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諸神4
(三十二) 藥 王
藥王,是中國古代對精於醫術的名醫和有關傳說人物的景仰並加以神化,其後奉為主司醫藥之神。廣為流傳的著名人物代表主要有三:
扁鵲。戰國時醫學家,善診脈。姓秦,名越人。今河北任丘人。
據傳扁鵲曾遍遊各地行醫,在齊號盧醫,在趙名扁鵲。擅長各科,過邯鄲(趙)為“帶下醫”(婦科);過洛陽(周)為“耳目痹醫”(五官科);入鹹陽(秦)為“小兒醫”(兒科)。醫名聞天下。後世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史記》、《戰國策》等除記其事外,又記有若幹病案(疑非出其一人之手)。
孫思邈。唐代道士、著名醫藥學家。今陝西耀縣人。
一生行醫,有醫學名著《千金方》、《幹金翼方》傳世。因其醫術高明,死後不久,即被神化。有說孫思邈嚐隱終南山,與道宣和尚相接,每往來互參宗旨;有說玄宗遊蜀,夢思邈乞武都雄黃,遂命人備妥十斤,抬至峨眉山頂;亦有說曾替涇陽龍王之子醫傷,並獲“龍宮奇方三十首”;後又有說孫思邈送成都僧“秫飯一盂、杞菊數甌”的故事,謂該僧食此後,自此身輕無疾,至宋真宗時,僧已200餘歲,後莫知所之。由此可見,唐宋以後,孫思邈不斷被神化,民間奉之為藥王,並非偶然。
韋慈藏。唐人。《舊唐書·方伎傳》日:“張文仲,洛州洛陽人也。少與鄉人李虔縱、京兆人韋慈藏並以醫術知名。”
以上3人,後世皆尊其為藥王。但各地奉祀扁鵲、孫思邈者多,奉祀韋慈藏者少。據部分地方誌看,河北、河南等地多祀扁鵲;陝西、山西等地多祀孫思邈。道教尊祀扁鵲,為之寫經書《元始天尊說藥王救八十一難真經》。奉祀扁鵲的藥王廟,以其故裏河北任丘之廟為最早,然未詳始建於何年,但知至明清其廟猶存,且被擴建為諸藥王的群祀廟。祀孫思邈之藥王廟,以其故裏陝西耀縣孫家原村之廟為最早,但亦未詳始建於何年。據清雍正《陝西通誌》載,各州縣多有孫真人廟。明清時期,各地雖仍有單祀扁鵲或孫思邈之藥王廟存在,但京師和其他一些地方的藥王廟,則改建為曆代名醫的群祀廟了。
河北省的安國,古稱祁州,是我國曆史最久、規模最大的藥材市場。早在900年前的宋朝初年,這裏就已成為大江南北中藥材的集散地,有“藥都”之稱。藥都最有名的古跡當然是藥王廟了,安國藥王廟年代之久、規模之大、影響之廣,為全國之冠。
安國藥王廟在縣城南關,始建於900年前北宋年間,明代重修。這座大名鼎鼎的藥王廟大殿所祀的主神,不是通常的三皇,也不是扁鵲、孫思邈或李時珍,而是東漢的一位太守邳彤。
邳彤是安國人,東漢開國功臣。他原是劉秀部將,在平定王莽建立東漢的征建中,功勳卓著,後任曲陽太守。邳彤才兼文武,精通醫理,他倡導扶植民間的醫藥行業。從此,安國就有了種藥、製藥、重醫的傳統,為以後成為藥都打下了基礎。邳彤死後,被葬在今安國市城南門外,並在邳彤墓附近修建了“邳王廟”。以後這裏流傳著許多邳王“顯靈”為人治病的傳說,官府上報朝庭,宋徽宗特加封邳彤為“靈貺公”,並重建廟宇祭祀。於是安國名聲大振,邳彤被奉為藥王,這裏也逐漸成為藥材交易中心。明清時列為興旺,隻有經安國交易的藥材才被認作正宗。
廟中碑碣林立,有的碑上刻著古藥方和藥材知識,彌足珍貴。大殿正中供有藥王邳彤彩塑像,南北兩座配殿中,供奉著中國十大名醫塑像,左有華佗、孫林、張子和、張個賓、劉河間,右有扁鵲、張仲景、孫思邈、徐文伯、皇甫士安。
(三十三)梨園神
古代把戲劇演員叫做“優伶”、“伶人”,他們所供奉的行業神叫“老郎神”。過去在戲班子的後台,常會見到戲班所供的一個神龕,龕中有一尊神像,高不過一尺左右,是個小白臉,英俊少年模樣,身穿黃袍。這位就是戲曲行所祀之老郎神,也就是梨園神。
這位梨園神是誰,有些不同說法,但一般認為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與“梨園行”、“梨園子弟”有直接關係。
李隆基是個有名的風流皇帝,他挑選了最優秀的樂師300人,又從宮女中挑選了能歌善舞的幾百人,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皇家歌舞團,在梨園排練,李隆基親自擔任指揮。誰要是彈錯或唱錯了,他馬上就會聽出並加以糾正。玄宗還善於打羯鼓,常常親自為樂隊擊鼓。一次梨園排戲,玄宗看得興起,也換上戲衣,參加表演。在李隆基的參與下,歌舞戲劇排演得很成功。唐玄宗是個文藝全才,兼演員、作曲、指揮、導演於一身。
後來許多名演員出身於梨園,梨園也培養出了全國最著名的音樂家如李龜年、雷海青、張野狐等。梨園的設置,對唐代歌舞音樂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李隆基對此是有貢獻的。後世便將戲曲界稱為“梨園界”或“梨園行”,戲曲演員則稱為“梨園子弟”或“梨園弟子”,而唐玄宗李隆基理所當然的被尊為戲神——梨園神了。
梨園神俗稱“老郎神”,是因為許多方言中,“老”是“小”的呢稱。“小兒子”常被叫做“老兒子”、“老疙瘩”。李隆基是唐睿宗的第三個兒子,也就是“老郎”。玄宗自己也常自稱“三郎”,他在梨園給演員們排練時,常對他們大聲喊:“你們要好好練,別給三郎丟臉!”
(三十四)陶 神
陶神,傳說中的寧封子。他是黃帝的陶正,即專門管理與燒製陶器的官員。
據說寧封心靈手巧,技藝高超,很會燒製陶器。一天,他正在燒陶,有個過路人說願意幫他燒火,於是寧封就讓他幫助燒了。沒想到此人燒的火,出現了五色煙焰,燒製出來的陶器大為美觀,比寧封燒的還要好。寧封驚奇之中連忙跪倒
在地要拜此人為師。所以,傳說中寧封受到高人的指點,得到了其真傳。
傳說黃帝和蚩尤大戰,但屢戰不下。黃帝就問他手下官員,誰有主意可以打敗蚩尤。寧封就把師傅授他的《龍蹺經》授予黃帝,黃帝得了真經,得以駕雲龍,大敗蚩尤。
古代的陶神不止寧封子一位。史書上還有伏羲灼土為塤、神農耕而作陶、黃帝始作陶、帝堯為陶氏等等說法。陶器的出現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創造,具有重大意義。人們要感謝陶器的發明和創造者,故而把他們視為神明。寧封是傳說中的人物,陶器也不會是他一個人的發明,但他和造字神、製酒神等一樣,都是華夏兒女聰明才智的化身。
(三十五)茶 神
陸羽在曆史上實有其人,曾被授以太子文學官職(但未到任)。
湖北天門是陸羽的老家,他活了七十來歲,古時堪稱長壽,但他的一生卻很坎坷。陸羽剛一出生,就被父親遺棄河邊,龍蓋寺的一個和尚將其收養。
陸羽在廟中受了許多苦,後不堪忍受,逃離而去。他當過戲子,多扮醜角,在一些滑稽戲中大顯身手。陸羽通過自學,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與當時名士顏真卿、張誌和,女詩人李季蘭等人相交甚篤。他對茶葉有研究,嗜茶如命。陸羽遊曆天下,遍嚐名茶名水,拒絕朝廷請他作官的任命,躲到江西上饒廣教寺內隱居多年,終於寫出了世界第一部研究茶葉的專著——《茶經》。全書共有三卷十篇,記述了茶葉的特性、采茶工具、季節、茶的加工、煮茶和飲茶的方法、茶的產地等,開了茶書專著的先河,後世百餘種茶書皆源於此。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與中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陸羽對茶葉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貢獻,所以死後不久,即被奉為“茶聖”、“茶神”。當時的茶神像多為陶、瓷製小偶人,為茶商和茶肆老板所供奉。
陸羽隱居處——江西上饒市廣教寺(今為上饒市第一中學校舍內),原有他所住的“陸鴻漸宅”。宅外有茶園數畝,鑿有一泉,水清味甘,被評為“天下第十四泉”。泉邊石圈上“源清流潔”四個篆字是清末知府段大誠所題,至今完好。陸羽在此潛心著書,以自鑿泉井烹自種之茶而自得其樂。唐代詩人孟郊在《題陸鴻漸上饒新開山會》一詩中,盛讚了陸先生的清雅高潔。
中國茶自唐朝東移後,在日本逐漸形成了具有美學藝術的“茶道”,至今興盛不衰。17世紀初,中國茶葉進入歐洲及其他地區,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並有日漸風靡之勢。
(三十六)蠶 神
蠶神在民間有蠶女、馬頭娘、馬明王、馬明菩薩等多種稱呼,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司蠶桑之神。
一說黃帝有個妻子名叫嫘祖,親自參加勞動。本來,蠶隻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嫘祖教婦女養蠶、繅絲、織帛。打那時候起,就 了絲和帛。關於嫘祖,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中稱:“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
陝西黃陵縣至今民間還傳說,嫘祖因帶領婦女們給大家剝樹皮、織麻網、製獸皮衣,累得病倒了。她身邊的幾個女子上山想給她找些好吃的果子。突然在一片桑樹林裏發現桑樹上結著許多白色的小果,摘了一些想煮熟了吃。哪知煮著、攪著、木棒上竟纏上了細細的白線。嫘祖知道後,立刻病好了許多,帶著婦女再進山,才發現那白色果子是一種蟲子繞織而成的。從此嫘祖便帶領大家栽桑養蠶。後世尊她是“先蠶娘娘”。
另一說民間祀奉的蠶神,是蠶馬神話演化而來的蠶女、馬頭娘。其源是《山海經·海外北經》所記的“歐絲”女子。這是蠶神的雛形,一開始即為女身,但尚未與馬相聯係。《荀子·賦篇》有賦五篇,其四《賦蠶》中有雲:“此夫身婦女好而頭馬首者與?”意思是說蠶身柔婉,而其頭似馬。
但《周禮注疏》卷三十《夏官·馬質》鄭玄引《蠶書》解釋:“蠶為龍精,月直大火,則浴其種,是蠶與馬同氣。”所謂:蠶與馬同氣者,以其俱取大火,是同氣也。後人據此將蠶與馬相糅合,造出人身馬首的蠶馬神。
最早記其事者,據稱為三國吳張儼所作《太古蠶馬記》,一般學者疑是魏晉人所偽托。其事具載《搜神記》:傳說一個姑娘的父親因征戰遠走,女兒在家思念父親,不吃不喝。母親見了很心疼,就對鄰裏們立誓說:“有哪位能把我老伴找尋回來,我就把女兒嫁給他。”眾人無法辦到,家中一匹駿馬聽到此言,揚蹄速跑出家門。幾天後,駿馬馱著老父回來,母女高興無比。但接下來幾日,駿馬悲鳴不已,不肯飲食。父驚問其故,母以誓眾之言相告。父大怒說:“哪有讓女兒嫁畜類的道理!”便將馬射死,把馬皮晾在院中,姑娘經過時,馬皮忽然蹶然而起,卷起她飛走,無影無蹤。
過些時日,姑娘和駿馬盡化為蠶,正在樹上吐絲呢。其繭綸理厚大,異於常蠶。鄰婦取而養之,其收數倍。因名其樹日桑。桑者,喪也。從此,百姓種之,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桑蠶。此後,百姓據此為之塑像,奉為蠶神。
舊時除四川有蠶神廟外,其他省區也有蠶神廟祀馬頭娘。另外,道教也崇奉蠶神,但稱其為“玄名真人”所化。《太上說利益蠶王妙經》雲:“有一真人名日月淨……上白(靈寶)天尊日:今見世間人民苦樂不均,衣無所得,將何救濟?天尊憫其所請,乃遣玄名真人化身為蠶蛾,口吐其絲,與人收什,教其經絡機織,裁製為衣。”據此,蠶神不僅管蠶桑,還管機織成衣之事。
(三十七)酒 神
陝西白水縣有個康家衛村,村有一條長10公裏的大溝,名叫杜康溝。溝的源頭有一眼泉,泉邊碧樹芳草、蝶舞蜂嗚,水就是從杜康泉流出,沿溝底倘佯而東,彙入白水河。白水河也因此而叫作杜康河。
因為杜康造酒頗得杜康泉之助,杜康泉水,又因杜康造酒而得名。“彼相親兮,不可分矣”。有人就在杜康泉邊的土坡上,造一杜康墓。在墓的左邊,建一杜康廟,廟中供奉著杜康神像。
河南也有杜康酒,而且有兩個著名的杜康釀酒處。一在汝陽,一在伊川。汝陽縣有個杜康村,相傳就是杜康造酒的地方。近幾年,在杜康村又發現了一座三國時期的造酒遺址。足見傳聞有據,斯言不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