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情感小糊塗,家庭和1
睦大智慧
有一句名言叫“難得糊塗”,居家過日子同樣可以借鑒。在家庭問題上,寬容點、厚道點、糊塗點,比什麼都好。當然,糊塗不是打“肚皮官司”,更不是“留一手”,等“秋後算賬”,而是為了給對方留點麵子,給矛盾緩解留點餘地,給家庭生活增添點朦朧美。其實,你裝糊塗,對方也不呆,他是會打心眼裏感激你的。“難得糊塗”就家庭而言,實際上是一種寬容,關鍵是愛心在起作用。
傻話可以當做情話
糊塗錦言
有人說,戀愛中的人都是傻瓜,這也許是經驗之談。的確,愛情的光環會使你不知不覺地做出些傻事來,然而這種“傻”包含著真情,實乃大智若愚。
愛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瞬間火花,所以當愛情降臨到每一個人頭上時,這個人就“神經錯亂”了,說傻話了,幹傻事了。所有動人的情話都是“傻話”,毫無道理的“瘋話”。情話是動人的,情話是可笑的,情話是愚蠢的,世上的話有千百種,唯有情話才是具備風馬牛不相及的多種特點。
一對戀人躺在草地上喁喁細談,天上繁星點點,深藍的夜空如一張平滑的天鵝絨,分外剛徹、柔潤。在深藍色的底色襯托之下,星星格外地美麗,一明一滅,閃閃發亮。
女友仰麵看天,驚喜地喊道:“天上的星星真美!我真想摘下一顆來。”
男友聽後,不加思索地回答:
“你等著,我去給你摘。”說著,站起身就走,
女友樂得咯咯直笑:“傻瓜。你怎麼去摘呀?”
一句話說得男友恍然大悟。
摘天上的星星在我們看來自然是句傻話,也許隻有瘋子才會說出口,然而男友卻不加思索地衝口而出,這看似傻乎乎的話實際上卻是一句極其聰明的話。女友從這句話中便可體會到男友對自己的一片愛心,任何女孩子都恨不得男友把心掏出來,為自己做一切事,即使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男友正是借這句不可能實現的承諾表明自己對女友的心跡,一句傻話便可贏得女友的芳心,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對愛情多些寬容
糊塗錦言
白頭偕老不是一句空泛的誓言,而是融入我們每一天的生活細節裏的行動。白頭偕老不僅僅需要愛情的支撐,更需要彼此的寬容和禮讓,而這寬容正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愛情的成功與否其實暗含著很多原因。我們要有付出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寬容的能力和自我承擔的能力。付出才能得到回報,理解和寬容才能營造愛情繼續生長的環境,自我承擔才不致使愛情成為萎靡不振的禍首。
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寬容的對待對方,在細節中給予對方更多的關心和體貼,不動輒揪住“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放。你會發現生活更美好了,家庭更和睦了。例如,妻子娘家來人,丈夫疏忽,忘了給客人沏茶。妻子大聲嗬斥起來:“你這樣不懂規矩,是不是看不起他們?你看不起他們,就是看不起我,……”這時,丈夫決不能采取“以牙還牙”的頂撞態度,而應有“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氣量,暫且不去計較妻子的話說得難聽或是否符合事實,而要多想妻子平時對自己的恩愛,過後再找機會向妻子說明原因,並指出她在來人麵前奚落丈夫是不對的,這樣就可避免一場不愉快的“衝突”。
一次,夫妻二人決定坐下來好好談談。
妻子說:“你有多久沒有回家吃晚飯了?”
丈夫說:“你有多久沒有起床做早飯了?”
妻子說:“你不回家陪我吃晚飯,我有多寂寞啊。”
丈夫說:“你不給我做早飯吃,你知道上午工作時我多沒有精神。上司已經批評我好幾回了。”“早飯你可以自己弄的啊,每天回來那麼晚吵我睡覺,我怎麼能起得來。你可以不回來陪我吃晚飯,我就可以不給你做早飯。”妻子不高興地說。
“你知道我一天上班有多辛苦,壓力有多大。一個晚飯,自己吃怎麼了,難道你還是孩子,要我喂你不成?”丈夫也沒有好氣地說。
妻子抱怨說:“你總是喝得爛醉而歸,有多久沒有給我買花,多久沒有幫我做家務了。”
丈夫也不甘示弱地說:“你知道你做的飯有多難吃,洗的衣服也不是很幹淨,花錢像流水,有多久沒有去看我的父母了……”
就這樣,夫妻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互不相讓,最後竟翻出了結婚證要去離婚。
在去街道辦事處的路上,他們遇見了一對老夫婦正相互攙扶慢慢走著,老婦人不時掏出手帕給老公公擦額頭上的汗,老公公怕老婦人累,自己提著一大兜菜。這對年輕夫婦看到這個情景,想起了結婚時的誓言:“執子之手,與子攜老。休戚與共,相互包容。”可是現在竟然……
於是他們開始互相檢討。丈夫說:“親愛的,我真的很想回家陪你吃飯,可是我實在工作太忙,常常應酬,並不是忽略你啊。”
妻子不好意思地說:“老公,我也不對,不應該那麼小氣,你在外工作掙錢不容易,早上我不應該賴床不起的。”
“早飯我可以自己熱,每天回家那麼晚一定吵你睡不好覺,你應該多睡會兒的。”丈夫忙說,“剛才在家我不應該那麼凶地和你說話,我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毛病……”
妻子也忙檢討自己……
就這樣,這場離婚風波平息了。從這之後,夫妻倆變得互敬互愛,彼此寬容忍讓,更多地為對方著想,恩恩愛愛。其實,導致婚姻失敗、愛情終結的常常都不是什麼大事,而是一些日常瑣碎小事中的摩擦。
寬容才能讓彼此互相交流、融洽,寬容才能讓感情維係長久。埋怨隻能讓彼此疏遠,讓愛情更早地被葬送。但寬容也是有原則的,並不是一味地忍讓,而是不要斤斤計較,付出就索取回報。要常常換位思考一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要給予對方解釋的機會。
有時候婚姻的另一方,一不小心撒了謊,大可不必刻意去揭穿他,更不用和他拚命,就算你洞悉一切,你仍然可以傻傻地笑著說,我隻是擔心你。潛台詞就是我知道,但我不打算計較。特別是有第三方在場的時候,你給他留足了麵子,他一定會心存感激,感激你的包容和護佑,會把你當成同盟,當成分享秘密的另一方,這種唾手可得的甜蜜,何必推辭掉?
一半機遇,一半努力
糊塗錦言
生活中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愛的發現。愛的出現和長久,需要用愛的藝術來發掘和維持。因此我們在追求愛的同時,別忘了研究一下愛的藝術。
“前世修來同船渡,百世修來共枕眠。”有人認為婚姻是兩個人的緣分,三生石上早已印上點點痕跡。所以不必在茫茫人海中尋她千百度,隻要靜心等待。此話有道理,但是,這種愛的機遇畢竟是少數的,你癡心相候,愛神卻總是姍姍來遲,到頭來,隻落得一場歡喜一場空。世間一切事,一半靠機遇,一半靠努力。幸運女神總是垂青於努力追求她的人,愛神也是如此。
小張當時追女朋友的時候,可憐之極,他是一個才出校門的學生,囊中十分羞澀,手裏沒有多少錢。正遇上情人節,為了向對方表明心跡,他拿著僅有的幾十塊錢,在超市買了兩個杯子和一瓶紅酒,超市那天贈送紅玫瑰一枝,雖然送的這枝玫瑰也不夠新鮮,可是它也算是一枝玫瑰啊,情人節的必備品。
拿回這枝有些幹枯的玫瑰,小張把它放在桶裏養起來。當時還不是他女朋友的楊小姐回來後看到這枝可憐的玫瑰,立刻被小張打動了,沒錢的小張有的隻是一顆真心而已。
多年以後,楊小姐仍會對小張提起,她當初就是感動於這一枝贈來的花,她說:“錢不是不重要,但沒錢的時候都能知道女人的虛榮,說明這樣的男人是很細心和值得依賴的。”於是,小張每次送花給小楊的時候,還是隻有—枝。
愛情是人類生活永恒的主題。愛是美麗的詩篇,愛是甜美的甘泉,人生在世,茫茫紅塵,誰又能抵禦愛的魅力呢?人活一世,不過百年,何不真心真意愛一回呢?愛得無憾、無怨、無悔,暢快淋漓,轟轟烈烈。
爭吵讓愛變得更有情趣
糊塗錦言
鬥嘴具有形式上尖銳而實質上柔和的特點,它就比直抒胸臆式的甜言蜜語有了更大的展示情人間真實感情與豐富個性的廣闊空間。在這種輕鬆浪漫的遊戲中,戀人間加深彼此的了解,增進相互的感情,同時也調劑愛情生活,使戀愛季節更加多姿多采。
語言是人類信息溝通的主要工具之一。語言作為一種互動符號,代表著觀念、意誌、態度和感情,而且還影響著人際關係中的互動行為,特別是在兩性的心理等方麵,語言在傳遞感情、表達意誌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是戀愛雙方感情交流的主要形式。例如,鬥嘴就是這樣一種語言遊戲。有時鬥嘴還是消除戀人間摩擦的一種別致而有效的方式。
小黃和女友出外旅遊,很不順利,不是走錯路線,就是耽誤了食宿,這時候女友撅起小嘴抱怨:“哎呀,怎麼跟你在一起就老是碰到倒黴的事呢?”
麵對指責,小黃沒有說:“嫌我不好,你另找別人!”這樣的氣話,而是說:“對啦,我們就是夫妻命嘛!”
女友聽到這話,打了小黃兩下,氣自然也消了。
戀人中鬥嘴是一種有趣的語言遊戲。記得一篇小說中,就描寫了兩位戀人間的一段鬥嘴:
“我真不懂,你怎麼不能變得溫柔點。”
“我也真不懂,你怎麼不能變得溫和點。”
“好了……你缺乏柔,我缺乏和,綜合的說,我們的空氣一直缺少了柔和這玩意兒。”
“需要製造嗎?”
“你看呢?”
“隨便。”
“以後你能溫柔點就多溫柔點。”
“你能溫和也請溫和些。”
“認識4年,我們吵了4年。”
“罪魁是你。”
“你也有份。”……
不難看出,這對戀人,兩人彼此依賴、深深相愛,但是都具有獨立不羈的性格,誰都想改變對方,誰又都改變不了自己。然而從兩人針鋒相對的話語裏,我們分明感覺到他們彼此的寬容、相知,我們會很真切地感覺到濃濃的愛意從他們的內心流溢而出。這段對話十分典型地反映出戀人間鬥嘴的特點:
一是目的的模糊性。戀人間鬥嘴一般並非要解決什麼實質性問題、作什麼重要決定,而僅僅是借助語言外殼的碰撞來激發心靈的碰撞,從而達到兩顆心的相知與相通。因而戀人們常常為一句無關緊要的話、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鬥得不可開交,局外人很難領會到其中的奧妙與樂趣。
二是形式的尖銳潑辣。戀人間的鬥嘴從形式上看和吵嘴很相似。你有來我有去;你奚落我,我挖苦你,毫不相讓。但與吵嘴根本不同的是:鬥嘴時雙方都是以輕鬆、歡快的態度說出那些尖刻的言詞,有了這層感情的保護膜,鬥嘴就成了一種隻有刺激性、愉悅性卻無危險性的“軟摩擦”,成了表現親密與嬌嗔的最好方式。不難想象,當含淚說出“該死的,都怪你”時,臉上卻帶著親切而頑皮的笑容,如果換一種冷若冰霜的態度,那麼這句話就不再是鬥嘴,而變成辱罵了。
多糊塗,少猜疑
糊塗錦言
生活中,夫妻雙方要做到忠貞專一,相互信任,共同對家庭負責,彼此忠誠,這樣,不管什麼樣的風浪,愛的小巢也會堅如磐石,安然無恙,永葆愛情的青春。
夫妻之間要充分信任對方,不亂猜疑。外國有句俗話,叫做“疑來愛則去”,深刻地揭示了猜疑的危害。莎士比亞的名著《奧塞羅》中,就敘述了這樣一個悲劇。國王的女兒苔絲德蒙娜衝破家庭和社會的阻力,同奧塞羅這樣一個出身卑賤、膚色黝黑的將軍結了婚。婚後的生活十分美滿。然而,奧塞羅部下的一個軍官尼亞古出於卑鄙自私的目的,編造謠言,製造陷阱,挑撥他們的夫妻關係,使奧塞羅對忠誠純潔的妻子產生了猜疑之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竟用被子將苔絲德蒙娜活活悶死了。後來,奧塞羅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追悔莫及,自刎於妻子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