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不貪睡,早起一刻鍾
每天養成早起的好習慣,因為在早晨的這段時間,我們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舒展一下身心;或者是一邊梳洗,一邊放一些輕緩舒暢的音樂,給自己的每個早晨都帶來一個好的心情。有了這樣的一個美好早晨的精心醞釀,相信你一天的工作都會有激情、有活力。
≌ 晚上到戶外散散步
晚上吃過晚飯,到樓下的小公園裏放鬆一下自我,在公園的林蔭路下散散步,將一天的煩惱統統丟下,在悠閑的散步中回歸到一個“真實”的自我,放下所有的防備,靜靜地享受一下此刻的安寧。所以說,這樣的一種“小醞釀”,對於工作壓力大的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很容易做到的。
奧卡姆剃刀定律:
學會放棄,輕裝上陣
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英國奧卡姆的威廉提出來的,這是他唯名論中的一項主張,即:“切勿浪費較多的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在時間長河的沉澱中也變得越來越廣泛和豐富。
如果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奧卡姆剃刀定律,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它告訴我們,要盡量去保持事情的簡單性,抓住根本,解決實質性的問題,而不要人為地去把事情複雜化,這樣我們才能集中精力與時間去更加快速地解決問題。並且有些時候,多出來的東西未必就是好的,相反更容易給我們的生活製造不必要的麻煩。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麵臨著要做出選擇,有些東西固然是我們需要的,但有些東西看起來美好,可能並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得到它隻會成為我們的一種累贅。
在人生的成長道路上,我們總是在不斷地追求完美,但是,很多時候,為了更愉快地生活,我們必須要懂得放棄,放棄不必要的負擔,輕裝上陣,否則便會因小失大。
美國著名的企業凱利-穆爾公司的董事長威廉穆爾,年輕時做的第一份工作是銷售員,主要負責銷售格利登公司的油漆。
剛來到公司工作的時候,為了能夠銷售出足夠多的油漆,他拚命地在大街小巷上奔波了一個月,卻僅掙了160美元,這讓他很沮喪,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一點做得不夠好。
看著周圍同事的輝煌業績,他感到很無奈。一天他在書中看到了這樣一句話:“80%的社會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隨後的幾天裏,和他關係很好地同事也建議他說,你應該著重地選擇客戶資源。
仔細想想自己的銷售過程,他發現了自己80%的收入,也是來自於20%的客戶,而他卻對他們當中的所有人,花費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這一發現,讓他找到了自己僅賺160美元的原因。於是,在後來的銷售過程中,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那些最有可能購買該產品的客戶身上,重點出擊。結果,這種方法實施後,他的銷售業績大幅提升,並且在隨後的日子裏,銷售業績一直在公司中排在前幾位。
從威廉穆爾的經曆中,我們不難發現集中力量,突出重點目標的重要性。所以,在人生的漫長道路上,我們要懂得放棄一些該放棄的東西,公園裏那些枝葉繁盛的白楊樹,之所以筆直高大,是因為經驗豐富的植樹人,在小樹成長的過程中,經常給它剪枝,剪去那些斜生出來的小枝杈,這樣筆直的樹幹才能不受這些多餘枝杈的影響,一直向上生長。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需要不斷地拿出一把“剪刀”來,把生活中多餘的部分慎重地“剪掉”,這樣肩上的負擔才會減輕,才會生活得更有意義。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適時放棄,那麼很容易就會變得目光短淺,很容易就會把自己局限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裏,隻看得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遠方的風景。因此,人們隻有學會了適時放棄,才能以更好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也才能最終取得屬於自己的那份成功。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確的取舍呢?
做事情分清主次
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學習也好,工作也罷,我們都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一定要分清主次,哪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而又有哪些事情是可以暫時擱置的,做出了這樣的判斷之後,就要針對重要的事情,抓緊時間,集中精力來完成。
無欲則剛,減少貪欲
我們一定要學會克製個人的欲望,不盲目追隨潮流,去追求一些不現實的東西,如虛假的名譽、違心的金錢,甚至是夠不到的權位等,這些生活的“附庸品”,如果不及時放棄,早晚有一天會因此吃大虧,甚至付出沉重的人生代價。“無欲則剛”,放棄不必要的追求,才能換來一片燦爛的晴空。
低頭效應:
放下無謂的執著,就能逍遙自在
人與人的交往難免會出現摩擦、矛盾,甚至是爭執,當你受到人身傷害或是利益上的損失時,你會選擇瀟灑地寬恕對方,還是以牙還牙地報複對方呢?
有位心理學家說:“隻要有一種看透一切的胸懷,就能做到豁達大度。把一切都看做‘沒什麼’才能在慌亂中,從容自如;憂愁時,添增幾許歡樂,艱難時,頑強拚搏;得意時,言行如一;勝利時,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由此可見,人生在世,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寬廣的胸懷,學習的氣量,尤其是不計前嫌的容人雅度。
在二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人相遇,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不幸的是有兩名戰士與部隊失去了聯係。於是在激戰過後,兩人便相互扶持著前進,以便能夠早日與大部隊彙合。閑談之間,兩人發現,他們居然是來自同一個小鎮上的老鄉,於是,兩人之間的情誼似乎更深厚了一些。
在森林中,兩人進行了十多天的艱難跋涉,但依舊沒能與大部隊聯係上,漸漸地,二人心裏越來越焦躁不安。因為森林裏能吃的東西很少,幸運的是他們打死了一隻鹿,依靠僅有的這些鹿肉,勉強地還可以再度幾日。為了保險起見,這點鹿肉掛在了年輕戰士的身上。
這一天,二人在森林裏再次與一小支敵人交火,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巧妙地躲過了敵人。就在二人以為度過了危險期的時候,耳邊響起了一聲槍響,隻見走在前麵的年輕戰士倒下了,他的肩膀中彈了,後麵的戰友慌忙跑上來,慌亂之中,他扯爛了自己的衣服,替戰友包紮了傷口。
晚上,未受傷的戰士一直在念叨著自己的母親,他覺得他倆無法活著走出去,所以就十分想念家中的老母。這一夜,二人誰也沒有吃鹿肉。也許隻有上天知道他們是怎麼度過的那一夜,值得慶幸得是,最終大部隊及時地救出了他們。
時隔30年後,中彈的這名戰士回憶說:“我知道那一槍是誰開的,就是我的戰友,他去年去世了。因為在我中彈後,他抱住我的時候,我的身體碰到了他發熱的槍管,但是就在那天晚上我就原諒了他。因為他想獨吞鹿肉,期望自己能夠活著走出去,見一見自己的母親。在這三十年的歲月中,我仍然裝著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因為戰爭太殘酷了,他最終沒能見上母親最後一麵,我和他一起去祭奠老人的時候,他跪下來,求得我的原諒,我卻沒讓他說下去,就這樣,我們又做了20年的朋友,因為我覺得沒有理由不原諒他。”
開槍的戰友向朋友低頭下跪,是為了求得朋友的原諒,換回心靈上的安寧,而受傷的戰士寬容地扶起那知錯的難友,是因為這樣的一位孝子值得交結成為朋友。二人之間的友情留下了一段經久不衰的佳話,啟發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我們應該認識到:人應該有廣闊的胸懷,寬大的氣度。就像生活在大海中的魚兒一般,不會因為遭遇到小小的風浪就戰戰兢兢地四處逃難;但是,小溪中的魚就不同了,一旦它們感覺周圍有異常的動靜,就會像沒頭蒼蠅一般亂撞。
其實,人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胸懷狹窄,沒有容忍的氣度,常常為了芝麻大的事或利益,與周圍人爭得頭破血流,那麼,在得到了蠅頭小利之時,我們卻丟了大利。就如同我們經常所說的“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是因為,胸襟寬廣的人,沒有時間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煩惱,更不會為了蠅頭小利忙得團團轉,他們把過多的時間和目光,都投向了生活的廣度和深度,
我們不妨看看寺廟裏的那些虔誠的修行者,每天低頭向佛祖進行懺悔,是為了擺脫心中那些無謂的糾纏,放下那些曾經給自己心靈帶來過傷害的人和事,讓自己的心裏麵幹幹淨淨,不再有一絲的仇恨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