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克服消極的心態(3)(1 / 3)

優越感的目標一旦被具體化後,在生活的樣式中,便不會犯錯誤。個人的習慣和病症,對達到其具體目標而言,都是完全正確的,它們都無疵可議。每一個問題兒童,每一個神經病患者,每一個酗酒者、罪犯或性變態者,都采取了適當的行動,以達到他們認為是優越的地位。他們不可能抨擊自己的病症,因為他們有這樣的目標,就應該有這樣的病症。在一個學校裏有個男孩子,他是班是最懶惰的學生,有一次,老師問他:“你的功課為什麼老是這麼糟?”他回答道:“如果我是班上最懶的學生,你就會一直關心我。你從不會注意好學生的,他們在班上又不搗亂,功課又做得好,你怎會注意他們?”隻要他的目標是在吸引注意和使老師煩心,他便不會改變作風。要他放棄他的懶惰也是絲毫不生效用,因為他要達到他的目的,就必須如此做。這樣做是完全正確的,如果他改變他的行為,便是個笨蛋。另外有個在家裏非常聽話,可是卻顯得相當愚笨的男孩子,他在學校中總是落於人後,在家中也顯得平庸無奇。他有一個大他兩歲的哥哥,但是他哥哥的生活樣式卻和他迎不相同。他又聰明又活躍,可是生來魯莽成性,不斷惹出麻煩。有一天,人家聽到這個弟弟對他的哥哥說道:

“我寧可笨一點,也不願意像你那麼粗魯!”假如我們認清他的目標是在避免麻煩,那麼他的愚蠢實在是非常明智之舉。由於他的愚蠢,別人對他的要求也比較少,如果他犯了過錯,他也不會因此受到責備,從他的目標看來,他不是愚笨,他是裝傻。

直至今日,一般的治療都是針對病症而行。不管是在醫藥上或是在教育上,個體心理學對這種態度都是完全反對的。當一個孩子的數學趕不上別人,或學校作業總是做不好時,如果我們隻注意這些點,想要在這些特殊表現上改進他,那是完全沒有用的。也許他是想使老師困擾,或甚至是使自己被開除以逃避學校。假使我們在一點上糾正他,他會另找新途徑來達成他的目標。這和成人的神經病是恰恰相同的。

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幫助這些用錯誤方法來追求優越感的人呢?如果我們認清: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類的通性,那麼這件事情便不難。知道了這一點,我們便能設身處地,同情他們的掙紮。他們所犯的唯一錯誤是他們的努力都指向了生活中毫無用處的一麵。在每件人類的創作之後,都隱藏有對優越感的追求,它是所有對我們文化貢獻的源泉。人類的整個活動都沿著這條偉大的行動線——由下到上,由負到正,由失敗到成功——向前推進。然而,真正能夠應付並主宰其生活問題的人,隻有那些奮鬥過程中,也能表現出利人傾向的人,他們超越前進的方式,使別人也能受益。如果我們依這種正確的方向來對待人,我們便會發現:要他們悔悟並不困難。人類所有對價值和成功的判斷,最後總是以合作為基礎的,這是人類種族最偉大的共同之點。我們對行為、理想、目標、行動和性格特征的各種要求,都是它們應該有助於人類的合作。我們絕不可能發現一個完全缺乏社會感覺的人、神經病患者和罪犯也都知道這個公開的秘密。這一點,可以從他們拚命想替他們的生活樣式找出合適的理由和把責任往別處推等行動中看出來。可是,他們已經喪失了往日生活中有用的一麵前進的勇氣。自卑情結告訴他們:“在合作中獲取成功是沒你份的。”他們已經避開了真正的生活問題,而和虛無的陰影作戰,以向他們自己重新肯定自己的力量。

恐懼之罪

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到一些很有能力的人卻在幹著一些平常細小的工作,他們本來有能力做得更加出色,而且也有機會去做,但是他們卻被那些愚蠢的迷信思想所束縛捆綁,無法充分地展現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雄心勃勃地要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才能,那麼請徹底與迷信思想劃清界限。因為這樣一來,你就能去除束縛你手腳的鐐銬,完全依靠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工作。沒有一個人能成就偉大的事業,除非他從迷信和恐懼的囚籠中解放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到,因為恐懼的壓製和阻礙,許多才華橫溢的人無法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隻是幹著平凡普通的工作。我們還看到,一些人很有能力、卻因為恐懼而使自己的努力化為烏有,使自己的能力受到損害。恐懼使最為果斷的人猶豫不決,使最有能力的人膽小怕事、工作率低下。

恐懼是強盜,它掠奪人們的力量。恐懼會麻痹人們的思維,摧毀人們的自發性、熱情和自信。它對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和所付出的努力都有著不利的影響,摧毀雄心和效率。不久前一家雜誌社采訪了2500人,發現他們有超過7000多種不同的恐懼,包括害怕失去職位、害怕供應不足,害怕傳染病,害怕某些隱藏的疾病或遺傳疾病的蔓延,害怕失去健康,害怕死亡,害怕提前埋葬等等,還有其他幾千種因迷信而產生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