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學會控製這些壞情緒,不再為了一些小事而大動幹戈呢?雖然控製自己的情緒絕非易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是,隻要我們學會調節和控製自己的情緒,不僅會減少患病的幾率,而且還有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發展,下麵介紹幾種調整情緒的方法:
學會放鬆
當你感覺過分緊張、煩惱、恐懼時,可以采取深呼吸的方式放鬆自己,即深深地吸氣,慢慢地呼氣,使身心自然的放鬆。此外,還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即在心中反複的重複:“我現在已經放鬆了,我的身心都處於自然而輕鬆的狀態。”
學會轉移
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煩惱,就會有消極的情緒。所以,當你火氣上湧時,不妨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是做點其他的事情,以此來分散注意力,這樣一來,壞情緒自然會得到緩解。例如,打打球、散散步、聽聽音樂,侃侃大山……都是不錯的選擇,也是消減壞情緒的最佳方式之一。
學會宣泄
心理學研究表明,“壓抑”並不能改變消極的情緒,反而會使它們在內心深處沉積下來,當它們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以破壞性的方式爆發出來,從而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由此可見,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或是委屈時,一定不要憋在心理,不妨找個知心朋友訴訴苦,或是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喊兩聲,或是大哭一場。這些宣泄的方法都可以釋放內心鬱積的不良情緒,有益於保持身心健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發泄的對象、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適當,要避免傷害別人。
與人為善:
樂善好施,悅人悅己
《三字經》裏有句名言:“人之初,性本善。”大家對此耳熟能詳,可是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與人為善”呢?其實,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人應該多做好事,多行善,這也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個重要準則。
與人為善,包含著豐富的內涵,孟子曾經說過:“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意思是說,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能同別人一道行善。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人為善的涵義已經有所擴展,在大多數情況下指以善意的態度對待他人,為他人著想,樂於助人。
心理學家也建議人們多行善,經常善待他人,這樣做能夠幫助我們培養愛心,從而獲得一個健全的人格。一個有愛心的人,他的內心時刻都是充滿了陽光的,無論到達多麼黑暗的地方,他也能發揮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同時,也能照亮他人。
俗話說:“受人玫瑰,手留餘香。”與人為善,不僅可以幫助他人,而且可以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朋友,可以幫助自己避免受到傷害,可以消除隔閡,為自己贏得一個寬鬆而和諧的人際交往環境。因此,我們不要把與人為善簡單地理解為一種單純的奉獻、付出和犧牲,其實,它就像一顆種子,在你播下它的那一刹那,就已經開始生根發芽了,等到有一天,你自會收獲到許多的益處和快樂。因此,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張宏下崗之後,就在市場做起了水產品生意。由於他不善經營,生意總是冷冷清清的。有一天,張宏眼巴巴地盼了一上午也沒開張,而旁邊攤位上的張亮那卻賓客雲集,忙得不亦樂乎,隻見張亮一邊忙著賣鯉魚,一邊又稱著弄好的魷魚,這可讓張宏既羨慕又妒忌。他真不明白,為何近期張亮的生意會越做越好呢?
午飯時候,張宏陪笑著說道:“哎,我說亮子,你自己的生意還忙不過來呢,怎麼還有心情照料別人的生意呢?”
張亮笑著說道:“宏哥,這都是我自己的生意。”
“你自己的生意?”張宏頗為驚訝。
“對啊!這確實是我的生意。”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個年邁的外省老人,曾在張宏的攤位旁賣魷魚,但張宏卻以影響自己生意為由,不顧對方的苦苦哀求,最終凶神惡熬地把他趕走了。這一幕被張亮看見,他就主動幫老人把魷魚擺在了自己的攤位上。因為老人的魷魚泡發得非常好,並且價格也不貴,所以,魷魚的銷量很大。而張亮的攤位也因為新添了魷魚這個品種,吸引了更多的顧客,雙方互惠互利,生意自然十分興隆。
張宏心想:裝什麼助人為樂啊?你也是別有用心的人!於是,他冷笑著說道:“那你最終不也是用手段將他趕走了嗎?”
“事情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樣!”張亮解釋道,“老人家年事已高,思鄉心切,最終就決定回鄉不做生意了。”
“那他……”張宏將目光移到櫃台上所剩無幾的魷魚身上。
“他臨走之前,將泡發魷魚的秘訣教給了我。”看到張宏的悔恨感,張亮又繼續說道:“其實,這事我還得感謝亮哥您呢?”
張宏瞪了他一眼,不解地問道:“感謝我什麼啊?”
張亮認真地說:“要不是你當初將他趕得沒有落腳之處,我又怎麼會有如今的生意興隆呢?”
李宏聽過之後,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一想到與貴人失之交臂,他的心裏就又氣又恨,真可謂,腸子都悔青了……
人生整個旅程,仔細算算其實沒有幾個十年的。在這匆忙的一生中,為何不瀟灑走一回呢?與人為善、善待他人,去追求一份寧靜的心靈。這樣,你就會發現快樂其實很簡單,為懷抱文件的同事,順手開一下電梯;讓雨中忘記帶傘的陌生人,與自己共享一片晴天;遇上讓你心煩意亂的糟糕事情,懂得稍微忍耐一分鍾……
總而言之,與人為善,是心靈的一次淨化,是人格的一種提升。學會理解他人,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用一顆寬容的心時刻去包容與善待他人,你定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從小事做起
與人為善不要求我們去做轟轟烈烈的大事,也不要求我們自己委屈自己,它其實很簡單,在你平常的一舉一動中就能實現。比如:少說一句髒話;問候身邊的人;及時給公車上需要座位的人讓出自己的座位;給被你傷害過的朋友說聲“對不起”……類似於這樣的小事情,真的很簡單。隻要你有一顆向善的心,這些小事其實很容易就能做到。
要有寬廣的胸懷和寬容的心態
與人為善,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寬廣的胸懷和寬容的心態,要正確地認識自己,與此同時,大度地理解別人。要知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總是由缺點和優點兩部分組成的,所以,我們在與身邊的人相處時,就必須具有寬容的思想境界,能夠接納對方包括缺點在內的一切個人特性。否則的話,我們不僅很難與他人相處,更不可能交到真正意義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