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高的巨人也會有老去的一天,他們畢生的心血和成就,需要有人繼承並發展才行。因此,巨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光和熱,不斷地去培養新人,來繼承自己的事業並發揚光大,這才能稱得上一個真正的“巨人”。

借助“巨人”成功固然重要,可是千萬別讓巨人的影子掩蓋住了自己的光芒。每個人都應該適時走出“巨人的影子”,去成就一番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

尊重巨人的成就

在生活中,我們要保持一顆謙和之心,去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成就。“巨人”之所以能夠取得一番成就,通常是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因此,必須以一顆謙和之心,尊重“巨人”的成就,並虛心學習其過人之處,以為己用。

及時發現自己的光芒

在與“巨人”相處的過程中,不能一味低頭去學習,而要及時去發現自身的優勢所在;不能一味跟著他人的步調前進,而要利用自身優勢,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地培養屬於自己的獨特能力,這樣才不至於讓巨人的影子把自己的光芒遮蓋住。

頓悟效應:

抓住轉瞬即逝的靈感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科勒針對“頓悟”,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在一間空闊的大屋子裏放上了幾個零散的木箱子,然後在屋頂上拴了一串香蕉,站在地上是根本無法取得香蕉的。然後,他讓工作人員把一隻大猩猩領了進去,看看大猩猩是如何取得香蕉的。

大猩猩看到香蕉自然是很興奮的,可是它在地上跳了很多次都沒有碰到香蕉,也許是跳累了,大猩猩開始在房間裏走來走去。突然間,大猩猩向木箱子走了過去,並用手把箱子拖到了香蕉底下,然後自己站上去,試圖夠取香蕉,可是,香蕉掛得太高了,大猩猩還是沒有夠到。這下,大猩猩更著急了,於是變得焦躁不安,在屋子裏直打轉。又過了一會兒,隻見大猩猩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居然把剩下的幾個大箱子都搬了過來,然後一個接一個地摞了上去,終於,大猩猩成功地摘得了香蕉。

在科勒看來,在解決此問題之前,大猩猩對眼前的狀況是一片模糊的、混亂的,它想不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隻是依靠常規的思維試圖用跳躍來取得香蕉,可是並沒有成功,之後,經過反複的思考,在萬無頭緒的時候,突然間有了“靈感”,開始了“頓悟”,從而解決了困擾自己的難題。據此,心理學家科勒提出了頓悟這一概念來說明解決問題時的戲劇性時刻。

所謂的“頓悟”就是一種突然間的領會,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思維方式,常常能夠解決平常思維難以解決的問題。在人類不斷發展的文明史中,許多偉人也是因為一瞬間的靈光乍現,而解決了困擾自己很久的難題:牛頓被蘋果砸到了之後,突然茅塞頓開,因此發現了偉大的萬有引力定律;正在洗澡的阿基米德,看到了澡盆中溢出的水,發現了浮力原理,並用此解決了國王交給他的難題。

其實,頓悟這種情況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當人們麵對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而冥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靈光一閃,豁然開朗,輕鬆解決難題。

靈光一現的能力,與人的智力高低並沒有很大的關係,更多的時候它取決於人們對解決困難的執著程度,隻有不輕易放棄,不一味退縮,解決問題的靈光也許在下一秒就會出現。例如美國著名的《婦女家庭》雜誌創始人愛德華 包克,便是一個十分有夢想的人,而他之所以能夠創辦《婦女雜誌》,也是由於突然間的頓悟而獲得了日後的成功。

某天,包克在街上看到一個路人拆開一包香煙,隨即將裏麵的一張紙片仍在了地上。包克不自覺地撿起了那張紙片,隻見上麵印有一個著名演員的照片,於是他又將紙片翻了過來,背麵竟是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

就在此時,包克的腦子裏突然間就冒出了一個想法:要是將這種附在煙盒裏並且印有明星的紙片充分地利用起來,在紙片的背麵寫上相關人物的小傳,那這種照片的價值就會大大不同了。

於是,第二天,他馬上跑到了印刷這種紙片的公司,將自己的這個想法告知了公司的負責人。在聽取了包克的想法之後,公司決定試一試,並由包克來負責名人傳記的撰寫工作,然後付其工錢。

後來,隨著他寫小傳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他看到了更大的商機,於是創辦了盛名極高的《婦女雜誌》。

從包克的成功曆程中人們不難發現,他那個靈機一動的瞬間想法從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要知道正是這個瞬間的想法被他付諸實踐和行動了,才有了他日後創辦的盛名極高的《婦女雜誌》,進而才有機會實現輝煌的人生。

由此可見,成功並非遙不可及,它起初是以靈感作為先鋒,然後不經意間經過你的大腦,關鍵是看你能否抓住它。因此,我們要時刻提高大腦的靈活度,以準備隨時捕捉住一觸即發、融會貫通之時所產生的新想法、新點子。可以說,如果抓住了這瞬間的一次小小頓悟,那麼你也就抓住了一半成功的機會。

靈感是“長期積累,偶然得知”的,我們既不能有意地去製造靈感,守株待兔,也不能去否認靈感、排斥靈感。在現實生活中,靈感往往是通向成功大門的一把鑰匙。那麼,我們應如何抓住這轉瞬即逝的靈感呢?具體方法如下:

抓住靈感出現的時機

靈感是人類長期進行創造性思考的一種產物,它經常會出現在長期緊張、勞累的思考之後,即處在放鬆的狀態之下,如散步、釣魚、聽音樂、賞花或是與人交談、議論之時靈感會突然閃現。很多藝術家都是從自然界中獲得創作靈感的,如美國舞蹈家鄧肯就常常從海浪的起伏、舞動的棕櫚樹枝、飛翔的小鳥中獲取舞蹈創作靈感。因此,我們要抓住靈感閃現的時機,天氣晴朗之時,不妨散步在林間的小路上,聽聽鳥鳴,聞聞花香,這樣的一種輕鬆環境,非常有利於刺激靈感的產生。

隨身攜帶筆和紙

靈感是轉瞬即逝的,一個剛剛想到的新方法、新點子、新創意,很可能在腦中一閃而過,所以為了及時捕捉到這些珍貴的靈感,要做好隨時記錄的準備。不管是外出旅行,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隨身攜帶筆和紙的習慣,哪怕是一時的小想法小感想,也隨時記錄在紙上,它也許就會成為你日後產生靈感的一根導火線。

鍋底法則 :

隻要肯努力,你會從低穀走向頂峰

漫長的人生之路,並不是一條寬闊、平坦的大道,相反,多數情況下,它都是一條艱難、崎嶇的山路。當你在前進的過程中,想要去翻越這一座座大山的時候,就不得不經過穀底,而人往往在穀底的時候,最失意,因為抬頭仰望大山,山的巍峨身姿讓人畏懼,讓人覺得不可征服。

但是,心理學家卻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覺得山穀的形狀,如同一口大鍋,當你走到鍋底的時候,隻要你肯付出努力,無論朝哪個方向,都是向上的。因此,誕生了“鍋底法則”。

“鍋底法則”對於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意義: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生活的過程中,因為年輕時的輕狂無知,因為客觀條件的限製,我們難免不遭遇人生的低穀,低穀裏有險灘重重,有山路泥濘,這一切可能會讓你迷失方向,喪失前進的力量。但是當你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雖然眼前困難重重,但是抬眼看去,頭上的每個方向都是向上的,並不會覺得讓人無路可走。

長篇曆史小說《康熙大帝》的作者——二月河,他的原名叫淩解放,他就是從人生的低穀走向頂峰的。

二月河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差,經常留級,所以直到21歲的時候才勉強從高中畢業。畢業之後的二月河便參軍入伍,當了一名工程兵。每天都要下到數百米深的井裏去挖煤,頭上戴著安全帽,腳上穿著長筒靴,腰裏還要係一根繩子,抬頭不見天日地在黑水中摸爬滾打,時間一長,二月河開始覺得這樣的人生境地真的很淒慘,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穀底了。

之後,他決定不再安於現狀,利用業餘時間走進團部的圖書館,開始了廣泛的閱讀,甚至連枯燥的《辭海》都啃了一遍。在當時,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因為他知道,再不開始努力的話,這輩子也許真的就完了。

讀了圖書館裏的古籍之後,他開始對郊外殘碑上的古文感興趣,於是便將那些碑文用鉛筆拓了下來,然後苦心鑽研。終於,這些晦澀難懂的碑文被他研究透了,當他再回頭去讀古籍的時候,就覺得容易多了。當他從部隊退伍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圖書館的書都讀了個遍,這樣就為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日後,轉到地方以後,由於對《紅樓夢》頗有研究,很快便被吸收為紅學會會員。在一次研討會上,由於討論到了康熙皇帝的文學成就,此時二月河靈光突現,想寫一部曆史長篇小說。終於,二月河在部隊打下的古文基礎,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在收集第一手資料的時候,他信手拈來,沒有費吹灰之力。經過數個嚴寒酷暑,他不停地寫,1986年,他的第一部曆史長篇小說《康熙大帝》終於出版問世了。從此,他滿腔的創作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就像那二月的河水,激情澎湃,奔流不息。二月河終於從人生的低穀,經過不懈的努力,走上了人生的頂峰。

顯而易見,如果當初在部隊的他甘於現狀,不思進取的話,根本就不會有現在名滿天下的二月河。他也曾經經曆過人生的低穀,每天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在井下挖煤,看不到一點希望。可二月河最終還是振作了起來,雖然沒有一條具體的道路可行,但是他卻從可以著手的地方開始行動,一步步走來,終於從低穀走向了人生的頂峰。

事實上,在生命的長河中,奇跡是隨時可能出現的。即使是我們一時陷入了人生的低穀,看不到任何希望,可是心中的信念一定不能丟,處境雖然一時無法改變,可是我們人卻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即使暫時派不上用場,但是卻比坐以待斃要好得多。

有些人之所以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奇跡,是因為他們即使遭遇了人生的低穀,也懂得換個角度來看問題,低穀中確實是險灘激流,危險重重,但是隻要你懂得把頭抬起來,向上看,就一定能夠重拾信心和希望,而不是被眼前的困境所困擾,茫然不知所措。

“鍋底法則”適用於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隻要我們心懷希望,肯努力,肯付出,即使再大的困境,我們也會勇氣十足地走出來,從而創造一片屬於自己的燦爛天空。從現在起,我們要學會運用“鍋底法則”,讓自己走出人生的低穀,具體方法如下:

自勉法

用積極的信念去不斷地激勵自己,即是身處困境中,我們也要時刻勉勵自己,告訴自己困難隻是暫時的,隻要肯努力,肯付出,隻要信念堅定,再大的困難也有克服的那一天。因為信念對於處在人生低穀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很多成功者也都是靠著自己心中堅定的信念,一步步走出困境,登上成功的高峰的。

善於利用身邊的資源

陷入人生低穀之時,不要自暴自棄,要努力去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利用身邊可利用的資源,創造一些有利於自身日後發展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