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抑鬱症往往難以確認,因為與急性抑鬱症相比,它是長期的,症狀也難以捉摸;還因為它看上去更像是脾氣與性格方麵的毛病,而不像精神狀態方麵的問題。在有些人身上,慢性抑鬱症的唯一症狀也許就是反複出現的神經質或心理緊張,使用溫和的鎮靜劑或娛樂消遣都不見效。度假期間,遠離平時的種種壓力,會使患急性抑鬱症的人精神振作起來,而且經久不衰。而患慢性抑鬱症的人則正好相反。事實上,脫離工作壓力隻會使他更加無精打彩。即使他們體驗到一絲寬慰感,當他們一旦回到原來的生活環境中去時,也會很快重新陷科抑鬱之中。持久性是慢性抑鬱症的症結所在,它決不會自行消失。
慢性抑鬱症究竟是哪一時刻開始的?這很難精確斷定。它不像急性抑鬱症,在患者心目中慢性抑鬱症與病因往往風馬牛不相及。在緊張事件發生時,本應體驗到的心情往往遭到患者否認或掩藏。有時人們甚至還會誤認自己當時如何鎮定自若地應付不幸事件,並引以為榮。這類原發事件的重要性常被忽視,因為當時它並未使人覺得特別心緒不定。
對慢性抑鬱症患者來說,引起抑鬱症的變故與患者出現精神狀態變化的最初跡象之間往往有一段時間差,由於精神變異的原因當時未能辨認,因而由抑鬱症引起的問題可能上升為主要矛盾。婚姻問題、財政困難、性機能衰退和其他許多衝突,其實都是慢性抑鬱症在患者身上產生的效應引起的。由慢性抑鬱症造成的種種困難積重難返,患者克服它們所需花的時間往往要比克服抑鬱症這一病根本身長得多,許多精神病專家可以證實這一事實。
實際上患者本人常將慢性抑鬱症引起的形形色色並發症當成無中生有的問題。成百萬美國人為性生活感到憂心忡忡,卻未意識到精神狀態與性生活之間微妙的相互作用。夫妻衝突往往起源於感情交流障礙,而造成這一惡果的則是未被覺察的抑鬱症。夫妻衝突可能達到令人痛苦的地步甚至瀕臨離婚的邊緣。抑鬱症總是破壞感情交流,因為抑鬱症患者神經過敏,他可能將對方的沉默誤認為是拒絕和愛情的喪失。由於他自己落落寡合,別人也誤以為他對人冷淡。
在有一種場合下,抑鬱症對患者不無助益:持續的抑鬱情緒有時可以對患者起警告作用——當然,隻有當患者已正確辨認出它,並正確對付它時才是這樣。它提醒患者,在其家中或辦公場所出現了某種反複重現或不斷深化的因素,正在逐步削弱他的自尊心。例如一位已婚女子的丈夫無視她對家庭生活的奉獻,時常無端指責她;或是公司副總裁遇到一個鼠目寸光的總裁,他喜歡利用別人對他的信賴,其實他根本不配獲得這種信賴;再如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碰上行事武斷、盲目的父母親。上述任何人,如不設法及時糾正這種不平衡狀態而繼續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中,消極地或無意識地忍受這種逆境,都可能得慢性抑鬱症。
為什麼某些人會得慢性抑鬱症,而不能通過急性抑鬱症以公開與直接的方式對付精神壓力呢?急性抑鬱症患者一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留意自己的心情,懂得如何更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慢性抑鬱症患者就缺乏這種能力。急性抑鬱症患者更善於見機行事,所以不容易跌進情緒抑鬱的陷阱。抑鬱反應能是在短時期內消除,還是繼續發展成慢性,可能是由重要的生物化學因素來決定的。大腦神經生理外科手術領域的研究,證實了患抑鬱症的人體內一種叫做生物胺的物質的代謝功能具有變異趨勢。這一變異影響了神經係統內脈衝的傳遞。其他方麵的研究也顯示了抑鬱症患者體內激素及礦物質如鈣等的代謝功能會出現變異。這種變異隻有在抑鬱症痊愈後才恢複正常。
然而,不論是急性還是慢性抑鬱症,與其他應急反應方式如生理性心理紊亂相比,都還算不幸之中的大幸。當一個抑鬱症患者,不管是靠自己努力,或是接受較新的綜合精神治療方法,隻要措施得當,配以抗抑鬱新藥,在治愈抑鬱症的同時也會逐漸獲得內省洞察力,這對於加強自己對未來的遠見意義重大。
另一種應急反應形式——心理性生理疾病,痊愈的希望要渺茫得多。眾所周知,精神壓力是造成心血管疾病諸如高血壓及氣喘病、結腸炎、消化係統潰瘍其他病症的主要因素。所不同的是,心髒病發作或者胃潰瘍易於受到社會諒解。因為這多少表明患者是一個努力工作、事業心強的人。即使健康狀況迫使他工作速度放慢,隻要這對他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便認為這是合乎情理的。但是抑鬱卻不易為社會所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