誌力和信心是助你實現目標的唯一幫手。

從揀煤屑到香港首富

香港首富李嘉誠是香港長江實業集團主席、彙豐銀行副主席。他的成功靠的是永不停息的奮鬥。

李嘉誠,祖籍廣東潮安縣,1928年出生。李嘉誠3歲的時候,祖父去世了,從此,家裏的生活越來越困難了。他的父親幾次被迫丟下教鞭,到南洋去做生意,卻都沒有賺到錢,最後隻好回到家鄉來繼續教書,艱難地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李嘉誠放學後,也常常到碼頭去揀煤屑。李嘉誠14歲的時候,父親由於操勞過度,不到 40歲就病逝了,為了養家糊口,他隻好輟學工作,剛上了幾個月中學的他從此失學了。李嘉誠艱苦地工作了八年,省吃儉用,攢了一筆錢。他在親友的資助下,創辦了長江塑膠廠。

那時工廠很小,隻能生產一些普通玩具和家庭用品。李嘉誠每天至少工作16小時,根本沒有節假日。由於睡眠不足,怕早上起不了床,他買了兩個鬧鍾,放在枕邊。就這樣,李嘉誠一幹就是七年,終於創立了長江實業公司。

就在這麼繁忙的工作中,李嘉誠也不忘記堅持自學。他每天在工作之餘,都會自修。不斷的學習開闊了李嘉誠的眼界,增長了他控製全局的能力,保證了他的事業蒸蒸日上。

晚年的李嘉誠並沒有原地踏步,他要為祖國教育的發展作貢獻。他在汕頭毅然投資2.4億港元興建汕頭大學。他說:“汕頭大學的創辦是為國為民,比我從事的其他事業都更為重要,必須千方百計以破釜沉舟的精神建成它,這是我最大的心願。能為國家辦一點事,是我應盡的國民之天職。”要麵對逆境,就要有強者的心態,這是一種成功人生的態度。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麵對逆境、麵對生活的態度,不管是什麼樣的態度都會影響我們待人處事的方法,也會造成不同的人生局麵,始終生活都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

大難不死的諾貝爾

1864年9月3日這天,寂靜的斯德哥爾摩市郊,突然傳出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屹立在這裏的一座工廠隻剩下殘垣斷壁,火場旁邊,站著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突如其來的慘禍和過分的刺激,已使他麵無人色,渾身不住地顫抖著……

這個大難不死的青年,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弗萊德·諾貝爾。諾貝爾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所創建的硝化甘油炸藥實驗工廠化為了灰燼。人們從瓦礫中找出了五具屍體,四人是他的親密助手,而另一個是他在大學讀書的小弟弟。五具燒得焦爛的屍體,令人慘不忍睹。諾貝爾的父親和母親得知小兒子慘死的噩耗,悲痛欲絕。然而,諾貝爾在失敗麵前卻沒有動搖。

事情發生後,人們像躲避瘟神一樣地避開他,再也沒有人願意出租土地讓他進行如此危險的實驗。但是,困境並沒有使諾貝爾退縮,幾天以後,人們發現在遠離市區的馬拉侖湖上,出現了一隻巨大的平底駁船,駁船上並沒有裝什麼貨物,而是裝滿了各種設備,一個年輕人正全神貫注地進行實驗。毋庸置疑,他就是在爆炸中死裏逃生,被當地居民趕走了的諾貝爾。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發明了雷管。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一項重大突破,隨著當時許多歐洲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開礦山、修鐵路、鑿隧道、挖運河等都需要炸藥。於是,人們又開始親近諾貝爾了。他把實驗室從船上搬遷到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溫爾維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接著,他又在德國的漢堡等地建立了炸藥公司。一時間,諾貝爾的炸藥成了搶手貨,諾貝爾的財富與日俱增。

諾貝爾贏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獲專利發明權355項。他用自己的巨額財富創立的諾貝爾獎,被國際學術界視為一種崇高的榮譽。大無畏的勇氣和矢誌不渝的恒心能激發一個人心中的潛能,它能讓接踵而至的災難和困境卻步。對已選定的目標義無反顧,永不退縮,在奮鬥的路上,你永遠是驕子。

讓羅斯福夫人不再說“不”

1943年,美國的《黑人文摘》剛創刊時,前景並不被看好。它的創辦人約翰遜為了擴大該雜誌的發行量,積極地準備做一些宣傳。

他決定組織撰寫一係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他想,如果能請羅斯福總統夫人埃莉諾來寫這樣一篇文章就最好不過了。於是約翰遜便給她寫去了一封非常誠懇的信。

羅斯福夫人回信說,她太忙,沒時間寫。但是約翰遜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又給她寫去了一封信,但她回信還是說太忙。以後,每隔半個月,約翰遜就會準時給羅斯福夫人寫去一封信,言辭也愈加懇切。

不久,羅斯福夫人因公事來到約翰遜所在的芝加哥市,並準備在該市逗留兩日。約翰遜得此消息,喜出望外,立即給總統夫人發了一份電報,懇請她趁在芝加哥逗留的時間裏,給《黑人文摘》寫那樣一篇文章。

羅斯福夫人收到電報後,沒有再拒絕。她覺得,無論多忙,她再也不能說“不”了。

這個消息不脛而走,而最直接的結果是,《黑人文摘》雜誌在一個月內,由2萬份增加到了15萬份。後來,約翰遜又出版了黑人係列雜誌,並開始經營書籍出版、廣播電台、婦女化妝品等事業,終於成為聞名全球的富豪。

馬廄裏的文學家

唐朝有位大文學家蘇頲,小時候父親不喜歡他,總認為他沒有出息,兄弟們也討厭他,沒人跟他玩。蘇頲得不到家人的愛,就常和仆人們玩,甚至同他們吃住在一起。這樣,父親就更不喜歡他,讓他睡在馬廄裏,像對待長工一樣對待他。

在這樣的環境中,他沒有自暴自棄。兄弟們在書房裏念書,他就利用晚上的時間在馬棚裏發奮讀書。白天幹了一天的活,晚上別人都睡了,他卻仍然在昏暗的燈下苦讀。夏天蚊子咬,冬天北風吹,他從不間斷學習。

有一天,母親偷偷到馬廄裏看他,看到他寫的文章,忙拿給他的父親看。蘇頲的父親看了,覺得比其他兒子寫得強多了,又聽了蘇頲勤奮讀書的事,很受感動,便有了愛子之心,開始關心他,把他叫回來,讓他和兄弟們一起到書房讀書。

有了良好的條件,蘇頲更加努力學習,進步很快。在武則天執政時考中了進士,當上了宰相,被封為許國公。一個人是可以做到他想做的一切的,需要的隻是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久不懈的努力。

——高爾基

凡是經得起考驗的人,都會因為他的毅力而獲得豐厚的回報。隻有少數人能從經驗中得知堅忍不拔精神的重要性。這些人承認失敗隻是一時的,他們依靠不衰的願望而使失敗轉化為勝利。我們站在人生的軌道上,目擊絕大多數的人在失敗中倒下去,永遠不能再爬起來。對此,我們隻能總結說,一個人沒有毅力,那他在任何一行中都不會取得成就。

再困難的事情都有解決的辦法,隻要你堅忍不拔。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注定就是強者,也沒有誰注定就是弱者。

最後一壺水

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了撒哈拉沙漠地區。茫茫的沙海裏,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麵孔。隊員們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可是大家的水都喝光了。

這時,隊長拿出一個水壺,說:“這裏還有最後一壺水。但是在走出沙漠以前,誰也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