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國外網絡實名製實踐的經驗與啟示(3 / 3)

韓國實行一人一號、機號一體的手機號碼入網登記製。韓國人購買手機時必須出示身份證,由售貨員將顧客的身份證號碼、住址等信息輸入電信運營商的中心數據庫。韓國建立了全國統一的“身份證信息庫”,隻要把顧客身份證號碼輸入電腦,並與信息庫相連,即刻便能鑒別真偽。韓國電信還建立了一套報警係統,以防犯罪分子用別人的身份證購買手機。

西班牙《電子通信和公共通信網絡信息保護法》要求所有購買預付費電話卡的用戶須以有效身份證明進行登記。西班牙從2009年11月開始,正式全麵推行手機實名製,凡未登記用戶姓名等信息的手機卡將一律停用。德國實行手機實名製,根據《電訊法》等相關法規,用戶在與移動運營商簽訂合同時必須提供身份證明、居住登記證明和銀行帳號。購買預付費手機卡也需要實名登記,經銷商必須監督購買者進行實名登記。有些實名卡甚至需要德國本地身份才能購買。實名登記可以在購買的商店完成,也可以在激活時,通過網絡和電話完成。預付費手機卡購買條款還注明,如果卡號轉讓,受讓方也必須提供相應身份證明,並辦理過戶手續,如不按規定過戶,新持卡人用該手機卡從事違法犯罪行為,原持卡人要負法律責任。新加坡從2005年11月開始實施手機實名製,15歲以下用戶不予登記,且每人最多隻能擁有10個手機號碼。印度要求運營商嚴格執行手機用戶實名製。印度《電信監管條例》要求,印度國內十多家移動運營商嚴格執行手機用戶入網登記製度。在用戶申辦手機業務時,必須詳細登記姓名、家庭和辦公地址、聯係電話等信息,經核實後,移動運營商才向用戶發放手機卡。

美國沒有明確關於手機用戶實名製的規定,但手機實名程度較高。美國手機用戶中超過85%是後付費用戶,各大運營商均要求用戶在入網時提供個人社會保障號(SSN)、姓名、地址、信用卡等身份信息。對於預付費手機用戶,大多數運營商仍要求用戶提供個人社會保障號(SSN)或信用卡、借記卡、護照等身份信息,隻有極少數運營商允許直接用現金購買。英國政府正在醞釀全麵推行手機實名製,要求手機用戶以真實身份購買手機卡。希臘正在立法,擬要求預付費手機用戶在2010年6月30日前進行實名登記,逾期未向運營商提交個人身份證明的用戶手機卡將被停用。泰國政府要求用戶在購買預付費手機卡時提供身份證或護照,但尚未全麵落實。

三、各國對某類互聯網業務實名製的實施情況

除韓國以外,目前世界各國很少對互聯網業務和應用實施全麵的實名製管理措施,但是這也並不排除一些國家對某些個別的互聯網業務和運用實施實名製管理。例如,在德國,個人開設博客隻能到專門的博客托管網站,並向托管網站提供個人的真實姓名、護照號、住址和電話,如果發現博客作者個人信息不真實或資料不全,網站將被追究責任。日本的很多互聯網論壇采取會員製,會員必須向網站和版主提供詳細、真實的個人信息。2008年6月,法國政府召集本土主要互聯網服務商和網絡域名提供商,召開以淨化網絡環境為主題的專門會議,最終準備確立網絡簽名製度,推行網絡用戶實名製,執行新的嚴格立法以全麵淨化網絡環境。根據即將推出的《哈多比法》,網絡服務商們將一改他們以前隻追求商業利潤的價值取向,在擔任市場角色的同時也須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從這些國家的互聯網業務實名製實施情況來看,很少是通過立法或者政府部門出台行政強製措施的辦法來推行的,而基本都是通過互聯網服務供應商與用戶簽訂服務合同的形式來推行的,強製色彩較小,因而也更容易被網民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