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職場小糊塗,事業進1
步大智慧
每一個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都迫切希望自己在今後的事業上能夠有所建樹。雖然成功的果實是甜美而誘人的,但是收獲不能隻靠憑空設想。在職場中,每天都得周旋於上司、同事和下屬之間,要想做好上下疏通、左右打點、內外周旋,這些事情遠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容易。哪方麵處理不好、理不順,都會給你的職業生涯造成不小的障礙。因此,你必須學會職場糊塗學,掌握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這對於你的事業和前程發展都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埋頭苦幹終會閃光
糊塗錦言
工作中,一個人要表現聰明其實很簡單,但是要把聰明表現得糊塗,那就難了,這個時候機智的最高水平就是糊塗。糊塗一點,不是對人間世事不聞不問、麻木不仁,而是大智若愚、寬容大度。
放眼當今社會之現狀,埋頭苦幹的人似乎正在受到冷落。有人認為,埋頭苦幹的人得到的褒獎和重用越來越少,埋頭苦幹的行為得到的關心和支持越來越少,埋頭苦幹的精神得到的提倡和弘揚越來越少。其實。工作中隻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自己願意埋頭苦幹,至於別人怎麼說怎麼認為反而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生活中如此,工作上也一樣,隻要好好幹,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朱先生原來在某公司的營銷部當經理。一天他突然接到人事部門的調令,調他去供應部當經理。在公司,供應部的地位哪裏比得上營銷部呢?朱先生心想如此一調,不就是明擺著對自己不滿意嘛,看來前途不妙。以前朱先生從事銷售工作,整天往外跑,很合乎他的個性,如今,要他整天呆在辦公室裏搞物資調動,和那些器材報表打交道,實在是有些受不了。
開始的時候,朱先生一直悶悶不樂,心灰意冷。後來他自己忽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我以前對自己信心十足,當上了供應部經理後就沒有了呢?他思之再三,突然醒悟過來:“這是因為我自己的期待值無形中隨著部門的調動而降低了,我失去了自我上進的動力。”於是,他開始把精力投入新的工作,慢慢地發現供應部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且,供應部對整個公司來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朱先生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意義”,一改以往消極拖遝的作風,變得充滿自信,工作起來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他的積極態度也感染了下屬。由於他出色的工作成績,供應部獲得總公司頒發的兩次特別獎金。不久,朱先生收到一張人事調令,他被提升為公司的副總經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其實在工作中,我們應該保持一種積極適應環境的心態,而不要一味地在自己的消極意誌中沉寂下去。因為機遇隻會給那些思想解放、勇於開拓的人,隻會給那些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人,隻會給那些踏踏實實、埋頭苦幹的人。當然,有些時候我們不可能完全如意地挑選那些又重要又體麵的工作,很可能要被動地接受一些工作安排。這時候要心中清楚:不要讓自己降低標準去適應工作,而應按自己的才華提升工作標準,不要幹削足適履的傻事。
手裏工作不拖延
糊塗錦言
能拖就拖的人心情總不愉快,總覺疲乏,因為應做而未做的工作不斷給他壓迫感。拖延者常感到時間壓力。拖延並不能省下時間和精力,剛好相反,它使你心力交瘁,疲於奔命。不僅於事無補,反而白白浪費了寶貴時間。
拖延是一種很壞的工作習慣。由於惰性心理,今天得過且過,今天該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一月,這個季度該達到的進度要等到下一個季度等等。帶著這樣的念頭工作隻會感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拖延的惡習還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感。首先,害怕失敗。似乎凡事拖一下,就不會立刻麵對失敗了,而且還可以自我安慰:我會做成的,隻是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同時,拖延能為失敗留下台階,拖到最後一刻,即使做不好,也有借口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有如此表現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其次,害怕不如人。拖到最後,能不做便不做了,既消除了做不好低人一等的恐懼,還滿足了虛榮心,告訴別人,換成是我的話,做得肯定比他們好。
牛先生是一個辦事拖拉的員工。例如,在工作中牛先生常常積壓一大堆來信。如果第一封信中牽涉到一個棘手的問題,他就把它擱置一旁,找一封容易答複的信去處理,結果,沒過多久,他就積攢了滿滿的兩三包沒有答複的信。但是他覺得自己無法改變這種習慣。
對此,時間管理專家趙教授警告說:“不要以為拖拖拉拉的習慣是無傷大局的,它是個能使你的抱負落空、破壞你的幸福、甚至奪去你的生命的惡棍。”
趙教授對他說:“牛先生,你不該認為你的這種拖拉作風是你固有的個性,或者也許是一種不可救藥的毛病,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是一種壞習慣,正如所有的別的習慣一樣,它也同樣可以被克服掉。所以,你不應當回避那些棘手的信,應當首先處理它們。你因此而得到的鼓舞會使剩餘的任務迎刃而解的。”
這番警告使牛先生受到震驚。他決心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直到徹底戰勝它為止。在趙教授的指導下,牛先生學到一個原則:如果有一件事情要做,立即就幹。最後,終於成功地改掉了拖拉的惡習。
拖延常為“有空再做、明天做、以後做”、“拖”、“等”、“研究、商量”等等找借口,這是一種很壞的工作習慣。由於惰性心理,今天得過且過,今天該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個月,這個季度該達到的進度要等到下個季度等等。帶著這樣的念頭工作隻會感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拖延是成功的最大敵人。一個企業家可能因為拖延沒能及時做出關鍵性的決策而遭到失敗,一個學生可能拖延沒有及時掌握應有的知識而失去上大學的機會。拖延到頭來隻會導致問題銖積寸累,難上加難。
工作中好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猶如曇花一現。如果當時不善加利用,錯過之後就後悔莫及。今天你把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你可能會把事情推到後天,許多機遇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中失去了。我們應當記住,一年中每一天都是珍貴的時光。因此,在工作中需要今天做的事,今天一定做完。
要與上司和睦相處
糊塗錦言
上司在做決策時,往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此當他做出決策後,很需要別人特別是下屬的認可和尊重。
作為一個下屬,如果希望獲得上司的欣賞,學會尊重上司的決定是第一要訣。不管你職位多高,你都不能忘記一點:你的工作是協助上司完成經營決策,而不是製定決策。因此,上司的決定,即使不盡如你意,甚至和你的意見完全相悖時,你也應先心中有數,適當建議。
大多數上司都希望自己的下屬充滿活力與衝勁,而不會希望下屬暮氣沉沉,成為機器人。執行上司的決策,並不表示你是一個毫無主見的下屬,也不表示你將失去工作中的活力。但你應該知道,表現在工作上的活力與衝勁,一定要符合上司的理想與要求。否則上司會認為你不夠成熟,做事不用大腦,自然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你去做。
下麵這個例子中的下屬就做了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糟了!糟了!”王經理放下電話,就叫了起來:“那家便宜的東西,根本不合規格,還是原來林上司的好。”接著,王經理狠狠捶了一下桌子:“可是,我怎麼那麼糊塗,竟寫信把他臭罵一頓,還罵他是騙子,這下麻煩了!”
“是啊!”秘書張小姐轉身站起來:“我那時候不是說嗎?要您先冷靜、冷靜,再寫信,可您不聽啊!”
“都怪我在氣頭上,想這小子過去一定騙了我,要不然別人怎麼那樣便宜。”王經理來回踱著步子,指了指電話:“把電話告訴我,我親自打過去道歉!”
秘書一笑,走到王經理桌前:“不用了!告訴您,那封信我根本沒寄。”
“沒寄?”
“對!”張小姐笑吟吟地說。
“嗯……”王經理坐了下來,如釋重負,停了半晌,又突然抬頭:“可是我當時不是叫你立刻發出嗎?”
“是啊!但我猜到您會後悔,所以壓下了。”張小姐轉過身,歪著頭笑笑。
“壓了三個禮拜?”
“對!您沒想到吧?”
“我是沒想到。”王經理低下頭去,翻記事本:“可是,我叫你發,你怎麼能壓?那麼最近發往美國的那幾封信,你也壓了?”
“我沒壓。”張小姐臉上更亮麗了:“我知道什麼該發,什麼不該發……”
“你做主,還是我做主?”沒想到王經理居然霍地站起來,沉聲問。
張小姐呆住了,眼眶一下濕了,兩行淚水滾落,顫抖著、哭著喊:“我,我做錯了嗎?”
“你做錯了!”王經理斬釘截鐵地說。
張小姐被記了一個小過,是偷偷記的,公司裏沒人知道。但是好心沒好報,一肚子委屈的張小姐,再也不願意伺候這位“是非不分”的王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