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美國在線公司,是一家著名的因特網服務提供商。它的業務範圍涵蓋了提供電子郵件、新聞組、教育和娛樂等多項服務,另外還支持對因特網的訪問。因此,美國在線公司一直把操作靈活、決策果斷作為企業文化的側重點,為了快速獲得重要信息,公司以“快速搶占市場”為服務的總目標。

2000年的時候,美國在線公司迎來了與時代華納的一次合並機會,然而卻以失敗告終。因為時代華納做為一家大型的媒體公司,它的業務範圍更加的廣泛,涵蓋了出版、電影和電視產業,企業文化強調的是誠信之道和創新精神。兩家企業的文化側重點不同,假如合並的話,必須先把兩家公司的企業文化進行調整,使之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才行。

就這樣,兩家企業的高層管理,沒有就企業文化方麵的諸多事宜達成一致,這就很容易導致雙方的員工根本不知道該遵循哪邊的企業文化進行工作,更搞不清楚企業以後的具體發展方向。所以,兩家的合作最終以失敗告終。

對於一個企業來講,不能同時用兩種文化來指導員工,更不能臨時改變公司的宗旨和優勢,否則會阻礙企業的高效運作,還會讓公司的員工陷入不知如何工作的煎熬中。同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如此,要知道,如果人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能從一而終地選擇一個標準、目標作為自己前行的動力,而是今天想著做這件事情,明天想著另外的行動,後天再來點其他的心思,那麼相信這樣的人,不僅不會在某一方麵取得成功,相反,還會因為標準太多,目標太多,想法太多,而自亂了陣腳,弄得自己筋疲力盡,進而不能更好地投入到目標的奮鬥中。

正所謂:“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所以,在人生的每個關鍵岔路口上,我們都要選出其中的一條大路作為以後的前進方向,看準一個奮鬥目標勤奮努力。

有些時候,人生的苦惱往往來自於擁有太多的選擇,太多的標準,太多不同的價值取向縈繞心頭。殊不知,標準一旦多了反而找不到一個最準確的,反而不知道哪一個更適合自己。

因此,我們要學會舍棄不適合自己的多餘標準,隻選擇其中最適合自己的。具體辦法如下:

隻選擇一種標準

尼采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兄弟,如果你是幸運的,你隻要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這樣,你過橋就會容易些。”的確,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上,需要我們做出取舍的時候很多,因此,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認清自己,選擇一個最符合自己現狀,最適合自己發展的標準來約束自己,聽從它的指引,不斷地要求自己,完善自己。

認定目標,就要堅持到底

縱觀那些成功人士,你會發現,在他們成功的道路上,無不都有著從一而終,認定目標就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優良品質,而事實上,也正是這些優良品質,才讓他們更加的成功。相反,如果他們在向著自己目標奮鬥的過程中,如果總是改變方向,總是看到其他的事物,便見異思遷或者猶豫不決,那麼他們不僅不會成功,中途多半還會因為太多因素的幹擾,進而讓自己陷入無法抉擇,無法行動的苦惱中。

同樣,這也進一步地告訴人們,不管是生活還是做事情,一旦認定了一個目標之後,都要有堅持下去的勇氣,不能輕易地受周圍因素影響,這樣你才會生活的更從容,也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蘇東坡效應:

正確認識自己

古人雲:“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告訴我們,既要看清自己的優點,同時也要看清自己的缺點,隻有肯接納自己的缺點,並善於改正,才能在日後的工作學習中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可是要做到“自知之明”似乎很難,蘇東坡曾說過:“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很耐人尋味:人們對於“自我”這個猶如時常握在自己手中的東西,往往卻最難以有一個正確而客觀認識。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世界更為困難。明明就站在這個山中,可是卻偏偏不認識它的真麵目;明明知道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可是卻偏偏不能自悟,或者僅有個模糊而籠統的認識而已。這種人們難以認識自我的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蘇東坡效應”。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由於經常陷入“蘇東坡效應”,所以不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難以發現自己的優點在哪裏,缺點在哪裏。往往自己認為的優點,在他人眼中卻成為了缺點,反之亦然。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我們每個人自身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做到認識自我顯得越來越困難。就這樣,因為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不夠,輸掉了一些東西,可原因並不出在你強大的敵人身上,而是自己。

一個人要想發揮自己的無限巨大潛能,前提是自己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搞清楚自己的長處在哪,而“軟肋”又在哪;麵對著自己即將要完成的事情,我的優勢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評估一下自己真正的實力;如果還是不能真確認識自我的話,不妨多找幾個密友,讓朋友來談談他們眼中的自己又是怎樣的,也許旁觀者的見解更客觀一些,多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對於正確認識自我是有很大幫助的。

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功,自我認識是至關重要的。隻有認識了自我,我們才會敢於迎接挑戰,敢於超越自己,才能突破現狀不斷地向前邁進。

音樂係的某個學生,終於有機會向一個極負盛名的鋼琴大師學習鋼琴。上課的第一天,大師就給了她一份樂譜,說道:“試試看吧!”樂譜的難度非常大,這位學生彈得生澀僵滯,甚至錯誤百出。下課的時候,大師隻給出了一句話:“還是不熟練,回去好好練吧!”

學生回去之後,認真按老師說得去練習。等到下周上課的時候,本來想讓老師驗收一下自己的練習結果,可是沒想到老師卻給了她另一份新樂譜,這份樂譜要比上次的還要難,“試試看吧!”仍然隻是這樣的一句話。

於是,無奈中的學生隻好再次乖乖地回來,按老師的吩咐接著練琴,因為她覺得自己的琴技水平不至於這樣差,還是想看看自己的實力究竟如何,於是暗暗下定決心堅持著練習。然後,第三周的時候,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接連持續了三周,每一次都是一個極限的挑戰,雖然堅持著練了下來,可是這名學生仍然覺得自己的水平沒有提高,心情越來越沮喪。終於,有一天,她找到了老師,把這三周老師對自己的折磨吐了出來。

可是老師仍舊沒有多說話,他隻是抽出了這個學生第一次練的琴譜,說“試試吧!”並且目光堅定。

就在這時,這位學生自己都驚訝不已,她居然從容自如地彈奏出了這首曲子,技術甚是精湛,接著老師又讓她彈了第二首,還是這樣的驚人效果。後來老師說:“如果我任由你自己繼續練習你擅長的部分,可能你還在練習我最初給你的那一份,也就不會有現在的進步,不會有今天的這個驚人效果……”

這位學生因為對自己的認識不夠,因而差一點放棄了對音樂的追求,幸而老師能夠幫她看清楚自己,老師知道這位學生的優缺點在哪,因此,針對她的弱項集中練習,才有了今天出人意料的一個結果。

所以說,認識自我很重要,但是往往也很難。其實,成功往往就是一個自己跟自己不斷較勁的過程。學生之所以能夠堅持到最後一秒,也是因為她覺得自己的水平其實不是這樣差的,因此每次都會來認真練習,這其實也是在跟自己較勁,看看自己真正的實力究竟怎樣。雖然老師幫她看清了自己很重要,可是她身上的這種暗自較勁的精神也很可貴。

所以,我們應及時地去擺脫“蘇東坡效應”,具體的方法如下:

給自己一個獨立的空間和時間

給自己一個獨立的空間和時間,如實地對自己近期的言行、思想、以及學習工作狀況進行一番深刻的反思與彙總,靜下心來分析一下自身的優劣狀況,並積極地進行一下自我調節和控製,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不足的地方在日後一定要注意改正,使自己能夠更好地向預定目標前進。

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因此對於自我的認識,要學會一分為二。即對於他人的一些意見或是建議,如果屬實的話,應該給予一定的重視,畢竟“旁觀者清”,要學會接納並分析他人給出的答案。把自我分析與他人的見解二者結合起來,這樣既聽取了他人的意見,同時也不至於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遇事能夠做出冷靜的分析與判斷,而不會感情用事。

巨人的影子:

別掩蓋住自己的光芒

孩提時代,我們總希望父母可以成為自己的“巨人”,時刻保護自己,時刻為自己答疑解愁。可是當我們在父母“巨人”的陰影下生活得太久,自身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因為一味依賴父母,而從不主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時間久了,即使自己身上有再多的光芒,也會被父母“巨人”的影子所掩蓋。心理學家將此類現象稱之為“巨人的影子”,並指出尋求依靠固然是人類的本性,但是人性卻又是要求自由的,要求擺脫他人的束縛,自己去創造一片新天地。

牛頓曾經說過:“我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的確如此,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單憑個人的力量是行不通的,任何一個成功人士,都是踩著“巨人”已經踏出的小路,一步步取得成就的。因此,從另一個方麵來說,“巨人”對於成功者做出的鋪墊是不可抹滅的,如果沒有“巨人”的指引,天賦再高的人也不能輕易成功。但是,如果一旦借助於“巨人”取得了成功,那麼就得避免“巨人”的影子對你造成的消極影響。

現實中趙本山和小沈陽就是一個極其典型的例子。小沈陽就是借助了師傅趙本山這個演藝界的“巨人”,才得以走上了春晚的舞台,才得以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小沈陽、知道小沈陽,所以小沈陽才能一炮走紅。師徒二人同台演出,這樣就很難避免被大家拿來比較,有些人經常會說小沈陽的表演功力,已經毫不遜色於自己的師傅,例如在他的成名作中,對於劉歡的模仿,刀郎的模仿都堪稱是經典。

但是說到底,小沈陽終究是靠師傅走紅的,師傅的提攜和幫助自然不會少,可是小沈陽為了個人的長久發展,如果一味地站在趙本山這個“巨人”的影子裏,那麼時間長了之後,小沈陽身上的光芒最終還是被師傅的影子蓋住了。因為那時人們更是會品長論短,說小沈陽其實也沒有多大的特點,他隻不過是跟著師傅在走而已,沒有趙本山,小沈陽根本就不會演節目。

然而趙本山也是一個明智的師傅,為了學生將來的發展,為了避免“巨人影子”給師徒二人的演藝事業造成困擾,趙本山還是及時主動讓小沈陽獨立進行演出創作,因此,才有了小沈陽在各大地方台上的搞笑演出,才有了在張藝謀導演電影裏的精彩亮相。

樹大好乘涼,我們可以借助於巨人的成功經驗,在他的影子裏積極的學習,汲取有益的營養,跟著巨人的步伐前進,學會掌控把握正確的人生方向,這才是重要的。由此可見,無論是家長也罷,還是老師也好,他們終究有著屬於自己的一道光芒,而這道光芒如果想要繼續延續,最終還需要給他人起著指引的作用,為他人在獨自行走的夜路上亮一盞明燈,進而使他們少走一些彎路;給他們多提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令他人能夠早日走向成功,這才是巨人應該發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