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控製的中央交通公司正在跟普爾門所控製的那家公司爭生意。雙方都拚命想得到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生意,你爭我奪,大殺其價,以致毫無利潤可言。卡內基和普爾門都到紐約去參加聯合太平洋的董事會。有一天晚上,他們在聖尼可斯飯店碰頭了。卡內基說:“晚安,普爾門先生,我們豈不是在出自己的洋相嗎?”

“你這句話怎麼講?”普爾門問道。

於是,卡內基把他心中的話說出來——把他們兩家公司合並起來。他把合作而不互相競爭的好處說得天花亂墜。普爾門傾聽著,但他並沒有完全接受。最後他間:“這個新公司要叫什麼呢?”卡內基立即說:“普爾門皇宮臥車公司。”

普爾門的眼睛一亮。“到我房間來,”他說,“我們來討論一番。”這次討論改寫了美國工業史。

安德魯·卡內基以能夠叫出許多員工的名字為傲。他很得意地說,當他親任主管的時候,他的鋼鐵廠未曾發生過罷工事件。

名字對一個人來說,應該算是最重要的東西之一了吧。一個人從出生到去世,名字就一直和他纏在一起。人們不能沒有名字,因為這是一個人區別於其他人的重要標誌。叫響一個人的名字,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任何語言中最動人的聲音。

但是,很多人不記得別人的名字,因為他們認為沒有必要下功夫和精力去記別人的名字。如果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肯定會為自己找借口,說自己很忙。一般人大概不會比羅斯福更忙,可他甚至會把一個技工的名字牢牢地記下來。

羅斯福總統知道一種最簡單、最明顯,而又是最重要的獲得好感的方法,那就是:

記住對方的姓名,使別人感到自己很重要。

但是,在我們當中,又有多少人能這樣做呢?

記憶姓名的能力,在事業上、交際上和政治上是同樣重要的。

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即偉大的拿破侖的侄兒,他曾經自誇自己雖然國事很忙,卻能記住所見過的每一個人的姓名。

他有什麼高招嗎?其實很簡單,假如他沒有聽清楚,他就說:“對不起,我沒有聽清楚。”如果是個不常見到的姓名,他就這麼問:“對不起,請告訴我這名字如何拚?”

在與別人談話中,他會不厭其煩地把對方姓名反複地記憶數次,同時在他腦海中把這人的姓名和他的臉孔、神態、外形連貫起來。如果這人對他是重要的,拿破侖就更注意了。在他獨自一人時,他會把這人的姓名寫在紙上,仔細地看著、記住,然後把紙撕了。這樣一來,他眼睛看到的印象,就跟他聽到的一樣了。

這些都很費時間,但正如愛默生所說的:“良好的禮貌,是由小的犧牲換來的。”

心理學關鍵詞

人對自己的姓名最感興趣。把一個人的姓名記全,很自然地叫出口來,這是一種最簡單、最明顯,也最能獲得好感的方法。

3.時時讓別人感到重要

人類本質裏最深層的驅動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事實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重要人物。大家願意做一切事情,隻要能得到自己是重要的感覺。

紐約電話公司曾針對電話對話做過一項調查,看在現實生活中哪個字使用率最高。在500個電話對話中,“我”這個字使用了大約3950次。這說明,不管你是什麼人,不管你實際狀況如何,在內心中都是非常重視自己的。

美國學識最淵博的哲學家約翰·杜威說:“人類本質裏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被重視、被關懷、被肯定的渴望,當你滿足了他的要求後,他就會對你重視的那個方麵煥發出巨大的熱情,並成為你的好朋友。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會出現交際的障礙,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或者忘記了一個重要原則——讓他人感到自己重要。他們喜歡自我表現,喜歡誇大吹噓自己。一旦事情成功,他們首先表現出的就是自己有多大的功勞,做出了多大就貢獻。這樣不就是向他人表明:你們確實不太重要。無形之中,他們傷害了別人,當然最終也不利於自己。

在美國曆史上有一個非常偉大的總統,他是一位鞋匠的兒子——林肯。在他當選總統的那一刻,整個參議院的議員都感到十分尷尬。因為美國的參議員大部分都出身於名門望族,自認為是上流、優越的人,他們從未料到要麵對的總統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

但是,林肯卻從強大的競爭勢力中脫穎而出,贏得了廣大人民的信賴。這除了他具有卓越的才能外,與他從平民中來,走平民路線,把自己融於廣大百姓之中的平民意識是分不開的。

當林肯站在演講台上時,有人問他有多少財產。人們期待的答案當然是多少萬美元、多少畝田地,然而林肯卻扳著手指這樣回答:

“我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租了3間辦公室,室內有一張桌子、3把椅子,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又高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依靠的,惟一可依靠的財產就是你們!”

“惟一可依靠的財產就是你們”,這正是林肯贏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

人類行為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法則,這一法則就是時時讓別人感到重要。如果我們遵從這一法則,大概不會惹來什麼麻煩,而且可以得到許多友誼和永恒的快樂。但是,如果我們破壞了這個法則,就難免招致各種麻煩。

有這樣一個小笑話。有一個人請了4位同事到他家裏吃飯。他倒是非常真誠,擺了一大桌酒菜。3個同事如約而至,隻有一位仍不見蹤影。主人在門口急得東張西望,搓手跺腳。一個同事從裏頭跑出來,安慰他不要著急。誰知,這位老兄隨口甩出一句話:“該來的不來。”旁邊勸他的這位同事一聽,心裏想:“這樣說,我豈不是不該來的。”咣當一聲摔門而去。裏頭另一位同事見狀,急忙出來好言相勸。哪知這位老兄又從嘴裏蹦出一句:“唉!不該走的又走了。”相勸的同事一聽,立刻怒從心起:“不該走的走了,那意思不就是該走的不走。得,甭解釋了,我走了。”最後,在屋裏等的那位同事急忙出來幫著主人挽留客人。可惜這位老兄口才實在不佳,竟然又冒出一句:“我根本不是衝他們說的。”最後那位客人一聽,“噢,你不是衝他們說的,那不就是衝我說的嗎? 算了,我也不留了,一起走吧!”

這雖是一則笑話,卻深刻地反映了人們渴望被人尊重的心理。

那麼,你怎樣才能使人們覺得他們特殊呢?這裏有一些技巧:

盡可能多地使用他們的名字。有人說,人的耳朵最喜歡的聲音是他們自己名字的發音。那是真的,因為這是屬於他們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聲音。如果你經常使用它,那就意味著你真的關心他們,那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珍貴的。

聆聽他們。這聽起來很簡單,而它也確實很簡單,如果你認真對待的話。如果你是假裝的,它就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為此,必須拋開關於自我的想法,聆聽他們對你說的話。

稱讚並認可他們的成就。這不必是什麼重大的事情,小事情也可以。你可以說:“有一天我路過你們家花園,你種的花草長得多好啊。”這句話也很有效。或者說:“你的領帶很好看,與這套西裝搭配得很好!”注意到並說出人們的獨特之處,就能夠使人們覺得自己確實與眾不同。

如果有人等著與你見麵,一定要向他們打招呼。千萬不要忽視等著與你見麵的人,即使你隻會意地看他們一眼,並讓他們知道你很快就會到他們那裏去。這將使他們覺得你很在意他們。

當有人問你問題的時候,停一會兒再回答。這使他們的問題看起來很重要,因為它意味著你花時間思考他們提出的問題。

當你在一個團隊裏工作的時候,要關心每一個人。要記住,任何團隊實際上都是由單個的、需要被認可和被欣賞的人組成的。當你向一個團隊講話的時候,你要看著每一個人,向他們說話,讓他們知道你覺得他們是重要的。

心理學關鍵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重要人物。大家願意做一切事情,隻要能得到自己是重要的感覺。

4.用“我們”代替“我”

用“我們”代替“我”,可以縮短你和大家的心理距離,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交流。

新婚燕爾,新娘對新郎說:“從此以後,就不能說‘你的’、‘我的’,要說‘我們的’。”新郎點頭稱是。一會兒,新娘問新郎:“親愛的,我們今天去哪啊?”新郎說:“去我表姐家。”新娘就不樂意了,糾正說:“是去我們表姐家。”新郎去洗手間,很久了還不出來。新娘問:“親愛的,你在裏麵幹什麼呢?”新郎答道:“我在刮我們的胡子。”

這雖然隻是一則笑話,可是它體現了一個問題,即“我們”這個詞可以造成彼此間的共同意識,拉近雙方的距離,對促進人際關係將會有很大的現實幫助。

我們經常看到記者這樣采訪:“請問我們這項工作……”或者“請問我們廠……”,演講者多使用 “我們是否應該這樣”、“讓我們……”這種表達方式。事實上,這樣說話往往能使你覺得和對方的距離接近,聽來十分親切。因為“我們”這個詞,也就是要表現“你也參與其中”的意思,所以會令對方心中產生一種參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