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地方菜係
我國古人很早就已學會烹製各種食物,食物種類十分豐富,無論天上飛的,地下跑的,無不可以取來做盤中美味。這些食物包括五穀五菜五飲,六畜八珍。“五穀”指稻、黍、稷、麥、菽五種糧食作物,“五菜”指韭、蔥、葵、薤、蒜五種蔬菜,“五飲”指水、漿、酒、酪、酏五種古代飲料,“六畜”指牛、馬、羊、豬、雞、狗六種肉食動物,“八珍”指龍肝、鳳髓、豹眙、鯉尾、猩唇、熊掌、酥酪、鳥舌等八種古時不易得的珍貴食品。
中國傳統食俗的一大特點,就是各地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對飲食滋味的不同要求,來決定選料方式、操作方法及色澤搭配,這樣就逐漸構成了區域性的食譜程式——菜係。
菜係形成於什麼時代呢?關於菜係的形成時代,研究者有的認為可以上溯到先秦時代,因為那時菜係的南北分野已非常明顯,北方以齊魯風味為代表,南方以荊吳風味為代表。有的則認為,菜係的初步形成,是在宋代才開始的,因為當時的肆菜肴有了明確的“南食”和“北食”之名,民間流傳著一首《口味歌》:
安徽甜,湖北鹹,福建浙江鹹又甜。
寧夏河南陝甘青,又辣又甜外加鹹。
山西醋,山東鹽,東北三省鹹帶酸。
黔贛兩湘辣子蒜,又辣又麻數四川。
廣東鮮,江蘇淡,少數民族不一般。
《口味歌》說明,中國幅員廣袤,地理環境千差萬別。各地地形地貌不同,氣候不同,物產不同,口味不同,這是產生和形成地方風味的最重要的原因。例如沿海地區產海味,山區多山珍,造成食品原料和飲食習慣差異。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從這一意義來理解,也頗有趣味。又如北方氣候寒冷,人們習慣吃味成油重色深的菜,南方氣候炎熱、人們就偏向吃得清淡些;川湘雲貴多雨潮濕,人們唯有吃辣才能驅風祛濕。中國各地飲食風味之不同,都可以從自然條件中找到內在的原因。
從中國烹飪發展史上看,最早的地方菜隻有兩大派,即南方菜和北方菜。《詩經》中反映出來的食品原料,主要是豬、牛、羊,水產僅及鯉魚、魴魚等少數幾種,代表著西起秦晉、東至齊魯,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風味。而《楚辭·招魂》中反映出來的食品原料,則以水產和禽類居多,具有長江流域的南方風味,這就是明顯的菜係分野。秦漢以後,巴蜀和閩粵的開發,使中國的菜係實際上已有所增多,但古代人並沒有意識到需要劃分,需要區別。所以一直到北宋的汴京和南宋的臨安,繁榮的餐飲業中還隻有“南食”、“北食”和“川食”三大類。到了清代,康熙和乾隆各下江南六次,蘇揚菜受到皇帝的賞識,士大夫們也趨之若鶩,不但宮廷菜中增添了蘇揚味,甚至在北京街上也開辦起經營蘇揚菜的飯店,從此蘇揚菜獨樹一幟,成為南方菜的佼佼者。鴉片戰爭以後,門戶開放,加快了中外交流的步伐,而接受外來影響較深的粵菜也隨之別具一格,脫穎而出。到清末民初,中國菜係才大致上有了眉目。《清稗類鈔·各省特色之肴饌》中雲:“肴饌之有特色者,為京師、山東、四川、廣東、福建、江寧、蘇州、鎮江、揚州、淮安。”這裏已包含了我們現在所說的幾大菜係了。由此可見,菜係是曆史發展中自然形成的,並不是任何人可以隨心所欲強加的。
現在中國的大菜係究竟有多少,人們的意見並不統一,有四大菜係說、八大菜係說,也有十二大菜係說等等,爭議很大。其中公認的有四大菜係,即魯菜、川菜、蘇菜、粵菜,其他比較著名的還有京菜、滬菜、閩菜、湘菜、鄂菜、浙菜、皖菜、秦菜等。
先讓我們來看看四大菜係的特點:
川菜 是以四川成都、重慶兩地為代表,還包括樂山、江津、自貢、會理、會東等的地方菜。“川菜”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譽,其基本味有麻、辣、甜、鹹、酸五味,調味多用辣椒、胡椒、花椒。擅長小煎小炒、幹炒幹煸等烹調方法。主要代表菜有:
工藝精湛的一品熊掌、紅燒雪豬、幹燒岩鯉、樟菜鴨子、香酥雞、清蒸江團等名菜,又有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魚香肉絲、回鍋肉、毛肚火鍋等家常風味,還有所謂的“三蒸九扣”(清蒸雜燴、酥肉湯、扣肉、扣雞鴨、扣肘子等)。
川菜中的許多名菜,都有一些來曆。如“麻婆豆腐”,據說起源於清朝同治末年。當時成都北郊萬福橋邊有一家專供行人歇腳吃飯的小店,店主兼掌灶是一位臉上有些麻子點的陳家大嫂。在南來北往的顧客中,有一批挑油簍的力夫,他們每次用飯都要到集市上買幾塊豆腐,割點牛肉,從油簍裏舀點菜油,請陳家大嫂加工成菜。這本是一種平常之物,但經陳大嫂以民間傳統的“燒”法加工,並輔以牛肉末,佐以辣椒、花椒等調料,成菜後具有;麻、辣、香、酥、嫩、燙的特點。從此,“麻婆豆腐”名聞遐邇,成了一道四川名菜。
又如人們喜愛的“宮保雞丁”,據傳原是清代四川總督丁寶楨所創製,是丁最愛吃的一種菜肴。丁寶楨原加有“宮保”銜,後調任四川總督,人呼“丁宮保”。有一次,他宴請成都的士紳名流,席上菜肴很多,惟有一盤青椒炒雞丁,丁寶楨最為欣賞。從此,人們便將配有青椒的爆雞丁稱作“宮保雞丁”。後經廚師們改進提高,用雞丁作主料,配以幹紅辣椒、花椒和油酥花生,調以荔枝味,成了今日譽滿全川的佳肴。
川菜在現代史上有兩個向外輻射、流傳的時期,一個是北伐戰爭時期,將領和士兵中四川人居多,他們自小養成的家鄉口味豈能一下子改掉了因此北伐軍開到哪裏,川菜也隨之帶到哪裏。另一個是抗戰勝利後,在四川的一批國民黨人或其他人士,因八年“天府之國”的生活,與川菜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回到南京、上海或北平(京),卻難忘辣篷篷的川菜。於是乎,川菜便隨著這些人四處紮根。
提到川菜,不能不單獨說說重慶火鍋。從詞義上講,“火鍋”既是食品名稱,又是炊具名稱。在我國,火鍋到處都有,最有名的是四川的重慶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北京的涮羊肉、湖南的大邊爐、上海的菊花鍋等。現代重慶火鍋的形成與風格,與當地勞動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著名川籍作家李動人先生在《漫談中國人的衣、食、行》一文中寫道:“吃水牛的毛肚火鍋,則發源於重慶對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擔子零賣販子將水牛內髒買得,洗淨煮一煮,而後將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塊,於擔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洋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著一種又辣又麻又鹹的鹵汁。於是河邊、橋頭的一般賣勞力的朋友,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吃若幹塊,算若幹錢,既經濟,又能增加熱量……直到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重慶城內才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尚化了,從擔頭移到桌上,泥爐依然,隻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鹵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幹淨而適合人的口味。”經過改進的重慶火鍋,到抗戰時期特別興旺,由沿街擺攤,普遍改為開店營業。重慶火鍋,不僅重慶人愛吃,許多外地人也逐漸吃上了癮,國民黨軍政要人多以火鍋待客,軍統頭目戴笠曾擺過五百人的火鍋宴以示闊綽。
近年來,重慶火鍋進一步發展,西征成都、北上首都,並有蔓延全國之勢。當然,最火爆的依然是重慶,別的地方一般是冬天才吃火鍋,重慶人是一年四季都吃。特別是夏天氣溫超過38℃時,重慶大街小巷的火鍋店,從早到晚,依然高朋滿座。人們吃得汗流浹背,麻得直咂嘴,燙得舌頭大,才覺得舒服,痛快。重慶人對付熱;對付霧,對付濕的辦法就是吃火鍋,以熱抗熱,以熱驅寒,以熱除濕。重慶火鍋,不僅在川菜中獨具個性,雅俗共賞,而且是中國食俗的一道亮麗風景。
四川人特別喜歡吃泡菜。在四川城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備的泡菜。人們買回泡菜壇後,以適量煮沸晾涼的水,加入川鹽、黃酒、白糖、花椒、薑、蒜、紅辣椒等調味品,倒進壇中,即成泡菜的水,然後放入蘿卜、黃瓜、豇豆,萵筍、芋頭、菜頭等。入壇後一兩天或兩三天便可以任意取出佐餐,其味鹹酸辣可口。還有一種隻需泡十幾個小時的泡菜,辦法大致相同,四川人稱之為跳水泡菜、洗澡泡菜。
過去,四川人婚喪壽慶,紅白事情,飲食方麵有約定俗成的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如婚禮,晚清以來,就有迎親、謝親之俗,並要操辦筵宴。這些喜慶筵宴,在城鎮、鄉間,均要既豐盛,又實惠。因此,常常有“八大碗”或“九鬥碗”,餐桌上擺得滿滿的。參加筵宴的客人吃飽喝足後,主人還允許“帶雜包”,把事先準備好的雜糖、點心或席上剩的酥肉、燒白之類菜肴,用菜葉子包起來,拿回家去“散”。這種鄉土風味濃鬱的民間筵席,人們便稱之為“三蒸九扣”席。“三蒸”大約是泛指蒸的方法多樣。“扣”則是說把蒸好的菜反扣倒入另碗或盤內上席。“九扣”是指扣碗菜很多。
三蒸九扣菜式多,就地取材,不尚奇異,菜重肥美,樸實無華。在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貧苦,並不是經常能吃雞鴨魚肉,日常飲食多為淡飯粗食,參加一次筵席,是當作“打牙祭”、“吃油大”的。所以三蒸九扣中的菜肴,肥腴的原料多一些。現在,四川人編寫的菜譜中所載的清蒸雜燴、炸肉、炸海椒蒸肉、扣肉、扣雞、甜燒白、鹹燒白、夾沙肉、酥肉、酥肉湯、清蒸肘子等,便是傳統的三蒸九扣菜式。當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蒸九扣的菜品內容也在不斷翻新。
魯菜 魯菜即山東菜,由濟南和膠東地方菜構成,膠東菜又源於福山菜,以烹調海鮮著稱,擅長調製參、刺、燕、貝等,烹調方法以爆、炸、扒、烤、燒聞名。菜肴的特點是清淡、鮮香、嫩脆,特別是海鮮菜肴,十分注重原味,名品有紅燒海螺、炸蠣黃、芙蓉蝦仁、清蒸蟹合、蟹黃魚翅、繡球海參、烤大蝦等,久負盛名的糖醋魚也源於膠東菜。濟南菜取料更為廣泛,從不易得到的山珍海味,到日常生活中的瓜果菜菽,都被製成膾炙人口的美味佳肴。烹調方法擅長爆、炒、燒、烤,菜品風味以清鮮脆嫩著稱。濟南菜中主要的名菜有糖醋黃河鯉、德州脫骨扒雞、幹(火+靠)大蝦、糟溜魚片、九轉大腸、油爆雙脆、蔥燒海參等。(“火”+ “遢”的右側),是魯菜獨有的烹調方法,先將主料用調料醃漬人味,或夾入餡料,再沾粉或掛雞蛋糊,用油兩麵煽煎,煎至金黃時放人調料和清湯,以慢火收盡湯汁。鍋(“火”+ “遢”的右側)豆腐、鍋糊魚片等,都是魯菜名品。魯菜還精於製湯,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用這些湯製作的清湯燕菜、奶湯蒲菜、奶湯雞脯等菜肴,都是高檔筵宴上的珍味。
魯菜與皇家,尤其是清廷關係密切。乾隆皇帝外出巡視時,每回路過山東,當地官吏皆以魯菜進貢招待。乾隆皇帝厚愛有加,下令皇宮的禦廚也學著燒。從此以後,魯菜中有的菜便被冠以帶有宮廷色彩的名字,如貴妃雞、芙蓉雞片等。後來,乾隆的女兒下嫁孔子的第七十二代孫,山東出了當朝駙馬(清代稱“額駙”),魯菜也隨之身價百倍,平步青雲。魯菜被移植進京後,在各幫菜係中仍獨占鼇頭。以後的京菜,也主要是吸收魯菜的烹技特點而形成的。
《論語》中,孔子曾說“不得其醬不食”,借用過來,山東人可謂是“不得蔥蒜不食”。山東人喜歡食用蔥、蒜聞名遐邇,魯人尤喜生食蔥、蒜。
20世紀20年代出版的《中國實業誌》載:“蔥,魯人多生食。”《中華風俗誌》中講:“蔥以章丘(山東)為最肥美,男女皆好食之。”章丘大蔥具有不分蘖,生長快,莖長而粗,蔥白肥大脆嫩,稍有清甜之味等特點。
山東民間常用生大蔥蘸甜麵醬卷餅而食,這種食法後來發展到應用在不少菜肴中,如烤鴨、鍋燒肘子、清炸大腸、炸脂蓋等。20世紀80年代,美國廚師旅行團到京吃了烤鴨後,回國撰文寫道:“把它(烤鴨)同甜麵醬以及蔥一起,包在一塊中國式煎餅內,這些味道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辣、鹹,甚至有點甜絲絲的味道。”除生食之外,大蔥在烹調中還作為重要的調味品或配料,如蔥燒海參、蔥燒蹄筋、蔥扒魚唇、蔥爆羊肉、蔥燒肉等菜肴。麵點中也常用蔥,如蔥油餅、油旋、蔥油卷。另外,在烹調中,山東菜常用蔥油、蔥椒紹酒、蔥椒泥、蔥油泥作為調料。
《中國實業誌》稱:“魯人最喜生食(蒜),大蒜的蒜頭、蒜苗、蒜苔等都可供食,故大蒜一身殆無不可食,而與有腥氣之肉類(如羊肉、羊血)共煮之,可以除腥氣。”此外,蒜還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在夏日的涼拌菜裏,多要加蒜泥拌食,涼麵中加蒜泥,既可取其味,可殺菌,是十分有益於健康的。
山東人生食蔥蒜達到了“每飯必具”的程度,《清稗類鈔》稱:“北人好食蔥,亦以北產為勝。不論富貴貧賤之家,每飯必具,此言不為過之語。”魯人嗜食蔥蒜是他們飲食生活的一個顯著特征。
蘇菜 蘇菜即江蘇菜,由蘇州、揚州、南京、鎮江四大菜幫構成。江蘇菜曆史悠久,兩千多年前就有,了各種烹調水產菜肴的經驗。《史記》《吳越春秋》對此均有記載。
其風味特點是:原汁原湯,濃而不膩,爛而不糊,甜鹹適中,清鮮平和,菜肴四季有別。擅長於燉、燜、煨、燒、炒,蒸等烹調方法,具有鮮香、酥、脆、嫩等特點。主要代表菜有:鬆鼠桂魚、五味煮幹絲、番茄蝦仁鍋巴,清燉蟹粉獅子頭、熗虎尾,代表性名菜還有燉生敲、燉菜核、燉雞孚的“南京三燉”;有叉燒乳豬、叉烤鴨、叉烤鱖魚的“金陵三叉”;有扒燒整豬頭、拆燴鰱魚頭、清燉獅子頭的。“鎮揚三頭”;以及家鴨、野鴨、菜鴿合燉的“清湯三套鴨”等等。江蘇菜強調突出本味,調料的使用電以增強本味為目的。江蘇菜講究刀法,造型美觀,通過運用切配、烹調、裝盤、點綴手法,以及卷、包、釀、刻等技法,使菜肴達到色、香、味、形俱佳的藝術境地。蘇菜中的冷菜拚盤尤其講究造型之關,如蘿卜花雕,刻成梅、蘭、竹、菊、花卉等樣,技藝高超,十分可愛。
江蘇菜中,有幾種菜肴極有特色:
將軍過橋,又名“黑魚兩吃”。民間傳說黑魚(學名鱧),乃龍宮大將,故而名“將軍”。此菜係將黑魚分成兩部分烹製而成,一部分炒魚片,一部分(骨架)燒湯。一魚兩吃,物盡其用,菜鮮湯美。“過橋”是揚州廚膳獨有的術語,這是指燒湯時,物料在一鍋沸水中略焯後,移至另一鍋清水中再煮。這一焯一移,猶如過橋,故名“將軍過橋”。
無錫肉骨頭。此菜先醃後燒,燒成後裝盤,澆上原鹵汁即成。肉骨頭色呈醬紅,肉質酥爛,有濃鬱的骨香,鹹中帶甜,是佐酒佳肴。關於這道菜,民間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無錫城裏有個長工陸小生。有一次,他老婆因長期食不果腹,臥病在床,奄奄一息。陸小生想給妻子買塊肉吃,但錢又不夠,隻好買了幾根骨頭。可家裏又沒柴草,他隻好將門外叫花子睡過的破稿薦(即破草席)拿來當柴燒。煮好後,香味撲鼻,油光閃亮。其妻喝了湯,吃了肉骨頭,頓覺精神大振,一下子坐了起來。幾天以後,病就好了。眾人都說,那叫花子定是神仙。於是,陸小生自立門戶,開了個“陸稿薦肉骨頭”店。從此,無錫陸稿薦肉骨頭名揚中外,流傳至今。
荷包鯽魚。這是揚州的一道名菜,因其造型如荷包而得名,一般做魚都從腹部開刀,而做荷包鯽魚時則從背脊剖開,洗淨腹內後,放人肉茸和調料,成菜後猶如荷包內藏有貴重之物。做荷包鯽魚,以用龍池鯽魚烹製的為最佳。龍池位於南京郊縣六合境內,是一個鍋底形的小型湖泊。龍池鯽魚遠近聞名,每條有一二斤重,肉質細嫩,味道格外鮮美。鯽魚一般很少上宴會桌,隻有龍池大鯽魚,不光上宴席,而且還是一道名菜。關於龍池鯽魚,當地也有一個傳說。從前六合有戶人家揀了個石蛋,石蛋放在哪兒,哪兒的東西就取之不盡,米缸永遠有米,柴垛永遠有柴。一次,主人偶爾將石蛋放入水缸,石蛋竟化為一條小白龍,攪得缸水橫溢,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龍池,龍池裏的鯉魚因跳不過龍門,小白龍將它們變為了鯽魚,所以龍池裏的鯽魚個頭特別大。
沛縣狗肉。“狗肉不上席”,這是一句流傳很廣的俗語。但在江蘇沛縣,狗肉則大受歡迎。事實上,狗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能防治多種疾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舉’了吃狗肉的種種好處:益氣、輕身、安五髒、益脾胃、暖腰膝、壯氣力、補五癆七傷等。尤其到了冬季,狗長得膘肥體壯,更是人們吃狗肉的最佳時令。民間俗語:“喝了狗肉湯,冬天能把棉被當。”沛縣狗肉受人垂青,與漢高祖劉邦有關。據說劉邦當年出征,路過沛邑,曾邀請家鄉父老吃狗肉筵席。席間,美酒佳肴,觥籌交錯,酒過三巡,劉邦詩興大發,作《大風歌》,傳為曆史佳話。從此,沛縣狗肉身價百倍。
粵菜 粵菜即廣東菜,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組成,是我國四大菜係之一。漢魏以來,廣州一直是中國和海外各國通商的重要口岸,是陸上和海上商路的貨物集散地,各國的珍奇貨物由此傳人內地,因此這裏的食俗與內地大不一樣。其用料極為廣泛,有“鳥獸蟲蛇、無不食之”的說法。其風味特點是清淡、鮮爽、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於煎、炒、焗、炸、燒等法。主要代表菜有:脆皮乳豬、龍虎鬥、冬瓜盅、蠔油網鮑片等。
廣東以食物原料的廣泛使用而領天下先,有“食在廣東”之美譽。有人曾戲稱廣東人天上飛的除了飛機、火箭,地上跑的除了汽車、火車,水裏遊的除了輪船,什麼都敢吃。不少外地人不敢問津的原料,他們也用來製菜,如蟲類、鼠類、蛇類等。廣東菜以清新淡雅著稱,廣東廚師的創新精神強,廣東菜被稱作有“少年革命的精神”,其食蛇習俗便是一種很好的體現。
廣東人食蛇有著悠久的曆史。漢代的劉安在《淮南子》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越人得髯蛇以為上肴,中國人得而棄之無用。”
廣東人食蛇的水平越來越高,解放前,蛇菜一般隻是蛇羹和炒蛇絲。現在廚師們運用煨、炒、燉、炸等多種烹調方法,可以製出幾十種名菜。除人們熟識的龍虎鳳大燴外,還有創新的雙龍爭明珠、燒鳳肝拚蛇片、鬆江鮮蛇夾、五彩炒蛇絲、過山峰燉鷓鴣等,這些各具特色的蛇饌佳肴,以蛇肉為主料,配以飛禽走獸、家禽海鮮、植物、瓜果等烹製而成。如雙龍爭明珠這道菜用了蛇肉蝦肉、雞肉等瓤進去鱗的蛇衣內,然後拚成雙龍出海,共爭明珠(鴿蛋)的熱拚菜,不但味美可口,而造型生動新穎、菜名也較雅致,消除或減輕了人們的恐懼,令人們食得更加安心。
關於食蛇,還有一段趣聞。
20世紀40年代,廣州英美煙草公司有一位華人經理叫江孔殷,是蛇餐館的客。他不僅自己愛食蛇,也常以蛇餐宴請中外客人。一次,他專門搞了蛇宴,請位美籍的總經理嚐試,這位外國人一聽吃蛇,悚然驚叫,並要退席,江孔殷百般解釋,他仍不放心。後來,江孔殷與他簽定了一份“吃蛇安全保證書”,保證不出意外,他才就座下筷。初嚐兩口,心裏還是有點不安,但吃下去以後,就感到十分味美可口了,更令他奇怪的是,事後還感到對他的風濕病也有療效。
雖說“廣東人什麼都敢吃”,但有兩句俗話卻說明了廣東菜的選料還是有所側重的。一句是“無雞不成席”,這是粵菜廚壇中的行話。因此,廣東各個酒家飯店都有名師創製的招牌雞,如白切雞、東江鹽煽雞、太爺雞、文昌雞、柱侯雞、清平雞、椰奶雞等等。另一句是說粵人“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魚”。廣東海岸線長,水產資源豐富,海產和塘魚的種類很多,捕魚、養魚、嗜魚成為廣東人民生活的一大特點。《中國菜譜·廣東》卷,共列名菜二百二十七個,其中以水產品為料的七十三個,約占三分之一。其名品有;火腩燜大鱔、五柳鯇魚、瓦罉煽文乃鯉、油泡蝦仁等。
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食在廣州”這句話也說明了廣州菜在粵菜中的地位和分量。但從食俗的角度來看,東江菜和潮汕菜更引人注目。東江菜又稱客家菜。客家人原是中原人,南遷後,其食俗仍保留著一定的中原風貌。菜品多用肉類,極少水產。主料突出,講求香濃,下油重,味偏鹹,以砂鍋菜見長。代表菜有鹽煽雞、黃道鴨、梅菜扣肉、牛肉丸等。有一道名叫“東江釀豆腐”的菜,產生過程很有意思。據說,它的產生與北方過年吃餃子有關。但客家人南遷到東江以後,缺少麵粉,要保持此俗甚難。後來,有人想出了用餃子餡釀入豆腐塊中,煮熟代餃子。這雖不是真的餃子,但總可以用來以慰鄉情。後來,此法傳遍整個客家地區。久而久之,原本為餃子替代品的東江釀豆腐,竟演變為一道廣東名菜。
潮汕地區的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州地區的影響,漸漸地彙兩地之所長,風味自成一格。潮菜注重刀工和造型,烹調技藝以燜、燉、燒、炸、蒸、炒、泡等法為主,烹製海鮮、湯類和甜菜最有特色。潮菜愛用魚露、沙茶醬、梅糕醬、紅醋等調味品。風味名菜有燒雁鵝、護國菜、清湯蟹丸、油泡螺球、縐紗甜肉、太極芋泥等。其中的護國菜,是用蕃薯葉為主料的。關於它的來曆還有一段傳說。相傳,南宋帝昺一行南逃至潮州的一座寺院裏,饑餓難捱。僧人本想做點豐盛的飯菜款待他們,無奈寺中無好菜。最後,僧人隻好到後園裏摘了一把軟嫩的番薯葉,烹成羹湯奉上。南宋帝昺吃後得以解饑,賜封為“護國菜”。後來,護國菜傳到市肆,經名師發展而成為名菜。
廣東菜的調味品也別具一格,常采用的有蠔油、糖醋、豉汁、果汁、白鹵汁、酸梅醬、沙茶醬、魚露、珠油等。粵菜獨特的烹調技法有熬湯、煲、烯、煽、泡等。熬湯以雞、瘦豬肉、火腿為主料,湯成後用於菜肴烹調時的加湯提味。煲是以湯為主的烹法,用瓦罐慢火熬成。烯則是將幾種動植物原料配合起來,加進調料,烯出色鮮味濃的佳肴。泡分油泡與湯泡兩種,不加配料。烯分鑊(火+靠)和瓦(火+靠)兩種,將原料放入鍋內,經油炸或水浸,加蓋以文火烯成濃汁,上盤再淋汁,風味別致。廣東菜有“五滋六味”之說,五滋指香、鬆、臭、肥、濃,六味指酸、甜、苦、鹹、辣、鮮。粵菜名肴有龍虎鳳大會、五蛇羹、竹絲雞燴五蛇、脆皮豬、烤乳豬、鹽煽雞、酥炸三肥、叉燒肉、出水芙蓉鴨等。其中,龍虎鳳大會的配料與烹法是:選用秋季肥嫩的三蛇,配以豹狸和母雞燉湯燴羹。
上述四大菜係固然聞名遐邇,其他地方菜係也有自己的鮮吃特色,我們現在再來看看京菜、滬菜、閩菜、湘菜、贛菜、徽菜等地方菜。
京菜 即北京菜。它集全國眾菜之長,尤其是吸收山東菜係、宮廷風味及北方少數民族烹飪技術的優點,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曆時六百多年,為滿足最高統治者的飲食需求,天南海北的山珍海味、味鮮果品,源源不斷地上貢皇宮,各地身懷絕技的名廚雲集北京,使北京菜得天獨厚,集全國眾菜之長。清代初葉,山東風味的菜館在京都占據了主導地位,大小飯店,街頭飯鋪,大都是山東人經營的魯菜。這樣,就使北京菜不可避免地要吸收魯菜之長。辛亥革命後,隨著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宮中的飲食風味也流向京的飲食市場,使宮廷風味溶於北京菜係。北京很早就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雜居相處的地方。至清代,滿族的飲食烹飪曾占據了重要位置,滿漢全席一度代表京菜的最高水平。北京菜的烹飪技術擅長烤、爆、溜、燒、拔絲,以脆、酥、香、鮮為口味特點。代表性菜肴有掛爐烤鴨、涮羊肉、醬爆雞丁、拔絲山藥等。其中烤法源於禦膳房,用特製的掛爐烤鴨、烤乳豬,稱之為“雙烤”。
北京菜中,最有名的要數烤鴨。
烤鴨的曆史悠久,從宋朝到元朝的古籍中,都有關於炙鴨、燒鴨(均為烤鴨)的記載。到了明朝,烤鴨已成為宮廷美味之一,不過那時的烤鴨是用黑色羽毛、體型瘦小的南京湖鴨烤成,稱為金陵片皮烤鴨,同以後發展起來的北京烤鴨相比,在口味和外形上都還存在很大差距。
朱元璋建都南京後,禦廚曾以肥厚多肉的南京湖鴨作原料;用炭火烘烤,始稱“烤鴨”。遷都北京後,改用皮薄肉嫩的玉泉山填鴨,口味較前更佳,被太監劉若愚定名為“北京烤鴨”記入《明宮史》。明永樂年間,北京出現了以專賣燜爐烤鴨的“金陵老便宜坊烤鴨店”,北京烤鴨開始走向民間。北京烤鴨在清朝也是宮廷美饌。據說,因清朝曆代皇帝都酷愛品嚐烤鴨,竟使王公大臣甚至商人遊客每宴非烤鴨莫辦;同治三年(1864年),專售掛爐烤鴨的“全聚德烤鴨店”在肉市胡同掛牌,該店田從選料到烹調烤製都嚴格把關,尤其專用棗木等質地堅硬的果木燒烤,使烤鴨帶有果木香氣,吃起來更有滋味。由此使:比京烤鴨很快馳名全國。
北京烤鴨的食用方法很多,通常是將烤熟的鴨子趁熱片成片,蘸甜麵醬、加蔥白、黃瓜條,用特製的荷葉餅卷著吃。也可將醬油和蒜泥拌勻,同烤鴨肉一起用餅卷著吃。喜食甜的,可以蘸白糖吃。用空心芝麻燒餅夾烤鴨肉吃,味道也極美。片淨肉的鴨骨架還可以加白菜,冬瓜熬湯,別有一番風味。
如今,北京烤鴨不但成為我國“國家級”名菜,而且流傳到世界各地。
滬菜即上海菜。上海自1843年開埠以來,來門四麵八方的人們,把各地的風味菜肴和烹飪技藝傳人上海。拿風味菜來說,就有,京、廣、揚、川、本地、蘇、錫、杭、甬、徽、潮、湘、閩、豫、清真、素菜等十六種。其中,京、廣、揚、川、本地菜,比其他各幫更有影響,是上海的五大風味菜。但作為地方菜係,我們要談的是本幫上海菜。特有的地理條件和人文底蘊,使上海菜博采眾長,自成一家。上海菜融合了各地方菜肴及西菜的一些技法,風味多樣,以清淡為主,有酸、辣、甜等多種複合味,口感較為平和,名菜有蝦子大烏參、扣三絲、幹燒冬筍、貴妃雞、白斬雞、鬆仁魚米、醬爆茄子、椒鹽排骨等。
上海菜以老城隍廟內“上海老飯店”牌子最老。這家店原是清代同治年間由一張姓人家開設的夫妻老婆店。最初名叫榮順館。“老飯店”名稱是從20世紀30年代叫起來的,正式上招牌卻在1964年。過去,這爿店附近多是勞苦大眾,拉榻車的、拉黃包車的,他們把車子在門口一停,擦一把汗,就進店堂坐下,這些人飯量大,收入低,因此吃“粗魚大肉,濃油赤醬”,最感經濟實惠,最合胃口。久而久之,這就成了上海菜的特點。後來吸收了各地菜肴的長處,逐漸趨向精細,改濃油亦醬為清淡不油,適應了文化人的口味。除了口味的變化,上海菜還不斷吸取各幫之長,補己之短,豐富和發展自己的花色品種。如吸收蘇菜的特長,比較注重造型。鳳凰冷盤、花籃冷盤、孔雀冷盤、蝴蝶冷盤,都宛如一個個藝術品。又如幹燒明蝦,就是從川菜中取過來,去其辣味燒成的。
雖說上海菜因雜取眾幫之長而顯得風味多樣,但總的說還是以清淡為主,味道比較平和,不以怪取勝。有人撰文讀上海菜:“是最有人情味兒的一種菜……吃上海菜有種回到家的感覺,不生猛,不辛辣,是淡而有味的感覺”(趙凝:《上海菜》)。
提到上海菜,有必要說說中華老字號小紹興白斬雞。半個多世紀來,小紹興白斬雞與北京全聚德烤鴨齊名,有“北鴨南雞”的美譽。“小紹興”這塊牌子是從一個簡陋的粥攤演化而來。因為攤主是一個來自紹興、個子矮小、滿口音的小夥子。他用雞湯熬粥,稠潤滑爽,清淡鮮美;他燒的雞更是皮脆肉嫩,幽香襲人。於是,這個叫章潤牛的粥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吃客,連滬上演藝界名流周信芳、王少樓、蓋叫天、王丹鳳、趙丹、白楊都成為粥攤常客。因粥攤無招牌,老吃客就信口封它為“小紹興”。“小紹興”就此不脛而走,聲名大振,流傳幾十年,至今仍受到人們的青睞。
閩菜 即福建菜,由福州菜、漳州菜、廈門菜和泉州菜組成。其中又數福州菜和廈門菜為主。福州菜除盛行福州一帶外,還在閩北、閩東、閩中一帶流傳;廈門菜則以閩南口味為主體,兼有台灣、汕頭一帶風味。烹調技巧以清湯、幹炸、爆炒為主,常用紅糟調味,偏重酸甜。閩菜名品有淡糟炒香螺片、佛跳牆、小糟雞丁、清湯魚丸、雪花雞、炒西施舌、雞湯氽海蚌等。
說到閩菜,人們就會想起閩菜名品“佛跳牆”。這道菜興起於清代同治年間,由福州名菜館“聚春園”首創。關於“佛跳牆”的來曆與傳說,眾多不一,比較可信的是如下一段史實:清朝末年,福州揚橋巷官銀錢號(前稱“官銀局”)官員在家中宴請布政司周蓮。官員夫人是江浙人,對烹飪技術頗有研究。她與家廚將雞、鴨、肉等主料放進紹興酒壇中煨製成葷厚味香的菜肴。布政司用後讚不絕口,回到衙裏,他要廚師鄭春發如法烹製,但結果總不能滿意。於是,布政司帶鄭春發到官銀錢號參觀。回衙後,鄭春發精心研究,並加進山珍海味,效果超過官員夫人。後來,鄭春發辭了衙廚之職,於1877年在東街口開了“聚春園”菜館。他繼續研究此菜,增進參、筋、翅、鮑等十八種主料,十幾種輔料,用紹興酒壇煨製,製出的菜肴香味濃鬱,廣受讚譽。一天,幾名秀才到“聚春園”菜館飲酒,店小二捧一壇菜肴到客前,壇蓋揭開時,香味四溢,秀才們聞香陶醉,嚐之津津有味,無不拍手稱奇。問:何菜也?答:還未起名。一位秀才乃趁興吟詩讚美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極言滋味之美,使吃齋修行的和尚也禁不住要跳牆過來吃一頓。大家齊聲叫好,“佛跳牆”因此得名。
湘菜 即湖南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湘西山區三種地方菜為主組成。從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湘菜的曆史至少有兩千多年了。湘菜地方特色鮮明,辣味菜和熏、臘製品是其主要特色。湖南籍作家何立偉寫過一篇《臘肉的挽歌》,一開頭就說:“湖南人特別喜歡吃臘肉。”文章對“正宗鄉裏臘肉”作了界定和比較:“城裏人在臘味店裏賣的臘肉,都不是煙熏的,而是塗了味精色素等調色佐料之後放到烘房裏烤出采的。而正宗的鄉裏臘肉,是鄉裏人在柴火灶上拿柴煙慢慢熏出來的。”這種“正宗鄉裏臘肉”很硬,要用“柴刀砍下一截,再放到鍋裏,蒸好長一陣子,原因是如果不這樣蒸,那東西就無法切成片”。這硬邦邦、黑乎乎的臘肉,是以前貧窮農家的珍品,“平日是絕舍不得吃的,須來了貴客才取來招待以示隆重”。
湘菜特色的形成,主要與環境有關。湖南大部分地區地勢偏低,氣候溫暖潮濕,辣味有提熱去濕及驅風之效,肉製品經熏、臘後,不僅風味獨特,也容易保存。湘菜烹調方法以熏、蒸、炒、炸、燜為主。著名菜肴有:東安子雞、麻辣子雞、賽蘭肉、牛中三吃、紅煨魚翅等。
由湘菜,我們會聯想起辣椒。辣椒,實在是中國食俗中一個有趣的話題。長江流域好些省份,都有吃辣椒的嗜好。四川、湖南、江西三省的人,對辣椒更是情有獨鍾。民間流傳有這麼一句話: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原籍湖南的毛澤東,曾有一句戲言:“不吃辣椒不革命。”如果把這句話引申一下,那麼可以這樣說:沒有辣味不是湘菜。辣味是湖南菜係的共同特點。湖南人一般從小時起,就開始吃辣椒,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普遍都吃。大到宴會,小到家常便飯,總有一兩道配有辣椒的菜肴。倘若沒有辣椒佐餐,即使佳肴滿桌,也有食之無味的遺憾。湖南流行一首辣椒歌,歌中唱道:“遠方的客人你莫見笑,湖南人待客愛用辣椒,雖說是鄉裏的土產貨,但天天不可少。要問這辣椒有那些好,隨便都能數出十幾條:去濕氣,開心竅,健脾胃,強頭腦,更有那豐富的維生素,營養價值高。莫看辣得滿頭汗,勝於做理療。沒有辣椒不算菜,一辣勝佳肴,湖南人實在愛辣椒。”
與湖南毗鄰的江西,其菜肴在包容並蓄的基礎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謂之“贛菜”。青年民俗學家萬建中博士曾專門探討了贛菜的形成及其特色;散文作家熊述隆先生也撰文談過“夜喝豬血湯”的趣事。但由於種種原因,贛菜在中國諸多地方菜係中,始終沒能夠脫穎而出。其實,贛菜是頗有特色的。贛菜主要由南昌、鄱陽湖區和贛南三地菜肴構成。南昌菜善於吸取別處菜肴的長處,花包品種較多,講究造型配色。鄱陽湖區的菜肴以擅長烹飪魚、蝦、蟹等水產品而著稱。贛南菜講究色豔、汁濃、芡稠、味醇,對魚的烹製有自己的特色。其共同的特點是:味濃、油重、主料突出,注意保持原味。在品味上則側重鹹鮮、香、辣,在質地上講究酥、爛、脆、嫩,在技法上以燒、燜、蒸、燉、炒為主。贛菜中名氣較大的有三杯雞、幹燒豬腳、白燒鱅魚頭、炒血鴨、小炒魚等。
從民間食俗角度來說贛菜,更有“說頭”。先說贛南。贛南的小炒魚(可不是“炒小魚”),魚塊滑嫩而不散,如今已從贛南輻射到全省老百姓的餐桌上。贛南的臘味,也是贛菜之一絕。過年去贛南做客,不僅能吃到臘肉、臘雞,大盤小碟裏盛的豬肝、豬肚、雞腳、鴨翅,全是臘味。緊挨著贛南的吉安地區,其菜肴則以“炒血鴨”而聞名遐邇。對於這道菜,決不可望文生義。“炒血鴨”的原料不是鴨血而是全鴨,剁碎後加多種調料武火急炒而成。這一地區的井岡山,盛產竹筍,玉蘭片是筍中精品。還有竹蓀、野生花菇、猴頭菇等,皆為山珍。以前環保意識淡薄,還有野雞、麂子、蛇、野豬、娃娃魚等野味可嚐。在與湖南接壤的贛西,菜肴的特色就與湘菜一脈相承。如萍鄉市,無論城鄉,百姓都嗜辣。他們的家常菜中,辣椒是“永恒的主題”。不僅有炒青椒、炸幹椒,而且炒柿子椒時嫌不辣,還要加一把曬幹的朝天椒或一小勺辣椒末。不僅炒肉、燒魚時要放辣椒,炒青菜、豆角時也要放辣椒。若上海、江浙人與萍鄉人為鄰,每天做飯時打幾個噴嚏是難免的。
與浙江、安徽相鄰的贛東北,民間食俗又是另一道風景。如婺源縣,就以蒸菜而出名。做蒸菜時,無論魚肉、蔬菜,均要拌米粉。剛出籠的蒸菜,香味四溢,使人胃口大開。蒸,是中國食俗中最古老的烹飪法之一。後世的菜肴做法,隻有極少幾種諸如清蒸魚、米粉蒸肉、肉餅湯等仍沿襲這種蒸法。而婺源凡菜必蒸的烹飪法,在江西其他地方也是不多見的。除了烹飪方法的與眾不同,婺源的荷包紅鯉魚也別具一格。這種魚體形如荷包,色澤金紅。遊在水中令人賞心悅目,做成菜肴色、香、味俱全,是贛東北乃至江西的一道名菜。
江西還有一道菜,價格便宜,卻雅俗共賞,這就是鄱陽湖地區的“藜蒿炒臘肉”。藜蒿是生長在鄱陽湖畔的一種野草,可食部分為初春季節萌生的嫩芽。藜蒿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加上剛醃製好的臘肉一炒,再放一點幹辣椒,味道妙不可言。由於藜蒿是無汙染的天然食品,近年來身價百倍。不僅湖濱地區的尋常百姓愛吃,在省會南昌也成了搶手貨。有道是: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
鄱陽湖一帶的漁民,以前還有吃河豚的食俗。吃河豚,在其他地方可能會被視為一種冒險行為,甚至會被認為是自殺的一種方式。但鄱陽湖漁民卻吃河豚成俗,吃得滿嘴起膠,齒頰留香。其實,河豚之毒,毒在內髒,河豚肉不僅無毒,而且鮮美異常。鄱陽湖漁民烹飪河豚時,嚴格掌握三條標準:一是河豚新鮮,不新鮮者不能食;二是剖殺時務必去掉內髒(如肝、籽、腸雜)和眼睛,洗淨血絲,但雄魚的魚白是美味,不要扔掉;三是大火烹飪,在鍋中至少煮40分鍾。
徽菜 即安徽菜,是以皖南、沿江、沿淮三種地方風味為主的菜係。徽菜以烹製山珍海味而著稱,它的主料和配料都取材於本地土特產。如徽菜傳統風味中的“火腿燉甲魚”和“紅燒果子狸”,就是選用皖南山區特產沙地馬蹄鱉、雪天牛尾狸做主料的。徽菜在烹調上擅長燒、燉、蒸,講究火功;其特點是芡大油重,善於保持原汁原味,多用砂鍋、木炭煨燉。如做傳統風味菜“醃鮮桂魚”,先將魚用淡鹽水醃製,再用油稍煎,最後以小火文燒,鮮味透骨。又如做“青螺燉鞭筍”、“石耳燉雞”等菜,都用陶器放在火炭火上,燉兩個小時以上,使原汁不耗,原味不失,菜上桌時,看起來形、色不變,吃起來卻透爛無渣,回味無窮。
徽菜中的沿淮菜,與皖南菜有所不同。沿淮菜的特點是:鹹中帶辣,湯汁口重色濃,並愛用香菜佐味、配色。代表名菜有“符離集燒雞”和“八公山豆腐”。符離集燒雞以色佳味美、肥而不膩而惹人喜愛;八公山豆腐在中國食俗中名氣更大。因為,淮南是中國豆腐的發源地。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於前漢淮南王劉安。”淮南。即今安徽淮南市一帶。淮南老百姓不僅發明了豆腐的做法,而且做出了中國最好的豆腐。淮南八公山豆腐,潔白、細嫩、味美,自古就頗有名氣。別的地方一斤黃豆出三斤豆腐,這裏可以出四五斤;別的地方的豆腐做湯沉於水下,八公山豆腐做湯飄於水上。不甚起眼的豆腐——當然是八公山豆腐,居然成為徽菜中的名品,這是別的地方菜係所沒有的。
七、風味小吃
小吃與點心同源,也稱得上曆史悠久。晉代束皙所寫的《餅賦》中就有關於饅頭的記載;唐代,禦廚已作元宵;宋代,民間出現了包子。由於曆史的沿革、自然條件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各地遂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風味小吃。
從食俗角度來看,風味小吃不但最受群眾歡迎,而且最能體現地方情調。到湖南長沙旅行,人們不一定上高檔飯店吃湘菜,但火殿宮臭豆腐卻是非嚐不可的。到古城西安,人們不一定知道所謂秦菜,卻一定記得那一碗牛羊肉泡饃。從南到北,這一類風味小吃,處處都有。
風味小吃與當地主食有密切關係。如南方以稻米為主食,其小吃也多是用稻米做的。如桂林的馬肉米粉、雲南的過橋米線、廣東的沙河粉、揚州的蛋炒飯、上海的小紹興雞粥、客家人的米果……北方以麵食為主,所以就有了天津的大麻花、沈陽的卷邊餃子、山西的削麵、蘭州的拉麵、北京的炸醬麵……
風味小吃還與當地特產有關。如廣東有蝦餃、廈門有“蠔仔煎”;陝西有核桃燒餅、新疆有烤羊肉串……雖說當今交通便捷,各地特產不再固守本土,但小吃的地方風味依然如故。在北京人圍著火鍋涮羊肉的時候,江南街頭的年輕人正就著啤酒吮螺螄;在西寧人吃燴羊雜碎湯的當兒,廣州人則在大排檔喝魚片粥。
即便是原料相同,做法相近,小吃依然頑強地顯示著個性。如麵條,大而言之,南有陽春麵,北有炸醬麵。具體說米,四川的擔擔麵,陝西的條子麵,武漢的熱幹麵,呼和浩特還有一種“鋼絲麵”……
這些麵條,無論外形還是滋味,都各不相同。米飯也是如此。傣家的竹筒飯,上海的豌豆飯,江西的茶水飯、苗族的五色糯米飯,更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麵條和米飯,本是人們的主食,但經過加工,又成為風味小吃。又如餛飩,不僅有大小之分,滋味的區別,各地的名稱也是五花八門。北方一般稱其為“餛飩”,南方一些地方稱其為“清湯”,蘇北農村稱其為“扁食”,四川人則呼之為“抄手”。江西樟樹有一種餛飩是遠近聞名的小吃,當地人卻叫它“猴仔包麵”。
如果考究一下風味小吃的名稱,我們會從中看到各地的曆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有的小吃前麵冠以地名,人們一望而知小吃的產地。如天津大麻花,蘇北黃橋燒餅,蘭州拉麵,聞喜(晉南)煮餅,南翔(上海)。饅頭,畢節(貴州)湯圓等等。但還有些小吃雖然前麵也有地名,卻不能望文生義,如“小紹興雞粥”,就不是浙江紹興的小吃,而是紹興人闖蕩上海灘創製的小吃名品,因此應該算上海小吃。眼下全國許多地方都設有“喬家柵”點心店,這喬家柵又是什麼地方呢?原來,在上海南市區喬家柵路,最早有個點心鋪,就叫“喬家柵”。抗日戰爭前夕一分為二,一個變成盧灣區永茂昌點心店;另一個在徐彙區襄陽南路,仍掛“喬家柵”牌子。後來,喬家柵名氣大了,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有了它的連鎖店或聯營店。近年來,市場經濟活躍,人們走南闖北,把技藝帶到四麵八方。於是,北京有了;“重慶毛肚火鍋”,上海有了“天津大麻花”,南昌有了“新疆烤羊肉串”。不過,這些名氣頗響的小吃,不再是“土生土長”的了。更有甚者,一種小吃有了名氣之後,千萬裏之外的地方迅即會出現它的複製品。如蘭州牛肉拉麵,新疆烤羊肉串之類的小吃,全國各地都能見到,有人還煞有介事地戴頂小白帽或小花帽,以示其“正宗”。此類行為雖不免有“李鬼”之嫌,卻也顯示出地方風味小吃的名牌效應。
有的小吃則以創製人的姓氏開頭。四川有許多名小吃,如重慶的“魯抄手”、“關抄手”,成都的:“龍抄手”、“吳抄手”;湯圓名店則有“郭湯圓”、“賴湯圓”。青海的風味小吃更是如此。如“殷涼粉”,由一姓殷的老人經營;“餘釀皮”由一餘姓人經營;“韓甜醅”由一韓姓人經營。此外,還有“李羊頭”、“李醪糟”、“王麵片”、“孟大豆”、“朱糖兒”、“劉粽子”等等。這些小吃名一看就明白。但有的則頗令人費解,如“王客娃刀把”,你就不能像看“楊胖子家鹵肉”那樣望文生義了。“王客娃刀把”係由一位王姓陝西人經營的白麵蒸饃。西寧方言將外來經商的客人呼為“客娃”,白麵蒸饃呼為“刀把”。你如果自以為恍然大悟的話,那麼再看看“羊腸冶家”,這又該作何解呢?其實,隻要將詞序調換一下,就好理解了:“冶家羊腸”,即由一冶姓人經營的羊腸。所謂“羊腸”,是先一日將羊腸洗淨,裝入以椒鹽蔥薑等為佐料的豆麵,然後煮好,放到火擔上,挑到市場出售。先讓顧客喝一口熱羊腸湯,再切一碗豆麵腸,最後盛一碗蘿卜丁稍子的熱湯切麵。
小吃以姓氏冠名,就形成了一種“品牌”,不但顧客信任它,別人也不能隨便模仿它。要用它的招牌,得先征得主人的允許。如重慶的“吳抄手”,由曾奎、辜駿兩人合辦。他們都不是吳姓,怎麼稱“吳抄手”呢?原來,抗日戰爭時期,曾、辜兩人想合開個飲食店以謀生計,但又怕小吃沒名氣無人光顧。聽說成都青石橋“吳抄手”有特色,雞汁湯,皮薄肉嫩,味道好,便前去商談。他們征得青石橋吳抄手主人的允許,這才在重慶辦起了“吳抄手”店。可以說,重慶“吳抄手”是成都“吳抄手”的延伸與擴展,類似今天的連鎖店。但也有相反的情況。如上述青海“殷涼粉”,由於老殷膝下無兒,隻有一女,而舊時技藝一般是“傳男不傳女”,所以老殷去世後,“殷涼粉”也就失傳。“殷涼粉”是西寧的名小吃。這種涼粉色澤嫩黃,柔長不斷,軟硬適度,老少鹹宜。老殷生前每日隻賣兩坨,顧客雲集,不一會兒,涼粉便銷售一空。據說,“殷涼粉”製作有秘法。遺憾的是,老殷去世後,“殷涼粉”的製作秘法未能傳世。
有的小吃還因為與某種器具形狀相似而得名。如山西人喜食的一種風味食品,名叫“蓧麵栲栳”。栲栳本是一種圓筒形器具,而這種用蓧麵製作的食品,因形狀與之類似而借以名之。
有的風味小吃,則另有一番複雜的來曆。山西太原的“清和元頭腦”,便是如此。把“頭腦”當做小吃的名稱,大約始於元末至明初。《水滸傳》中就有“趕碗頭腦”的話。但那時的“頭腦”用什麼材料,怎樣製作,我們無從得知。太原的“頭腦”,是清朝初年的傅山先生創製的。傅山字青主,醫道很好,人稱“仙醫”,著有《傅氏女科》一書。傅山創製的“頭腦”,成分有羊肉、羊髓、酒糟、煨麵(炒過的麵粉)、藕根、長山藥,連同兩味草藥——黃芪和良薑,共計八宗,所以也叫“八珍湯”。吃“頭腦”時,佐以醃韭,好像服藥的引子。
“頭腦”不僅是一種風味小吃,還是一種滋補劑。喝“頭腦”一定是在早晨,越早越好。舊時的飯館,都是在清晨掛燈籠賣“頭腦”的。這對顧客來說,不但一飽口福,又有滋補之效,更兼早起活動,可謂一舉三得。據說,這正是傅山發明“頭腦”的主要用意。
傅山先生擅長書法,人稱清朝初年“第一寫家”。他給經營“頭腦”的這家飯館題了“清和元”三個大字的牌匾,三個大字的上邊又寫了“頭腦雜割”一行四個小字,合起來念就是“頭腦雜割清和元”。據民間傳說,傅山以朱元璋(明朝)為正統,而對元朝和清朝,尤其是清朝的皇帝;始終持一種敵視的情緒,心裏總是想宰割(雜割)他們的頭。這就是把既無“頭”,也無“腦”的小吃叫成“頭腦”的原因,也是“清和元”命名的由來。
有的小吃,如果追根溯源,則又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如閩西連城出產的“紅心地瓜幹”色澤金黃,香甜可口,是一地道的“綠色食品”,深受人們喜愛。但製作“紅心地瓜幹”的原料甘薯,卻有一番不尋常的來曆。甘薯,福建人稱“金薯”。現在,甘薯是福建僅次於水稻的主要糧食作物。但在明朝之前,福建並沒有這種穩產、高產,而且經濟價值很大的作物。明萬曆年間,長樂商人陳振龍,在呂宋。(菲律賓)發現一種種植容易、培育方便、產量很高的薯類,想把它引進祖國。但當時統治呂宋的西班牙殖民主義者嚴禁薯類外傳。於是,陳振龍一麵學習種植技術,一麵尋找機會把薯種帶回祖國。在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農曆五月下旬,經七天七夜海上航行,他終於把薯種帶回福州,在郊區試種成功。翌年福建大旱,稻穀欠收,甘薯卻獲得豐收。農民們無不感謝陳振龍。陳去世後,人們在福州烏石山上建“先薯祠”來紀念他。今天,人們嚼著韌而香甜的紅心地瓜幹時,可別忘了引進甘薯的先人啊!
有的小吃,其創製過程則浸透著窮人的淚。四川成都有一種小吃叫“蛋烘糕”。它的發明創製就是如此。相傳清代道光年間;成都文廟街石室書院旁,住有一位姓師的老漢,在南河拉纖為生。這年錦江乏水,老漢拉船閃了腰杆,被迫退工回家。他年過半百方娶妻室,後得一子,一家三口,過著半饑不飽的生活。一個風雪天,老兩口夾著烘籠取暖,議論生計。這時母雞咯咯叫喚,妻子忙去撿蛋,那知被五歲兒子搶先一步,撿了蛋立即打破倒入碗裏,胡亂放些發麵、紅糖,用筷子攪拌,說是和隔壁小夥伴辦“姑姑筵”。做母親的氣得揚手就打,小兒逃跑,踢翻了小銅鍋;母親追趕時不留神,一腳把銅鍋踩扁了。頓時,小兒哭,大人叫,鬧成一片。
師老漢趕忙過來勸慰妻兒。他抱著小兒烤烘籠,兒子還在啼哭。師老漢便順手舀了一勺小兒辦“姑姑筵”調的蛋汁,放在被踩扁的銅鍋裏,再吹旺炭火。他擱上銅鍋,想烤個吃食哄小兒。兒子一吃,轉啼為笑。師老漢靈機一動,又烤了幾張,與妻子共嚐,隻覺香甜酥軟,十分可口。接連幾天,師老漢不斷摸索加糖的分量,下麵清的時機,用具的選擇,積累了經驗。當他把做出的蛋烘糕趁熱送與鄰居品嚐時,眾人無不拍手叫絕,都主張師老漢開個店子賣糕。大夥有錢的借錢,無錢的借桌凳。在左鄰右舍的熱情幫助下,師老漢很快辦起了蛋烘糕店。以後,蛋烘糕經老百姓口口相傳,成了成都的名小吃。
還有一些小吃,不僅讓人一飽口福,如果目睹其製作過程,還讓人一飽眼福;聽其名稱,則讓人順耳順心,倍感親切。如山西的“撥魚兒”和“貓耳朵”,就屬這類風味小吃。製作撥魚兒時,左手托住盤子(盤裏有配製好的麵),右手拿一根鐵筷子,筷子貼住盤邊,對著湯鍋,快速剔出兩頭尖、三寸長、狀若小魚兒的麵條。操作時,出手如流星閃過,落點集中,入水有聲。整個操作過程如同藝術表演,使人目不暇接,讚歎不已。
“貓耳朵”的做法也很別致。把和好的麵團搓成手指粗細的麵條,兩寸左右為一截;以左手手指夾住一段麵條,右手將掐下的蠶豆大小的麵團置於左手掌心,用拇指一個一個地推成貓耳朵似的薄片,下鍋煮熟即成。煮熟的貓耳朵玲瓏晶瑩,邊緣微卷,中空而圓,外形美觀。
1959年,太原的“晉陽居”飯店遷到北京,改名“晉陽飯店”,經營撥魚兒、貓耳朵、刀削麵等山西風味的麵食品。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品嚐後,嘖嘖稱讚,在詩中把撥魚兒、貓耳朵與熊掌、駝峰相提並論:“駝峰熊掌豈堪誇,貓耳撥魚實且華。”
類似的風味小吃還有很多,如長沙火宮殿的“姊妹團子”,上海的“艾窩窩”,成都的“夫妻肺片”等,都是製作精美,取名溫婉的著名小吃。當人們品嚐這些小吃時,重要的不是果腹充饑,而是在悠閑輕鬆的心態中欣賞對依稀鄉情的回味。
在眾多的小吃中,臭豆腐似乎特別值得一提。“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確是中國民間傳統小吃一絕。這種臭中帶香的特異味道,令人們“逐臭而趨”,一嚐為快。臭豆腐是用豆腐經專用鹵水浸泡而成,用鹵水中放有鹹雪裏蕻、鮮冬筍、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種原料浸製的臭豆腐,味道特別鮮美。臭豆腐的吃法有油炸、烘烤、清蒸等。舊時,製作並出售臭豆腐的是街頭小販。一副臭豆腐擔子,往門前路邊一放,一頭是儲放生臭豆腐原胚的籠格,另一頭即為加工場:一籠灰燼微掩的炭火,上麵是一方鐵絲網柵,烘烤著兩三塊半個巴掌大小,一寸厚薄的灰白色臭豆腐。等臭豆腐兩麵烘烤得微黃,一股微微的焦香已彌漫四處。此時,早已圍攏來的大人、孩子,急急遞上兩個銅板。小販便取出一塊,撒上細鹽、紅辣椒術、花椒粉,有的還用一支毛筆刷上點麻油,用一張紙片裹著遞給食客。吃臭豆腐,不可狼吞虎咽,而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悠悠地享用。那種燙燙的、麻麻的、香香的味道,會讓人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