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諸神6

三、佛教諸神

佛教傳入我國,又帶入了諸多外國神靈,分為佛、菩薩、羅漢等。釋迦牟尼是其代表神靈,女神靈首推觀世音菩薩。道教和佛教兩路神靈相爭相鬥,既爭信徒爭地盤,又相到滲透相互渲變,促進了中國神靈的多產和發展,更有一些佛教神靈已經變異,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佛教神靈已經是被同化和改造,符合我國先民欣賞習慣的神靈了。

(一) 佛

釋迦牟尼

佛教創始人。釋迦是部落的名稱,意思是“能”。“牟尼”可譯作“文”,是一種尊稱,含有“仁,儒,寂默,忍”等義,意譯也可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

釋迦牟尼俗名悉達多,生於公元前565年,原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29歲出家修道,從當時著名的沙門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修習禪定。不久

就達到他們所教導的一切,但這並不能滿足他的需求,經過6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禪中,他順次經曆“禪”的四種境界,然後繼續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從此以後,他被稱為佛陀。並到處說法,組織僧團,直至公元前486年圓寂。釋迦牟尼簡稱為“釋迦”。他創建的佛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成為世界的三大宗教。相傳佛陀圓寂後,弟子們焚化佛祖遺體,於灰燼中得四顆牙齒以及指骨、頭蓋骨、毛發等物。弟子們將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養,項禮膜拜。後來,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8萬4千份,分別盛入寶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養,其中有許多傳入中國。1987年法門寺地宮發掘出土了佛教世界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係佛祖的一節中指骨。

佛教傳說,釋迦牟尼降生前出現了8種祥瑞之相。其中之一是池沼中突然長滿大如車蓋的蓮花。8種瑞相過後,繁花盛開,四方萬霞。後來佛陀從舌根生萬道光明,每道光明都化作千葉金色蓮花,每朵花上都有佛盤腿坐說六波羅蜜(意思是“度”,“到彼岸”),所以佛教造像中專門有“蓮花座”樣式。蓮花也成為佛教淨土的象征。

為了神化釋迦太子,說他一個足趾便能挑起象屍拋出七道圍牆和七條溝渠之外;比武的對手與他剛一接觸,便全都倒地不起;他射出的箭,不但穿透諸物,且入土成一井穴。等等。

成婚以後,天神們見太子成日與美妃眷屬廝混,怕他不成法器,反而成了情種,勸太子離欲成佛。太子遊園林時,先後遇到病人、老人、死人和比丘(靠乞食為生的男僧),萌生了出家念頭。於是離宮入山,訪道求真。

釋迦牟尼還曾破魔所施美人計,大敗魔軍。關於他的漫遊和苦行,後期佛典加進了許多神奇情節。如:黎明時,悉達多坐在一棵樹下,身放金光,照耀四方,一貴族少女及仆從捧金缽盛牛奶和米飯供他食用。從那以後,他七七四十九日未再進食。他將金缽投入河中,心裏默想,若能成佛,缽則逆流而上。果然如他所思,逆上後沉入龍宮。黃昏,一割草人送他一捆草墊坐,他接受了。坐定,發誓言,即使血液幹涸,身體腐爛,如不成佛,決不起座,傳說他是深夜三更時分覺悟的。

佛教的教義是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們共同探討並感悟而出的,其基本主張可以概括成兩個字,即“空”和“苦”。他們認為世界是四大皆空,人生則是苦海無

邊。既然如此,人就應注意消滅“苦”的根源,用佛門的話也就是說要消“業”,通過修行來達到“解脫”、“涅”這樣大徹大悟的最高理想境界。同時,佛教極力宣揚的“因果報應”、“生死輪回”、“三世說”等思想也具有很強的攻心力量。盡管這一切對拯救人類之苦皆無濟於事,但它仍不失為人們求得暫時解脫的一種精神良藥,故而受到了全世界無數人的信奉。在中國的民間藝術中,多有佛祖的塑像,再加《西遊記》、《封神演義》等文學作品的影響,“如來佛”的名字也幾乎走進了千家萬戶,無人不曉。

“佛”、“佛陀”意思是“覺悟者”、“知者”。釋迦佛又有個流行的稱叫“如來佛”。“ 如來”的意思,是指從如實(絕對真理)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

三身佛

一般佛殿都是供奉3尊佛像。在佛教教義中,這稱為“三身佛”,即中間是法身佛或毗盧遮那,東邊是報身佛或盧舍那,西邊是應身佛或釋迦牟尼;從空間概念看,這是“橫三世佛”,即中間是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他左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傅,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從時間概念看,則稱為“豎三世佛”,即中間是現在佛釋迦牟尼,他左邊是過去佛燃燈佛,右邊是未來佛彌勒佛。

佛陀有三種佛身,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

毗盧遮那,即“大日如來”,光明遍照之意。密宗稱毗盧遮那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是表示絕對真理的佛身。《大乘義章》說:“顯法成身名為法身。”

盧舍那是報身佛,意日:光明遍照,又作“淨滿”。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

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是表示隨緣教化,度脫世間眾生而現的佛身,特指釋迦牟尼的生身。

三身佛是根據大乘佛教的說法表示釋迦牟尼的三種不同的身。佛殿中的三身佛設置如下:中尊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尊是報身佛:盧舍那佛;右尊是應身佛;釋迦牟尼佛。

五方佛

五方是指“東西南北中”五方。五方佛又叫“五智如來”,“五方五智”。

東方是阿閦鞞佛,代表覺性。意譯為“不動”、“無嗔怒”。他住在東方妙喜世界,如有人勤修佛法,發願生此世界者,死後可以轉生此地。密宗宣稱,其是金剛界五智如來中住在東方者。其塑像常為坐形,左手握拳,右手持梵函,全身黃金色。

西方阿彌陀佛,代表智慧,意譯無量壽,無量光。住在極樂世界(又叫安樂)世界。

南方寶生佛又叫寶相佛、寶生如來。住在南方歡喜世界,代表福德。密宗又叫他平等金剛,說他管理一切財寶。全身金色,左手為拳,右手無名指和小指彎曲,其餘三指如劍立。

北方不空成就佛又叫微妙聞佛,代表事業。住在蓮花世界。

中央毗盧遮那佛,意譯為“光明遍照一切”,又叫“大日如來”。

大日如來,音譯,摩訶毗盧遮那,“摩訶”意曰大,“毗盧遮那”意曰日。故譯:大日。毗盧遮那即光明遍照之意,是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密宗稱毗盧遮那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是表示絕對真理的佛身。

佛教有顯宗和密宗之分。顯宗又稱顯教,其教義被說成是釋迦牟尼(應身佛)公開宣說(即“顯”)之教,故稱。密宗又稱密教,密乘,真言乘,金剛乘等。宗密受大日如來(法身佛)深奧教旨秘密傳授(即“密”),乃“真實”言教,故名。按佛教密宗說法,大日如來具有五種智慧,為教化眾生,化為五方五佛。

東方三聖

藥師佛,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又有人稱謂大醫王佛,醫王善逝或消災延壽藥師佛。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本用以比喻能治眾生貪、瞋、癡的醫師。在中國佛教一般用以祈求消災延壽。

藥師佛在其成佛時曾立下20大誓願,願除一切眾生病苦,治無名痼疾,令一切眾生身心安樂。據說信奉藥師如來能夠醫治百病,解除各種頑疾苦痛,消災延壽。因此我國曆史上對藥師如來的信仰很盛,在許多寺院的大雄寶殿中,崇奉著釋迦佛左邊的代表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

據說藥師佛手下有12員神將,還有兩大幫手:即左脅侍日光遍照菩薩,右脅侍月光遍照菩薩。藥師佛與日光月光二菩薩合稱“東方三聖”。日光菩薩在密宗中稱“威德金剛”,左手持寶幢右手持日輪。月光菩薩左手持青蓮華(花),上麵有個半月形。二菩薩自有寓意,日月升於東方,以其光明遍照眾生,使眾生安康幸福。

歡喜佛

漢文傳說之名,非梵文原名,屬藏傳佛教無上瑜伽密的本尊,與佛同尊。

一種說法把歡喜佛看做“寓言像”,即有某種寓意和象征。如大威德金剛形象十分凶惡,正麵是個牛頭,共有九個腦袋,頭戴骷髏冠,有36隻手和36條腿。其實他的本像是文殊,麵貌慈祥莊嚴。而這種造像,象征用凶猛的力量震懾危害佛教的邪魔歪道,表現了大憤怒、大無畏、大勝利的氣概。腳下所踩裸女,或懷抱交接的裸女,是代表被降伏的異教徒。所以這歡喜佛雙身裸體,象征一塵不染,脫離了塵垢凡界。雙體擁抱,男的代表方法,女的代表智慧,表示方法與知慧成雙的意思。男女相合為一完人,圓滿具足。修證所得,即為“快樂”。但這快樂乃是信念的象征,非男女之淫樂。

(二)菩薩

中國佛教中的菩薩有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等。《悲華經》中說,過去有個轉輪聖王,大太子是觀世音菩薩、二太子是大勢至菩薩、三太子是文殊菩薩、四太子是普賢菩薩。後來,轉輪聖王修行成佛,即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成為父親的左右脅侍,父子成為西方三聖。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觀世音者,觀世人稱此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雲:觀世音。觀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之意。

為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是慈悲的象征,當眾生有苦難時,隻要稱念他的名號,即可獲得解脫苦厄。他還會就眾生的因緣,化作種種不同的身份度化之。關於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南北朝多依經典作男子,唐以後常作婦女相。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薩。古譯做觀世音,唐人因避太宗李世民諱,故略稱為觀音。亦稱為大士、觀世音、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觀音大士。

觀世音在世俗中的知名度和影響,絕不低於如來佛。菩薩在佛國中的地位僅次於佛。菩薩的意思是“覺有情”、“道眾生”。他們的職責是協助佛普眾生到極樂世界去,了卻一切煩惱永遠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