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仙慶壽蟠桃會》中謂:“瑤池蟠桃結實,西王母召東華、南極、八仙,以及人間香山九老,洛下耆英等,開蟠桃大會。”另外,小說中涉及西王母事的也很多,《西遊記》所寫孫悟空大鬧蟠桃會故事,也是據此演化而來。

(十一)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北方玄武神。

玄武本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之總名。戰國典籍已有記載:“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日玄,身有鱗甲,故日武。”真武大帝在道教中諸神中地位次於“三清”、玉皇大帝和紫微大帝。該神的造形披發、黑衣、仗劍、跣足、踏龜蛇,從者執黑旗,由神話的北方之神兼水神演變而來,龜蛇是其表征。龜蛇均為水物,“玄武”即龜的異名,玄指黑色,武指龜身之甲能捍禦,故合稱“玄武”。

玄武信仰之興盛和玄武神地位之提高始於宋代。北宋開國之初,即受到北方外族契丹、遼國的威脅,為了提高防禦入侵的自信心,於是乞靈於北方大神玄武的護佑。太宗即位,築宮終南山陰。太平興國六年,封其“翊聖將軍”。宋真宗時,加號“翊聖保德真君”。從此以後,玄武與翊聖、天蓬、天猷合稱“四聖”。後為避趙玄朗諱,改玄武為真武。後詔加真武為真武靈應真君。

明成祖朱棣原為北方一藩王(燕王),意欲舉兵奪取帝位,需借助北方大神真武為其出師“正名”。謀士姚廣孝遂造玄武助戰的神話。朱棣即位以後十分崇奉真武,除在京城建真武廟外,又於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命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二十餘萬大建武當山宮觀,使崇奉真武的香火臻於極盛。

因武當被附會為真武修煉之地,故此山到處是真武“遺跡”,被皇上賜名“太嶽太和山”。大動土木,曆時七載,建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十二亭。從此武當山成為著名的道教聖地。關於真武帝的鎏金銅像,至今民間還有傳說:朱棣下令說,因為真武是天神,長像定要英俊。工匠們費盡心機塑為美男子,氣態非凡,不幸朱棣一概看不上眼,工匠們一批批地被殺、關、充軍,鬧得雞犬不寧。最後有一位最聰明的師傅,設法見到了朱棣本人,便按棣的樣子塑了像,才算順利通過。人們說,武當山的真武大帝是按永樂皇帝的模樣造的,重達兩萬斤。

其中尤以金殿最負盛名。金殿在武當山天柱峰頂端,重簷疊脊,翼角飛舉,全部建築皆為銅鑄鎏金。殿內神案、供器、所有神像也全是銅鑄鎏金。中間真武銅像重達萬斤,著袍襯鎧,披發跣足,威嚴肅穆。左右有金童、玉女、水火二將,案下置龜蛇二將。全部鑄像極其精妙,為古代銅鑄藝術之瑰寶。金殿曆經五百多年風雨雷電、酷暑嚴寒,至今仍金燦絢爛,輝煌如初。

(十二)土地神

傳說掌管土地的神。

在民間稱他們土地公公或土地爺爺。有的土地廟小得很,甚至一平方米左右的空間,便可以搭上一座土地廟。他們對人們的要求也不高,備點紙燭香火,加上酒與雄雞一隻便能對付。不知從什麼時代開始(有說明代),也許人們覺得土地爺為人間事不停奔忙,既辛苦,又寂寞,便給他配上了土地奶。所以有的土地廟同時供奉著土地公與土地婆,但真正管事的還是土地爺,土地奶隻是給他作個伴而已。

別看土地神的官運不亨通,來曆卻不簡單。他的祖先,遠是後土,近是社神。隻是道教為了無限擴充神係,不得不放手發展基層組織,土地爺跟玉皇大帝的關係,就像塔底與塔尖。土地爺少了,那玉皇不就得摔下來!正因為如此,土地爺跟民眾的關係倒很近,絕大多數是善神,不像其他道教神高高在上。民間給他造像,大都慈善可親。

土地爺近代已遍布城鎮鄉村,人們向其祈豐年,禱時雨,與之十分親近。因此,舊日土地廟門前常常是舉行廟會之地,人神共娛,使官運不通的土地爺多少得到一點溫暖和安慰。

(十三)青龍白虎

葛洪《抱樸子內篇·雜應》謂之為太上老君的侍衛。稱老君“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並謂“此事出於仙經中也”。

明姚宗儀《常熟私誌》敘寺觀篇雲:“致道觀山門二大神,左為青龍孟章神君,右為白虎監兵神君。”

道教本有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護衛神的說法,青龍、白虎之類的名目則源於古人的星宿崇拜。早在戰國時期,我國就有了“二十八宿”和“四象”之說。所謂“二十八宿”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將黃道(即太陽和月亮所經天區)的恒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座稱“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為四組,每組七宿,與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和蒼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合稱)等動物形象相配,稱為“四象”,道教名之為“四靈”。

古人崇拜星宿是對星體的存在和運行有極大的神秘感,同時人們還根據星辰來確定方位和測定季節時令。至於二十八宿與四象相配,是與古人動物崇拜有關。四象之龍、虎雀、龜蛇,在原始動物崇拜中,均被視為靈物、神物,並成為一些族群的圖騰。

道教興起後,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作為護衛神。以後四象漸被人格化,成為四位護法神將。

(十四)四值功曹

四值功曹是道教所供奉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四位神仙。

“功曹”原為中國古代官吏的名稱。在漢代是州郡長官的幫手,有功曹、功曹史,主要是考查記錄功勞,掌管功勞簿的。在道教的神仙天庭中,玉帝身旁也有四值功曹。

《西遊記》中,孫悟空攪翻蟠桃會、大鬧天宮後,玉帝大怒,即派托塔天王率四大天王、哪吒太子、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等,布下了天羅地網來捉拿“妖猴”。不過這場惡戰,天兵神將被齊天大聖打得大敗。四值功曹落個輕閑,沒有功勞可記。後請來了二郎神才拿住了悟空。

四值功曹除了記功勞簿,還做守護神將。《西遊記》中他們和護教伽藍、六丁六甲、五方揭諦等,奉菩薩法旨,曾經暗中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他們又充當傳令官,唐僧師徒過平頂山時,就是值日功曹變成樵夫,給他們通風報信,讓他們早作準備。法師、道長作法時,時不時會喊“四值功曹何在”,作法事時也離不開他們,所以他們是守護神將。

(十五)六丁六甲

六丁六甲是道教神名,六丁和六甲的合稱。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醜)為陰神,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為陽神。《無上九霄雷霆玉經》:“六丁玉女,六甲將軍。”據說六丁六甲為天帝役使,“能行風雷,製鬼神。”六丁六甲與二十八宿、四值功曹、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都是道教的護法群將。道士在作法時,常常用符篆召請他們“祈禳驅鬼”。早在漢代就有用六丁法“占夢”的記載。

丁卯神將司馬卿,丁醜神將趙子五,

丁亥神將張文通,丁酉神將臧文公,

丁未神將名叔通,丁巳神將崔巨卿。

甲子神將王文卿,甲戌神將展子江,

甲申神將扈文長,甲午神將衛玉卿,

甲辰神將孟非卿,甲寅神將明文章。

這十二神最初是真武大帝手下神將。雖為真武部將,最終還要聽玉帝調遣,所以他們常和二十八宿等眾神,到四麵八方巡遊驅鬼鎮妖,保四方平安。

(十六)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被譽為北方一般香客心目中的女皇,本是山東泰山女神,實際舊時華北一帶,多為此神建祠奉祀。北京昌平妙峰山的碧霞香火,在清代乾嘉時期,雄視華北。這位著名的道教女神,人們為她在泰山建有碧霞元君宮。此神職能主要司國泰平安,天下太平,五穀豐登,增福延壽。

關於此神的來曆卻很難確斷,異說甚多。

第一種,說她是東嶽大帝的女兒,原名玉女,與東嶽大帝同居泰山。人們常為她雕石像,置於泰山的玉女池。宋真宗上山封禪時,偶然發現,下詔改為玉雕,建昭亭觀,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第二種,說黃帝時,曾遣七女子到泰山迎迓西昆真人。她們石冠羽衣,其中有一女名玉女。這位玉女修道得真,黃帝時期露過一次臉,漢明帝時又出現過。

第三種,道教用“玉”名之者甚多,因此玉女不一定是專名,而是普通稱號。有人考證,元君實際是來自華山的玉女。

第四種,元君原是一民女,因得真仙指點,入山修道,成了正果,死後被人信仰,而被尊為碧霞元君。

第五種,泰山之神石敢當的女兒。“泰山石敢當,實際是一塊石牌或刻磚。“敢當”的意思即“所當無敵”。泰山一帶的舊俗,在街頭、屋頭、屋頂若立上一塊象征石敢當的碑,據說便能起驅邪避鬼的作用。石敢當還走南闖北,一般都在前麵加上“泰山”二字。

至今,泰山一帶有的傳說幹脆說泰山奶奶是石敢當的女兒,為道教爭山主立了汗馬之功。傳說老佛爺看上了泰山,碧霞元君也看上了泰山,可是玉皇大帝有話,誰上山最早,誰當山主。老佛爺在深土三尺早已埋下了一隻木魚當占山標記。碧霞元君急中生智,再深挖三尺,埋上了自己的繡花鞋。眾神仙評判時,先挖出了木魚,把山判給了老佛爺。碧霞元君不答應,要求再挖三尺,挖出了她的繡花鞋。她便當了泰山神。以後她上了歲數,便被稱為泰山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