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雷公電母

雷神,又稱“雷公”。人們對雷神的崇拜與古老的天象認識和後來的求雨活動有關。關於其來曆,民間說法不一。記載雷神較早的典籍是《山海經》,關於其體貌,《海內東經》說:“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為雷聲來自天上,所以古人就將雷神與傳說中天上的龍聯係起來;又因為打雷要發出隆隆的響聲,所以遠古的人們就將雷神的肚子想象成一麵大鼓,以為打雷就是雷神在擊鼓作聲,這種造神現象似乎就與“原始思維”有關。後來,雷神的形象屢有變化,如幹寶《搜神記》說:“色如丹,目如鏡,毛角長三尺餘,狀如六畜,頭如獼猴。”這就是說,雷神長著一張大紅臉,眼睛像麵鏡子,毛角很長,猴頭畜貌。《古今圖書集

成·神異典》引《投荒雜錄》謂其“豕首麟身”,這裏又將其說成是豬頭麒麟身了。到明清時期漸趨統一,即如清人黃斐默《集說詮真》所記載的:

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鵓,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持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懸連穀五個,左足盤躡一鼓,稱日雷公江天君。

這就是說,雷神的形體已不再是動物式的,而是像一個健壯的大力士了。他通常光著胸脯和肚皮,背上插著兩隻翅膀,額頭有三隻眼睛,臉色還是紅得像猴子,下巴尖,手腳像鷹爪那麼鋒利,左手拿著楔板,右手持槌,作出要擊打的姿態,身旁放著多麵大鼓,左足挾有一麵大鼓。這副模樣顯然已經經過了充分的人化。當然,雷公相貌最突出的特點是猴臉和尖嘴,俗稱“雷公臉”、“雷公嘴”。《封神演義》中的雷震子是較為典型的雷公形象。周文王姬昌經過燕山時,碰巧趕上雷雨,他說: “雷過生光,將星出現。”果然揀到一小兒,收為義子,起名雷震子,並將他送到終南山雲中子處學藝。雷震子藝成,吃了兩枚仙杏,兩肋生出一對肉翅,每當飛騰之時,腳登天,頭朝下,兩翅招展,空中出現風雷之聲。雷神主要是用來求雨的,但在人們的傳說中,他又往往統轄於龍王,不過是一個執行命令的小神。

中國古人在造神的過程中,還出現了將諸神世俗化的特點。既然有了雷公,人們又創造出一個閃電娘娘與之配對,從而組成“雷公電母”家庭。關於雷公娶妻的事情,古書早有記載,宋人徐鉉《稽神錄》卷一記載了雷神娶村姑之事。南宋洪邁的《夷堅誌》則較為完整地描繪了“電母”的形象: “發茁然,赤色,甚短,兩足但三指,大略皆如人形。”這位電母長著一頭茂密而甚短的紅色頭發,大體模樣像人,隻是兩隻腳隻有三個腳趾頭。她與雷公醜成一對,還算般配。後來,人們賦予電母以“兩手持鏡”的儀態,大約是因為閃電需要發光、可用鏡子來反射的緣故。在今人看來,雷電是不分的。但由於雷聲傳送到人們的耳中慢、閃電耀人人們的眼簾快,古人就誤認為二者是兩碼事,於是出現了雷公電母分工負責之說:電母先照一下該擊的目標,雷公再實施準確無誤的震擊。電母找準擊打的對象,然後雷公具體采取行動,二者的配合還是相當默契的。當然,這種造神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古代“賢婦相夫”的世俗倫理觀念。後來,電母也有了自己的名字,黃斐默《集說詮真》說她麵貌端雅,名為“秀天君”;明代餘象鬥《北遊記》卷四則把她說成叫“朱佩娘”。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人們最崇拜的天象是雷電。他那巨大的震響給人們帶來了恐懼,從遠古便引起了人們的畏敬。在古代記載的文獻資料裏,關於雷的崇拜比任何其他氣象的崇拜都要多。雷崇拜首先因雷聲的震動而起,人們把他看做是啟動萬物複蘇、主宰萬物生長的神。

(十四)風 神

在諸多的天象中,風雨與人類生活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關於“風伯雨師”之神,民間也自然早有不同的說法。

有些地方是把“風伯”想象成神鳥麵貌的。這大概是由於古人看到鳥翅拍打可以生風的緣故。古老作為圖騰崇拜的鳳鳥,就是這種幻想的產物。殷代的“鳳”字即當“風”字使用,人們把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鳳”與空氣流動形成的“風”結合起來,不能不說有祈求風調雨順的意味。後來,中國南北的風神信仰出現了差異。中原地區的人們以現代天文學上的人馬座“簸箕星”為風神,而南方則以怪獸“飛廉”為風神。唐宋以後,風神逐漸人格化,雖然小說中出現了“封十八姨”、“封姨”之類的女性名字,但男性“風伯”的流行卻更為廣泛,並形成了現在人們心目中的“風伯”形象,也就是黃斐默《集說詮真》所說的那副樣子: “白須老翁,左手持輪,右手執篷(sha扇子),若扇輪狀。”可見,人們心目中的風神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他用來刮風的武器是把扇子,這也是人們直感中扇子能生風的緣故。不過,這位風老頭可不是個慈祥的長者,他經常興風作浪,威脅人類生存。最初的風神就是惡的、凶的,因為狂風能導致房屋倒塌,莊稼毀壞。殷商時期人們通常殺狗祭風,這種民俗至今仍有遺存。後來,人們又賦予風神以善的形象,把他視為滋潤萬物的使者, 《風俗通義·祀典》說: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養成萬物,有功於人,王者祀以報功也。”在此,風神又變成一位於人類有貢獻的神了。

(十五)雨神

在民間的傳說中,“雨師”與“風伯”是平起平坐的天神。關於其形象,民間說法不一,其中影響較大的是“赤鬆子”說。赤鬆子是傳說中的仙人,長得模樣古怪,《曆代神仙通鑒》卷一載有他的形貌:“上披草領,下係皮裙,蓬頭跣足,指甲長如利爪,遍身黃毛覆蓋,手執柳枝,狂歌跳舞。”這副姿態儼如一個瘋子。據說他早在神農時代就從事了負責降雨的工作,能化為一條赤龍,隨風雨上下,後被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封為“雨師”。後來,由赤鬆子化龍行雨演化成的龍王降雨,影響很大。不過,雨師的席位依然保存著,其神不赤鬆子,而是更了名,換了姓,叫做什麼“陳天君”。據黃斐默《集說詮真》說,其神被想象成:“烏髯壯漢,左手執盂,內盛一龍,右手若灑水狀。”這裏的雨師已經是一個長有黑色胡須的彪形壯漢,他左手把持著一個裏麵盛有一龍的盂子,右手則做出灑水的姿態。的確,幹什麼有幹什麼的樣子。

(十六)五嶽神

根據古老的傳說,分布在中國大地南北東西中五個方位的五座大山,即號稱“五嶽”的泰山、華山、恒山、衡山、嵩山,分別有神靈主宰著,他們就是“五嶽”神。

這種觀念源於古時代的山神崇拜,最初主要是由山的自然屬性決定的。古人以為除了天上有雨神外,高山因其常有雲霧籠罩,故而也有降雨的神力。山的

高峻雄偉,也令原始時代的人們感到神秘、恐懼。再加山上那千奇百怪的野獸又不時地出露傷人。於是,山就逐漸被神化起來。正如《禮記·祭法》說的:“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日神。”自從秦漢建立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以來,自然屬性的山神就慢慢被人格化、社會化。對此,《禮記·

王製》又說:“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把名山大川與三公諸侯等社會官爵掛起鉤來,列入國家級的祀典,由皇帝親自主持祭祀儀式,大大地提高了“五嶽”山神的社會功能。

到了唐代,統治者開始有意識地通過給“五嶽”封官晉爵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其發起者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她率先對嵩山神進行了封賜。《舊唐書·禮儀誌三》記載:

則天證聖元年,將有事於嵩山,先遣使致祭以祈福助,下製,號嵩山為神嶽,尊嵩山神為天中王,夫人為靈妃。嵩山舊有夏啟及啟母、少室阿姨神廟,鹹令預祈祭。至天冊萬歲二年臘月甲申,親行登封之禮。禮畢,便大赦,改元萬歲登封……則天以封禪日為嵩嶽神祗所佑,遂尊神嶽天中王為神嶽天中皇帝,靈妃為天中皇後,夏後啟為齊聖皇帝;封啟母神為玉京太後,少室阿姨神為金闕夫人;王子晉為升仙太子,別為立廟。

武則天之所以選擇了嵩山進行封禪,是有其政治原因的。當時,她剛剛登基,雍州人唐同泰為投其所好,偽造瑞石於洛水,使武則天嚐到了利用迷信鞏固其統治的甜頭。於是,武則天在加封洛水的同時,順便選定了與洛水相近的嵩山加以封賜,讓這座山最早地享受到了“王”、“帝”的榮耀。通過嵩山的封賜情況,我們還隱隱約約地感受到其中散發出的“沾光”意味,嵩山在被封的同時,與其有關的大大小小諸神靈也得到了好處,

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位後,對“五嶽”進行了全麵的封賜。先封西嶽華山神為“金天王”,然後陸續封東嶽泰山神為“天齊王”、中嶽嵩山神為“中天王”、南嶽衡山神為“司天王”、北嶽恒山神為“安天王”。至此,“五嶽”之神的頭上,都被戴上了“王冠”。

宋元的統治者對“五嶽”神的官位更是進行了大封特封。據《事物紀原》卷二記載,宋真宗將“五嶽”神由二字王改成四字王,尚嫌不足,隨即又改“王”為“帝”,分別稱中嶽為“中天崇聖帝”、東嶽為“天齊仁聖帝”、南嶽為“司天昭聖帝”、西嶽為“金天順聖帝”、北嶽為“安天元聖帝”,加大了提攜的力度,為這一番封賜真是煞費了苦心。元世祖忽必烈對“五嶽”封賜投入的熱情更高。這位以馬上得天下的蒙古族皇帝,經過長期的登基坐殿實踐,深深地領悟到,要征服中原以及南方各民族的心,單靠武力是無濟於事的,鬼神能達到刀槍所達不到的出人意料的目的。據《元史·祭祀誌五》說,在臨逝去的前三年,他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