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名氣,大概是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為最。油炸臭豆腐是這裏的名牌小吃。它是用黃豆為原料的水豆腐,經專用鹵水浸泡,再以菜油炸焦,佐以麻油、辣醬。外焦微脆,內軟味鮮是火宮殿臭豆腐的特色;我們很難拿上海城隍廟的臭豆腐與火宮殿的臭豆腐作質量或滋味方麵的比較,但可以說“聞著臭,吃著香”是兩地乃至全國各地臭豆腐的共同特點。那麼,火宮殿的臭豆腐為什麼名氣更大些呢?原來,毛澤東年輕時常吃這裏的臭豆腐,1958年4月12日,已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毛澤東重返故鄉,視察火宮殿時,特意品嚐了油炸臭豆腐,並說:“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毛澤東也有嗜好。特定民俗文化圈內的人們不會因身份和地位的變化而拋棄包括飲食習慣在內的文化傳統。到“文化大革命”時,火宮殿的影壁上出現了兩行大字:“最高指示: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這樣做,當然很荒謬。但事情發生在非常歲月、動亂年代,今天的人們回首往事,電隻能淡淡一笑而已吧。
“過早”是武漢人用早餐的俗稱。
武漢人過早的方式方便省時,早點的花樣豐富且兼具南北風味。既有麵窩、湯包、豆皮、油條、熱幹麵、燒梅、饅頭、糯米雞、又有牛肉線粉、豆絲、水餃、湯圓、袱汁酒等,幹稀兼備,味美可口。下麵介紹幾種武漢喜歡食用的常見品種。
麵窩是用大米、黃豆為主料,經浸泡、混合、磨漿後,將米漿舀入一種中間凸,四周凹的特製圓鐵勺內,連勺入油鍋內炸熟即可食用的食品。這種食品,中心薄而酥脆,外緣厚而柔軟,鮮香可口,營養豐富,風味別具。
武漢的熱幹麵是人們“過早”中特別喜愛的大眾化食品。熱幹麵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麵和北方的炸醬麵並稱為中國的五大名麵。據說,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人,在關帝廟一帶賣涼粉和湯麵。有一天,他將賣剩的麵條煮熟後涼在案頭,不小心將麻油潑到麵條上,李包索性把麻油拌和在麵條裏,然後將麵條晾涼。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了麻油的熟麵條在開水裏燙幾下,濾去水,放在碗裏,加上作料後,立刻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李包賣的是什麼麵,李包順口說“熱幹麵”。過了幾年,一個姓蔡的小老板後來居上,在滿春路開設了一家專售熱幹麵的館子,生意長盛不衰。這個餐館後來遷到漢口水塔對麵,改名蔡林記熱幹麵館。現在,武漢大街小巷的小吃店裏大多有此品種。
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主要食品。早年間人們逢年過節時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攤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後作為節日佳肴,後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為尋常早點。豆皮已在不少食店有售,但以老通城酒樓所製的三鮮豆皮最負盛各這裏的豆皮不僅餡中有肉、蛋、蝦仁,而且有豬心、豬肚、冬菇、王蘭片、叉燒肉等,製餡十分講究,煎製十分精細,成品油光閃亮,色黃味香。
洑汁酒是武漢喜歡的一種飲料。用熟糯米加酒曲發酵後,飲時再加入沸水和白糖即成袱汁酒,若加雞蛋則稱蛋酒,不加雞蛋稱清酒。袱汁酒在荊楚一帶極為普及,可謂老少鹹宜。武漢人過早,常常是一碗袱汁酒再加一兩種點心配合食用。
天津人愛食用的畫點小吃有“狗不理”包子、“石頭門坎”素包、“桂發祥”什錦麻花、“耳朵眼”炸糕、“大福來”嗄巴菜、貼餑餑熬小魚、“芝蘭齋”糕幹等,其中以“狗不理”包子最有盛名。
“狗不理”包子迄今已有百年曆史。清朝末年,乳名叫“狗不理”的高貴友隻身進津,三年學成手藝,與人在南運河三岔口處合擺了一個包子攤。由於他苦心琢磨,不斷實踐,逐步摸索出和水餡、用半發麵製劑等獨特方法,使所製包子外形美觀、有咬勁、滿口香,吸引了許多顧客,買賣日益興隆,“狗不理”的乳名也與包子的美名一起不脛而走。據說,戊戌變法前後,當時的直隸總督袁世凱進京時,曾將“狗不理”包子獻給慈禧。慈禧吃後,非常滿意,傳下旨意,讓天津縣為她送包子。如此一來,“狗不理”包子震動津門,聲名愈噪,終以嚴格的選料、獨特精細的製作和與眾不同的風味居於天津美食之首。“狗不理”包子又分“豬肉餡”、“肉皮餡”、“三鮮餡”等品種。豬肉餡包子用料嚴謹,薄皮大餡,香美不膩,形似待放白菊,皮有咬勁,肉餡鬆軟一兜油。肉皮餡包子肉皮軟糯,鮮香不膩。三鮮餡包子餡料講究,鮮味突出貢獻,香醇可口。
天津小吃“狗不理”包子已享譽國內外,成為名吃。
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民間風味小吃。當然,這種小吃純粹土生土長,自產自銷。如北方的麵食小吃,南方的米食小吃,最初都源於農家田地所產。除了主食派生的小吃,農家還根據當地特產,製作出形形色色的小吃來。如江西宜春的農家小吃有米果、印餅、麻糍、紅薯片、糖番薯、曬橙片、曬糖茄子、刀板豆花、米豆腐、凍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等。這些小吃,有的用糯米、粳米為原料,有的用紅薯、芝麻、花生為原料,有的則以蔬菜為原料。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曬橙片”了。每年六月橙子長大了,裏麵又還沒有長出“蝦子”,就把它摘下來,刮去表麵的一層青皮,用刀從中間切開,切成片狀,再用剪刀剪成各種花樣,有的像月亮、雪花,有的像鴛鴦、鴿子,更多的是各種花卉形狀,剪好後的橙片會變黃,要用銅器裝著去煮。待黃色褪去,變成白色,就撈出用沾水漂,反複擰幹苦汁水,再用瓷盆裝白糖水,讓擰幹的橙片去吸入糖水,再擺到另一瓷盤裏曬幹。曬幹後就成了美味幹果小吃。在宜豐農家,這種曬橙片是用作嫁女的陪嫁物或接待客人用的。
傳統意義上的民間小吃,每個人都能在關於家鄉、關於童年記憶中捕捉到它的倩影,並由此引發一連串的回味與感慨。吃奶油蛋糕、巧克力長大的孩子,是難得有這種精神享受的。
八.民間小菜
民間小菜指經過一段時間醃製的蔬菜和豆類。小菜醃製的工藝大體有醃漬類、醬漬類、糖醋類、腐乳類和其他類。我國著名的小菜品種很多,如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四川涪陵的榨菜、揚州的乳黃瓜、桂林的豆腐乳、四川的豆瓣辣椒醬、浙江蕭山的蘿卜幹等,都是惹人豆愛的、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民間小菜。生活中人們在談論一件比較容易辦到的事情時,往往用“小菜一碟”作譬喻。其實,做好小菜又談何容易!民間小菜,是老百姓一項了不起的創造,是中國食俗中不可忽視的一塊芳草地。如果把各地各菜比作大家閨秀,那麼,民間小菜就是小家碧玉。人們在品嚐了山珍海味之後擴往往對一碟小菜愈加鍾情。在日常生活,人們不可能也沒必要天天大魚大肉,但一天三餐,卻幾乎頓頓離不開家常小菜。河北俗諺:“保定有三寶:鐵球、麵醬、春不老。”除了鐵球,三寶中有兩寶是小菜,可見在老百姓心目中小菜不小。
中國製作民間小萊的曆史很長。西周以後,人們已用加工方法來保藏蔬菜食物,以達到不受季節的限製而常年食用的目的。當時的蔬萊保藏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菹萊法”。菹,《說文》謂為“酢菜也”。或即後世的“酸菜”,另解為“醃菜”。另一種是“齏菜法”。鄭會在《周禮·天官·醢人》注文中說:“凡醯醬所和,細切為齏,全物若牒為菹。”如此說來,菹和齏都是用醯醬來浸漬調和以使蔬菜得以保藏的方法。兩者不同的是,齏法是細切醃漬,菹法是細切或整棵醃漬。
古人為保存蔬菜而采取的方法,傳至後世,並經後人改進,遂成了今天名目繁多、各具風味的民間小菜。
民間小菜按製作工藝分,有五大類。1.醃漬類,如醃雪裏蕻、醃辣椒、鹹蕨萊等;2.醬漬類,如醬黃瓜、醬青筍等;3.糖醋類,如醃糖蒜、糖醋藠頭、甜薑片、糖醋瓜等;4.腐乳類,如豆腐乳、醬豆腐等;5.其他類,小菜製作方法不一,如豆瓣辣椒醬、蘿卜幹、四川榨菜、泡菜等。
小菜的製作,有科學根據,並講究工藝、方法。民間有許多醃製小菜的經驗,有認總結了醃製小菜的“十要素”:一是選料要精;二是用具要潔;三是鹽、水用量要當;四是加工方法要對;五是投料要準;六是方法要多;也是倒罐要勤;八是封缸要適時;九是貯藏要好;十是味道要正。
蔬菜經過一段時間醃漬後,會產生一係列的化學變化,醃製方法正確,能起到正常發酵的作用,如乳酸發酵、醋酸發酵、酒精發酵。其中以乳酸發酵為主。這些發酵作用的生成物,能起抑製有害微生物的活動、保存製品的作用,使製品產生醬香、酯香。如果醃製方法不合理,就會生成有害物質,如丁酸、有害酵母、腐敗細菌、黴菌等,使製品腐爛變質,不能食用。
但是,對此不能作望文生義的理解,因為民間有的地方小菜就要“黴”、“臭”的效果。如浙江紹興的“黴氏家族”、“臭氏係列”。
紹興民間傳統家常小菜的菜譜裏,“黴氏家族”占有相當地位:黴豆腐、黴菜梗、黴毛豆、黴蘿卜、黴冬瓜、黴筍……而與“黴氏家族”有親緣關係的是“臭氏係列”:臭豆腐、臭豆腐幹、臭醃菜……
紹興至今每家每戶的廚下,幾乎都有一隻大缸是用來醃菜的,大有“畜菜禦冬,民事所亟”的古風。丁口興旺之家,還須醃上兩缸,作為家庭常備的小菜。醃製小菜,已成為“過日子”的一項實際內容,也是過得實在的一種象征。所以,在紹興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夫妻長淡淡,醃菜常下飯。”在紹興羅門之內,有一座“觀齏橋”;在市中心,有一座“酒務橋”,取一家之政觀於齏,一郡之政觀於酒之意。顯然,“觀齏橋”的命名,寄托了先人的良苦用心:為了使子孫後代不丟掉製作醃萊的習俗。
能否醃製拿得出手的小菜,往往是衡量一位家庭主婦是否聰明能幹的標準之一。在浙江景寧山區,有“看鹹菜相人家”的習俗。舊時來客,主婦在上萊時:,必須上四色以上的鹹萊,甚至鹹萊滿桌。客人根據鹹菜種類多少和質量優劣,評判主家夫婦勤懶賢愚。
鹹菜一般是為了下飯。但景寧一些山村還有“吃鹹菜”之俗,或稱“點茶”。農閑時,婦女相互串門,為了招待難得上門的姐妹們,主婦除了衝泡上好的清茶外,還要端上四碟以上的鹹菜佐茶。在女人們邊吃鹹菜邊飲茶邊聊家常的時候,如果有熟悉的男子來串門,隻能飲茶,不能吃鹹菜。若男子執意要吃,女人們就會說:“吃了不長胡子!”這樣,明事理的男人會知趣地離開,以便女人們說悄悄話。
在江西城鄉,親戚鄰裏之間,人們往往用自家的小菜作為饋贈的禮品。一家醃製出可口的小菜,每每要邀左鄰右舍來品嚐,成為街坊鄰裏的一件美談。許多遠離家鄉的遊子,在濃濃的鄉情鄉思中,其中有一件忘不掉的就是家鄉小菜,或者是自家製作的小菜。十些農村大娘大嫂外出探親,也不忘帶上裝滿家鄉小菜的一兩個瓶瓶罐罐。
醃製大鹹的小菜,實際上是老百姓生活水準低的一個標誌。但正是這種低水準的生活,使許多人養成了嗜鹹的習慣。長期以來,我國北方人形成愛吃鹹食的習慣,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口重”。北方人做菜時鹽和醬油放得太多,使菜太鹹。有許多家庭鹹菜、大醬不離桌,甚至一餐飯就是“大蔥蘸大醬,煎餅卷鹹菜”這種烹調和飲食習慣很不好。因為長期過量地吃鹽,與患高血壓病有密切關係。在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的今天,我們應該摒棄傳統食俗中的不良嗜好。
民間小菜的醃製,講究時令和技術。在江西波陽縣,無論城鄉,百姓人家都有醃製鹹菜的習俗。春天,人們醃製“春不老”夏天,家家戶戶曬麥醬、醃酵豆豉豆幹;秋末冬初醃製紅辣椒、蘿卜幹。醃製小菜,有諸多講究。如製作小菜的原料不能沾生水,裝小菜的壇壇罐罐要幹淨,不能沾油。最關鍵的一點,是不能“走風”。“走風”即變質,不好吃或不能吃。
如今,民間小菜已經走出家庭,走出鄉村,成為一種新的食品加工行業。許多頗有名氣的小菜,早已成了該地區食品工業的拳頭產品,如四川榨菜、蕭山蘿卜幹等都成為市場的品牌。在中國老百姓業已擺脫貧困的今天,民間小菜所承載的應該是鄉情,是閑趣,而不再是無奈和苦澀。
九、南北糕點
我國糕點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先秦《周禮·天觀》一書中就有“籩人羞邊之實,糗餌粉粢”的記載。籩,是盛食品的竹筐;羞,進獻的意思;糗,指炒米粉或炒麵;餌,是糕餌或餅餌的總稱;粉粢,指以米或米粉為原料製作的食品。戰國時期楚人宋玉在《招魂》賦中寫道:“櫃妝蜜餌,有帳惶些。”“糗餌粉粢”、“蜜餌悵惶”都是我國最早見諸史載的糕點糖食名稱。數千年來,製作糕點的食俗在我國各地傳承沿習,逐步形成了京、滬、蘇、粵、川、魯等許多派係。下麵就以四川糕點為例,對糕點的發展作一輪廓式的描述。
西漢揚雄在《蜀都賦》中描寫當時全國五大都會之一的成都時,特別提到“調手五味,甘甜之和,說井肆上有甜味為主味的糕點出售。晉代左思在《蜀都賦》裏寫道:“奇物崛詭,奇於八方,布有檀華,麵有桄榔”這時的“麵有桄榔”就是指桄榔形的麵點心。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峨眉縣就有了專門生產“峨眉糕”的作坊。到了唐朝,四川的糕點品種多了起來。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到成都西郊,當地宦吏供奉了各式點心,其中一叫富油餅,糖重油多,色香味形俱佳,唐玄宗很喜歡吃,後來被稱為“明皇餅”當時忠州還有一種用芝麻做的餅,俗稱“胡麻餅”,據說自居易很喜歡吃,還將這種餅贈送好友——萬州刺史楊歸厚,並題詩一首:“胡麻餅樣學京都,麵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饑饞楊大使,嚐看得以輔興無?”
唐末和五代時期,四川糕點繼續發展。這一時期四川有兩種糕點很有名,一種叫“紅棱餅”,是前蜀王建時期宮廷內例行賞賜臣下的糕點;另一種叫“芙蓉酥”,傳說後蜀盂昶在成都遍植芙蓉,成都因之稱為芙蓉城,有人以糯米為原料,製作一種糕點,取名芙蓉酥。在今天的川式糕點中,紅棱餅和芙蓉酥仍是著名的品種。
至宋朝,四川糕點業有了更大的發展,一個工藝精細、品種繁多、生產與經營有自己傳統和特色的糕點行業,已初步形成。大文學家蘇軾曾有讚美糕餅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從詩中的描述來看,當時糕點製作,其原料與工藝,尤其是點心包餡的技術,都與現代相差無幾。
明清時期,四川糕點業更為發達。明代,四川已能製作蜜餞。那時還有一種“光餅”,用作軍中幹糧,可見生產規模之大。清代,四川糕點的花色品種更多。清人傅樵鈍在《成都通覽》中,專章介紹了成都的糕點,具體列載了138個品種,還不包括蜜餞產品和炒貨。
鴉片戰爭以後,西式糕點漸漸傳人中國。四川也不例外,西點在製作上重用乳及乳製品,用料講究,造型新穎,鬆酥軟潤,奶香濃鬱、如精美的裱花大蛋糕等。
中國各地糕點,不僅在製作方法、選料配比、品種口味、色彩造型等方麵各有特色,而且在其創製上,大都有一些生動的傳說。這些傳說,為中國食俗增添了鮮活的內容和盎然的情趣。
糕點上的傳說,大都與曆史上的帝王將相、曆史名人有關。如安徽壽縣的名點“大救駕”,是葉種用麵粉、豬油、香油、桔餅、桂花、青絲、紅絲、核桃丁等料配製油炸而成的糕點。這種糕點成品色澤乳白,形扁圓,中間呈急流漩渦狀,多層花酥疊起,如金絲盤繞,清晰不亂。因有多種果料,入口鮮香酥脆,熱吃味道更美。按照糕點起名的慣例,這種糕點本應叫“酥”、“糕”之類,但它卻起名為“大救駕”。這裏有一個傳說:據傳,公元956年,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前,曾與南唐駐壽縣節度使劉仁膳交戰,苦戰九個多月才攻下壽縣城。因勞累過度,趙匡胤不思飲食。廚師設法研製了一種圓餅獻上。趙匡胤嚐試可口,食欲頓開。後來,他做了皇帝,稱此點心救了他的駕,“大救駕”因此得名。
有的糕點雖然在名稱上看不出與帝王的瓜葛,但因帝王的品嚐和褒揚而身價百倍,成為名點。如江西貴溪燈芯糕,就是如此。相傳清朝乾隆皇帝巡視江南時,途經貴溪,吃了龍興鋪的燈芯糕後,大加讚賞,揮筆題詞:“京省馳名,獨此一家。”有了這麼一個傳說,貴溪燈芯糕旋即成為暢銷全國各地的名點。
有的糕點因為與幾代帝王將相有關係,而成為人們喜愛的名點。如合肥麻餅,就是人們用以待客和相互饋贈的名點。相傳在北宋時,合肥有種“金錢餅”,隻有銅錢大小,實心無餡。春節期間,人們將它撒給拜年的兒童,圖個吉利。元末,朱元璋占據滁洲,合肥人張德勝集結鄉裏子弟響應,他們組成水軍前往裕溪口。為了激勵士氣,張德勝派人到合肥定做一種大“金錢餅”,以糖作餡,酥甜可口。水軍吃到這故鄉特製的餅,士氣大振,終於將元軍擊敗,並乘勝奪取了采石天險。朱元璋聞訊大喜,稱特製金錢餅為“得勝餅”。到了清代光緒年間,李鴻章官府的主事劉東山回合肥開劉東泰雜貨店。他改製合肥麻餅,增加重量,講究色香味形,要求麻餅上下表皮的芝麻籽粒飽滿,厚度均勻,並在門市上現烤現賣,每人限購一個。後來,又將十個麻餅包成一筒,貼“合肥劉東泰大麻餅”紅紙金字標簽,於春節前送八百筒給李鴻章。李嚐後認為“風味俱佳,堪與蘇點媲美”,便將麻餅分送大臣。從此,劉東泰麻餅名聲大振,成為全國有名的糕點之一。
有的糕點則因為與曆史名人有關而名揚四方。如安徽廬江小紅頭、江西九江桂花茶餅都是如此。廬江小紅頭原名餑餑,又叫油糖燒賣。其外形如石榴花,頂上十點紅,得名“小紅頭”。相傳,清乾隆年間,清軍著名將領吳筱軒是廬江縣沙虎山人,奉命出征,隨軍家鄉廚師常為他做此點心,很受他的讚賞。該廚師回鄉後繼續做這種點心賣,深愛人們喜愛。到光緒年間,小紅頭成為貢品,遂聞名於世。九江桂花茶餅的製作始於宋代,據說,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就是讚美九江桂花茶餅的。因蘇東坡的推崇,這種茶餅也就成了暢銷不衰的江西名點。
如果說“名人效應”是中國糕點的一個方麵,那麼,中國糕點的另一方麵則顯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美德。成都鳳尾酥即是一例。成都風尾酥相傳始於明代。據說是一對開麵館的夫婦偶受啟發創製的。一天,收堂以後,夫婦倆收拾案板,不小心碰倒了半罐化豬油。他倆心疼地忙將油趕進罐裏。見案上還是油晃晃的,便用沒賣完的熟麵把豬油沾淨,習慣地揉成疙瘩隨便放置案上。第二天,他倆將麵疙瘩放進油鍋裏炸,哪知,那麵疙瘩在油鍋內迅速衝高、舒展,衝高的那部分若雲,若霧,若輕紗,若鳥羽,非常美觀別致。夫婦倆受此啟發仔細琢磨,很快製成了名點心風尾酥。
新都桂花糕的創製也是如此。相傳明代中葉,四川籍狀元楊升庵在老家新都廣種桂花,每到農曆八月,丹桂飄香,引來遊客無數。新都城裏有個做糕餅賣的小販劉吉祥,從桂花引來遊客得到啟發,於是收集鮮桂花,用糖蜜製成桂花糕,食者無不交口稱讚。於是新都桂花糕一時名聲大噪,成為代代相傳的名點。
一種名為“長壽薄脆”的糕點,則反映了中國古代的民間人情美。相傳長壽縣有一個以挑水為生的小夥子,與老母相依為命。有一次,他下河挑水聽見水中有人呼救,便不顧危險把溺水者救起。被救的是一位姑娘,因家遭洪水被衝到這裏。姑娘住進了恩人家,和挑水的青年結了婚。姑娘心靈手巧,服侍婆婆,照顧丈夫,是一個賢惠能幹的好媳婦。婆婆年紀大了,喜歡吃香脆的東西,但苦於牙齒不好,常常不能遂願。媳婦就把麵攤得紙一樣薄,烘得又香又脆又易化,不費牙。婆婆很高興,把它拿給鄰居們嚐。大夥都說好,並勸媳婦多做些拿到街上去賣,讓眾人享享口福。媳婦照大夥的意思做了,果然生意興隆。從此,“簿脆”便名揚鄉裏,後來竟成了長壽的特產。
在糕點的發展史上,有兩件事特別值得提及。一是食糖生產工藝的出現,二是糕點模子的製作。
做糕點離不開糖。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646年),朝廷曾派人到摩揭陀國(印度)學熬糖法。後來在四川遂寧縣一帶大種甘蔗,出現了“糖霸”(即砂糖)《四川通誌》記載一個傳說:大曆年間,有位鄒和尚騎一白驢來到小溪縣(今遂寧)傘山地區,住了下來。他的白驢子吃了山下蔗田裏的甘蔗,蔗農找到和尚訴苦。鄒和尚笑笑說:“白驢能吃多少?我教你們製糖霜的辦法,其利十倍。”於是,製糖霜的工藝在傘山一帶流傳開來。“山前後為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戶十之三”。蔗糖生產的出現,進一步促進了糕點生產的發展。在唐朝的食譜中,開始有了“茶食”、“點心”等名稱。相傳著名的蘇武月餅就始於唐朝,這與食糖工藝的出現是分不開的。食糖的出現,使中國食俗平添了一道道新的景觀,沒有糖,就沒有北京孩子手中的冰糖葫蘆;沒有糖,就沒有江南娃娃手中的凍米糖和“歡喜團”。糖,不僅促進了糕點業的發展,不僅使民間小吃花樣翻新,不僅使菜肴能“調和五味”;而且,糖的出現使中國食俗平添了許多嶄新的內容。
浙江義烏三大特產中,有十種是紅糖。在義烏,一到臘月,家家要用紅糖切製“年糖”,即糯米糖、花生糖和芝麻糖。義烏紅糖中的上品叫“義烏青”義烏青呈嫩黃而略帶青色,散似細沙,純淨無渣,味鮮甜而略帶清香。
製作糕點,離不開糕點印模。中國有不少地方都能生產糕點印模,但最有名的印模是江西安義縣的“石鼻糕點印模”。石鼻糕點印模相傳始於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那時候,人們就地取材,采用紫檀木、油茶木、樟木等優質木材方原料,精雕細刻而成。人們常說,中國的食品具有藝術化的特點。糕點更是如此,它融繪畫、雕刻、美味於一體。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糕點印模。一千多年來,石鼻一帶的雕刻藝人不斷摸索,勇於創新。他們的刀法細膩,剛柔並濟,圖案布局合理,線條柔美流暢,花紋層次分明,有極好的立體效果。無論是擬人、狀物,栩栩如生;風景、花卉、鳥獸、蟲魚,無不形象生動、神態逼真。據當地藝人介紹,僅刻一個“嫦娥奔月”印模,就需要刻成千上萬刀,少一刀尚嫌粗糙,多一刀又恐失真,要求極為嚴格。石鼻糕點印模的圖案設計頗費匠心,多為民間吉祥圖案,如寓意富貴的牡丹花,寓意富貴長壽的雙桃圖,寓意愛情美滿的鴛鴦圖,寓意富足的雙錢圖等。不少圖案則取材於曆史傳說、戲文故事,如嫦娥奔月、桃園結義等。由於產品質量好,花色品種;多,各地食品廠家和飯店都愛采用石鼻糕點印模。北京飯店開張時,就曾派人千裏迢迢前來江西訂購了整套糕點印模。
在民間,不同的地方對糕點又有不同的稱呼。一般稱“點心”,也有稱“細點”、“果子”“餑餑”的。賣糕點的店鋪,通稱“點心鋪”。但南方人多稱“南貨店”;北方有的地方,如舊時北平就叫,“餑餑鋪”。舊時的南貨店,大都臨街開。各色糕點,都要裝一些在圓形敞口的玻璃瓶內。孩子們倚在櫃台邊,可以一飽眼福。每逢過年,南貨店的生意特別好。從臘月二十起,店員們就要連夜包點心,有時甚至要包到元宵節之後。舊北平的餑餑鋪,則是另一番景致,“都有一座細木雕花的門臉兒,吊著幾個木牌,上麵寫著‘滿漢細點’什麼的。可是餑餑都藏在裏麵幾個大盒子、大櫃子裏,並不展示在外,而且也沒有什麼貨品價格表之類的東西。進得鋪內,隻覺得幹幹淨淨,空空洞洞,香味撲鼻。”
舊時百姓人家,平時難得吃糕點,自然也很少買糕點。隻有逢年過節或走親戚或探視病人,才會光顧點心店。即便年節,除了富裕人家,買來的糕點也是要“旅行”,一番的。尤其在鄉村,一包糕點(有的地方稱“果子”),張家送到李家,李家送到王家,王家又送回到張家。雖然如此,但人情到了,禮數到了,所以人們年複一年,循環往複,樂此不疲。如溫州蒼南,舊時到親戚家“探正月”(拜年),要送一些糕點或桂圓、荔枝、紅棗、柿餅之類的禮品。這種禮品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麵封有紅紙,故稱“紙蓬包”,又名“高包”、“紅包”,每包裝禮品半斤左右。
現在,糕點的樣式和品種更多了,每到佳節走親串友將糕點、飲料和水果搭配作為贈物的風俗仍然盛行。
十、五味調和
人類的飲食曆史,大部分時間是在無滋無味中度過的。當以酸、甜、苦、辣、鹹這五味為代表的滋味出現以後,烹飪才具有了文化的內涵,一個全新的飲食時代也就開始了。
據學者考證,五味調和的飲食時代,可能發端於原始農耕文化,穀物食用時更需要佐餐食物,多變的滋味能使進食過程變得更加順利。五味調和,首先是為了滋味,這一點勿庸置疑。雖然,五味中,至少酸、苦、辣、鹹本身是不能列為美味的,但是,在適度使用後,卻都能變為受歡迎的滋味。在我國,商周時代已有了比較成熟的調味理論,確立了常用的調料品種,還製成了複合調料。《尚書》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這說明商代采用的調味品主要是鹽和梅。
鹽
我國製鹽曆史悠久,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據說黃帝時代就已開始從井、池、海中提取鹽,種類有井鹽、池鹽、海,鹽等。鹽的出現,使人類飲食產生了一個劃時代的變革,由原味食品開始滲入鹹味。
五味之中,鹹為首,所以鹽在調味品中也列為第一。由於鹽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我國古代就成為重要商品而受到控製。春秋戰國時,有鹽,國就富。《漢書》載:“吳煮東海之水為鹽,以致富,國用饒足。”齊國管仲也設鹽官專煮鹽,以漁鹽之利而興國。漢武帝始設官鹽專賣,禁止私產私營。誰敢私自煮鹽,就施以鈦刑——把左腳趾割掉。晉代時,私煮鹽者,百姓判四年刑,官吏判兩年。立鹽法後,市民食鹽是有規定的。《管子》:“凡食鹽之數,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婦人三升少半,嬰兒二升少半。”
古代鹽商一般都具有壟斷特權,故鹽商十有八九發了大財,據《清稗類鈔》記,當時黃均太是兩淮八大鹽商之首。他吃一碗蛋炒飯,要耗銀五十兩。這碗蛋炒飯要保證每粒米都完全完整,又必須粒粒米全部分開,還必須每粒米都泡透蛋汁,外麵是金黃的,內心是雪白的。配這碗飯的要有百魚湯,這百魚湯裏包括鯽魚舌、鰱魚腦、鯉魚白、斑魚肝、黃魚膘、鯊魚翅、鱉魚裙、鱔魚血、鯿魚劃水、烏魚片,等等。這些東西燴作一鍋,為的是顯闊氣,擺派頭。據說,黃均太每天早上還要吃兩個配燕窩參湯的雞蛋。一天,他自己從賬本上看到,這兩個雞蛋每個紋銀一兩,當時他自己都覺得蛋價再貴也不至於如此之巨,於是呼廚師來追問。廚師說:你每天所吃的雞蛋,非市上能買到的可以相比,每個紋銀一兩,價其實還不算高。主人要是不信,請另換一位廚師,如果適口,就可以用之。說完,自告而退。於是黃鹽商換了一個廚師,果然雞蛋的味道和以前不一樣。他換了好幾個廚師,原來雞蛋的味道一直無法恢複。於是他再讓原來的廚師入宅服役,第二天進雞蛋,果然味道如初。黃鹽商因此問,你有什麼絕技,可以使雞蛋味美如此?那位廚師這才說:小人家中養母雞百餘隻,每天所喂之食都是用人參、蒼術等物研成未拌在料裏,所以雞蛋的味道特別。主人試使人至小人家中一觀,即知真偽。黃鹽商派人去一看,果然如此,於是就保持了每天早晨的這兩個雞蛋。
而與此同時,廣大農民卻為“鹽貴米賤”而犯愁。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農家養雞下蛋,為的是“從雞屁股裏摳鹽錢”。同一個“鹽”字後麵,黃均太與廣大農民相比,其生活狀況真是天壤之別。
雖然鹽在調味品中特別重要,但古人認為不能多食,“喜鹹人必膚黑血病,多食則肺凝而變色”。這一說法同現代保健觀念相近。
醋
遠古時,古人並不知道製醋,直到周朝以後,人們才開始製醋。到漢朝時,醋已成為當時一種大眾化調味品,不過那時不叫醋,叫“醯”或“釀”。隨著醋在民間的廣泛普及應用,釀醋術也不斷翻新,據《齊民要術》記載,製醋法到魏晉時已達數十種之多。
傳說醋始於晉代劉伶之妻吳氏。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嗜酒如命,每每因酒誤事。吳氏為“欲其節飲,每釀酒則以鹽梅辛辣之物投之酒內,致其酸蓋不欲其飲,後人效其所為,因為作醋。”
另有一說,醋的創造與酒的創造是同一個人,都是杜康。杜康造酒之說見於《世本》,後人將酒稱為“杜康”。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擾說杜康最初把釀酒後的酒糟都作廢料扔掉,久而久之,越扔越多,便感可惜,想要能利用起來,再釀出一些有用的東西才好。於是就把酒糟攢在一隻缸裏,試探著摻上水。過了二十一天,缸內始有香味,他開缸,伸手指嚐嚐缸中的糟汁,又甜又酸,於是就把其中的法潷出來,另放在一個缸裏,杜康稱它為“調味漿”。他試探著把這種“調味漿”出賣,結果很受歡迎。生意後來越做越大,杜康就認為應給這種“調味漿”起個名字。他想來想去,想到自己是在第二十一天的酉時發現這種“調味漿”的,把“酉”和“二十一日”合起來,就成了“醋”字。
但是,在民間傳說中,醋似乎總與女性的“妒”有聯係。唐張鷲的筆記《朝野僉載》中有這麼一段故事:唐朝宰相房玄齡的夫人好嫉妒,唐太宗有意賜房玄齡幾名美女作妾,房不敢受。太宗知是房夫人執意不允,便召玄齡夫人令曰:“若寧不妒而生,寧妒而死屍?”意思是,若要嫉妒就選擇死,並給她準備了一壺“毒酒”。房夫人麵無懼色,當場接過“毒酒”便一飲而盡,以示“寧死而妒”。其實李世民給她的隻是一壺醋》李世民給這位房夫人開了個玩笑,於是就有了“吃醋”之典。時至今日,“吃醋”、“醋意”、“醋壇子”依然是民間語言中的常用詞彙。
關於醋,還有別的話題。《隋書》載:崔弘度為幽州總管時,“為政甚酷,每推鞫囚徒多以酢灌鼻或撮弋其下竅,無敢隱情,奸為屏息”。因此,幽州地方有這樣一句民謠:“寧飲三升酢,不見崔弘度。”
同樣是仕林中人,唐代另有一個食醋的故事。不過,這回不是以醋灌別人,而是自己喝醋。唐軍使李景略設宴招待屬下將領,其中,判官任迪簡遲到了。按例,遲到者要罰酒一巨觥,結果倒酒釣軍吏粗心,把醋甏錯當酒甏,給任迪簡倒了一巨觥醋。任迪簡深知李軍使生性嚴酷,如聲明觥中是醋。倒酒的軍吏必愛罰而死,於是隻好把巨觥裏的醋一飲而盡。結果,他離席時吐了不少血。軍中壯士聞聽此事,都很感激他。李景略死後,軍中便報請朝廷讓任迪簡為主帥。任迪簡從此平步青雲,後來官至節度使。因為他的升官源於喝醋,所以被稱做“呷醋節度”。
在多數中國老百姓的飲食中,醋是一天也不能少的。食醋最有名的大概是山西人,他們吃餃子一定要蘸醋。其實很多南方人的飲食也離不開醋,尤其是海邊人吃“生猛”海鮮時,也照例要蘸醋的。
醋不僅是調味品,也是保健品。家中有人感冒,可用醋倒在燒熱的卵石上,其蒸氣起消毒作用。久咳不愈者,可吃醋炒雞蛋或醋煮雞蛋,據說療效不錯。此外,洗頭發時在水中放點醋,可使秀發更有光澤。
醬
醬是我國人民日常飲食的常用調味品,據古書記載,大約2500年以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已掌握了製醬的方法,可見曆史之悠久。古人稱醬為豆醬,並有“不醬不食”的話,所以醬又有“八珍主人”的美稱,以顯示其在烹製菜肴過程中的不可缺少。
五代陶穀的《清異錄》說:“醬,八珍主人也;醋,食總管也。”他把醬列為第一,醋列為第二。
醬的種類很多,如肉醬、魚子醬、蝦醬、芥子醬等。
醬的發明者是誰呢?班固在《漢武帝內傳》中有西王母下凡人間見漢武帝,交談中提及“連珠雲醬”、“玉津金醬”等。於是就有製醬法是西王母傳與人間的說法。據張岱《夜航船》中對飲食創造曆史的回顧,“成湯作醢”、“周公作醬”。但是,《周禮》中已有“百醬”之說。或許,醬的發明者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商周期間的人們在勞動、生活的實踐中發明的。醬的發展過程:先有作為食品的肉醬;然後才有以調味為主的各種醬;在此基礎上,最後誕生了醬油。
周代食俗:宴客時,吃什麼肉,一定要配什麼醬,有經驗的吃客隻要看到侍者端上來的是什麼醬,便能知道吃什麼美味了。早期醬的作用如此重要,難怪孔老夫子有句飲食名言:“不得其醬不食。”漢代人也十分喜愛吃醬。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張氏以賣醬而俞侈”。桓譚的《新論》則講了一則關於醬的故事:有個鄉下人得到一碗醬,生伯別人向他要,就在吃飯時當眾朝醬碗中吐了一口唾沫。眾人氣不過,紛紛向醬碗裏擤鼻涕,結果誰世沒吃成。這個故事雖然帶有寓言性質,但漢代人嗜醬的情形卻活靈活現。後世也很看重醬,民諺曰:“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古代造醬,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而有所忌諱。唐以後,到明代,造醬之忌更甚,如:下醬忌辛日;水日造醬必蟲;孕婦造醬必苦;防雨點入缸;防不潔身子、眼淚;忌缸壇洗不淨;醬曬極熱時,不可攪動,晚間不可即蓋。又,月已出或日已落下醬,無蠅。又,橙合醬,不酸。又,雷時合醬,令人腹鳴。又,月上下弦之候,觸醬輒(觸醬會患足疾),等等。這些忌諱,有的屬造醬的經驗之談,有的則為迷信。
醬油
《齊民要術》中提到的“醬清”“豆醬油”。有可能是醬油的最初名稱。醬油是在醬坯裏壓榨抽取出來的,工藝在製醬基礎上又發展了一步。
宋代始有醬油的文字記載。如林洪《山家清供》:“柳葉韭:韭菜嫩者,用薑絲、醬油、滴醋拌食。”但當時的醬油,可能是用清醬潷出的醬汁,處理後成為醬油。
清《調鼎集》中,有“造醬油論”,列五則如下:
其一,做醬袖越陳越好。有留至十年者,極佳。乳腐同。每壇醬油澆入麻抽少許,更香。又,醬油濾出,入甕,用瓦盆蓋口,以石灰封口,日日硒之,倍勝於煎。
其二,做醬油,豆多味鮮,麵多味甜。北豆有力,湘豆無力。
其三,醬油缸內,於中秋後人甘草汁一杯,不生花。又,日色曬足,亦不起花。未至中秋不可入。用清明柳條,止醬、醋潮濕。
其四,做醬油,頭年臘月貯存河水,候伏日用,味鮮。或用臘月滾水。醬味不正,取米雹(米粒大冰雹)一二鬥入甕,或取冬月霜投之,即佳。
其五,醬油自六月起,至八月止,懸一粉牌,寫初一至三十日。遇晴天,每日下加一圈。扣定九十日,其味始足,名“三伏秋油”。又,醬油壇,用草烏六七個,每個切作四塊,排壇底四邊汲中心,有蟲即死,永不再生。若加百倍,尤妙。
至清代,各種醬油作坊如雨後春筍,已有包括香蕈、蝦子在內的各種醬油,當時已有紅醬油、白醬油之分,醬油的提取也開始稱“抽”。本色者稱“生抽”,在日光下複曬使之增色,醬油味變濃的,稱“老抽”。
總也,調味品在中國食俗中的地位,隨著肘間的推移而愈顯重要。
五味調和,又不僅僅是為了滋味,同時世為了保健。明人陳繼儒的《養生膚語》中,是這樣論及五味與健康的關係的:“人生食用最宜加謹……多辛食則氣散,多鹹食則氣墜,多甘食財氣積,多酸食則氣結,多苦食則氣抑。修真之士所以調燮五髒,流通精神,全賴酌量五味,約省酒食,使不過則可也。”這說明中國古代已有明確的五味調和的科學認識。他們懂得,飲食五味不僅對人的口舌帶來直接的感受,而且對人的肌體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五味調和不當,不僅使火的味覺感到不適,而且還會危害身體的健康。身體如有不適,就要忌口禁食某些食物,這就是所謂的“五味所禁”。具體說來是:“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變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
古人還意識到五味各有獨到的治療功能,《內經·藏氣法時論篇》載:“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在日常飲食中,穀粟萊果都有辛甘之發散、酸苦鹹之湧泄的效果。如“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小豆、犬肉、李、韭皆酸,麥、羊肉、杏、薤皆苦,大豆、豕肉、粟、藿皆鹹,黃黍、雞肉、桃、蔥皆辛”這就進一步說明:食物不僅可以果腹,而且都有良藥之功,隻要五味調和得當,還可以用於保健。
中國民間,對五味與健身的關係,在繼承了《內經》學說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認為辛味食品如薑、蔥,具有宜散、行氣血、潤燥等作用,用於治療感冒、氣血瘀滯、腎燥、筋骨寒痛、痛經等症。甘味食品如糯米、紅棗,有補益、緩急等作用,用於虛症的營養治療。酸味食品如烏梅,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澀腸止瀉,加白糖可生津止渴。苦味食品如苦瓜,可清熱、明目、解毒。
十一、飲食禁忌
(一)食物禁忌
民間有關食物的禁忌,可謂千奇百怪,多種多樣,有在時間方麵的禁忌,有在顏色方麵的禁忌,有在名稱方麵的禁忌,有在形象方麵的禁忌,有在搭配方麵的禁忌,有在食物數量方麵的禁忌等等。
民間俗信,有些食品或食物原料在特定的時間裏是禁止食用的。譬如大年初一是一個特定的日子,初一這一天,民間施工地方禁食稀飯,恐年內出門總遭雨淋。有的地方禁食番薯,恐來年沒有米飯吃.我國毛南族、壯族地區,初一不吃青菜,否則來年田裏長草,影響莊稼收成.此外,有些地方認為春天不能吃鯽魚,以為它頭中有蟲,恐食後腳氣病重.又因雞食蜈蚣百蟲,蓄毒,故夏不食雞,恐食之殺人。還有說吃秋薑會早死等等,把食物禁忌限定在季節上。
某些食物往往由於名稱的原因,也遭到禁食.例如,有些地方在六月嚐新節忌食雞,俗以為“雞”與“饑”同音,恐日後遭饑荒,故忌食雞。民間婚宴或親人團聚,一般都忌諱用梨子招待,因“梨”與“離”諧音,恐分離。據說唐代李氏王朝時期禁止食鯉魚,這是因為“李”與“鯉”同音,有誰敢犯皇上之忌呢?烏龜也是許多地方禁食之物,人們常用“龜”來羞辱娼妓之夫或妻子外淫之夫,亦罵人為“龜兒子”,故禁食之。
有些食物由於形象不佳,容易使人產生不吉利聯想,因此也禁食.例如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忌吃豬蹄子,說是吃了找不到對象,找到後也會被踢出去(台灣也有此俗,恐少女食豬蹄,將來婚姻不成。杭州、湖州一帶,過去有的地方忌食螃蟹,俗以為死後將被驅入蟹山受罪,飽受蟹爪刺傷之苦。又以為蟹背有星者、腳不全者、獨目者、腹有毛者,食之能害人,有風疾者更忌食。在中國不少地方,有忌諱幼兒吃雞爪的習俗。俗,以為幼兒吃了雞爪,長大上學讀書就寫不好字,會使他的字形如雞爪子,還有人認為,幼兒吃了雞爪,上學讀書會養成撕破抓破書本的壞習慣;也有人認為,幼兒吃了雞爪,手會發癢,會像雞那樣愛與人爭鬥打架,因而忌吃雞爪.這些都是人們的一種心理聯想。
民間非常講究食物的搭配,俗以為各種食物有各種食性,並且認為這些食性不同的食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產生出新的物質——新的毒素,於是便產生了許多食物相克禁忌。清代《閑居雜錄》中就有“物性相反”的記載:“有物性相反者,如河豚同鹿肉食之,殺人,羊肉同魚會酪食之,害人,羊肝得生椒,破人髒;豬肉得胡荽,爛人臍。”中原一帶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食物相克的禁忌。如:魚肉禁忌與荊芥同食,食之必亡;魚子與豬肝禁忌同食,食之必亡,蔥與蜜禁忌同食,食之必亡,謂之“甜砒霜”;花生與黃瓜禁忌同食,因其物性相反,食之斷腸亡命。食物相克禁忌至今在中國民間還十分盛行,其中有一些確實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大多數都是毫無科學依據的主觀附會,不足為信。
中國人喜歡玩數字遊戲,連食物也講究數量的禁忌。例如中國一些地方在招待客人時,有煮荷包蛋的習俗,但絕對不能煮兩個蛋招待客人,否則會被認為貶低或侮辱了客人,會引起極大不愉快.因為民間認為“二蛋”是罵人之語,指男性睾丸,若打兩個雞蛋,正好犯二蛋之忌諱,故而忌之。為使客人不至於難堪,又顯得主人大方,一般打三個蛋或四個蛋。婚宴席上,上菜忌單數,俗以為“好事成雙”。而喪葬席上,菜肴數量切忌成雙,以單數為佳,否則認為“禍不單行”,有罵人之嫌。山東一帶,過去供神敬祖的飯萊酒,一般也忌雙數。
(二)飲食方式禁忌
習俗不同,飲食方式亦不同。民間飲食方式禁忌多種多樣,十分複雜。其諸多禁忌事項均是圍繞講禮儀、圖吉利而展開的。
首先,中國人熱情好客,喜歡在自己家中款待親朋好友。因此在待客禮儀上,也有一些飲食禁忌。如山東一帶,客人進門的第一頓飯忌吃水餃,因為水餃是送行的食品,俗稱“滾蛋包”,意味著客人不受歡迎。河南鄲城一帶,待客忌三盤菜、八盤菜,說是“三個盤子待鱉,八個盤子待王八”。一般是萊多為好,豫北一帶有“七個碟子八個碗;的說法,表明菜肴豐盛,待客心誠。吃飯時,主人要親自給客人盛飯,盛飯時忌勺子往外翻。一說這是犯人牢食的舀法;一說是為了避免財水外流。吃飯時,忌諱將空碗碟收走,忌諱席未散抹桌掃地,俗以為這是“趕客”的舉動。在好客的苗家作客時,主人常熱情款待客人,吃飯時,主人會把雞心、鴨心當作佳肴拈給客人,但他們這時忌諱客人一人把雞心,鴨心獨食,而希望客人與在座尊長老者們一起分享雞心、鴨心。否則,會認為你不懂規矩,粗野無禮,從而被視作不受歡迎的人。在我國一些地區,人們最忌諱在宴客時把茶壺、酒壺的壺口向著客人,這被認為不吉利,引起口舌。
筷子和碗是中國人進餐必備的用品,因此,使用筷子和碗也有許多禁忌。民間忌諱吃飯時用筷子敲碗,這是因為舊時乞丐討飯時是這樣做的,所以,為避免“窮氣”要禁止這種行為。拿碗的手勢一般是五指自然捧著飯碗,忌諱用手掌平托碗底,這也是乞丐要飯的樣子。”盛飯時,忌從窗口遞進食物,俗以為隻有對坐牢的犯人才是這樣做。飯盛好後,民間又忌諱將筷子插在米飯碗上,據說這是喪葬時敬鬼神的方式,容易讓人想到死人,是不吉利的。也有許多地方忌諱將筷子橫放在碗上,說這是供奉死人的方法。據說明代以前有把筷子置在碗上的習俗,後來明太祖斥為惡模樣,因而後來逐漸成為一種禁忌。支放筷子時,不能在杯碗兩旁一邊放一根,否則不吉利,因為“快(筷)分開”了,當然不好。選用筷子要兩根—般長,不可一長一短,否則令人想起“三長兩短”的不吉語。筷子一般用右手拿。《禮記·內則》雲:“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左手拿筷子,民間以為反常,俗稱“左撤子”。拿筷子的位置一般要適中,忌諱拿得過高或過低。俗以為從手拿筷子的部位可以占卜出小孩日後結婚對象離家是遠還是近。手拿筷子過高的,對象一定寓家遠,手拿筷子過低的,對象一定離家近。這樣,擔心孩子將來遠離父母或者不願孩子沒出患地守在父母身邊的入就必然各有所忌諱。吃飯的筷子如果掉到地上,則預示不吉利,果真如此,要用掉下的筷子在地上畫個“十”字作破解,然後再使用。
吃完飯後的碗,嚴禁倒扣在桌上.這是因為吃湯藥時,喝完盾常將藥碗扣於桌上,以示以後不再生病服藥。如扣飯碗,則恐易生病不能進食。民間忌諱用破碗招待客人,這是因為過去遠途押解犯人,給犯人吃飯用的碗。吃完就要扔掉,所以店主一般選用破碗給犯人,扔了不可惜。然而,用破碗招待客人等於把客人當犯人看待,人們當然也就忌諱了。
赴宴是一種特殊的飲食活動,參加宴會也有許多禁忌。首先,出席宴會忌無故遲到。被邀出席喜慶宴會應當如期到達,這樣才有禮貌,既顯示了對主人的尊重,也是尊重別的客人。若故意遲遲不到,給人一種甩派頭的感覺.在民間風俗中還有一種忌諱,忌諱“涼桌”,即已安排席位,但不到席。特別是婚禮喜慶筵席上更忌有“涼桌”現象發生,俗以為這樣會給新婚夫婦的一生帶來不吉利。其次,赴宴忌座次失序。傳統禮俗十分講究尊卑有序,在家庭筵席上主要是以輩份排序。同輩份的才考慮年齡和官階。民間婚喪慶筵多講究座次有序,尊者上座,卑者下座或側座。長者未入座,而先坐,叫搶座。尊長的位置被迫安在左、右兩側或下席,這叫座次失序。座次失序在民間是十分忌諱的,往往會發生罷宴、鬧宴等事件,因此鄉村辦喜事都專門請一人作司儀,負責安排酒筵上的座次。筵宴開始,陸續上菜,上菜也有許多禁忌.民間風俗,上萊忌從尊位上桌,否則是對尊長的最大不尊;但上桌的菜,首先要放在尊長麵前,尊長動筷,其他人方可開吃。宴席上什麼能吃,什麼能喝,什麼不能吃,什麼不能喝,都有特別的講究,不懂這方麵的禁忌就會失禮、出醜。高檔筵席中的工藝拚盤以及作為陪襯或裝飾圍邊用的雕花和食用裝飾物是忌諱吃的,這些東西雖然可以吃,但容易給人以粗俗和貪吃的印象。拔絲菜隨上的一碗冷開水,隨基圍蝦上的一碗玫瑰湯,前者是供拔絲菜降溫用的,後者是供洗手用的,切忌當湯羹飲用,否則就會給人一種少見識的感覺。
俗話說“入鄉隨俗”。到異域他鄉作客,一定要了解當地的飲食風俗習慣,切莫犯了人家的忌諱。不然的話,就會鬧出笑話,或者發生誤會。
(三)食品製作禁忌
人們在日常食品加工製作過程中,可能有時因技術原因而導致食品製作不成功,因此、人們往往把這種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某種神秘的作用,由此產生了許多食品製作禁忌。
如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不食不潔之物(豬、驢、騾等),而牛、羊之類是可以食的。但可食用的牲畜又要看宰殺者是誰.宰殺者若是阿匍或者懂得宰殺規矩的伊斯蘭教信徒,則認為是潔淨的,可食,若是非信仰伊斯蘭教者所殺,則仍認為是不潔淨的,仍要忌食。有的地區甚至隻食一刀殺死的牲畜,一刀未死而殺第二刀的忌食。俗認為,一刀未殺死表明主示意,不該食之。天意不可違,故不能食。
中國一些地區的民俗中,有忌諱平時炸油條、蒸饃饃時外人串門的習俗,認為會得罪和冒犯鬼神,而導致“鬼捏饃”和“鬼喝油”等怪異不吉之事。為達到這一禁忌目的,一般人家在蒸饃饃、炸油條時,在家門口插把剪刀,或放一碗冷水,以示意外入莫入。有的幹脆關門閉戶,以防外人入室。若外人串門時正趕上蒸饃饃、炸油條,則必須先到灶堂邊虔誠地為主人燒幾把火,用這樣的方法去求得破解和主人的諒解。
在一些地方,凡重要食品製作活動,如過年打糍粑、釀酒等,必忌諱孕婦、產婦、月經期婦女及孀婦,帶孝者參與,否則認為不吉利。這是因為在傳統男尊女卑觀念中,凡孕婦產婦和月經期婦女均被視為不潔之人,凡孀妻寡婦、無子嗣者以及帶孝者也都被視為沒有福氣、而且身帶凶殺之氣的人,為避免玷汙和褻瀆神靈,忌諱她們參加炊事活動。
南方一些地方,過年時必蒸年糕.而年糕蒸得好壞與否,和來年的事業運氣密切相關,因而為此生出了不少禁忌習俗。如最忌諱蒸年糕時孩子們在灶前指指點點,隨便說話。俗以為,這時孩子們一插嘴說話,就會使年糕發不起來,也就蒸不好了,更重要的是會導致來年事業生意等也會發達不起來。
逢年過節包餃子、吃餃子是中國廣大北方地區人民的獨特飲食習慣,由於人們很重視這一風俗,故而也形成了不少禁忌習俗。東北一帶包餃子忌不捏褶,說是捏光邊像“和尚頭”,不吉利。人們在包好餃子後,最忌諱把餃子擺成圓圈,傳說餃子擺成圈就表明生活日子已被封死,會使日子越過越窄、越過越死。而擺成橫行、豎行,才會預示日子過得順暢,財路通達,這是典型的趨吉避凶心態的表現。
在湖北一帶,人們忌諱將年飯燜糊或煮生,也忌諱將年飯煮少而當餐吃完.燜糊或煮生,意味著來年將要經常吃糊飯、生飯。飯要煮多,要吃到第二年,寓意年.年有餘。一餐吃完,意味著斷炊,一年接不上一年,不吉利。