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之所主掌”;“凡有男女於本命生辰及諸齋日,清淨身心,焚香持此真文,白認北極本命所屬星君,隨心禱祝,善無不應,災罪消除”。
(七)南鬥星君
古人對南鬥信仰同日、月、北鬥一樣崇拜。最早東晉《搜神記》記載,三國時魏國有個管輅,他是著名的術士,最會相麵。一天,他見到了顏超,一看他的臉“主夭亡”,知道其將不久人世。顏超是個十九歲的小夥子,其父一聽很著急,忙叫管輅給想想辦法。管輅對顏超說:“你回家後,趕緊準備一壇好酒,再準備一盤燒鹿肉。卯日那天,你去刈麥地南頭的大桑樹下,那裏有兩個人下圍棋。你不要言聲,隻管給他們二位斟酒添肉,喝完了再倒,直到喝光為止。要問你話,千萬別說一字。照我說的做,你就有救了。”
顏超依言而往,果見二人下圍棋。顏超馬上“置脯斟酒於前”。那二人隻管一邊下棋,一邊飲酒吃肉,喝了數巡,北邊那位忽然發現了顏超,叱聲問道:“你在此幹什麼?”顏超忙跪下,也不說話,隻是磕頭。見此情形,這二人商量說:“剛才吃了他的酒肉,怎麼也得幫他個忙。”真是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北邊坐者道:“文書已定”。南坐者道:“拿文書來我看看。”一看顏超壽命隻有19歲,於是取筆一拐,對顏超說:“讓你活到九十。”顏超大喜,叩拜而回。
後來,管輅對顏超說:“北邊坐的老者是北鬥,南邊坐的叫南鬥。南鬥主生,北鬥主死。”故後人崇奉禮拜。
(八)鬥姆元君
青羊宮內有座鬥姆殿,鬥姆殿中所供主神十分威武奇特:額上長有三目,肩上共有四頭。所謂四頭,其實是一頭,四麵有臉。上身左右各長出四臂,共有八臂。正中兩手,合掌作手相,分別執有日、月、寶玲、金印、弓、戟等,是位神奇的女神。
鬥姆顯得與眾不同,平時卻不多見。其實鬥姆又稱鬥姥,鬥,指北鬥眾星,姆即母。道書上說鬥姆,即是北鬥眾星之母。
《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等書中,有紫光夫人感蓮花化生北鬥七星的故事流傳民間:古時有一國王名周禦,其妃名紫光夫人。某日,夫人於蓮池,忽感蓮花九朵化生九子。長為天皇大帝,次子為紫微大帝,其餘七子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七星。“二長帝君居紫微垣太虛宮中勾陳之位。”紫光夫人亦號北鬥九真聖德天後、道身玄天大聖真後、慶華紫光赤帝等,即所稱之鬥姆元君。
紫光夫人“生”了九個貴子,她成了“北鬥九真聖德天後”,又叫鬥姆。人們傳說隻要誠心禮拜鬥姆,誦念她的名號,就能因禍得福,延年益壽。
(九)太白金星
一提起太白金星,人們自然會想起《西遊記》中那位身背一卷天書、兩次親自到花果山請孫悟空到天宮的那位老神仙。他被玉皇大帝委任為求和使者,來調停孫悟空和天庭的戰爭,雖然最終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他畢竟對化幹戈為玉帛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給人以仁厚善良的好印象。不過,他老人家最初卻不是這個樣子。
話還得從頭說起。人們對太白金星的崇拜源於古老的天體信仰,由於金星是各大行星中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光芒四射,晶瑩發亮,所以古人又稱之為“太白星”。可見,太白和金星其實是一碼事。 《韓詩》說:“太白晨出東方為啟明,昏見西方為長庚”。由於它有時天亮之前出現在東方,有時天黑之後出現在西方,於是,人們又給了它啟明星、長庚星的名字。
金星被神化已有悠久的曆史。《史記·天官書論》說:“水、火、金、木、鎮(土)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可見,包括金星在內的五星已被神化。星相家宣揚日月和五星(又稱“五曜”)在不同日子裏會分別作祟。舊時的皇曆根據這種理論規定了種種禁忌。古代的占星家常常通過察看太白金星的變化,來占算國家大事。如《宋書·天文誌》就分別記載過魏明帝太和四年十一月、青龍二年二月“太白犯歲星”、“太白犯熒星”的占卜,這種紛紛應驗的戰爭預言竟然被記載到正史中,可見當年人們對太白金星作亂的信仰是多麼根深蒂固!
金星被人格化之後,最初不僅是象征戰爭的惡神,而且還以女性的麵貌出現。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中,就有日月、五星神像。金星就是個女像,手抱琵琶。這是根據佛經、道經而來。唐代編譯的《七曜禳災法》指出: “金,其神是女人,著黃衣,頭戴雞冠,手彈琵琶。”僧一行譯《梵天火羅九曜》也指出: “(金
星)形如女人,頭戴酉(雞)冠,白練衣,彈弦。”
到了明代,由於《西遊記》的廣泛影響,太白金星在人們的心目中不僅成了一個身背一角天書的和善形象,而且還一改過去女神仙的麵容,變成一個德高望重的老翁形象了。也許隻有這種身份才符合人們的期待,也隻有這種身份的神才有可能完成求和的使命。
(十)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第一夫人,即西王母轉化而來,也是道教的最高女神。
《枕中書》說她是元始天尊與太元聖母所生的九光元女,號日太真西王母,治群女仙。有的說她同東王公是元始天尊所生,東王公則是男仙領袖。也有的說東王公就是天皇,又號玉皇君,似乎他們之間既是兄妹,又是夫婦的關係。有的說西王母是九靈太妙龜山金母,號太虛九光龜台金母元君,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均隸屬於她,故被奉為女仙之宗。有的幹脆說她和東王公都是造物主。如“東王公為男仙之主,西王母是女仙之宗。此二元尊,乃陰陽之父母,天地之本源,化生萬靈,育養群品,長生飛化之士,升天之初,先覲西王母,後謁東王公,然後升三清朝太上也。”(《集說詮真》)從種種異說可歸納為:西王母在道教已升格為獨一無二的最尊貴的女神。
相傳王母住在昆侖山的瑤池,所住的九層玉樓雲台,左帶瑤池,右環翠水。她有五女,分別為華林、媚蘭、青娥、瑤姬、玉卮。周穆王駕八駿西巡昆侖時,曾手持白圭玄璧,拜見西王母娘娘。二人在瑤池上舉杯對飲,西王母為周穆王高頌歌謠道:“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裏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複來。”另外,王母娘娘的花園裏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所以後亦稱其為金母、瑤池金母、西王母。
根據古書《山海經》的描寫:“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是說:西王母的外形像人,有一條像豹子那樣的尾巴,一口老虎那樣的牙齒,經常吼叫。蓬頭亂發,戴一頂方形帽子。是上天派來負責散布病毒和各種災難的神。由此可見她的外形恐怖,而且是位散發災疫的煞神!她住在“昆侖之丘”的絕頂之上,有三隻叫做“青鳥”的巨型猛禽,每天替她叼來食物和日用品。以上可見,從春秋戰國至漢初,西王母或為凶神,或為吉神,或為人王,或為有道者,形象不一。
茅盾早年對西王母到王母娘娘曾提出過著名的三期演化論:初期,《山海經》是此神最原始的麵貌。二期,已進入神仙化,道教按王宮後妃的標準著意修飾西王母,看上去酷似三十來歲的麗人。三期,進一步貴族化,華美加肅穆,進入了仙界的最上層,完成了由神話到仙化的轉變。
方士小說《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都登載了漢武帝會見西王母之事。關於她的形象,《漢武帝內傳》描寫得尤為詳細:
王母至也,群仙數千,光耀庭宇。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綾之桂,容眸流盼,神姿清發,真美人也。王母上殿東向坐,著黃金褡■,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頭上太華髻,戴太真晨嬰之冠,履玄■鳳文之舄。視之,年可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靄,容顏絕世,真靈人也。
西王母在眾多美貌仙女的陪同下出場,其打扮之華貴、容顏之秀麗都被描畫得無以複加。她穿的是黃金褡鬣,文采豔麗,儀態風度莊重肅穆,肩上挎著靈飛大綬帶,腰中佩戴著神話傳說中的分景之劍,頭上的發髻高聳,戴著一頂裝飾華美的帽子,穿著描有鳳凰的繡鞋,長得的確天下無雙。她用蟠桃七枚來招待漢武帝。武帝吃了之後,餘味無窮,就偷著把三枚桃核藏起來。西王母見此笑著告訴他:“這種桃三千年才結一次果,中夏地薄,種之不生。”武帝隻好悻悻作罷。同時,在這些方士小說裏,西王母還被描寫得含情脈脈。可見,步人中年之前的西王母也是風流成性的。至此,關於西王母的造神工程又告一段落,她已經是一
個容顏絕世的美貌婦人了。
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定為王母娘娘的誕辰,此日盛會,俗稱為蟠桃盛會。過去北京的東便門內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有著名的蟠桃宮廟會,此廟很小但名氣頗大,廟會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舊時西王母在社會上亦有很大影響。首先,在民間很早就有西王母廟,其次在張華《博物誌》和《漢武帝內傳》的影響下,宋元明時期,許多文學家皆以西王母蟠桃會為題材,寫入小說、戲曲中。如宋官本雜劇,即有《宴瑤池爨》。金元院本有《王母祝壽》一本,《蟠桃會》一本,《瑤池會》一本。元鍾嗣成、明朱有燉俱有《蟠桃會》雜劇,情節皆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