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馬亞王知道上了太子的當,但也沒法,隻得放了太子。

強勢的倭馬亞王的同情心和自尊心就是其弱點。太子看穿了這一點,他知道,自己是一個就要被斬首的人了。這個時候,如果要激起倭馬亞王的同情心非常容易,沒有誰會拒絕一個就要沒命的人的小小的要求。進一步,太子想安安心心地喝這碗水,惶惶恐恐地提出請求,就更值得同情。聰明的太子利用國王的同情心,誘使他發下誓言,而且他也知道,作為一國之君,肯定不能違背自己的誓言。這是國王作為君主的顏麵,不能因此而損害。波斯太子就是利用了國王這個心理,而救了自己的性命。

可以說,同情心是很多人的弱點。人往往對比自己強的人有戒備或競爭心理,而對境遇不如自己的人,卻不可避免地心懷同情,對他們沒有戒備,而且容易被他們的請求打動,滿足他們的需求。

三國時期的劉備,最喜歡哭,最喜歡下跪,來博得他人的同情。當時,曹操、劉備、孫權已形成鼎足之勢,曹、劉、孫皆為梟雄,而劉備是最會利用別人的同情心的。赤壁之戰中,劉備奪取了荊州,孫權派魯肅前來催討多次。劉琦病逝時,魯肅又來催討,劉備還是不肯給。於是,周瑜設下美人計,讓劉備在東吳就親。

劉備在就親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別人的同情心來保護自己。他向吳國太子下跪,請求賜死,似乎十分可憐。要回荊州時,又暗暗垂淚,甚至向新婚夫人下跪,以博得同情。

小人落淚,都有可能激發別人的同情心,更何況在別人看來是英雄的劉備啊?他一落淚,什麼事情都好解決了。而且這還不影響他的光輝形象,反而留了個重情重義的好名聲。

在所有人中,老人、女人是最富有同情心的人。所以,你如果與老人、女人交往,想要通過對方的幫助來達到什麼目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對方的同情心。不管使用什麼招,隻要讓對方對你產生同情之心,你就快接近成功了,然後再進一步,對方就自然而然會為你說話,幫你辦事了。這就是同情心的妙用。

人性的弱點不隻是同情心,還有很多種。但如果能看透一個人是不是具有同情心,然後再把他的同情心激發出來,掌握這一招,就已經足夠你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了。

心理學關鍵詞

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其柔軟的地方,再強勢的人也有他人不易察覺的弱點,這就是同情心。

3.運用道歉,求得諒解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人際交往中,與各式各樣的人接觸,難免會有得罪人的時候。因此,人人都需要學會道歉。誠摯的道歉不但可以彌補破裂了的關係,而且還可以促進彼此心靈上的溝通,增進感情,使這種關係變得更為牢固。

一個人在說“對不起”時,眼睛不要看在地上,要抬起頭,看著對方的眼睛。這樣人家才會明白你是真誠的。由此可見,真正的道歉藝術就在於“直率”。掌握道歉的藝術是求得別人諒解的重要手段。道歉首先要有承擔責任的誠心和勇氣。道歉不僅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反而更能體現一個人良好的人品。“負荊請罪”的典故中,人們不僅佩服藺相如的“有容乃大”,更佩服廉頗“有過則改”的勇氣和“負荊”的真誠。

小吳在廣州工作。一天,老總要他將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給上海的同事安。小吳並不認識安,報告發過去後,安通過網絡問了很多業內人士會覺得很可笑的初級問題。當時,小吳就回話:“你還沒有入門吧?”結果,引發兩人之間的言語紛爭。小吳看安不懂裝懂還極力狡辯,便毫不客氣、極盡挖苦,安氣得用英語唾罵小吳,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小吳後來生病休養一段時間,上班後老總提起此事,說安投訴到上海集團公司執行總裁,總裁在小吳的老總麵前麵露難色,對小吳表示不滿。於是,老總吩咐小吳在抓好業務的同時,要及時向安道歉。老總言辭緩和,顯露愛才之心,說安是上海集團公司的一名經理,剛留學歸來,被小吳這樣的小字輩恥笑肯定心中難以平衡,希望小吳能予以理解。小吳為有辱老總臉麵而備感歉意,雖然覺得自己吃虧,還是主動發了一封道歉信給安。

消除惡感,避免傷害別人的感情,最聰明的辦法就是謙遜一點。自己有過失的時候立刻道歉,別人就會給你同情,這就是道歉的神效。倘若我們大家能巧妙運用道歉,我們的生活將會減少很多的不愉快。

心理學認為,以坦率地承認過失來顯示誠心是最佳策略。實際上,既然已經犯了錯誤,拒不認賬的結果是弊大於利。首先,鑄成的大錯是盡人皆知的,抵賴隻能讓人覺得你沒有骨氣。如果犯錯誤的人證物證俱存,責任又逃避不了,再抵賴也隻是枉費心機。如果是雞毛蒜皮的小錯,那你就更不用頑固,頑固隻會在別人心目中造成更壞的印象。你敢做不敢當的印象形成後,別人就再也不敢把重要任務交給你了。

如果采取坦率的認錯的態度,可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但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別人都不會一棍子打死你。況且認錯本身就是替上司分擔責任,上司再抓住不放,也有損自己的形象。而坦率認錯的好處卻很多,首先是為自己樹立敢做敢當的形象。承擔責任,不推逶過失,上司放心,下屬和同事尊敬,認一個錯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其次,隻有勇於麵對錯誤,才能避免錯誤,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此外,坦率承認錯誤,雖然得到了上司的訓斥,你無形中處在受難者的位置,而眾人從心理上往往是同情受苦受難者的,你獲得的是人心。

在一個慘痛的7月的下午,突然,敵人的大炮向孫將軍的隊伍開始轟擊。片刻間,隱伏在山脊的石牆後麵的敵軍步兵向孫將軍的軍隊開火,一排槍又一排槍。瞬間,整個山頂變成火海,成了一個殺戮的場所。在幾分鍾內,除了一個旅長之外,孫將軍的其他旅長都被擊倒了,5000個衝鋒的士兵中有4/5的人倒了下來。

孫將軍帶領著軍隊,作最後一次衝殺。他躍過石牆,把軍帽放在他的刀頂上搖著,大呼:“殺啊,孩子們!”

士兵們跟著跳過牆頭,挺著刺刀,與敵軍展開了一場短兵相接的戰鬥,最終孫將軍還是失敗了。

孫將軍極為悲痛和震驚,他向上級提出辭呈,要求另派“一個年富力強的人”。如果孫將軍要將慘痛失敗歸罪於別人,他可找出數十個借口來。有些師長不勝任,馬隊到得太遲,不能協助步兵進攻,等等。

但孫將軍沒有責備別人。當打了敗仗,帶著流血的軍隊掙紮著退回陣線的時候,孫將軍隻是安慰他們,並自責:“這都是我的過失。”他承認說,“我,我一個人戰敗了。”

真正的道歉並不隻是認錯,而是要勇敢地為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承認自己的言行給對方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隻有敢於承擔責任,才能表現出你對雙方關係的重視。這樣做,不僅可以彌補破裂了的關係,而且還可以增進感情。在必要的時候,適當地拔高自己的錯誤,可以顯示自己的誠心,從而求得對方諒解。

約翰先生就是這樣做的:

“從我家步行不到一分鍾,就有一片森林。春天來臨之時,野花盛開,鬆鼠築巢育子,馬草長到馬首那麼高。這塊完整的林地,叫做森林園。那真是一個森林園,我發現它時就像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我常帶著我的波斯狗瑞克斯到園中散步,它是一隻和善無害的小犬。並且園中不常見人,我總是不給它係上皮帶或口籠。

一天,我們在園中遇見一位警察一一一個急於要顯示他權威的警察。

‘你不給那狗戴上口籠,也不用皮帶係上,還讓它在園中亂跑,這是什麼意思?’他責問我說,‘你不知道這是犯法的嗎?’

‘是的,我知道是犯法的,’我輕柔地回答說,‘但我想它在這裏不至於產生什麼傷害。’

‘你想不至於!你想不至於!法律可不管你怎麼想。那狗也許會傷害鬆鼠,或咬傷兒童。這次我放你過去,但如果我再在這裏看見這隻狗不戴口籠,不係皮帶,你就得去和法官講話了。’

我謙遜地應允遵守他的命令。

而我真的遵守了幾次。但瑞克斯不喜歡口籠,我也不喜歡,所以我們決意碰碰運氣。起初倒沒什麼,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天下午,瑞克斯同我跳過一個小丘。忽然間,我驚惶地看見了‘法律的權威’,他騎著一匹栗紅色的馬。瑞克斯在前麵,正向著那警察衝去。

我知道事情已毫無辦法了。所以,我沒等警察開始說話,就先發製人。我說:‘警官,你已當場把我抓住了,我是犯了法,我沒有推辭,沒有借口。你上星期警告我,如果我再把沒有口籠的狗帶到這裏,你就要罰我。’

‘哦,現在,’這警察用溫柔的聲調說,‘我知道周圍沒有人的時候,讓這樣一隻小狗在這兒跑一跑,是一件誘人的事。’

‘那真是一種引誘。’我回答說,‘但那是犯法的。’

‘像這樣一隻小狗是不會傷人的。’警察辯護說。

‘不,但它也許會傷害鬆鼠。’我說。

‘哦,現在,我想你對這事太認真了。’他告訴我說,‘我告訴你怎樣辦,你隻要使它跑過那土丘,使我看不見它——我們將這事忘卻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