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輯堅持自己的信念1(2 / 3)

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隊員們求生的希望。水壺在隊員們的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每每使隊員們在瀕臨絕望的時候,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

終於,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的魔掌。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了那壺支撐他們精神和信念的水——

緩緩流出來的,卻是一壺滿滿的沙子。 希望是一根柱子,能撐起精神的廣漠的天空;希望是一片陽光,能驅散迷失者眼前的陰影;希望是萬千雄兵,能幫你打敗所有的內心遺憾與恐慌!

擁有大夢想

從前,有兩兄弟,老大想到北極去,而老二隻想走到北愛爾蘭。有一天,他倆從牛津城出發。結果倆人都沒有到達目的地,但老大到達了北愛爾蘭,而老二僅僅走到了英格蘭北端。一個夢想大的人,即使實際做起來沒有達到最終目標,可他實際達到的目標都可能比夢想小的人最終目標還大。所以,夢想不妨大一點。

未來我是——

有個叫布羅迪的英國教師,在整理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練習冊,它們是皮特金幼兒園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

他本以為這些東西在德軍空襲倫敦時,早已被炸毀了。沒想到,它們竟安然地躺在一隻木箱裏,並且一躺就是50年。

布羅迪隨手翻了幾本,很快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自我設計迷住了。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小家夥說,未來的他是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中遊泳,喝了大約三升海水都沒被淹死;還有一個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的總統,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其他同學最多隻能背出7個;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個叫戴維的小盲童,他認為,將來他必定是英國的內閣大臣,因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內閣……

總之,31個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繪了自己的未來,有想當馴狗師的、有想當領航員的、有要做王妃的……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布羅迪讀著這些作文,突然產生了一種衝動——何不把這些練習本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

當地一家報紙得知了布羅迪的這一想法,為他發了一則啟事。沒幾天,書信從各地向布羅迪飛來。他們中間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沒有身份的人,他們都表示,很想知道自己兒時的夢想,並且很想得到自己當年的作文簿。布羅迪按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了練習冊。

一年後,布羅迪身邊僅剩下一個作文本沒人索要,他想,這個叫戴維的盲孩子也許已經去世了,畢竟整整50年了。

就在布羅迪準備把這個本子送給一家私人收藏館時,他收到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人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珍藏在我的腦子裏,沒有一天忘記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其他的同學,隻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麵前。”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在生活的早期就清楚明白地確立自己的方向,並且始終如一地把他們的能力對準這一目標前進的人。

5美元拍來一輛腳踏車

美國海關決定將一批沒收的腳踏車全部拍賣。

在拍賣會上,每次叫價的時候,總有一個十歲出頭的男孩喊價,他總是以“5美元”開始出價,然後眼睜睜地看著腳踏車被別人用30、40或50美元買走。拍賣暫停休息時,拍賣員問小男孩,為什麼不出較高的價錢競爭,男孩說,他隻有5塊錢。

拍賣會又開始了,那個男孩還是給每輛腳踏車報出相同的競價,結果當然和先前一樣。一些觀眾也開始注意到這個孩子,他們開始關注事情的結局。

拍賣會就要結束了,這時,隻剩下一輛腳踏車。不過,這一輛的確很棒,不僅車身光亮如新,還有十段杆式變速器、雙向手煞車、速度顯示器和一套夜間電動燈光裝置。

這輛車在拍台上放好後,拍賣師向全場掃視了一遍,然後問道:“有誰出價呢?”

這時,站在最前麵,幾乎已經放棄希望的那個小男孩再一次叫道:“5美元!”

拍賣師停止叫價,隻是微笑著站在那裏。

所有在場的人全部盯住這位小男孩,沒有人出聲,沒有人接著舉手。拍賣師唱價三次後,用力將拍賣錘砸在桌上,大聲說:“成交了!這輛腳踏車賣給這位穿白球鞋的小夥子!”

全場鼓掌。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僅有的5元錢,得到了那輛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腳踏車。他的臉上終於流露出燦爛的笑容。

富翁的測試題

一位富翁從海外歸來,發布了一條消息:“將出資百萬資助內地一名年輕人創業,希望有誌青年踴躍報名。”這一消息一傳出,就引來了上百名報名者。最終,一位年輕的經濟學碩士過五關斬六將,得到了與富翁麵試的最後機會。

麵試那天,年輕的碩士早早來到了富翁下榻的酒店。在一樓,富翁的助手接待了他。助手交給他一個信封,讓他在規定的時間內,徒步送到住在30層的富翁那裏。他拿著信封快步登上一層層樓梯,氣喘籲籲,滿頭大汗地登上第30層,把信封交給富翁。富翁隻是在上麵簽下自己的名字,就讓他送回去。他又快步跑下樓,把信封交給助手。助手同樣也在信封上簽下自己的名字,讓他再交給富翁。

他看了看助手,猶豫了一下,又轉身登上了樓梯。當他第二次登上30層把信封交給富翁時,已經渾身是汗,兩腿不住地發顫。富翁卻像上次一樣,仍在信封上簽下名字,讓他把信再送回去。他擦擦臉上的汗,轉身走下樓,把信封送下來。助手簽完名,讓他再送上去。

這時他有些發怒了,但他看著助手平靜的臉色,盡力壓住了怒火,拿著信封一個台階一個台階艱難地往上爬。當他再次爬到30層,渾身上下都濕透了,滿臉汗水。他第三次把信封交給富翁,富翁不經意地拋給他說:“把信封打開。”他撕開信封,裏麵竟是一個小信封。他拿著信封,憤怒地抬起頭,雙眼噴射著怒火,直盯著富翁。

富翁又對他說:“再打開小信封。”年輕的碩士再也忍不住了,“啪”的一下把信封摔到了富翁腳下:“就算你有錢,也不能這樣作弄人!我實在無法忍受,我退出!”說完,他看了看扔在地上的信封,感到心裏痛快了許多,剛才的憤怒全部釋放了出來。

這時,富翁站起來,直視著他說:“首先,年輕人,我告訴你,這不是在作弄人,我要為我的投資負責。剛才對你的麵試叫做耐力測驗,因為一個人要想創業成功,就必須有極強的耐心去承受各種痛苦,經受各種考驗。你在其他方麵確實是佼佼者,也通過了今天的三次考核,可惜隻差最後一步,所以,我的100萬不能交給你支配。”說完,富翁撿起信封打開,裏麵是一張已經簽了名的100萬元支票。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堅持不懈地奮鬥之中,生活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人堅持走到了最後,有人半路退下陣來。就其最終獲得目標而言,在勝利前卻步的隻能擁抱失敗,堅持到最後的卻獲得了新的成功。

1849次拒絕

在美國,有一位年輕人,窮困潦倒,然而就在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西服的時候,他仍執著地堅持著心中的夢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又回去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拜訪中,他仍然遭到了500次拒絕。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次行動。當他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開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後,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

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男主角。

這部電影名叫《洛奇》。這位年輕人叫席維斯·史泰龍。狄更斯曾經說過:“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依靠自己的毅力,可以攀上高聳的山峰,克服無窮的困難,而不斷的攀登,反過來又使自己的毅力增強。這是人們在麵對困難時的一種積極的心態和行為。生活就如一艘航船,不全是風平浪靜的港灣,更有激流與險灘的重重困難。

丘吉爾的成功秘訣

1948年,牛津大學舉辦了一個主題為“成功秘訣”的講座,邀請丘吉爾前來演講。

演講的那天,會場上人山人海,全世界各大新聞媒體都到齊了。

丘吉爾用手勢止住大家雷動的掌聲,說:“我的成功秘訣有三個:第一是,決不放棄;第二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是,決不、決不、決不能放棄!我的演講結束了。”

說完他就走下了講台。

會場上沉寂了一分鍾後,突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那掌聲經久不息。有誌者,事競成。做事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注定隻是一個可憐的失敗者。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隻要堅持不懈向著固定的目標前進,就一定會有成果的。

林肯像

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小時候,父母、親人對他都寄予厚望。

一次,小尼克鬆生日時,她的外祖母送給他一張嵌在鏡框裏的林肯像,上麵有幾句詩句:“偉人的一生常提醒我們,要使自己的一生崇高莊嚴。在去世的時候,要在時間的沙灘上,留下你自己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